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仔- 陪你成長小故事(廣東話)

柑仔MacauGamzai
柑仔- 陪你成長小故事(廣東話)

|輕鬆愉快|正能量勵志|一人頻道 某司儀比賽金獎得主 一個身兼日韓語小翻譯/讀劇者/配音員/小編劇的文藝女青年 坐標澳門 每星期分享一啲有意義嘅成語/寓言故仔, 等柑仔陪大人細路一齊成長! 歡迎邀約 Email: macaugam2u@gmail.com 每星期五或星期日更新, 預計50集

  1. ١٦‏/٠٥‏/١٤٤٤ هـ

    第20柑. 【 愚公移山】努力還是方法更重要呢?

    這麼快就已經講到第20個故事啦, 真的要和各位大朋友小朋友講句不好意思, 幾個月都沒有更新新故事, 不知道大家最近過得怎樣呢? 來到年尾12月,準備了一個和”努力”有關的成語給大家, 今天要講的成語故事是『愚公移山』! 一起來聽聽故事吧 ========================================= 很久很久以前,在冀州的南部,黃河的北岸,有兩座高很高山叫做太行山和王屋山,這兩座山佔地七百哩,有數萬尺那麼高,在北山住著一位叫做”愚公”的老伯伯,他年紀已經將近九十歲了,他就住在這兩座高山的正對面。因為這兩座高山阻擋了往北的通道,所以無論出或是入都要繞很遠很遠的路,令到愚公非常的頭痛。 有一天他召集全家人一起商量,他說:「我想和大家一起盡力來剷平這兩座山,使這條路一直暢通無阻直到豫州南部,漢水南岸,大家覺得如何?」家人紛紛表示贊同,但是愚公的妻子有點不以為然地潑冷水,說:「我看以您的力量連魁父山這座小小的山您都動不了了,你又怎會可女人以鏟平得了太行山和王屋山這兩座高山嗎?況且,我們要把 那麼多泥土和石堆到哪裡去呀?」於是家人討論了一番,決定要將土石堆到海邊。愚公就挑了三個比較能夠擔起重擔的子孫,跟著他一起去鑿石頭、挖泥土,然後他們把挖下來的土石,運到渤海的海邊。鄰居的寡婦有一個大約七八歲的小孩,也蹦蹦跳跳的加入他們的行列幫忙。 住在黃河曲流處的智慧老人看到愚公他們這麼辛苦,就嘲笑他說:「你呀,也太沒有自知之明,太自不量力了吧,你看你已經90歲了,又只有這 麼一點點力氣,我看你連山上的一根草都毀不了啊,你怎能搬得了那麼多泥土和石頭呢?」愚公長歎一聲回答他說:「唉,你的思想太頑固了,我看你連寡婦和7,8歲的孩子都還不如,我就是死了,我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兒 子,兒子又生孫子,這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但是這兩座山又不會長高,又不會長大,我有什麼好擔心挖不平他們的呢!」這位住在黃河邊的智慧老人聽愚公這麼一說,一時之間也不知怎麼回答。 過沒多久 掌管大山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情,他真的很擔心愚公要領著子孫這樣世世代代的挖下去,所以,他把這件事情報告了天帝。天帝知道以後,被愚公的堅定和毅力所感動,命令大力神的兒子各背負一座山,將兩座大山搬走了。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他們了。 這個成語『愚公移山』本來意思是指愚公以九十歲的高齡,都還有向不可能挑戰的雄心和毅力,有時會用作鼓勵人要有勇於面對困難的挑戰,要有恆心、有毅力的時候,都會說,要模仿「愚公移山」的精神。 不過要小心留意的是,『愚公移山』也用來比喻效率不佳。 值得我們思考的是,愚公移山的故事,根本的問題只是「兩座山導致村莊交通不便」,那麼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努力移山嗎?還是其實我們只需要搬家就好? 努力並沒有錯,錯的是我們以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但其實並不然,很多時候我們除了努力還必須找到方法,「有效率的努力」才是最好的方式。 如果想聽下集的话,歡迎訂閱和Follow我的IG: macaugamzai 哦,我是柑仔, 下次見!

