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往職前 | 職涯導航筆記 by 勇哥 Steven

勇哥 Steven

👋 歡迎來到《勇往職前 | 職涯導航筆記》 一個陪你為職涯、家庭與人生,寫下具體行動方案的頻道。 🙋‍♂️ 關於 勇哥 Steven 我是一位職涯教練、創業者,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 十多年來,我陪伴大學生、家長與上班族,在各種選擇關卡前釐清思路,找回行動的勇氣。 我相信,理解只是起點,行動才帶來真正的清晰。 📚 三大主題系列: 🔹《職場風格研究室》(已全數上架)|了解自己,合作更順 結合風格測驗與實用解析,幫你掌握溝通習慣與工作特質,提升職場互動與團隊效率。 🔹《成為孩子的職涯教練》(持續更新中)|你比任何顧問都懂他的人生藍圖 專為國高中生家長設計,教你放下對成績的焦慮,學會提問與傾聽,真正陪伴孩子探索未來。 🔹《走出迷惘》(籌備製作中)|每個選擇背後都有掙扎 聚焦轉職焦慮、履歷優化、低潮復原與自我懷疑,用系統思維與真實案例,幫你拆解困境、找出行動線索。 🎧 如果你正面臨人生選擇,或希望成為孩子最強的支持者,這裡會是你的成長導航站。 🌱 每一集,幫你累積信心、練習選擇,打造屬於你的職涯與家庭藍圖。 🔗 延伸資源: 📍【職場風格測驗】3分鐘認識你的工作特質 👉 https://reurl.cc/OYalxX 📍【LINE官方帳號】訂閱新集數與學習資源 👉 https://page.line.me/232

  1. 【成為孩子的職涯教練】EP09-1|未來工作世界(1/3):你的關心總換來孩子的沉默

    8월 20일

    【成為孩子的職涯教練】EP09-1|未來工作世界(1/3):你的關心總換來孩子的沉默

    EP09-1|陪孩子面對未來的工作世界 副標:【首部曲】你的關心總換來孩子的沉默 明明是出於愛與關心,想為孩子指引一條安穩的道路, 為什麼,換來的卻是孩子日漸的沉默與緊閉的心門? 在這個變動劇烈的時代,我們手中的「成功地圖」是否還適用? 當親子間的溝通頻道關閉,再好的建議,都只是一張無法投遞的廢紙。 在「豐盛人生腳本」三部曲的首部曲中, 職涯教練 勇哥 Steven 將帶你從問題的根源開始,拆解親子溝通的僵局, 並授予你一把能重新打開對話大門的萬能鑰匙——「L.V.R. 對話法」。 讓我們一起學習,從一個讓孩子想逃避的「直升機父母」, 升級為他內心渴望、遇到事情會第一個想找你商量的「高價值對練夥伴」。 👂本集內容,你會聽到: 時代的診斷:為何我們過去賴以成功的「人生地圖」,在AI時代可能已經過期? 安全感的新定義:未來世界,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套能不斷升級的「內在作業系統」。 父母的角色升級:從給答案的「指導者」,轉型為提問引導的「對練夥伴」。 獨創的溝通鑰匙:首次公開「L.V.R. 對話法」,一套專為親子情境設計的溝通工具。 實戰排雷手冊:針對孩子最常見的三大溝通僵局:「句點式回覆」、「我不知道」、「情緒化反彈」,提供具體的破解之道。 ——— 📌 下一集預告|EP09-2|【豐盛人生腳本點燃內在引擎】 👉 我們將深入探索:當溝通的大門打開後,我們要聊些什麼?下一集,我們將進入最核心的實作環節,帶你用「豐盛人生腳本」的四大篇章,繪製出孩子的內心地圖。 ——— 🧠 思考題|給願意從「指導者」轉為「對練夥伴」的你: 回想一下,最近一次與孩子的重要對話,我是不是不自覺地掉入了「建議、比較、批評」的模式?當時孩子給我的回饋是什麼? 在 L.V.R. 三步驟中,對我個人而言,最困難、最需要刻意練習的,是「L(傾聽與反映)」、「V(有效的肯定)」,還是「R(提起好奇心)」?為什麼? 聽完本集後,我決定要採取的「第一個」微小行動是什麼?是找個機會,單純地練習一次「L(傾聽與反映)」,還是和另一半討論看看,我們家是不是也有「直升機父母」的影子? ——— 🧰 延伸工具|「L.V.R. 對話法」的迷你練習 這是一個能立刻將本集所學,應用在生活中的超微型練習。目標不是解決大問題,而是練習一種新的對話姿態。 🔍 尋找時機: 找一個輕鬆的日常對話場景(例如:聊學校午餐、聊週末要去哪),而不是一開始就挑戰「生涯規劃」這種高難度話題。 🗣️ 只練一招: 專注練習 L (Listen & Reflect) 傾聽與反映。徹底忍住給建議的衝動,在孩子說完後,試著用「聽起來,你好像覺得...」這句話開頭,把你聽到的事實與感受,像鏡子一樣反映給他。 🧭 觀察回饋: 不做任何期待。只觀察,當你選擇「理解」而不是「指導」時,孩子的眼神、語氣,是否出現了哪怕一絲絲的變化? 這個練習的成功,不在於對話的結果,而在於你「有意識地,做出了一次與過去不同的嘗試」。 ——— ▸▸ 追蹤勇哥|所有互動與資源入口 想加入我們的 Line 社群深度交流、追蹤我的 FB 與 IG、閱讀最新的部落格文章,或是領取節目專屬資源嗎? 我已經將所有重要的連結,都為你整理在一個地方了!點擊下方我的 Linktree 總連結,一鍵直達所有你想去的地方: https://linktr.ee/shihyungchuang 如果這集節目對你有幫助,請一定要留下五星好評,並分享給你身邊需要的朋友們。 P.S. 這次三部曲的內容,未來將會整理成一份完整的【我的第一份豐盛人生腳本】實作手冊,敬請期待! #成為孩子的職涯教練 #勇往職前 #親子溝通 #生涯探索 #未來工作 #直升機父母 #LVR對話法 #豐盛人生腳本

