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而散步

六一

醒来的妈妈,成为妈妈,也成为自己。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路径成为自己, 有的人是通过成为父母, 有的人是找到了热爱的事业, 有的人是经历了人生低谷,那你呢? 借你的眼睛,重新看世界,把生活暂停一下,一起散个步。 主播/策划/剪辑/运营:六一 公众号:时而散步 邮箱:1976046205@qq.com 商务合作:ireneis61(vx添加请说明来意) 即刻/小红书:六一Irene

  1. JUL 22

    孩子不只是观众,也是戏剧的共创者|梦珏 142

    孩子会“看懂”戏剧吗? 剧场离孩子远不远? 什么样的表演最适合他们的年龄、情绪与成长节奏? 在这一期节目中,我邀请剧场从业者梦珏,聊聊剧场和带孩子观剧的体验。 从第一次带娃看音乐演出,到《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剧目,我们也在剧场中不断对“成长”“感受力”“陪伴”有了新的理解。这不只是观剧笔记,更是一次关于身体、记忆、感受、自由与连接的深度交流。 你会听到: •为什么说“看不懂”也能让孩子有所感受? •一场好戏,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生的审美原点 •怎样选剧、选座,才能让第一次观剧不踩雷? •看剧时父母的热情,远比“教会孩子什么”重要 •戏剧是孩子情绪疗愈、身份认同、自我表达的场域 •剧场,其实是一个“给人光明正大发疯的空间” •那些被舞台悄悄改变的瞬间,也许会成为母女间最温柔的记忆 推荐人群: •想带娃走进艺术世界的父母 •戏剧、音乐剧爱好者 •正在寻找非电子化陪伴方式的家庭 •对“情绪教育”“身体感知”“审美启蒙”有兴趣的人 •所有还相信舞台、相信感受、相信陪伴的人 节目关键词:#亲子剧场 #音乐剧启蒙 #身体记忆 #陪伴的意义 #孩子的感受力 #戏剧疗愈 � 点击播放这一期播客,让我们一起重拾剧场中久违的纯粹和专注。 Shownotes 00:30我们想让孩子远离电子屏幕,不如让她体验那些更好玩的东西。 01:34 舞台是关于人的,是人性最真实的显影。 03:55 孩子能不能看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不能享受。 05:00 我想让她远离屏幕,但她说“妈妈,你不要看手机,剧院里不能看手机” 07:12 剧场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空间,而不是观众必须‘看懂’的试卷。 11:14 演话剧=这个角色和我有关。孩子演过观音菩萨之后,竟然开始主动抄心经。 14:40 剧目已经经过文学的筛选,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筛选上的省力。 18:23 去剧场看戏,有时候就像是一种冥想。 23:23 剧场是对观众想象力的召唤,你得自己参与这场梦。 29:30 为什么要讲述这个秘密?因为人渴望被看见、被理解 31:05 故事有有多残酷,人性就有多伟大 32:45 「妈妈,人活着最重要。」 34:22 防御了整场演出,在最后一刻,盔甲被击垮 40:53 好的表演就是让自己被看到、让观众被看见 44:14 身体体验到的东西,是很难忘掉的。 46:00 你第一次看到的戏剧品质,会成为你一生的审美坐标。 47:57 彩蛋安利《白水讲音乐剧》、《汉密尔顿》 48:10 有时候看一部烂剧,也是一次重要的体验。 53:00父母的热情,比你带孩子去哪里更重要。 54:33 第一次带孩子进剧场,看什么最不踩雷? 56:05 美,有时候不是理解出来的,而是被击中的那一刻。 嘉宾介绍:梦珏   剧场从业者(14年)、表演艺术类自由译者、人生教练 主持人: 六一 ,播客《时而散步》主播,希望我们成为妈妈,也成为自己。 听友群/商务合作:ireneis61(微信号) 小红书:六一Irene 公众号:时而散步