    ٧ من الدقائق
  2. ٠٣‏/١٠‏/١٤٤٣ هـ

    第19柑. 【 孟母三遷 】祝大家母親節快樂!

    這個週末就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了, 所以今集打算應境,和大家介紹這個『可能是全天下最出名的母親』—孟母 孟母就是被稱為『亞聖』的孟子 的母親。 這集的成語:“孟母三遷”,講的正正就是孟母為了教育兒子成才的過程中,發生的其中一段故事。 我們一起來聽聽,為甚麼說孟母是天下最出名的母親吧~ 故事發生在很久以前,孟子的父親,在他年幼的時候就去世了,孟子的母親孟母不再結婚。獨力養大兒子,一開始,孟子和孟母住在埋葬先人的墓地旁邊。年幼的孟子,模仿性很強,對這些事情感到很新奇,他看到這些情景,也學著大人的的樣子,每天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喪禮中的大人跪拜、大聲地哭,又拿著小鐵鍬挖土刨坑,模仿大人辦喪禮的情景,當成遊戲來玩。 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說:“這個地方,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 于是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到了一個經常有人做買賣的市集, 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事,一時鞠躬歡迎客人、一時和客人討價還價,模仿得相當似。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 于是,他們又再次搬家至殺豬羊的屠場附近,這次,孟子又學起屠夫拿著小刀,和鄰居的小朋友玩宰殺豬羊的模仿遊戲, 孟子媽媽知道了,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 于是,他們又搬家了。 不過,這一次,孟子的媽媽,孟母帶著他,搬到了一間學校的附近。每月都會有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以禮貌相待,孟子見到之後,也開始模仿,變得守秩序,懂禮貌,愛讀書。 孟子的媽媽終於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于是就居住在了這個地方。 後來大家都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到好的習慣。 其實這段故事,留給我們現代人的啟發有很多, 1)失去了家庭一大支柱的孟母,沒有自怨自艾,也沒有放棄讓孩子讀書學習,有遠見,明白環境對孩子成長會有所影響。 2) 明白事理,當孟子基於好奇心,模仿身邊見到的人和事的時候,她能分析到是因為身邊的環境做成,作為孩子,未有足夠的分辨能力的時候,模仿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孟母沒有打罵孟子,而是找到事情發生的原因,並搬屋去尋找更適合孟子生活的環境。這無疑也是,孟母作為母親,為孟子樹立的一個好榜樣,讓他明白處理問題,要找到原因,對症下藥。 從這樣的方面來看,孟母作為母親,除了有毅力,仲有判斷力,最重要是她對孩子有耐心,和同理心,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這樣的好故事,相信也正是孟母三遷的故事流傳千古的原因。 雖然我們身邊的母親未必如孟母一樣,遇到我們做錯事時都不打不罵, 不過相信媽媽愛子女的心都是千年如一的,祝大家母親節快樂! 如果想聽下集講甚麼故事的话,歡迎訂閱和Follow我的IG: macaugamzai 哦,我是柑仔, 下次見!

    ٦ من الدقائق
  3. ١٦‏/٠٩‏/١٤٤٣ هـ

    第18柑. 【囫圇吞棗 】做人不能"消化不良"

