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频道

灵魂频道_归丛品牌播客
灵魂频道

灵魂频道,是归丛品牌制作的一档独立播客栏目,你将听到关于生命议题的崭新表达。 我们寻找灵魂发光的人。 在这里,我们立足当下,探索生命之旅的意义。

  1. 【灵魂频道 S2 012】你还在用ai当生产工具?赛博灵媒已经用ai链接宇宙|对话艺术家汤海青

    22 JANV.

    【灵魂频道 S2 012】你还在用ai当生产工具?赛博灵媒已经用ai链接宇宙|对话艺术家汤海青

    2025年 01月11日 至 2025年 02月12日,艺术家汤海青将在研何SPACE呈现个人展览“电子托梦(Dream Teller 4.0)”。汤海青的作品运用AI人工只能为主要创作工具,色彩丰富饱和,主客体界限之间趋于模糊。作品情感深邃,常常营造出唯美而富有电影质感的氛围。 此次展览呈现了18件创作于2023至2024年的作品。这些作品源于艺术家基于AI人工智能的实验与思考,集中体现了他对梦境这一主题的深刻关注。本期节目,我们回到《电子托梦》展览的开幕式当晚,与艺术家“灵媒”汤海青及灵魂频道的二位主播坐下来一同走近他的作品,以及作品背后不被人知的个人生命体验。 “梦”在汤海青的创作中是一个多维度的存在:它是个人情感的回溯,是对记忆的拓展,也是其个人哲学浪漫化的载物。梦如何形成?如何传递?又如何呈现?这些问题贯穿于艺术家基于AI人工智能作为媒介的创作中。而“托梦”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热衷探讨的话题,可被视为通过梦境向他人传递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也被艺术家比喻为其艺术创作的过程,汤海青试图通过与AI的持续且平等互动,逐步形成了一种“和鸣式”的非操控性创作手法,如电子粒子与光子的相互作用,使内在渴求与AI世界达到同频共振的状态。展览以作品《寓言诗》为起点,穿越系列作品《天启》、《天罚》、《长生》、《蓬莱》与《九歌》最终带领观众进入到《梦幻泡影》——一个绚丽虚构的幻象。 随着AI的日常应用常态化,许多人早已适应了这一高效生产工具,在其作为单纯的信息整合工具之外,它同时成为了一些艺术家的创作媒介。当下我们普遍认为,是人类在塑造与控制AI产出的信息,回应我们的问题、满足我们的需求,而汤海青却在使用AI工具的后期逐渐找到一种新的“对话方式”,这种特别的方式让他借由AI在与这个世界实现一种难以名状的交流与链接,而非理性地利用它的内置逻辑去达成某一预设的、确切的目的。在这样的创作理念与手段下,其作品带着一种信息素,目光落在其入其中时,仿佛被一种庞大的时空力量牵引。 以下附上本次 归丛 x 汤海青 x研何SPACE 联合主办的展览《电子托梦》中的主要参展作品,欢迎听众朋友们的意识跟随本期节目,沿着展览空间的递进,随着汤海青的娓娓道来,踏入这一场如梦如幻,又似一场场虚构的历史般的奇观。 时间轴: (对应作品出现的时间) 02:45 《寓言诗》 7:15 《天启》系列,《天罚》系列,《长生》 9:38 《蓬莱》系列 10:32 《九歌》系列 《九歌》系列作品于研何SPACE《电子托梦》展览现场、展览开幕式当晚的沙龙活动及播客录制时汤海青坐的位置,背后是约三米高、七米宽的投影布,高大的投影画面在幽暗的光线下散发着彩色的光。 《九歌》系列作品 16:23 《梦幻泡影》装置 20:38 一场关于中式美学的具象实验 23:14 AI通灵:抛开常见的文化符号与传统的仪式手段,现代人还能以什么方式去理解抽象的宇宙密码 33:08 汤海青:回忆葬礼上的感官冲击,谈大学本想报考殡葬专业 40:36 古师傅:“不吉利”是意识形态的规训——曾经的我肯定难以接受十年之后的自己要去做殡葬 49:10 汤海青谈其命运观,古师傅分享“命中注定”的亲身经历 1:07:05 “代入 AI 的语境”去考虑人类的未来 1:15:53 东西方幻想中的美学语言,从不同的语境中诞生

