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建筑学 | 这就是创新!

日常建筑学

用创意拓展边界,用行动改变未来。 《这就是创新!》是一档创意实战的播客,由日常建筑学出品,由郑宝宝(数字产业专家)和黄沛(设计媒体人)共同发起,持续关注小众品牌和设计工作室的成长,每期都会邀请一位嘉宾来讲述创新背后的故事。

  1. 05/09/2024

    为什么我们需要社区第三空间?

    出品:日常建筑学(ID:archi-loop) 嘉宾:西瓜,闲下来合作社主理人 主持: 郑宝宝Oosha,数字文化产业的专家。 黄沛Halleywood ,城市与设计的媒体人。 剪辑:superli - 上海长宁新华路345弄STOP SHOP, 图源闲下来合作社 城市在发展,人的需求在发展,社区也在发展。今天,社区(Community)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同时由它所产生的新的连接形式,也开始受到关注。 · 什么是“社区的第三空间”? · 为什么说线上社群依旧非常依赖“线下”? ·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可持续地运营”? 第38期,我们邀请到闲下来合作社的主理人西瓜,来聊一聊社区第三空间,看看她是如何来运营社群、集市和线下空间。 本期内容录制于2023年11月 - 04:45 闲下来合作社和闲下来2.0。 08:20 以John的旧衣交换项目聊起,闲下来的“社群种子”从何而来? 11:56 从社区生长出来的社群,面向城市的社区。 23:05 讨论:京圈文化和沪上社交。 28:56 在大城市,工作之外的连接很重要。 36:24一次实验:靠社群互助活下来。 44:14 从房地产孵化出的“社群连接”。 51:34 以“灵感买家俱乐部”为例,社群的首要目的,是要服务社群里的人。 53:19 推荐时间 B站UP主“阿獠娜”,古生物学研究 B站 检索“壁上观”,传统文化研究 建议——学点财富入门知识 - 联系方式: 微信公众号:日常建筑学 (ID: archi-loop ) 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日常建筑学 小红书:日常建筑学 商务合作:archiloop@163.com

    1h 1m
  2. 07/30/2023

    地产品牌怎么做?核心还是人、房子和城市的故事

    出品:日常建筑学(ID:archi-loop) 嘉宾:一群,资深品牌操盘手,杭州万科品牌合伙人 主持: 郑宝宝Oosha,数字文化产业的专家。 黄沛Halleywood ,城市与设计的媒体人。 剪辑:superli - 尽管中国地产行业高速发展了40年,但是我们似乎很少将房企视作一个品牌,而是将它认定为开发和经销商。今天,我们邀请地产营销操盘手,用80分钟来深度剖析下“地产品牌”。 · 一样谈品牌,地产和快消品有什么不同? · 地产公司的品牌行为如何创造“社会价值”? · 为什么说,品牌创新应该与城市创新相结合? 第35期,我们邀请到杭州万科的品牌合伙人一群,来聊聊地产品牌的搭建,以及城市价值维度的思考。 - 02:10 什么是“边角空间新生计划”? 08:44 MINI Cooper的城市计划——核心是探讨极小空间的丰富价值。 11:22 四个维度:艺术性、公共性、审美和品牌影响力。 16:15 消费品牌和商业地产的广告行为:借助时髦的形式去获得流量。 24:04 从经营类型去区分品牌:房地产、商业产办地产以及消费品。 34:45 以流浪椅子计划、城事设计节、愚园路更新为例,探讨品牌行为如何带来“社会价值”?引发关注和讨论就是第一步。 46:35品牌联想:创造更多诱因,抢占用户心智。 52:52 一张蓝图绘到底:杭州万科与良渚土地的品牌联想。 72:24 住宅开发商、房东、品牌可以为社区带来更多机会吗? 81:12 推荐时间 图书《东京八平米》,吉井忍(著) 一日游:上海博物馆→杭州良渚文化村 动画片《飞屋环游记》 - 联系方式: 微信公众号:日常建筑学 (ID: archi-loop ) 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日常建筑学 邮箱:archiloop@163.com

    1h 25m
  3. 07/07/2023

    设计节:设计师的名利场,还是真地在连接生活?

    出品:日常建筑学(ID:archi-loop) 嘉宾:顾衍,AssBook设计食堂联合创始人,城事设计节的总策划之一。 主持: 郑宝宝Oosha,数字文化产业的专家。 黄沛Halleywood ,城市与设计的媒体人。 剪辑:superli - 随着中国城市品牌意识和设计资源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城市喊出了以“设计”为主题的节日、展览或活动。它从最初的设计行业盛会,延伸到了有广泛的商业合作、媒体传播、市民打卡的大型公共事件。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国的“设计节”。 本期,我们邀请到AssBook设计食堂的联合创始人顾桑,从“设计力”去看设计节的价值,探讨未来商业化的机会。 · 以设计为主题的活动,就是设计节了吗? · 为什么说设计节需要共建机制? · 设计节如何进行可持续的商业化? - 04:14 设计节的三种价值:功能、美学和情绪。 07:57 城事设计节,从2017年的愚园路讲起。 13:53 洞察被压抑的公共需求是最重要的。 15:47 共建机制,指的是什么? 20:21 可持续的资金,到底怎么解决? 28:05 分歧不可避免,重要的是“被看见、可沟通、小更新”。 32:13 用设计思维去做设计节,但是解决策略不一定是“强设计”。 37:37 举例:中国村超、泰国非标的球场、巴西的社区运动场。 40:35 城市更新需要注入“更多内容”。 44:51 推荐时间 杂志《城市中国·多元主体下的社区更新》 图书《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坂本龙一(著) 图书《图说犍陀罗文明》,孙英刚、何平(著) - 联系方式: 微信公众号:日常建筑学 (ID: archi-loop ) 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日常建筑学 邮箱:archiloop@163.com 社群:添加halleywood(备注“加入社群”)