    18.囫圇吞棗 大家好!踏入4月,天氣回暖, 忽冷忽熱, 除咗食物容易變壞, 食咗會肚痛之外. 如果抵抗力比較差, 仲會容易感冒發燒 添 而今日柑仔就揀咗一個同水果有關的成語, {囫圇吞棗}, [囫圇] 係’完整, 不用咀嚼”的意思, 我地一齊黎聽下點解食棗時可以不咀嚼呢~? 傳說以前有一個年輕人,一邊走路,一邊吃梨和棗子,恰巧在路上碰見一位老醫生, 老醫生關心地對他說:“年輕人, 梨可不能吃得過多,它雖然對牙齒有好處,但是吃多了會傷脾胃的。” 年輕人覺得老醫生說得挺認真,就從衣袋裡掏出幾個棗子,說:“那麼吃棗子又會怎樣呢?” 老醫生說: “棗子對脾胃倒是有補益作用,可是吃多了,會傷害牙齒,也不能吃得太多呀!” 年輕人聽了老醫生的話,思考了半天,忽然高興地嚷道:“哈哈,我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了!」 老醫生問他:「那是甚麼辦法呢?」 「吃梨時只在嘴裡嚼,不咽進肚裡去;吃棗時不用牙咬,囫圇吞下去。這樣既不會傷害胃脾,又不會弄壞牙齒!”」說著就把棗一顆顆的,一整顆吞進肚裡去。 老醫生說:「你吃梨只咀嚼不吞,腸胃怎麼吸收呢? 吃棗不咀嚼, 恐怕未到胃裡你已經被咽得喘不過氣了。。。」 年輕人聽完之後才發現自己誤解了老醫生善意的勸告, 老醫生是強調不要吃得過量,過量了會走向反面,有害身體; 但是年輕人以為囫圇吞棗,可以避免老醫生指出的問題,實際上又陷入了另一種錯誤的做法。 後來這個成語囫圇吞棗常用來比喻學習時不認真;缺乏思考;籠統地含糊地吸收知識。沒有經過思考求證就以為自己已掌握了。 「囫圇吞棗」的故事中的年輕人雖然做法比較不實際, 讓我們感到可笑,但他的建議也告訴我們”每樣事情都有利有弊,平時學習要分辨利弊, 再找出恰當的方法。” 故事很生動地提醒我們,要均衡飲食, 不能獨沽一味, 學習和飲食一樣, 得到之後,應該細細品嚐, 慢慢思考, 這個”消化過程”既是吸收, 亦是沉澱。 囫圇吞棗的這個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 除了用在飲食, 學習和工作上之外, 在人際交往中都一樣, 多些親身理解, 少一些直接套用其他人的評價。 如果未來作品值得你期待的話,歡迎訂閱和留言哦,我是柑仔, 下次見! 歡迎訂閱和IG(macauGamzai)留言比我哦。^^

    ٤ من الدقائق
  4. ٠٩‏/٠٨‏/١٤٤٣ هـ

    第17柑. 【三人成虎】 盲從為人帶來的"偽"安全感

    第17柑. 【三人成虎】 盲從為人帶來的"偽"安全感 好久沒有和大家講成語故事啦! 農曆新年假期過去之後, 大家重拾回活力和朝氣開始新一年沒有呢?相信大家過年時,都聽到很多和”虎”有關的祝賀語,像是虎虎生威,龍騰虎躍, 虎盡甘來等等。今天就講一個 和 “老虎” 有關的成語:三人成虎 話說在戰國時代,每個國家都在互相攻打,經常會造成軍隊傷亡,國家變得衰弱,個個百姓都過得很痛苦。有一些國家,為了避免長年打戰爭, 消耗人力和物力,便和其他鄰近地方簽訂友好條約,互相結為同盟朋友,約定不再互相攻打。這些國家為了表示自己一定會信守諾言,還會將自己國家的太子(王的兒子)送到對方國家作為人質。 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國家: 魏國 的太子便被送往另一個國家『趙國』, 將自己的兒子作為人質送出去。魏國還派出大臣”龐蔥” 一同出行.本來這件事也不出奇, 但是聰明的龐葱, 知道朝廷之中, 經常有人用謠言中傷自己,心想: 這次前往另一個國家,也不知道何時才會回來魏國,他害怕魏王,會聽信這些中傷龐蔥的謠言,就在臨出發之前去找魏王,說道:「大王,如果今天有一個人告訴大王,大街上出現了一隻老虎,大王會相信嗎?」魏王回答:「不會相信。」龐葱又問:「如果有第二個人說大街上出現了老虎,大王會相信嗎?」魏王回答:「那我就會半信半疑了。」龐葱繼續問道︰「如果有第三個人也說大街上出現了老虎,那大王會相信嗎?」魏王回答:「那我就不得不相信了。」龐葱接著說:「大街上本來不會出現老虎,這是顯而易見的事,但是傳謠言的人一多,就讓人不由得不相信了。我這次去趙國之後,一定有許多人會趁我不在之時,在大王面前進讒言來非議我的不是,請大王千萬要明察事實,不要被謠言所蒙蔽啊!」 魏王答應了龐葱。等到龐葱離開魏國之後,果然有很多人在大王面前說龐葱的壞話,魏王一開始雖然不相信,但時間一久,內心也不得不動搖。等到太子跟龐葱回國之後,魏王就疏遠龐葱,不再重用他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三人成虎」,用來比喻謠言再三重複,亦能使人信以為真。 這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三人成虎」的起源,這故事本來是諷刺魏王無知錯信謠言的,但後來引申這故事成為"三人成虎"這句成語,聽完這個故事, 令我最想知道的是, 既然大家都沒有見過老虎, 為什麼聽多幾次”有老虎”這個傳言之後,大家都不再去求證,就把” 市集有老虎”這個消息一起傳出去呢? 早幾個月流行全球的電視劇>里面,有一句台詞為這個現像提出一個有趣的看法: “人不是因為值得相信, 才去相信,是因為不相信,自己就無所依靠。”老虎當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人未經證實的流言。在眾說紛云中, 仍然能夠花時間去分析,去思考當中的真偽,將會是這個信息爆炸時代中,讓我們不至於”盲從”,“變質” 的關鍵。 我係柑仔, 如果未來作品值得你期待的話, 歡迎訂閱和IG(macauGamzai)留言比我哦。^^