    29분
  2. 【成為孩子的職涯教練】EP08|【轉折,不是終點】大學選系,陪孩子畫出第一張人生藍圖

    8월 11일

    【成為孩子的職涯教練】EP08|【轉折,不是終點】大學選系,陪孩子畫出第一張人生藍圖

    🎙️ EP08|大學選系是一個轉折不是終點 副標:科系只是「核心引擎」,你看見孩子整張「人生建設藍圖」了嗎? 高中畢業,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需要自己面對影響更深遠的重大選擇。身為家長,我們心中充滿了焦慮:「選熱門科系才有保障?」、「孩子的興趣能當飯吃嗎?」、「萬一選錯了,是不是就浪費了四年?」 這一次,我們不只談選系技巧,更要談「人生設計」的心法。當孩子站在大學的入口,父母該如何扮演好「設計夥伴」的角色,而不是焦慮的「監考官」? —————— 👂 本集內容,你會聽到: 從「選擇題」到「設計題」: 一個關鍵的思維轉變,讓你與孩子的升學對話,從焦慮走向賦能。 人生設計的三大步驟: 帶你學習如何引導孩子完成「向內探索」、「向外探勘」,並打造出具體的「未來生活劇本」。 從「教練」到「思維夥伴」: 學習專業教練的三個核心心法,建立一份能延續到孩子成年後的信任關係。 「轉折,不是終點」的真正意義: 學習如何陪伴孩子,將「選錯」的恐懼,轉化為「版本升級」的勇氣。 選擇,從來沒有標準答案。但一次好的陪伴,能給孩子面對未來所有轉折的底氣與智慧。 —————— 📌 下一集預告|EP09|【陪孩子面對未來的工作世界】 👉 我們將深入探索:四年之後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二十年後,孩子又會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這一集,我們要一起來想像,未來的世界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而我們現在,又該如何培養孩子那份,足以應對所有變化的「職涯適應力」。 —————— 🧠 本集思考題|給願意成為「設計夥伴」的你: 當我看到孩子設計出兩個「大學劇本」——一個安穩務實,另一個充滿熱情但未知。我內心第一個升起的念頭,是源自我對他的「愛」,還是我對未知的「焦慮」? —————— 🧰 延伸工具|「設計夥伴」的2個教練鏡頭 鏡頭一:🔍 翻譯孩子的「設計行為」→ 看見他的設計師特質 孩子在生活中,其實時時刻刻都在扮演「設計師」。試著打開這個鏡頭,你會發現他的人生藍圖,早就已經在動工了。 線索: 他是怎麼安排書桌擺設的?(空間設計)他玩遊戲時,是怎麼搭配角色裝備的?(策略設計)他為了說服你買東西,用了什麼說法?(提案設計) 試著解讀: 從這些行為中,你「看見」了什麼樣的設計特質?是重視美感?追求效率?還是強調實用? 鏡頭二:🗣️ 啟動一場「原型」小對話 這是一個能立刻將「人生設計」概念,應用在生活中的迷你練習。找一個輕鬆的時機,和孩子玩一個「如果...」的小遊戲。 對話範例: 「欸,如果我們這個週末有兩種過法。原型A是待在家裡,悠閒地看一整天的電影。原型B是早起出門,去一個沒去過的步道探險。你覺得,哪一個『週末生活原型』,聽起來更讓你心動啊?為什麼?」 教練目標: 重點不是決定週末去哪,而是讓孩子習慣,所有的選擇,都可以被看作是不同的「生活原型」,每一個都有它獨特的體驗與價值。這就是在培養他「設計人生」的肌肉。 —————— 🎁 本集專屬資源 節目中,勇哥提到了《我的人生第一張人生設計藍圖》這份完整手冊。為了讓大家能更輕鬆、無壓力地踏出與孩子共創的第一步,我們特別從完整手冊中,抽取出最精華的第一階段「總設計師的測繪圖」,製作成一份免費的**《人生設計啟動手冊》**,作為送給聽眾的禮物! 這份啟動手冊包含了「夢想清單」、「價值觀探索」等五個核心練習,能幫助你和孩子,完成最重要的「向內探索」,為後續的設計打下最穩固的地基。 🔸 免費領取你的《人生設計啟動手鍾》(PDF) 👉 https://forms.gle/Sse2ivv79TXghxSt7

