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过愤怒的海:标签化+刻板印象让角色变得无聊

这李试播客

今早看到一条影评说:“电影可以是普通人的故事,也可以是神经病的故事,你可以说你不喜欢看神经病的故事,不代表神经病的故事就不应该存在。” 

我同意这个观点。作为观众,我从来不讨厌复杂的有张力的角色设计。 

但我恰恰觉得它没拍好神经病,把神经病拍的太标签化太刻板印象了。

“观感很诡异,不像是中国电影也不像是日本电影,像一种复杂多元素的混搭,剧本各种人物原型八成是个日本的家庭故事,看了一半我都觉得要么女主让小松菜奈来演吧……”

如果能把神经病的故事都拍得陈词滥调,还不如拍普通人的。

(这里是顺着引用的那句影评一直用神经病一词,没有任何污名化的意思)

不喜欢这部并且吐槽娜娜的行为,并不是像影评人洗稿说的那样“幸福的人看不懂缺爱的娜娜”,而是看惯日剧日影的人真的对这套免疫了。

童年缺爱在长大后的体现可以选择拍成日本疯味

但东亚其实更多的是 童年留下了来的伤痕 藏在不知道哪个角落 在未来的不经意间把人生毁了。

要想看这种,还不如看无耻之徒呢。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