    ٦ من الدقائق
  5. ٠١‏/٠٧‏/١٤٤٣ هـ

    第16柑. 【囊螢映雪】 |皇天不負有心人

    16.囊螢映雪 |皇天不負有心人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成語是「囊螢映雪」 這則成語中的“囊螢”和 “映雪”分別來自晉代兩個人物在夏天和冬天發生的故事。為甚麼會把兩個人物的故事放在同一個成語呢? 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首先和大家講講,“囊螢”的故事。 晉代時有一個人名叫 “車胤(音:孕)”, 他自小就好學不倦很喜歡讀書,但可惜因為家境貧窮,車胤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三餐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讓車胤晚上也可以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有陽光的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庭院裡認真背一篇文章,忽然看見許多螢火蟲 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車胤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翻箱倒櫃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一袋螢火蟲吊起來。雖然不算十分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之後,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亦很會變通,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 而後半句“映雪” 來自另一個晉代小朋友 “孫康”的經歷。孫康小時候家裡很窮,買不起燈油,但很愛讀書。經常因為天黑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一天夜裡,剛剛下完一場大雪,孫康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裡 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之後外面一片亮光。孫康發現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一點都不眼訓了!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 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天氣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僵硬的手指。從此,孫康不再為沒有燈油而發愁。據說此後每當有雪,他夜以繼日地讀書,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讀書到天光雞叫。即使是北風呼嘯、滴水成冰,他也從來沒中斷學習。 皇天不負有心人,孫康很努力讀書,學業有成,終於成為一位很有名望的學者,官至御史大夫。晉代流傳下來的這兩個勤奮向學的故事,令後世人常以成語 “囊螢映雪”來形容人, 在艱苦的環境中 勤奮讀書。 ========================== 雖然後世亦有人提出:螢火蟲和雪地的反光並不足以照明閱讀,但相信當時社會水平艱苦,買不起油燈讓孩子讀書的人不少,才會有這樣的故事流傳。從 “囊螢映雪”的故事, 我地除了看出 車胤、孫康的機智,勤奮上進之外,我們更看到 追求知識的 “毅力和慾望”。法國文豪雨果曾說——世人缺乏的 是毅力,而非氣力。《格言聯璧·處事類》——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如果未來作品值得你期待的話,歡迎訂閱和留言哦,我是柑仔, 下次見! 無口音粵語|輕鬆愉快|正能量勵志 一個讀劇者和主持人, 每星期分享一啲有意義嘅成語/寓言故仔, 等柑仔陪大人細路一齊成長! 坐標澳門,歡迎邀約 macaugam2u@gmail.com Podcast亦可以收聽到哦~

