🎙️EP06|孩子的價值觀決定選擇方向
副標:當孩子說「我想當YouTuber」,他真正想表達的是?
你的孩子,是不是也曾對未來充滿奇特的想像?
他想當YouTuber、電競選手,或是拯救北極熊的科學家...
你是否曾因為這些夢想「不切實際」,而感到焦慮,甚至想出手「導正」?
但如果,孩子每一個看似不經意的選擇背後,都藏著他最珍貴的「價值觀」呢?
這集節目,職涯教練勇哥 Steven 要帶你戴上「價值觀」的眼鏡,重新聽懂孩子沒說出口的話。
👂本集內容,你會聽到:
1.兩種價值觀的探索路徑:從我兩個兒子的真實故事,看見「語言層次」與「行為層次」的探索差異。
2.教練的專業工具箱:首次公開我實務中運用的「價值觀探索三部曲」,一套父母在家就能操作的對話指南。
3.兩個觸動人心的真實個案:從迷惘的高三女生,到想轉職的35歲會計,看他們如何透過價值觀探索,找到人生的新方向。
4.父母的關鍵角色轉變:為什麼「價值觀探索」,是父母從「引導者」轉型為「教練」最好的起點。
準備好成為那個能讀懂孩子內心羅盤、支持他做出有意義選擇的大人了嗎?
這一集,將是你成為「教練型父母」最關鍵的一堂課。
📌 下一集預告|EP07|【第一次的重大選擇】陪孩子走過人生第一個轉彎
👉 我們將深入探索:當價值觀的「羅盤」找到後,如何陪孩子看懂升學的「地圖」,聊聊普通高中與技術型高中(高職)的選擇策略,陪他走過人生第一個重大轉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考題|給願意從「引導者」轉為「教練」的你:
1.回想一下,在我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我的父母最常對我強調的「價值」是什麼(例如:勤儉、誠實、成績至上)?這些價值觀,是否也正在影響我,看待孩子選擇的方式?
2.當我聽到孩子提出一個我「看不懂」或「不認同」的夢想時(例如想當電競選手),我內心第一個升起的念頭是什麼?是擔心?是質疑?還是好奇?→ 那個念頭,是聚焦在他的「選擇」(這件事好不好),還是他的「動機」(他為什麼想做)?
3.最近一次,當孩子為某個選擇(例如選社團、決定假日要去哪裡)而猶豫不決時,我是不是忍不住,直接給了他一個「我認為最好」的建議?→ 如果時間倒流,我可以用什麼樣的「提問」,來代替那個「建議」?
🧰 延伸工具|「價值觀翻譯員」的2個觀察鏡頭
價值觀,不只藏在重大的決定裡,更藏在孩子每天的「想要」與「不要」之中。下次和孩子互動時,試著打開這兩個鏡頭,你會發現他的價值觀,其實無處不在。
1.🔍 翻譯他的「渴望」→ 看見內在動機
線索: 當孩子說「我想要…」(例如:我想要最新的手機、我想要跟朋友去露營),試著不直接回應「好或不好」,而是問他:「那對你來說,最重要的部分是什麼?」
試著解讀: 他渴望的,是手機帶來的「社群連結」?是露營過程中的「冒險」與「自由」?還是只是單純的「樂趣」?
2.🗣️ 翻譯他的「抗拒」→ 看見他在乎的底線
線索: 當孩子「不想做」某件事時(例如:不想去安親班、不想學鋼琴),試著問他:「這件事,最讓你覺得不舒服的地方是什麼?」
試著解讀: 他抗拒的,是覺得「無聊」(缺乏挑戰)?是覺得「被規定」(缺乏自主)?還是覺得「沒有意義」(缺乏貢獻感)?孩子的「不要」,往往是他價值觀最誠實的防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追蹤粉專【勇哥 Steven】
每週陪你從親職教養走向職涯陪伴,一起成為孩子最早、也最懂他的職涯教練。
💌 歡迎分享給你身邊,同樣為了孩子的未來而用心思考的爸媽,
讓我們一起學習,成為孩子探索路上最穩定的支持力量。
#勇往職前 #價值觀 #職涯教練勇哥Steven #親職教養 #父母成長 #教練式溝通 #親子關係 #選擇的勇氣 #自我探索
信息
- 节目
- 频率一周一更
-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8日 UTC 22:00
- 长度27 分钟
- 季3
- 单集7
- 分级儿童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