    59 min
  2. 自然教育,不是为了变聪明,而是为了变柔软|车老师141

    JUN 30

    自然教育,不是为了变聪明,而是为了变柔软|车老师141

    今天的嘉宾是一位户外自然教育的老师,也是我带娃跟过两次夏令营的团队老师,今年即将第三年出游,和车老师聊天的过程,其实过了我三年前一无所知的满脑子问号的阶段: 为什么去自然里啊? 户外到底有什么啊? 大自然难道不危险吗? 被虫子咬了怎么办? 爬不动怎么办呀? 爬山一周能瘦点吗? …… 很多东西有了答案。 最开始,只是把外出当成了旅游,有向往,有未知,有恐惧: 现在更多的感觉是,自然就在那里,一次次召唤我们回去。 山和水,植物和动物,都在那里,这就是要去的理由。 到自然中,才能让自己变小,身体在山中渺小,心灵在山野中回到小时候。 回头看看自己,也是知识和经验逐渐积累的过程,从站在太阳下无所适从,到全身心迎接阳光和大地,光脚踩大地,在树叶与阴影中游戏,和小朋友一起发现徒步路上的蘑菇和毛毛虫,每一次都有新的体验和欢乐。 我对户外与自然的理解,像是从简笔画的树叶到了铅笔素描,而车老师眼中,可能是4k级别的像素。 说到这里,我知道为什么喜欢跟着他们一起去自然里了,因为从他们的视角,短暂体验到了更精细的大自然,美和生命力,变成了具体:毛毛虫变成蝴蝶的一生,残酷而浪漫。 所以,这一次,邀请车老师来分享,他眼中的自然与昆虫世界。 希望声音和想象,也能带着我们短暂体验一下,大师眼中的自然。 这一期,如果剪辑出来,非常适合在公园散步的时候听。 时间线 01:50 在海边看见鱿鱼吐墨后,我决定让孩子走进真实的自然课本。 06:30 你问他:漂不漂亮?可不可爱?质感怎么样?一问,他就开始好奇了。 08:00 成年人对虫子的恐惧,其实来自我们对世界的未知。 11:20 户外如何防蛇?穿厚底鞋,不露脚趾,蛇不会主动攻击人,它早就躲起来了。 14:00金斑喙凤蝶就像被召唤了一样,在我讲解它时,它出现了。 17:00 你在自然里挑战完一趟危险,下来之后,整个人都会不一样。 20:33 我们小时候认识但不了解,现在的孩子了解但没见过。 22:38 孩子在小伙伴那里是平等的,大家都这样,那我也这样吧。 33:33 用五感认识自然,是最深的生命教育,自然观察工具推荐。 36:28 虫子是平行世界的不同生物。 42:00 当我们提自然教育的时候,不是去捉虫子,是拜它为师,向它学习 49:19 感知一只昆虫的温度,是学习敬畏的开始 提到的自然观察工具 小程序-懂鸟、懂两爬、晓虫 APP-形色 嘉宾介绍 车高华,自然导师,热爱自然、观鸟、蝴蝶等昆虫摄影,在东莞及自然保护区等积极开展以观鸟、观虫和夜观等自然教育活动。 多次带领研学营,前往广东、浙江、湖北、福建、云南、四川、江西、马来西亚等地进行自然探索;曾获东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实践一等奖。 公众号:言行自然 微信号:yan_xing_natural 主持人: 六一 ,播客《时而散步》主播,希望我们成为妈妈,也成为自己。 听友群/商务合作:ireneis61(微信号) 小红书:六一Irene 公众号:时而散步