    ٦ من الدقائق
  6. ٢٥‏/٠٦‏/١٤٤٣ هـ

    第15柑. 【驚弓之鳥】 | 勇於走出別人的冷箭之傷

    15.驚弓之鳥 話咁快已經來到第15個成語故事啦,今日柑仔要和大家分享一個經常都會聽到,但未必知道背後故事的成語— 驚弓之鳥 從前魏國有一個射箭好手更羸,有一天他和魏王散步,行到一座高臺的下面,抬頭看到天上的飛鳥,更羸就跟魏王說,『大王,我可以只用弓不用箭,就把天上的飛鳥射下來。」魏王當然一點都不相信。過了一會兒,東方就飛來一群雁,更羸並沒有用箭,只是拿起弓,用盡力拉弓弦之後就放手,點知道,大雁先向高處飛走,然後係空中無力地拍動咗幾下之後,就好似倒樹沖一樣向下墜落! 魏王看到真是大吃一驚,他拍掌大叫地問道:『哎呀!你的箭術竟然如此高超!為什麼這樣不用箭,都可以把雁射下來?』 更羸解釋說:『並不是因為我的箭術高超,而是因為這是一隻負傷的雁。』 於是魏王又問:『大雁在天上飛,你又怎麼知道牠受傷呢?』 更羸回答說:『我觀察到這雁飛得很慢,是因為身上有舊傷所以在痛; 它的鳴叫聲悲傷,是因為一段長時間跟不上雁群的其他雁。 舊傷還沒好,心裡受到的驚嚇也沒有平復,所以一聽到我尖利的弓弦聲音, 就驚惶地往上飛,由於急拍雙翼、用力過猛牽扯到舊傷口,所以才掉了下來。』 ================================= 聽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很好奇,故事入面的主人翁的名字不是叫做 “更嬴”嗎?為甚麼你一直叫他"更雷”呢? 是呀,你沒有聽錯,我也沒有讀錯,如果你細心的留意,你會發現,輸贏的贏字, 正中間是一個“貝殼”的貝,而故事中的箭手名字 讀作更“羸(雷)”, “羸” 的里面寫了一個”羊”字,一隻温顺、柔弱的“羊”。 後來更羸和魏王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為成語「驚弓之鳥」,用來比喻受過驚嚇,遇到一點情況就特別緊張的人。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試過,忽然想到好主意,覺得是一個新主意! 很興奮地想和身邊同事或者朋友分享時, 對方不是潑冷水,就是沒有反應呢? 不單止是這樣呀,和他們說你想轉工作時,他們可能會和你說,”沒用的啦,每份工作都是這樣的” 和他們說你想結婚時, “現在很多人離婚的,你即便想結婚也要管住些錢呀! 和他們說你你想創業, “啊,創業很辛苦的,你又沒有錢,你行嗎?別作夢啦” 種種這些反應,其實都挺想我們剛才所說的 “驚弓之鳥”。 或者你身邊的朋友好似故事中的大雁,曾經受過傷? 試過想擺脫份苦工,想找份新工作時被人冷言冷語射傷;試過想把心交出來和另一伴走入一個承諾時,又被人冷言冷語射傷;試過想鼓起勇氣,憑自己能力或者創意想創一番事業時, 亦都再一次受傷。 所以當這隻受過傷的大雁,聽到你又想飛出去的時候,他/她,第一時間想起別人曾經向他射出過的這些冷言冷語。如果不能把冷箭拔走再療傷,那麼驚弓之鳥可能又會一直多下去,大雁之間再沒人敢走出去,沒人敢抬起頭勇敢飛出去。 其實細心一想, 每個人都正在以自己過往的經歷和理解去判斷身邊正在發生, 又或是將會發生的事。我們可以在生活中聆聽別人的意見, 擴闊自己的見聞,但要記住,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有自己的經歷。 在其他人眼中輕而易舉的事,在我身上可能是需要投放幾年時間才能學到的事。但是同樣的, 在別人眼中覺得難如登天,不可能的事,在你的世界里,可能只是從此改變世界的開端。如果你對任何事或任何人,有一股熱愛,就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堅持下去吧! 如果未來作品值得你期待的話,歡迎訂閱和IG(macauGamzai

    ٧ من الدقائق
  7. ٢٩‏/٠٥‏/١٤٤٣ هـ

    第14柑. 【濫竽充數 】用心"演奏" 一起過好2022 每一天!