    28분
  3. 【成為孩子的職涯教練】EP07|【第一次的重大選擇】高中選系如何走過第一個轉彎

    8월 4일

    【成為孩子的職涯教練】EP07|【第一次的重大選擇】高中選系如何走過第一個轉彎

    🎙️EP07|高中選系如何走過第一個轉彎 副標:比選學校更重要的,是看懂孩子的方向 國中畢業,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需要自己做出影響未來的重大選擇。 身為家長,我們心中充滿了各種聲音: 「選普通高中,未來升大學的路比較寬廣?」 「選技術型高中(高職),有一技之長,是不是比較保險?」 「我的建議,他到底聽不聽得進去?」 這一次,我們不只談升學資訊,更要談「陪伴的心法」。 當孩子站在人生的第一個轉彎口,父母該如何扮演好「教練」的角色,而不是焦慮的「裁判」? 👂本集內容,你會聽到: 1.升學路上的「導航四要素」: 如何整合前幾集談的性格、興趣、能力、價值觀,繪製出孩子的升學選擇地圖。 2.普高 vs. 高職,不只是二選一: 跳脫傳統的優劣比較,從「學習風格」與「未來想像」切入,找到最適合孩子的路徑。 3.父母的教練式提問清單: 提供幾個關鍵問題,幫助你開啟一場有品質、有深度的家庭對話。 4.我們的第一次「人生地圖」家庭會議: 一個具體的、可操作的會議流程,帶你和孩子一起,把這次的選擇,變成一次最棒的親子溝通體驗。 選擇,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但一次好的陪伴,能給孩子面對未來的勇氣與自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一集預告|EP08|【轉折,不是終點】大學選系,陪孩子看見更大的地圖 👉 我們將深入探索:高中三年後,孩子將迎來更複雜的大學選系挑戰。這一集,我們要談的是,如何用更長遠的眼光,看待大學的選擇,讓它成為孩子人生發展的跳板,而非終點。 ------ 🧠 思考題|給願意成為教練的你: 1.在聆聽本集之前,我對於「普通高中」和「技術高中」,是否也抱持著某些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這個印象是什麼? 2.回想最近一次與孩子討論未來時,我的提問方式,比較接近「引導式提問」(你確定嗎?想清楚了嗎?),還是「教練式提問」(哪個部分最讓你興奮?我們可以怎麼一起準備?) 3.聽完本集後,我決定要採取的「第一個」微小行動是什麼?是找孩子聊聊他的「四大核心拼圖」,還是一起上網看看他感興趣的學校科系? ------ 🧰 延伸工具|我們的第一次「人生地圖」家庭會議 這不只是一次選擇,更是一次絕佳的親子溝通機會。找一個不被打擾的週末下午,泡杯茶,和孩子一起開一場屬於你們的家庭會議。 1.會議目的: 不是「做出決定」,而是「開啟對話,交流想法」。 2.會議工具: 準備幾張大的白紙和彩色的筆。 3.會議流程: 3.1暖身(10分鐘): 先不聊升學,聊聊彼此最近的夢想、煩惱或有趣的事。 3.2第一階段:辨識拼圖(30分鐘): 輕鬆地聊聊我們今天談的**「四大核心拼圖」**,把孩子的性格、興趣、能力、價值觀,用關鍵字或畫圖的方式,寫/畫在白紙上。 * 3.3第二階段:尋找參考圖(30分鐘): 一起上網看看幾個他感興趣的學校或科系,像探險一樣,看看它們的課程和活動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3.4第三階段:聊感受(20分鐘): 不做任何結論。只問孩子:「聊完這些,你現在心裡有什麼感覺?」也分享你自己的感受(例如:「我看見你談到XX時眼睛在發光,讓我也覺得很興奮。」) 4.會議守則: 全程「沒有對錯,只有傾聽」。今天,你不是老師,不是家長,你只是他最好的拼圖夥伴。