    58 min
  3. JUN 18

    减80斤、戒手机瘾,搞身体=改运=重养自己|crystallsr140

    减重80斤、戒手机、运动健身,crystallsr把自己养的容光焕发,这次请她来分享, 她的转变+实践,及普通人都可以使用的改运方法:搞好身体。 在低谷期不被情绪拖走,回到可以掌控的实体层面: 好好睡觉、吃饭、运动,记录自己的日常,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成为最了解自己身体的人,用这种方式重新把自己养育了一遍。 请crystallsr来分享家庭教育,基于她的实践体会,也是她当孩子的角度。但是作为一个7岁女孩的妈妈,我知道,真的养育一个孩子,还有很多具体的问题,所以,今天我们借着聊孩子,也聊自己,用养育孩子的思路给自己重建身心,成为妈妈,也成为自己。 时间轴 00:46如果你不把身心搞好,有机会来了你也接不住。 02:38意志力不好,就去搞身体。 03:44当孩子作业鸡飞狗跳时,不一定是态度问题,可能是吃不好、睡不够、运动少。 04:52允许反复,允许退步,只要你大方向没躺平,你就是在前进。 05:53状态不好时的惯性是刷手机,要培养新的惯性:关手机,走出去。 07:02走出去这一步很小,但能让你拿回一点主导权。 09:48 养育孩子的四个心得:小朋友要每天运动一个小时;父母感情要好;父母身体要好;陪孩子时不要玩手机。 13:48在户外踩坑、记录、形成孩子的数据库。  16:14如果你没有健壮的体魄和强大的精神力,其实你根本支撑不了孩子。大人虚弱时就会从孩子身上吸取能量。 17:38孩子不愿责备父母,所以很多感受被长期压抑。 20:47 妈妈不需要伟大,需要健康、清醒、稳定。 28:16 记录自己高能量状态,用来激励低落时的自己(从雪山上下来的六一) 30:20 找到松弛的方式,训练身体,八段锦或站桩。 33:40 身心垮了,重建至少3年,不能心急。 36:53 “最好的医生在我身上的作用也就是20%。最终还是回到日常的改变,回到自身。” 45:05 好睡眠可以解决大部分情绪问题。 49:00 阳谋其实就是更接近真正的规律。 54:23 如果一个身心灵老师自己的身体状态很差,那你肯定要远离。搞身心灵不如好好练身体。 57:30 如何戒掉手机瘾的实践心得。 嘉宾介绍 crystallsr,播客《阳谋开源》主播 主持人: 六一 ,播客《时而散步》主播,希望我们成为妈妈,也成为自己。 听友群/商务合作:ireneis61(微信号) 小红书:六一Irene 公众号:时而散步

    1h 2m
  4. JUN 5

    4个步骤,养育焦虑退退退!让孩子活出自己的生命力139

    时而散步有一个内容专栏:育儿的「焦虑解药」。 焦虑,大概是我们大多数妈妈都会经历的状态。 我也一样。曾经特别怕出错,凡事都想安排得尽善尽美。 看上去是负责,其实是内心很怕失控,想靠“做得更好”换一点安心。 慢慢地我才发现,那种紧绷其实也在影响孩子。 有些时候,我们越想控制,反而越容易失控。 那并不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够,而是太用力了,太累了。 节目里分享了4个我自己试过的方法,不复杂,也不是灵丹妙药,但的确帮我在一些时刻松动了一点空间。 也许你也可以挑一个方法试试看,看看能不能对你有一点点帮助。 希望你一边照顾孩子,也能一点点学会照顾自己。 时间轴: 00:27即使当下没有答案,我也知道该怎么调整自己,答案会慢慢浮现。 01:55 我对亲子教育的理解,是从一个个焦虑的问题开始的。 04:02 Tip 1:亲子关系大于一切,亲子关系不是控制和驯服,而是平等生命之间的连接与启发 10:13 Tip 2:身心健康高于知识储备 18:45 Tip 3:我不会把我没实现的愿望投射到孩子身上。 25:17  Tip 4:父母学做脚手架,把力量还给孩子。 提到了往期播客 《汪爸刀刀|好的智力启蒙,是什么样子的?048》 《桃子老师|诗意的心,你也可以和三岁孩子聊出诗句 001》 《借秋风|把孩子放归山野,我们为什么需要自然教育?006》 主持人: 六一 ,自己不是”找到“的,而是”活出来的”。 探索不是为了一个结果,自我探索的过程本身,就是探索的意义。 关于《时而散步》是一档给「醒来的妈妈」们的声音记录,希望我们成为妈妈,也成为自己。 关注「更好的自己」「育儿不焦虑」和「身心联结」的议题,是一个女性在成为妈妈的过程里,不断靠近「理想自己」的成长记录,希望给过去的自己和年轻的女孩们,分享更多真实的思考。 听友群/商务合作:ireneis61(微信号) 小红书:六一Irene 公众号:时而散步

