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研究院執行長、成大政治系王宏仁教授接受主持人林子立訪問時表示,關於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為何轟炸伊朗核設施,是因為美國認定過去的外交途徑已無法阻止伊朗核武計畫發展至接近完成的危險階段,此次行動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嚇阻策略,先由以色列發動初步攻擊,但未能穿透伊朗的地下強化設施,隨後,美軍動用其獨有的先進技術,發動精準的攻擊,成功摧毀目標。此舉意在明確傳達美國有能力癱瘓伊朗最核心的戰略資產,維持中東地區的權力平衡。
對於中國而言,此次事件使其陷入了戰略與經濟的雙重困境。在戰略層面,伊朗是中國在中東地區制衡美國影響力的重要棋子,中國在外交上支持伊朗,並將其視為代理人以對抗美國及其盟友以色列,在經濟層面,中國的能源高度依賴途經荷姆茲海峽的石油運輸。伊朗若因衝突升級而封鎖該海峽,將對中國經濟造成相當大的打擊。因此,中國既希望伊朗保持足夠的實力挑戰美國,又擔憂其行動失控,損害自身經濟利益。
還有,王宏仁指出,此次攻擊為中國解放軍提供了一次寶貴的觀察機會,解放軍從中看到自身在現代戰爭中的兩大不足:其一,在技術上,缺乏如美軍般的隱形作戰平台與高精密度導彈的整合能力,這背後是晶片與半導體技術的巨大差距,其二,在防禦上,美軍能輕易穿透地下掩體,意味著中國自身的戰略指揮中心和重要設施也同樣脆弱。這場衝突,無疑讓北京重新評估其在未來台海衝突中的攻防能力與戰略。
(請點選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林子立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Informations
- Émission
- FréquenceChaque semaine
- Publiée31 juillet 2025 à 13:30 UTC
- Saison1
- Épisode27
- ClassificationTous publ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