    39분
  4. 【成為孩子的職涯教練】EP06|【價值觀決定選擇】孩子想要的影響力是什麼?

    7월 28일

    【成為孩子的職涯教練】EP06|【價值觀決定選擇】孩子想要的影響力是什麼?

    🎙️EP06|孩子的價值觀決定選擇方向 副標:當孩子說「我想當YouTuber」,他真正想表達的是? 你的孩子,是不是也曾對未來充滿奇特的想像? 他想當YouTuber、電競選手,或是拯救北極熊的科學家... 你是否曾因為這些夢想「不切實際」,而感到焦慮,甚至想出手「導正」? 但如果,孩子每一個看似不經意的選擇背後,都藏著他最珍貴的「價值觀」呢? 這集節目,職涯教練勇哥 Steven 要帶你戴上「價值觀」的眼鏡,重新聽懂孩子沒說出口的話。 👂本集內容,你會聽到: 1.兩種價值觀的探索路徑:從我兩個兒子的真實故事,看見「語言層次」與「行為層次」的探索差異。 2.教練的專業工具箱:首次公開我實務中運用的「價值觀探索三部曲」,一套父母在家就能操作的對話指南。 3.兩個觸動人心的真實個案:從迷惘的高三女生,到想轉職的35歲會計,看他們如何透過價值觀探索,找到人生的新方向。 4.父母的關鍵角色轉變:為什麼「價值觀探索」,是父母從「引導者」轉型為「教練」最好的起點。 準備好成為那個能讀懂孩子內心羅盤、支持他做出有意義選擇的大人了嗎? 這一集,將是你成為「教練型父母」最關鍵的一堂課。 📌 下一集預告|EP07|【第一次的重大選擇】陪孩子走過人生第一個轉彎 👉 我們將深入探索:當價值觀的「羅盤」找到後,如何陪孩子看懂升學的「地圖」,聊聊普通高中與技術型高中(高職)的選擇策略,陪他走過人生第一個重大轉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考題|給願意從「引導者」轉為「教練」的你: 1.回想一下,在我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我的父母最常對我強調的「價值」是什麼(例如:勤儉、誠實、成績至上)?這些價值觀,是否也正在影響我,看待孩子選擇的方式? 2.當我聽到孩子提出一個我「看不懂」或「不認同」的夢想時(例如想當電競選手),我內心第一個升起的念頭是什麼?是擔心?是質疑?還是好奇?→ 那個念頭,是聚焦在他的「選擇」(這件事好不好),還是他的「動機」(他為什麼想做)? 3.最近一次,當孩子為某個選擇(例如選社團、決定假日要去哪裡)而猶豫不決時,我是不是忍不住,直接給了他一個「我認為最好」的建議?→ 如果時間倒流,我可以用什麼樣的「提問」,來代替那個「建議」? 🧰 延伸工具|「價值觀翻譯員」的2個觀察鏡頭 價值觀,不只藏在重大的決定裡,更藏在孩子每天的「想要」與「不要」之中。下次和孩子互動時,試著打開這兩個鏡頭,你會發現他的價值觀,其實無處不在。 1.🔍 翻譯他的「渴望」→ 看見內在動機 線索: 當孩子說「我想要…」(例如:我想要最新的手機、我想要跟朋友去露營),試著不直接回應「好或不好」,而是問他:「那對你來說,最重要的部分是什麼?」 試著解讀: 他渴望的,是手機帶來的「社群連結」?是露營過程中的「冒險」與「自由」?還是只是單純的「樂趣」? 2.🗣️ 翻譯他的「抗拒」→ 看見他在乎的底線 線索: 當孩子「不想做」某件事時(例如:不想去安親班、不想學鋼琴),試著問他:「這件事,最讓你覺得不舒服的地方是什麼?」 試著解讀: 他抗拒的,是覺得「無聊」(缺乏挑戰)?是覺得「被規定」(缺乏自主)?還是覺得「沒有意義」(缺乏貢獻感)?孩子的「不要」,往往是他價值觀最誠實的防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追蹤粉專【勇哥 Steven】 每週陪你從親職教養走向職涯陪伴,一起成為孩子最早、也最懂他的職涯教練。 💌 歡迎分享給你身邊,同樣為了孩子的未來而用心思考的爸媽, 讓我們一起學習,成為孩子探索路上最穩定的支持力量。 #勇往職前 #價值觀 #職涯教練勇哥Steven #親職教養 #父母成長 #教練式溝通 #親子關係 #選擇的勇氣 #自我探索