    30 min
  5. 养育一个内心宽广辽阔的孩子|幼小衔接的底层逻辑138

    MAY 19

    养育一个内心宽广辽阔的孩子|幼小衔接的底层逻辑138

    48期的时候,我放了刀刀老师的内容:《汪爸刀刀|好的智力启蒙,是什么样子的?》,这两年来持续有人因为这期加到我,说“怎么这么好的内容,现在才听到。” 我觉得其实不晚,自己真的面临了这个问题,或者在思考,那当下就是最好的时机。 每年夏天《时而散步》都会集中更新一批家庭教育相关的内容,一方面是我自己作为妈妈,在养育过程里,也不断遇到新问题,而每年的暑假都会让我有大量时间和孩子相处做调整,为下个学期做准备,今年也是。 我们再一次来撒种子,时间褶皱里,种一株会呼吸的幼苗。 嘉宾介绍:汪爸刀刀(微博同名)育儿博主 课程小助手微信(wbdd123321) 【时间线】 1. 教育焦虑的根源 00:27-00:57“如果真的要保质保量完成学校作业,孩子就没有时间阅读和玩耍——时间不够用,本质是教育理念的冲突。” 2. 家长的角色困境 04:26-04:48“每一次教育取舍,都是对‘如何理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边界’的考验。” 3. 情绪失控的反思 04:48-05:40“孩子哭着说:‘你说的对,但你太凶了。’——温柔而坚定的边界,比道理本身更重要。但边界到底在哪里?” 刀刀老师分享 4. 教育的终极目标 19:33-20:38“家庭教育的目标不是分数,而是让孩子自食其力、自得其乐、自我实现。” 5. 应试教育的局限 15:08-15:58“卷的是AI最擅长的事,失去的却是未来最需要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对学习的热爱。” 6. 童年浪漫的重要性 22:26-23:19“还童年以浪漫——兴趣是造船的动力,而不是造船的技术。” 7. 学习的本质意义 27:21-28:32“数学是分水果和买菜,写作是分享故事——知识必须回归真实生活的意义。” 8. 刷题的代价 30:13-31:16“追求从95分到100分的代价,是牺牲孩子探索世界的浪漫储备。” 9. 快乐学习的真相 42:07-42:54“学习是认识世界、感受成长的幸福——痛苦的不是学习,而是被异化的竞争。” 10. 家长的自我修养 64:28-65:19“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父母的情绪稳定,是孩子成长的氧气。” 童年如诗,在作业与萤火虫之间,陪孩子找到一块可以呼吸的空间。 课程5月19日开始,7月初结束,如果对刀刀老师的课程感兴趣,可以添加刀小萌微信(wbdd123321)。 关于《时而散步》是一档给「醒来的妈妈」们的声音记录,我是六一,一名36岁的母亲,女儿7岁。希望我们成为妈妈,也成为自己。 关注「更好的自己」「育儿不焦虑」和「身心联结」的议题,是一个女性在成为妈妈的过程里,不断靠近「理想自己」的成长记录,希望给过去的自己和年轻的女孩们,分享更多真实的思考。 听友群/商务合作:ireneis61(微信号) 小红书:六一Irene 公众号:时而散步

