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昨天啊朋友跟我说了件事,她妈去银行存款,结果存着存着,存成了理财保险。得放10年才能拿出来,不然就要亏钱。
这让我想起之前爆出的一个新闻:“一位大爷啊花34万买理财险,8年不仅零收益,反而还亏了5万。”这是咋回事呢?
原来啊
“大爷买的是两全险,兼顾身故保障和生存保障。按理说,只要按合同交保费,到期就能领钱。由于大爷家里急着用钱,打算把钱取出来。按合同约定,提前支出,作退保处理。而那个时候保单的现金价值远低于大爷已经交了的保费。”
其实啊,保险具有很强的行业壁垒,外行人不仔细看还真是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了。今天我就给大家扒一扒理财险都有哪些坑。
第一:“时间坑”——必须得等到期了才能领钱!
其实啊大部分具有理财功能的保险,比如年金险、万能险,都有收益演示。合同中会明确说明55岁前、55岁时、55岁后或者分别领取多少钱。
(图片来源:某两全险截图)
时间越长领的钱越多,有的产品呀还会直接跟你说等到了55岁一次性给你100万的祝寿金,以后每年还给你1万多的养老金,只要你还在世,就能每年一直领。怎么样这收益诱人,买了就不用愁下半辈子。但注意啦,领钱的日子都有规定,不到规定年龄,或者不到指定时间是拿不到钱的。很多买了理财险亏损就属于这种情况。
所以啊买这类保险,一定要注意:领钱的时间自己是否能接受。避免想要用钱,取不出来。
第二:“收益坑”——承诺的钱、能领的钱差太多!
前段时间,我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条动态,一年存十万,连续存3年。第五年返五万,第六年返五万,往后8年每年返2万4,第十五年返还保额,第十八年账户价值达60万。万能账户5.3结算。
(图片来源:朋友圈截图)
“万能账户5.3结算”绝绝子呀,直接银行利率翻倍啊
但这个利率并不在合同里,只是销售人员用来做宣传的,实际结算收益是会浮动的。所以啊,搞清楚【一定能拿到的钱】和【可能拿到的钱】。说的再好听,收益再高,只要不在合同里,是没有任何保保障的。
第三:“信息坑”——被销售误导,对产品了解不清!
很多人直接在银行换存单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着就变成了理财型保险。在签合同之前,只知道:利息比银行高、利滚利、有很多分红、可随存随取。对于买的是什么,什么时候能领钱,一概不懂。
除了没看产品,还有一些被人误导的情况,
部分保险业务员为了自己的业绩,违规操作,刻意地误导消费者。
比如说,有些代理人在朋友圈制造紧张感,尤其各大保险公司开门红的时候,上来就说预约就有5.1%收益,到账开始10.2%收益。
(图片来源:朋友圈截图)
这10.2%的收益,那些顶尖儿的操盘手都不敢轻易承诺。具体的保险条款还没看到,承诺10.2%,赤裸裸的耍流氓啊这是!如果你碰到这样的情况,直接截图留证,向保监会投诉他。
所以呀,如果大家想买理财型的保险,千万别掉坑里。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能不能接受这笔钱直接锁定10年到20年,看清楚合同中写明的保底收益率自己能不能接受,明确自己买的是什么保险。答应我,不要听业务员忽悠,一定看合同,看合同,看合同!!!关注我,我们下期再见,为你揭秘更多的保险内幕!
信息
- 节目
- 频率一周一更
-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4日 UTC 09:49
- 长度4 分钟
- 单集8
- 分级儿童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