    27분
  5. 【成為孩子的職涯教練】EP05|【看見真正的強項】孩子的能力不只藏在成績裡

    7월 21일

    【成為孩子的職涯教練】EP05|【看見真正的強項】孩子的能力不只藏在成績裡

    🎙️EP05|孩子的能力不只藏在成績裡 副標:看見孩子的潛能地圖:從智能、學習風格到通用能力 你的孩子,是不是也有讓你驚豔的「真本事」? 他很會剪影片、很會跟陌生人交朋友、很會用樂高蓋出奇妙的世界... 但為什麼,這些優點一到考卷上,就全部歸零? 你是否也曾焦慮地想: 「他是不是不夠努力?還是根本沒有讀書的天分?」 「除了分數,我還能用什麼,來證明我孩子的價值?」 這集節目,職涯教練勇哥 Steven 要帶你放下焦慮,換掉心中那把陳舊的量尺。 因為孩子的潛力,從來就不只一種樣貌! 👂本集內容,你會聽到: 1.三把全新的「能力量尺」: 用MI多元智能、VARK學習風格與八大共通職能,看懂孩子的全貌。 2.如何翻譯孩子的「玩樂」: 從打電動、拼樂高,看見彌足珍貴的「問題解決力」與「創新力」。 3.父母的關鍵角色轉變: 如何從「心急的園丁」,變身為孩子最懂他的「潛能翻譯員」。 4.兩個真實的家庭故事: 勇哥分享自己如何透過「思考緩衝區」與「問感受」,喚醒孩子內在的自信與合作動力。 準備好成為那個看懂孩子、陪他發光的大人了嗎? 這集節目,就是為你準備的,最權威的「能力尋寶地圖」! 📌 下一集預告|EP06|【價值觀決定選擇】孩子想要的影響力是什麼? 👉 我們將深入探索:當能力地圖被看見後, 如何引導孩子找到內心的「價值觀羅盤」,做出不後悔的生涯選擇。 🎯 主題核心:價值觀,是所有選擇背後,最深層的驅動力。 🧠 思考題|給願意換一把尺,重新看見孩子的你: 1.回想最近一次,我因為孩子在「非課業」上的表現 (例如:一個貼心的舉動、一個充滿創意的作品、一次成功的社交...) 而感到驚喜或驕傲,是什麼時候?當時,我「看見」了什麼樣的能力? 2.當我看到孩子的考卷,或他在功課上掙扎時,我內心第一個閃過的念頭是什麼? 那個念頭,是聚焦在他的「不足」(怎麼又錯了),還是他的「困難」(他卡在哪裡了)? 3.我稱讚孩子時,比較習慣說「你好聰明」, 還是會具體地說「我發現你在『這件事』上很有想法/做得很仔細」? 我的稱讚,是給他貼上「結果」的標籤,還是點亮他「過程」中的努力? 🧰 延伸工具|「潛能翻譯員」的3個觀察鏡頭 下次和孩子互動時,試著打開這三個鏡頭,你會發現他的能力,其實無處不在。 1.🔍 翻譯他的「玩樂」→ 看見思考力 線索:他打電動卡關時,是馬上放棄,還是會自己上網找攻略、嘗試不同方法?(問題解決) 他玩樂高或畫畫時,是喜歡遵循說明書,還是熱衷於創造「奇怪」的新玩法?(創新) 2.🗣️ 翻譯他的「互動」→ 看見合作力 線索:他和朋友討論事情時,是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溝通表達), 還是懂得傾聽、整合大家意見,甚至主動幫助落後的夥伴?(團隊合作) 3.💪 翻譯他的「堅持」→ 看見內在紀律 線索:他為了把一件喜歡的事做好(例如剪片、練舞、完成一個模型),願意花多少時間? 