    1h 7m
  6. MAY 16

    妈妈没教过,我想告诉孩子的事137

    本期节目是听友共创。养育女儿的过程,像重新养育自己,因此发起了主题「那些妈妈没有教给我,我长大后一定要教给女儿的事」。 感谢「七西枕头」对本期节目的支持。 时间线 03:20 【第一点:你永远机会重新选择,人生容错率比你想象的大。】 用创作来消解破坏的冲动 迦迦投稿:你有对别人说不的权利 雪莹投稿:「母亲留给女儿的财富,才没有比相信自己的直觉更宝贵的了。」 08:43  【第二点:能买单离场,为自己负责。】 10:17 【第三点:爱好自己:断舍离是日常修行。】 断舍离的另一面,是留下内心「想要」 从断食和日记中观察自己,饮食和睡眠值得花更多精力! 18:00 小钰投稿:爱可以更丰富,更有想象力 18:58 希望投稿:你可以脆弱不完美 19:54 Anita投稿:不用被“懂事”裹挟,你的感受很重要 22:20 花卷投稿:守护好你的翅膀 23:28花花投稿:原则以内你们可以尽情尝试 24:00 野路子投稿:关于婚姻,我给姥姥、妈妈、女儿拍了一部家庭纪录片,是我想留给女儿的话。 本期主播:六一 投稿听友:迦迦、雪莹、小钰、希望、Anita、花花、花卷、野路子 策划剪辑:六一 提到的文章《妈妈爆炸了》(公众号《时而散步》) BGM:《猫になりたい》(想要变成猫)歌手:辻亚弥乃

    36 min
  7. APR 27

    每一次动摇,都是在靠近自己|雪莹&六一136

    在大理的小院里,六一和雪莹聊起了那些走在路上才明白的事。 焦虑、迷茫、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她们也曾经想过逃跑。 但慢慢地,在菜园里、在鸟鸣里、在深夜的自己身上,她们重新找到了方向。 如果你也在寻找生活的出口,这场对话,或许能陪你走一段。 本期你会听到 02:29在把自己搞明白的过程里,其实有更多的时刻是自己不明白的,或是混沌的状态。 09:35不是在为‘我不想要’而逃离,而是去问‘我想要’开始转向。 10:35我需要为自己决定:什么是我的家?什么是我自己的空间? 12:25真正的自我主体性,是从不再请求任何人允许开始的。 20:52 我们的生命像一株植物——你可以浇水,但生长是它自己的事。 25:04 ‘玩’的空间被挤压到角落时,生命就会失去活力。 32:05 身体像一只小猫——你得哄着它,它才会对你释放信号。 38:02 当‘我没有价值’的哭声被听见时,价值反而开始自由生长。 43:43价值从质问变成好奇时,混沌里就长出了可能性。 55:30 真实记录的笨拙,比方法论更接近答案。 嘉宾:高雪莹 独立音乐人,艺术疗愈实践者 微信号:gxy767760124 网易云搜搜:高雪莹 主播:六一(播客制作人、内容创作者) 即刻/小红书:六一Irene(生活、思考日常) 公众号:时而散步(更新播客以外的阅读思考) 《时而散步》,这是一档记录对话播客,日常更新三个专栏:制作缓解「育儿焦虑的解药」,探索「身体知道答案」身心整合议题,尝试「活出更高版本的自己」。 听友群入群:ireneis61(备注时而散步) 花絮:录制的时候,雪莹院子里的小鸟们也有「声音出场」,不用跑到山里观鸟,感觉自己躺在了天地之间。 BGM《猫になりたい》(想要变成猫)歌手:辻亚弥乃

    1h 7m

Ratings & Reviews

5
out of 5
2 Ratings

About

醒来的妈妈,成为妈妈,也成为自己。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路径成为自己, 有的人是通过成为父母, 有的人是找到了热爱的事业, 有的人是经历了人生低谷,那你呢? 借你的眼睛,重新看世界,把生活暂停一下,一起散个步。 主播/策划/剪辑/运营:六一 公众号:时而散步 邮箱:1976046205@qq.com 商务合作:ireneis61(vx添加请说明来意) 即刻/小红书:六一Irene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