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该如何选择就业城市?

消灭无聊

本文作者:刘远举

又到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了。现在的年轻人的确很难。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人,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4月,16-24岁青年人的失业率达18.2%,创2020年3月以来新高。

近日,58同城、赶集直招发布了《2022年毕业季调研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51%的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更加稳定的工作,39%的毕业生可以接受相对较低的薪资。

一线城市因就业机会、经济实力与区位优势较为突出,仍为大部分毕业生工作首选城市,具体来看,深圳、广州为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工作首选就业城市,其中深圳毕业生净流入率达3.5%。

与此同时,新一线城市也受到了欢迎。

所谓新一线城市,指《第一财经周刊》于2013年首次提出的“新一线城市”概念。它依据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每年评出15座新一线城市。2022年评出的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天津、长沙、东莞、宁波、佛山、合肥和青岛。

从工作城市来看,选择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稳步上升。2021届本科生中,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达到27%,相比2017届毕业生增加3个百分点。新一线城市中,苏杭、成都毕业生流入增长明显。同时,选择在一线城市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从2017届的22%减少至2021届的18%。

与此同时,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就业蓝皮书》发现,近五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重心下沉,更多毕业生涌向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其民企、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增强。

那么,毕业生该怎么选择就业城市?如果你可以在老家城市当公务员,并且你也愿意过这种生活,那么不必考虑了。但如果没有,我觉得有两条规律,非常重要。

Zipf法则

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规模会服从Zipf法则,所谓Zipf法则,指一个城市人口在全国的排名取对数+这个城市的总人口取对数的和,应该是一个常数a。换一种说法,就是一个国家最大城市的人口数量为第二大城市人口数量的两倍,是第三大城市人口数量的三倍,以此类推。

Zipf法则还有一条补充规则,那就是随着国家人口规模的扩大,首位城市的人口集聚度会因国家总人口增加导致的城市数量增加而降低。简单地说,就是国家越大,人口越多,大城市的人口聚集度会减少。这是因人口变多 ,能够维持规模效应的城市变多,同时,距离变大,首位城市虽然有吸引力,但离家乡太远,人们不愿意去。

也就是说,对于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更多的地区性大型城市是符合规律的。这些城市会分掉特大城市的人口。根据《2022年毕业季调研分析报告》,今年毕业生找工作,就有38%的毕业生选择新一线城市是因为离家较近。

中国很大,可以存在多个区域中心城市,除了北上广深外,比如成都、武汉等等,都可以成为区域中心。但无论如何,能成为区域城市的,总是有限的几个,人们会向这些地方移动,那么,另一些地方的人就会减少。这个规律对个人而言,就意味着,如果你没有在这些中心城市定居,将来你的孩子,可能还会走一遍你的路。

值得注意的是,这条规律也预示了,那些距离一线城市近的地方,反而会被虹吸。反过来说,像成都这样离得比较远的,反而能自成一体。

目前,全国主要城市基本都已发布2020年统计公报,公布了202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26个城市中,有8个城市步入负区间。北方城市有三个,即辽宁的沈阳、抚顺,山东的威海。南方城市有5个,都在江苏,即泰州、扬州、镇江、常州和无锡,全都迈入自然人口负增长行列。

一个地方人口下不下降,与它本身的经济实力,以及与离它最近的中心城市的距离有关。无锡虽然经济不错,也有规模效应,但靠近苏州与上海,自然会被这两个规模更大的城市虹吸。甚至由于离得太近,都无需高铁,高速公路就能产生虹吸效应,一日往返。那么,无锡的年轻人自然会到苏州、上海去。同样,苏州、上海、无锡,都摆在面前,选择前两者的几率更高一些。

人的选择虽然是直观的,但这背后,实际上就是选择去人均GDP高的地方。这里的人均GDP,必须是基于一个相对较大的地域。比如,上海周边的无锡,虽然人均GDP更高,但体量太小。无锡的华西村,人均GDP更高,但显然不会成为人们选择的一个主要目的地。

虽然数据显示,去大城市的少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去大城市不好。一个更难的事,往往意味着更好。而且,大城市现在也放低了门槛,也在积极地欢迎年轻人,上海最近出台了很多吸引大学生的政策。有的地方为求职毕业生提供住宿、交通便利。

向上翘起的职场曲线

选择大城市,最让人望而生畏的是大城市的房价。的确如此。不过,考虑房价,不能以起薪来估计。甚至都不能以三五年、十年后的工资来估计。

进入职场之后,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近乎停滞的缓慢上升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就是平平淡淡地上班、下班、学习、培训,缓慢地升职、加薪。新民晚报近期的报道指出,今年全国各企业整体调薪率为7.4%,相较去年有0.5个百分点的增幅。如果你的工资是10000元,每年按这个水平加薪,10年之后,你的工资会是20000元。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观察到的职场规律是,平稳的上升曲线。人们会用这个趋势,来预测自己的将来,自然会觉得,照这个趋势下去,买房、买车、结婚,似乎都是遥不可及的事,由此产生焦虑。

但实际上,一些人会一直保持这种状态,直到退休。这是一个职场常态,毕竟,职场,乃至穷人与富人的结构,是一个金字塔型的。但是,这其中少数的一些人,则会在保持这样的状态一段时间后,在短时间内,比如2、3年内,有一个飞跃。收入、职称、社会地位等等,在这个阶段,是飞速上升的。如果把这种趋势图形化,则是一个向上翘起的曲线。

有一次去参加一个校友聚会,有人就说起,当初刚到上海的时候,贷款100万,觉得这是一笔要还一辈子的钱,但是,没想到才过三五年,这笔钱对自己来说,就从天文数字,变成一个并不算太大的负担。实际上,他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向上翘起的职业发展曲线。

网上流传这样一个帖子: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方米。

这当然是一个心灵鸡汤,不过,也并不算是完全捏造的。幼竹的生长,一定程度上,的确如此,先长根,然后,短期内飞速长高。

专业的描述如下:

在初期:笋尖露头,笋体横向膨大,节间生长缓慢,日高生长量一般1~2厘米;

上升期:地下各节拉长生长基本停止,形成根系,地上节间生长由缓增快,日均高生长量10~20厘米;

盛期:竹根伸长并产生侧根,地上节间伸长达高峰,日高生长量达1米左右。

职场也是如此,先是默默地积累,在技能、人脉和见识上不断积累。完成积累阶段之后,很多人已经不再年轻,不再拥有学习的黄金状态,但各方面的积累已经非常丰富,此时他们最该做的事,就是飞跃。即积累的转换与“变现”,完成飞跃,划出向上翘的曲线。

人一旦进入这个曲线之后,你会发现,十年前对你来说是天文数字的房价,已经不是问题。

其实,职业、事业,都是如此,长时间的积累,抓住机会,完成厚积薄发的跃迁,而质变往往在1、2年内完成。大城市更难,但天花板也更高,实现这种飞跃也更容易。即便到时候没有留在大城市,这种东西,也会对一个人的职场发展,带来长期的好处。最起码,存的钱更多一些,去到其他城市买房,也更容易。所以,先去大城市历练一番,不是坏事。

Bạn cần đăng nhập để nghe các tập có chứa nội dung thô tục.

Luôn cập nhật thông tin về chương trình này

Đăng nhập hoặc đăng ký để theo dõi các chương trình, lưu các tập và nhận những thông tin cập nhật mới nhất.

Chọn quốc gia hoặc vùng

Châu Phi, Trung Đông và Ấn Độ

Châu Á Thái Bình Dương

Châu Âu

Châu Mỹ Latinh và Caribê

Hoa Kỳ và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