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牙还牙、以眼还眼。面对美国的治外法权,中国正在建立自己的治外法权。近几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境外部署自己的法律武器库。首先受到影响的领域是经济事务。中美巨头之间是否会爆发维权战争?欧洲企业会不会面临被夹在中间的处境呢?法国蒙田研究所国际研究部主任 马蒂厄·杜沙泰尔(Mathieu Duchâtel)就此回答了和法广同属法国世界媒体集团的法国电视24台的专栏节目《经济参考》的提问。他和乔治娜·赖特 (Georgina Wright) 合作撰写了有关这一主题的论文。在今天的中华世界专栏中,就介绍这次采访。
经济参考:你好,马蒂厄·杜沙泰尔(Mathieu Duchatel)。
马蒂厄·杜沙泰尔:你好。
经济参考: 用你的话解释一些,什么是治外法权?
马蒂厄·杜沙泰尔:简单来说,就是在国外适用本国的法律,可以针对的是在国外的本国行为者,包括个人或经济行为者,有时也可以针对外国行为者本身。
经济参考:也就是说,我是一个国家,我有立法,而且我认为它可以很简单地适用于境外。
马蒂厄·杜沙泰尔:是的,没错。所以,最经典的做法是,一个国家对犯下罪行且在境外的国民,可以通过引渡协议引渡回国,也可以通过其他不同的方式对他们采取行动。
经济参考:这在历史上确实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可以找到这种治外法权的痕迹,特别是在殖民主义时期,中国在 19 世纪就是治外法权的受害者,当时在中国定居的欧洲人认为适用他们的是自己国家的法律,而不是中国的法律。但是最近,是谁重新发起了这场法律之争?
马蒂厄·杜沙泰尔:必须要知道对中国来说,治外法权首先是个政治工程。是习近平的政治工程,可以确定它发起的日期,因为习近平在 2019 年发表了非常明确的声明,呼吁中国从国家到政党的所有机构,制定一部具有治外法权效力的法律。而且,从中国历史来看,这确实标志着一次完全激进的突破,因为中国一直是深受强大治外法权迫害的受害者。外国领事法的适用,将所有在中国的外国公民,从当时的中国法律的约束中剔除出来。而中国人则将鸦片战争之后的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称为屈辱的百年。中国共产党认为这一时期是半殖民地的时期。
经济参考:所以你说2019年是一个具体的日期。但是很显然,是美国,早在这个日期之前,就恢复了治外法权这一权利。
马蒂厄·杜沙泰尔:嗯,是……是有几方面的 。首先,欧洲有很多关于美国治外法权的讨论,因为很多欧洲公司的经历表明,他们都是美国治外法权的受害者。我们蒙田研究所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是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要知道……
经济参考:你在这里注意到这也是有日期的。 2001的911袭击和 2002 年实施的重大制裁首次落在了欧洲公司头上。
马蒂厄·杜沙泰尔:没错。 有趣的是,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开始,就大量使用美国治外法权来阻止中国获取西方技术,从而对第三方产生影响。这就是华为事件。华为事件在某种程度上重启了治外法权这个话题。
经济参考:在美国司法系统的要求下,华为创始人的女儿在加拿大被逮捕。三年后,这件事最终以她被释放了结。
马蒂厄·杜沙泰尔:是的,有这一方面。此外,还有出口管制,以及对第三国公司对华出口的全面管制。因此,这里有一项适用于欧洲和亚洲公司的美国治外法权,来阻止它们向中国出口产品。
经济参考:所以有了中国在2019年的反应,但怎么做?什么样的法律呢?
马蒂厄·杜沙泰尔:有很多经济文本。我认为所以这一切的核心是报复的概念。报复的概念已经被引入中国的对外贸易法中,首先有一个反映美国做法的措施,那就是建立一个不可靠实体和外国实体的名单,以一种非常宽泛的方式,将题目定义为经济行为者,或者不一定是经济参与者,而是其行为会危害中国利益的参与者。这些就是利益。甚至都不是……
经济参考:中国将把那些认为威胁它经济安全的人、个人或公司列入名单,是这样吗?
马蒂厄·杜沙泰尔:中国开始这么做了,但仍很谨慎。此外,这是最重要的问题,我认为这也是法国或欧洲还没有真正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换句话说,中国一方面已经装备了自己的武器库,但尚未使用;另一方面,中国正在为未来武装自己,武装自己来应对美国将对华采取的治外法权行动。
经济参考:基本上就是出口管制。因此中国也会控制这些出口的最终目的地,美国通过一系列法律,特别是《国际武器贸易条例》等,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毫无疑问,中国还将控制那些可能离开中国的数据吗?
