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z7v00wa011tixvp2j2e1f8r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z7v00wa011tixvp2j2e1f8r/comments
💔 房子住在一起,權益卻可能不在一起
聽眾來信:婚前公婆買房登記在先生名下,婚後我與先生生活費、房貸都「對半分」。家人提醒:妳在幫忙繳「別人的房子」。我上網一查,才知道這安排對我其實不利。提保障就被說「不信任」——難道要繼續傻傻繳下去嗎?
🎯 本集核心重點
• 「沒有名字=沒有一半」:婚前財產通常不列入剩餘財產分配;不要以為結婚後「自然各半」。
• 但婚後償還的房貸(債務減少),可被視為婚後財產增加,離婚時有機會主張分配。
• 房屋增值若屬婚前買入,多數實務仍傾向歸登記人;別把希望押在「漲價可分」。
• 三道保障工具:
① 婚前協議:把「分攤、持分、變賣或買回機制」白紙黑字寫清楚。
② 借名登記+合夥標的約定:註明「雖登記A名下,但屬雙方合夥投資」。
③ 最高限額抵押(俗稱「幫我設定」):以「我繳的房貸」做債權保障,必要時可行使。
• 日常證據力:請分帳、留存轉帳紀錄、發票、分攤明細;真的有差。
🛠 給要談的你|溝通話術參考
「我信任你,但婚姻有變數、職涯有起伏。把分攤與保障寫清楚,
是為了我們都安心,不是要分你的東西。」
✅ 行動清單
1. 盤點:房子登記人、頭期來源、貸款餘額、目前分攤比例。
2. 記帳:建立「居住成本與房貸分攤表」,所有轉帳截圖保存。
3. 協議:與律師擬定婚前/婚後協議(含分攤、退場、買回、分配機制)。
4. 保障:無法共登?考慮最高限額抵押+明確債權文件。
5. 心法:談錢不等於沒感情;先把權益講明白,才能把感情談長久。
💬 本集金句
✨「結了婚,不代表什麼都一人一半;登記誰名下,法律就先看誰。」
✨「債務的減少=婚後的增加,有證據,才有得主張。」
✨「把保障寫清楚,不是質疑愛,是給彼此安全感。」
✨「找方法,不找麻煩:協議、借名、最高限額抵押,比吵架有效。」
✨「幸福與金錢不矛盾;先界線,再親密。」
‼【版權屬寶島聯播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重製,有需求請來信告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Informations
- Émission
- FréquenceTous les jours
- Publiée17 septembre 2025 à 08:14 UTC
- Durée23 min
- ClassificationTous publ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