他會主動去學新的技巧嗎?(持續學習) 他是否能遵守自己訂下的練習時間或遊戲規則?(工作責任與紀律) 📲 追蹤粉專【勇往職前|成長顧問勇哥 Steven】 每週陪你從親職教養走向職涯陪伴,一起成為孩子最早、也最懂他的職涯教練。 💌 歡迎分享給你身邊,同樣為了孩子成績而焦慮的爸媽, 讓我們一起換個角度,看見孩子真正的光芒。 #勇往職前 #孩子的能力 #潛能翻譯員 #親職教養 #職涯教練勇哥Steven #多元智能 #學習風格 #軟實力 #親子關係 #不只是成績

    28분
  6. 【成為孩子的職涯教練】EP04|【興趣怎麼選?】孩子的熱情不只是玩樂

    7월 15일

    【成為孩子的職涯教練】EP04|【興趣怎麼選?】孩子的熱情不只是玩樂

    🎙EP04|孩子的興趣是未來的熱情線索 副標:不只是「喜歡玩什麼」這麼簡單 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讓你頭痛: 一回家就沉迷打電動? 一玩模型就廢寢忘食? 喜歡的事三分鐘熱度,常常做一做就不做了? 這集,我想帶你換個角度思考:孩子愛玩的事,真的只是玩?還是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與自己? 👂本集內容,你會聽到: 1.為什麼孩子的興趣,是未來熱情與職涯的起點 2.如何區分「玩樂」與「真熱情」 3.興趣如何從卡關、嘗試中升級為長期投入 4.如何用四個觀察指標,看出孩子的真興趣 5.當孩子放棄一個興趣,我們該怎麼看待? 6.父母該扮演什麼角色?控制?引導?還是信任的陪伴? 📌 下一集預告|EP05|【看見真正的強項】孩子的能力不只藏在成績裡 👉 我們將進一步談談:成績不是唯一的能力標準,如何從孩子的行為與表現中,看見他的元智能、學習風格與八大通用能力,重新看見孩子的潛力樣貌,幫助你發現更全面的能力地圖。 🧠 思考題|當孩子愛上一件事時,你怎麼看待? 1.你是否曾經因為孩子沉迷某件事而著急,卻沒仔細觀察他投入背後的動機與能力? 2.你有沒有經歷過,孩子原本很有興趣的事情,後來突然不做了?你當時怎麼回應? 3.最近一次你看見孩子全神貫注做某件事,是什麼時候?那個當下,他展現出哪些特質? 🧰 延伸工具|辨識孩子「真興趣」的4個觀察指標: 1.🔍 主動性:孩子是自己主動去做,還是需要你提醒? 2.🧠 持續投入:能不能長時間專注、不知不覺忘記時間? 3.🛠 自我解決能力:遇到困難會主動找資料、查教學,還是馬上放棄? 4.🔁 面對卡關反應:遇到挑戰時,是放棄還是再試一次,甚至重新設計新玩法? ✅ 補充提醒:孩子的熱情不見得會馬上變成專長或職業,但每一次認真投入的歷程,都是他生命中極珍貴的探索足跡。 📲 追蹤粉專【勇往職前|成長顧問勇哥 Steven】 每週陪你從親職教養走向職涯陪伴,一起成為孩子最早、也最懂他的職涯教練。 💌 歡迎分享給你身邊也在為孩子探索方向的爸媽,讓我們一起給孩子自由、勇氣與理解的力量。 #勇往職前 #孩子興趣 #熱情養成 #親職教養 #職涯教練勇哥Steven #內在動機 #親子關係 #自主性支持 #玩不是浪費 #孩子的職涯地圖