马蒂厄·杜沙泰尔:这是一方面,有一些非常有趣的案例。中国有一部在2021年推出的出口管制法,今年开始生效。但中国在还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就已经对自己拥有优势的关键原材料实施了出口管制。在稀土出口方面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在石墨方面也一样,我们在一家欧洲公司需要的石墨上也遭遇同样的问题,主产电池的诺斯伏特(Northvolt )公司最近是热议的话题。事实上,中国拒绝向诺斯伏特出口石墨,我们会越来越多地听到这件事。因为这正处于一场经济战争的中心,而这场战争实际上是毫无道理的。
经济参考:因为诺斯伏特并没有威胁到中国吗?
马蒂厄·杜沙泰尔:没有,不过诺斯伏特(Northvolt )确实有可能会威胁到中国在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因此,出口管制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没有出口管制权的情况下实施的。但现在,有了中国出口管制法,并且有了受出口法管制法的关键原材料清单,而且这份清单越来越长。我们在半导体行业、镓、锗等原材料方面都看到了这一点…….
经济参考:清单是中国公布的。
马蒂厄·杜沙泰尔:是的,是中国公布的。
经济参考:至少在这一点是透明的。
马蒂厄·杜沙泰尔:是的。只不过,当这些出口管制措施真正实施时,它们并没有真正的法律依据。好吧,会觉得这项法律的存在其实是为了证明先前存在的做法是合理的。
经济参考:好吧,国家安全的概念是相当模糊的,人们并不真正了解它到底是什么。所以一夜之间,就能看到某一种产品出现在这份名单上。
马蒂厄·杜沙泰尔:是的,对这一权利的范围有非常广泛的定义,甚至超出了国家安全的范围,因为中国正在谈论它的利益。所以确实超越了这一范围。必须看到的是,为了使自己不那么容易受到美国治外法权的影响,中国采取的每一项措施都可以用来防御、回应,但也可以用来进攻和胁迫。我认为这正是中国的做法略有不同的地方,因为中国,更具体地说是中国共产党在其战略文化中,确实有通过法律进行战争的想法。在非经济主题上已经看到过这种情况。在领土争端问题上看到了这一点,在这些问题上有着利用法律来巩固中国立场或其合法化的思考。因此,从领土问题到经济和地缘经济都有一条共同的主线。
经济参考:蒙田研究所发表了有关美国治外法权的论文。现在又出版了有关中国治外法权的论文,那么欧洲人呢?他们会陷入困境吗?
马蒂厄·杜沙泰尔:嗯,完全可以想象这样一种场景:一家欧洲公司必须遵守美国的治外法权,但在遵守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需要遵守与之相互矛盾的要求。如中国的,因此面临着矛盾的禁令。我认为……
经济参考:可你已经发现了这种风险?
马蒂厄·杜沙泰尔:确认了这一风险,并明确指出,欧洲致力于经济安全,但在治外法权问题上却完全是一个盲点。现在正在试图寻找……
经济参考:完全是个盲点?
马蒂厄·杜沙泰尔:完全是个盲点,欧洲有权禁止……
经济参考:这是最近才有的…….
马蒂厄·杜沙泰尔:是的,是最近才有的,在试图反对美国针对伊朗的新政策时,它的效果很差。这篇论文结论部分中谈到了,保卫自己的最佳方式就是拥有可靠的威慑能力。
经济参考:也就是说……?
马蒂厄·杜沙泰尔:就欧盟与中国的关系而言,具有可信的威慑能力。这涉及到当中国采取的禁止做法是滥用,或是过度滥用的行为侵害到我们(欧洲)的利益时,可能会禁止其产品进入欧洲市场。今天,确实还做不到这一点。因此,还在争论是否愿意这样做。
经济参考:或者说问题出在哪里?
马蒂厄·杜沙泰尔:是有个……无论如何构建了一个,被称为欧盟的反胁迫工具……
经济参考:也是最近才有的……
马蒂厄·杜沙泰尔:是非常新,还从未使用过,很多人说它的存在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起到威慑作用。
经济参考:和往常一样……
马蒂厄·杜沙泰尔:必须能够界定的是什么是胁迫行为。欧洲的定义是
Информация
- Подкаст
- ЧастотаЕженедельно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31 января 2025 г., 11:05 UTC
- Длительность14 мин.
- ОграниченияБез ненормативной лексик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