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
7月27日,歐盟執委會與川普達成貿易協議,這項協議包括了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將面臨15%的關稅,低於之前的30%,但卻是川普重返白宮前的十倍,除此之外,歐盟承諾取消對美國工業品進口關稅,並為部分農產品提供便利准入,歐盟還將從美國購買更多能源,並加碼投資數千億美元,對那些相信貿易是零和博弈的人來說,歐盟就是被坑了。
也就是說,從8月1日起,美國對來自歐盟進口的汽車關稅稅率將從原先的2.5%大幅提升至15%,雖然比最初威脅的30%有所下降,但仍遠超過業界原本期待的豁免水準。歐系豪華品牌首當其衝,已紛紛調整美國市場的售價及財務目標。
當然,歐盟各方的批評如排山倒海而來。包括法國與德國總理都大加撻伐這是歐洲黑暗的一天,連匈牙利的民粹領導人都直言川普把馮德萊恩當早餐吃了。我們應當怎麼看待歐美這個協議結果?
二,
7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二季度GDP同比增長5.2%,增速較一季度放慢了0.2個百分點。上半年累計GDP同比增長5.3%,高於2025年3月「兩會」制定的全年增長5%左右的目標。
但不少經濟學家警告,中國國內需求疲軟和全球貿易風險上升將加大北京推出更多刺激措施的壓力。
同時間,中國6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同比下降3.6%,創下2023年7月以來最大跌幅,顯示中國國内通縮壓力加劇。生產者價格的持續下滑,加劇企業盈利壓力與價格競爭,形成惡性循環,中共當局仍持續面臨如何加大刺激,提振消費的壓力。
另外,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同比下滑至2.8%,較5月年初至今的3.7%有所下降。這標誌著自2020年疫情影響以來的最低增長率。這一放緩也明顯比市場預期的輕微下降更為嚴重。
現在的中國經濟到底應該怎麼解讀?真正的問題又出在哪裡?該怎麼解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المعلومات
- البرنامج
- معدل البثيتم التحديث يوميًا
- تاريخ النشر٥ أغسطس ٢٠٢٥ في ٩:٠٢ ص UTC
- مدة الحلقة١٤ من الدقائق
- الموسم١
- الحلقة٢٤٦
- التقييمملائ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