    29분
  7. 【成為孩子的職涯教練】EP03|【個性不合適怎麼辦?】孩子的性格是職涯地圖

    7월 7일

    【成為孩子的職涯教練】EP03|【個性不合適怎麼辦?】孩子的性格是職涯地圖

    🎙EP03|孩子的性格是職涯導航儀 副標:探索孩子的性格地圖 你是否曾經困惑過: -我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固執? -為什麼他總是講不聽,容易發脾氣? -面對挫折,他為什麼會想逃避或哭泣? -為什麼他總是跟別人不太一樣? 這集,我們要談的是:孩子的性格,其實是他未來職涯的導航儀。 👂本集內容,你會聽到: -為什麼性格是孩子職涯規劃的起點,而非成績或能力 -性格對孩子學習、人際、壓力反應的深遠影響 -性格是天生氣質加後天環境共同塑造的複雜系統 -如何用日常觀察與 DISC 這類工具理解孩子的性格傾向 -理解性格後,父母該怎麼調整陪伴與教養策略 📌 下一集預告|EP04|【興趣怎麼選?】孩子的熱情不只是玩樂 👉 我們會談談:孩子喜歡的事情不只是玩樂,他們背後的動機和理由才是關鍵。 🎯 主題核心:孩子的興趣引出未來的熱情 下一集,我將教你如何從孩子的興趣中挖掘真實熱情,幫助他找到持續前進的動力。 🧠 思考題|重新認識孩子性格的你: 1.我最常以什麼角度看待孩子?行為的對錯,還是他的個性與需求? 2.孩子在面對壓力時,通常會怎麼反應?我有沒有觀察到他的獨特方式? 3.我最近一次主動用理解、耐心來回應孩子的「問題行為」是什麼時候?結果如何? 🧰 延伸工具|3個角度,幫你開始畫出孩子的「性格地圖」: 1.🔍 壓力反應觀察 → 面對挫折時,孩子是爆發情緒?還是退縮沉默?他會主動尋求協助嗎? 2.🧑‍🤝‍🧑 人際互動觀察 → 他喜歡熱鬧的大團體,還是安靜的幾個好朋友?他是發起者,還是安靜觀察者? 3.🎲 新事物態度觀察 → 面對新挑戰,他是興奮嘗試?還是謹慎觀望、需要計畫? 這些日常細節,能幫你了解孩子內建的「導航語言」,而非單純貼標籤。 📲 追蹤粉專【勇往職前|成長顧問勇哥 Steven】 每週陪你探索親職教養與職涯發展,學習成為孩子最早、也最懂他的職涯教練。 💌 分享給你身邊也在困惑、焦慮的爸爸媽媽,一起給孩子理解與陪伴的力量。 #勇往職前 #孩子性格 #職涯導航儀 #親職教養 #職涯教練勇哥Steven #親子關係 #性格觀察 #教育心理學

    28분
  8. 【成為孩子的職涯教練】EP02|【不只看成績】真正了解孩子的關鍵是什麼?

    6월 30일

    【成為孩子的職涯教練】EP02|【不只看成績】真正了解孩子的關鍵是什麼?