    第14柑. 濫竽充數 :用心"演奏" 一起過好2022 每一天! 戰國時侯,齊國的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 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 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全部一齊合奏給他聽。 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齊宣王的這個癖好,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里去,吹噓自己說: “大王啊,我是個有名的樂師,聽過我吹竽的人, 沒一不被感動的,就是鳥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樹木聽了也會合著節拍跳動,我愿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 齊宣王聽得高興,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自此之后,南郭先生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享受著優厚的待遇,心里開心到不得了。 其實南郭先生講了一個天大的大話(謊言),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好忘我的樣子,看上去和別人一樣吹奏得挺投入,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破綻。 南郭先生就這樣靠著蒙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薪水。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音:敏)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為300人一起吹竽實在太吵,不如獨奏來得逍遙悠揚。于是齊湣王發布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好好練習,作好準備, 為什麼呢? 因為他想讓它300人輪流來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樂師們接到命令后都積極練習,都想一展身手,只有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這樣不學無術靠蒙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 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濫竽充數」這一個貶義的成語, 用來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卻混在行家入面充數,或比喻拿不好的東西充撐場面。有時也用來當成自謙辭語,比喻自己才德不足。 一邊讀住濫竽充數的故事, 一邊想起, 我地自己生活中是否亦會有時, 以南郭先生濫竽充數的狀態去過日子呢? 每一日重覆相同的上班下班, 食飯沖涼訓覺, 每日都過著千篇一率的”生活”, 充撐起自己數十年的人生? 據講蘋果創辦人, 企業家喬布斯曾經係17歲時讀過一句話: 呢句話係「如果你把每日都當成最後一日來過,總有一日, 你會證明自己是對的。」 呢句話對他影響甚深。過去幾十年來,他每天早上會對著鏡子說:「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我還會想做今天要做的事嗎?」 每當遇到生命中的重大抉擇時, 只要想到今天不再是人生中的其中一日, 而係人生中的最後一日, 便可以幫助我地更容易做出決定。 無任何一個人能夠預見未來, 但我地可以有後見之明, 回顧前事. 必須要相信,日常這些小事會和你的未來產生關聯。 我地沒辦法預先睇到呢啲點滴如何聯繫,唯有透過回顧,可以看出彼此關聯。 所以我地必須相信,無論如何, 這些點滴會在未來互相連結。 每一次努力都有價值 每一次失敗都有成長 踏入2022 祝大家有 更多精彩可期待 更多成長可收穫 我係柑仔, 如果未來作品值得你期待的話, 歡迎訂閱和IG(macauGamzai)留言比我哦。^^

    ٦ من الدقائق

حول

|輕鬆愉快|正能量勵志|一人頻道 某司儀比賽金獎得主 一個身兼日韓語小翻譯/讀劇者/配音員/小編劇的文藝女青年 坐標澳門 每星期分享一啲有意義嘅成語/寓言故仔, 等柑仔陪大人細路一齊成長! 歡迎邀約 Email: macaugam2u@gmail.com 每星期五或星期日更新, 預計50集

قد يعجبك أيضًا

للاستماع إلى حلقات ذات محتوى فاضح، قم بتسجيل الدخول.

اطلع على آخر مستجدات هذا البرنامج

قم بتسجيل الدخول أو التسجيل لمتابعة البرامج وحفظ الحلقات والحصول على آخر التحديثات.

تحديد بلد أو منطقة

أفريقيا والشرق الأوسط، والهند

آسيا والمحيط الهادئ

أوروبا

أمريكا اللاتينية والكاريبي

الولايات المتحدة وكند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