    50 min
  4. 06/22/2023

    为什么只有一个超级猩猩?坪效、设计和体验的博弈

    出品:日常建筑学(ID:archi-loop) 嘉宾:聂子昊,“笑脸蜘蛛”品牌设计的联合创始人和创意总监,曾在超级猩猩和喜茶负责空间设计。 主持: 郑宝宝Oosha,数字文化产业的专家。 黄沛Halleywood ,城市与设计的媒体人。 剪辑:superli - 今天,我们将继续跟大家分享“设计实战”,邀请曾任职于超级猩猩和喜茶的设计高管,聊聊坪效背后隐藏的设计秘诀——在我们看来,正是企业在各环节的“决策差异”,塑造了品牌的气质。 · 新崛起的国潮是如何来打造“品牌”的? · 为何说我们对品牌的理解每天都在“失效”? · 就门店来说,超猩、Keep、乐刻有啥区别? 第33期,我们邀请到笑脸蜘蛛品牌设计的联合创始人和创意总监聂子昊,一块来聊聊坪效背后的创意学。 - 03:55 对品牌的认识每天在失效。 08:59 以编辑思维做零售:纽约概念店STORY。 13:20 市场竞争加剧了“设计内卷”吗? 15:34 需求碎片化,市场更细分。 25:50 超猩与Keepland的坪效差异:灯光仪式感、团课体验、单店课程营收。 29:17 从服装店的衣架设计去看“专项能力”。 33:07 什么是品牌?去看看优衣库的陈列吧! 40:10 设计师怎么去讲好品牌的故事? 46:37 推荐时间 图书《开始分心,就是快要变强了》,墨宝·巴尔博士 图书《熬:极地求生700天》,阿尔弗雷德·兰辛 纪录片《石窟中国》,秦川(导演) - 联系方式: 微信公众号:日常建筑学 (ID: archi-loop ) 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日常建筑学 邮箱:archiloop@163.com 社群:添加halleywood(备注“加入社群”)

    52 min
  5. 聊聊最近很火的AIGC:它革了谁的命?

    06/08/2023

    聊聊最近很火的AIGC:它革了谁的命?

    出品:日常建筑学(ID:archi-loop) 未来观察员:惠思(城市更新操盘手、管理咨询人)、曾韦豪(建筑师、策展人、创意工作者)、方昕(雕塑工作者、策展人)、聂子昊(笑脸蜘蛛联合创始人&创意总监)、苏宁(跨文化领域艺术家)、李金纯(新媒体艺术爱好者)、王晓姣(大型活动与展陈设计师)、顾衍(AssBook联合创始人、C-Tec创始人)、周三霞(FRAME中文新媒体主编)、王越洲(城记播客制作人)、颜兵(工程师、AI从业人员) 主持: 郑宝宝Oosha,数字文化产业的专家。 黄沛Halleywood ,城市与设计的媒体人。 - 2023年5月29日-6月28日期间,我们在#百空间远东第一梯,将举办持续一个月的展览活动! ️#创新插件 是基于播客《这就是创新!》延伸出的城市空间计划,由郑宝宝和黄沛联合发起,第一站落在上海虹口区百空间永兴仓库(杨树浦路61号),会用三期主题“我们的人文城市”“看不见的2046”“方寸宇宙”,探讨数字科技下的人文。 其中,第二期展览#看不见的2046 (2023年6月8日-6月18日)已经开幕,邀请设计师张烨和岳文昆、原创作家王嘉一、独立音乐人孙大肆结合AIGC进行创作,另有十来位行业领袖以未来观察员的身份讨论AIGC和我们的未来。 在你看来,AIGC会多大程度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 联系方式: 微信公众号:日常建筑学 (ID: archi-loop ) 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日常建筑学 邮箱:archiloop@163.com 社群:添加halleywood(备注“加入社群”)

    13 min

Ratings & Reviews

5
out of 5
2 Ratings

About

用创意拓展边界,用行动改变未来。 《这就是创新!》是一档创意实战的播客,由日常建筑学出品,由郑宝宝(数字产业专家)和黄沛(设计媒体人)共同发起,持续关注小众品牌和设计工作室的成长,每期都会邀请一位嘉宾来讲述创新背后的故事。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