    🎙EP02|看見孩子,而不是看見成績 副標:如何真正「了解」你的孩子 你是否曾經這樣懷疑過自己? - 如果不逼孩子,他會不會輸在起跑點? - 如果成績不好,他還有希望嗎? - 他整天打遊戲,怎麼可能有未來? 我們都焦慮過。但你知道嗎?焦慮不是錯,而是提醒我們——也許該換一種方式,看見孩子真正的樣子。 👂本集內容,你會聽到: - 我和太太在教養觀上的差異與衝突 - 從孩子玩 Minecraft,看見主動探索的可能性 - 如何尊重「三分鐘熱度」,引導出「十分熱情」 - 面對不同性格的孩子,給出更適合的陪伴方式 - 用愛與信任,取代責備與控制,打造成長型教養關係 不是每個孩子都該變成全能型選手,但每個孩子,都值得被真正「看見」——他的節奏、他的潛力,他自己選擇的那條路。 --- 📌 下一集預告|EP03|【個性不合適怎麼辦?】孩子的性格其實是職涯地圖 👉 我們會談談:孩子的性格怎麼影響未來選擇?又該如何觀察他的性格傾向? 🎯 主題核心:孩子的性格是職涯導航儀 --- 🧠 思考題|給願意重新看見孩子的你: 1. 我對孩子最常說的三句話,是關於他的「行為」,還是他的「想法」? 2. 我最近一次肯定孩子不是成績,而是特質,是什麼時候? 3. 有沒有一次我原本想阻止他,但最後放手了?結果怎麼樣? --- 🧰 延伸工具|3個觀察角度,幫你「看見孩子的熱情」: 1. 🔍 他對什麼主動? → 他最近主動想做什麼?畫畫?拍影片?設計遊戲?那可能就是他熱情的起點。 2. 🎯 他卡關時怎麼反應? → 放棄、嘗試、還是尋求幫助?這些反應顯示他的抗壓與解決風格。 3. 🧩 他怎麼形容自己? → 他的自我描述,有沒有反映出我們曾對他說過的話?那會是他自我認同的線索。 --- 📲 追蹤粉專【勇往職前|成長顧問勇哥 Steven】 每週陪你探索親職教養與職涯發展,學習成為孩子最早、也最懂他的職涯教練。 💌 分享給你身邊也在焦慮與摸索的爸爸媽媽,我們一起成長,一起陪伴。 #勇往職前 #成為孩子的職涯教練 #親職教養 #職涯探索 #職涯教練勇哥Steven #孩子成長 #教育心理學 #親子教育 #情緒教養

    21분

소개

👋 歡迎來到《勇往職前 | 職涯導航筆記》 一個陪你為職涯、家庭與人生,寫下具體行動方案的頻道。 🙋‍♂️ 關於 勇哥 Steven 我是一位職涯教練、創業者,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 十多年來,我陪伴大學生、家長與上班族,在各種選擇關卡前釐清思路,找回行動的勇氣。 我相信,理解只是起點,行動才帶來真正的清晰。 📚 三大主題系列: 🔹《職場風格研究室》(已全數上架)|了解自己,合作更順 結合風格測驗與實用解析,幫你掌握溝通習慣與工作特質,提升職場互動與團隊效率。 🔹《成為孩子的職涯教練》(持續更新中)|你比任何顧問都懂他的人生藍圖 專為國高中生家長設計,教你放下對成績的焦慮,學會提問與傾聽,真正陪伴孩子探索未來。 🔹《走出迷惘》(籌備製作中)|每個選擇背後都有掙扎 聚焦轉職焦慮、履歷優化、低潮復原與自我懷疑,用系統思維與真實案例,幫你拆解困境、找出行動線索。 🎧 如果你正面臨人生選擇,或希望成為孩子最強的支持者,這裡會是你的成長導航站。 🌱 每一集,幫你累積信心、練習選擇,打造屬於你的職涯與家庭藍圖。 🔗 延伸資源: 📍【職場風格測驗】3分鐘認識你的工作特質 👉 https://reurl.cc/OYalxX 📍【LINE官方帳號】訂閱新集數與學習資源 👉 https://page.line.me/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