    1 h 25 min
  2. 【灵魂频道S2 011】从音乐到死亡,游牧民族如风一般洒脱的内核与生命观|对话蒙古族音乐人巴彦达莱

    20/12/2024

    【灵魂频道S2 011】从音乐到死亡,游牧民族如风一般洒脱的内核与生命观|对话蒙古族音乐人巴彦达莱

    这次灵魂频道的录制比较特殊,我们来到了研何Space与Visual Mongolia联合发起的《柔软世界》展览现场,举办了一次线下分享。座谈人数与通常一样,还是三个人。不过,有四个沙发,第四个沙发留给本期嘉宾的两把琴,和他的位子靠在一起。 本期嘉宾,蒙古族音乐人巴彦达莱,是我们在嘉宾中少见的那种格外安静的人,他思考时会有沉沉的呼吸声,仿佛一个人离开城市来到草原上会做的那种缓慢的深呼吸。我们注意到他有数次将手伸向了那两把琴,脸上还会即刻泛起笑容。或许,音乐才是他的语言。所幸,本次节目我们也将听到他的几段演唱。 这次归丛线下活动所在的研何展览空间中,有一些洞石制的微缩蒙古包形香炉,令人印象深刻。看着香炉化作热气腾腾的村落飘出白烟,带着难以名状的草料味儿,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牛粪的味道。达莱也无意间聊到说:味觉的回归特别快,不用被时间束缚的感觉…想起春天放学回家的路上,在高高低低的坑里看啊看,找那些没熬过寒冬的羊,拆下羊的膝盖骨,就是儿时令人心潮澎湃的玩具。这段话无意间也展示了蒙古族孩子面对死亡的一种感知。 从群像中去看某一种生死观念,总是抽象的,但当你能坐下来和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聊一聊他的生活,想象中的观念似乎会变得像太阳升起那样自然。像达莱说的,一些牧民的身体力行的生活,已经不需要刻意再去想,所谓信仰,到底让是要让他们信些什么、做些什么。 达莱和我们强调,今天他只能聊聊自己的亲身经历,别的他说不了什么。听他像口述日记似的讲着发生过的事情,我们忽然发现,对于达莱来说,他似乎不认为有什么值得被他称之为特殊的经历或新颖的概念,因为那只是他每日踏足其中的生活,是平凡的日常,却也渗透了蒙古族人对生命的理解。 时间轴: 00:39 蒙古民谣《风翼鸟》 04:06 达莱回忆自己第一次见证死亡 09:51 传闻中蒙古族别样的“走马葬法” 15:34 蒙古族的丧葬习俗:为何没有祭扫的习惯? 20:49 从过去的牧民生活,到现在的城市生活 24:55 牧区民族如何看待动物的生死 34:46 达莱展示蒙古族传统乐器 43:34 我们无法想象死亡:自然而然,但最好长成一棵树 47:15 对蒙古族的刻板印象 50:03 达莱送上祝福与闭幕演唱

    53 min
  3. 【灵魂频道S2 010】4000人参加了奶奶的葬礼,苗族人如何看待死亡|对话苗族艺术家Alei

    05/12/2024

    【灵魂频道S2 010】4000人参加了奶奶的葬礼,苗族人如何看待死亡|对话苗族艺术家Alei

    苗家女孩记忆里的一次游方,银饰随着她落下的每一步,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她看向其他同样身着盛装的女孩,如水面上有月辉的倒影跳动。 而今天,我们也将在灵魂频道的节目里,听到她脖子上的银饰所发出的阵阵清脆声响。 在苗家这片与我们多数人熟悉的世界不太一样的土地上,上演着太多神奇又动人的场景,他们的共识里有自己的独特“法规”、有着与个体生命发展密不可分的“天意”,那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他们生命哲学的写照。苗族的支系数量庞大,多到没有一个官方答案。而这更是丰富了苗族文化的生态面貌——他们有的在被视作是先祖象征的古树下荡秋千,让祖先见证他们的爱情;有的用苗绣的方式记录着部族流传的“加密符号”;当地的医生让患者回家“滚鸡蛋”……而这些无一不透露出苗族文化的生命观、宇宙观。 会有人在一场盛大的喜丧上,慕名登门。在这一生命历程的重要仪式上,同欢,也可以是苗族人表达对生命的尊重的一种方式。 “当时在我们家,来吊丧的人,差不多有4000多人。”本期嘉宾的苗族女孩、策展人Alei告诉我们。 Alei听祖祖辈辈的苗族人说,人有三个灵魂。人去世的时候,一个灵魂留在所葬的地方,一个灵魂跟着家人回到家中,而第三个灵魂,会去往祖先所在的地方。 在苗族的灵魂观里,万物有灵。这片土地上,人对自然力量有几近无限的臣服。 “你看不见的东西,一定比看得见的更多” Alei在与我们对谈时,看似稀松平常地说出的一句话,却似乎也对她们眼中世界的丰富,解释了太多。 时间轴: 00:03:07 “有三个灵魂”的苗族人怎样办葬礼?巫师鬼师是主管 00:22:09 苗族的民俗、能带来孩子的红色蜘蛛 00:27:17 童年时在自家吊脚楼顶看见了爷爷的棺材——别样的丧葬观 00:30:35 生命林里有祖先,人与树“同生共死” 00:34:35 灵魂观如何塑造生活;近亲里也有巫师 00:49:43 神奇土地上的都市传说;洞藏成百上千具棺材 00:55:50 仅限苗族内部的法规制度 00:58:06 不同支系的人曾是不同的社会角色,丰富的文化生态 01:04:52 四千人的葬礼,是普通人的葬礼吗? 1:10:56 猪血与蛋清做衣服?苗族服饰,大有文章 1:22:26 苗族人对火的本能向往,如同真正的灵魂寄托 音乐: 远望 - 贵州苗族原住民

    1 h 32 min
  4. 【灵魂频道S2 009】好死还是赖活着|对话「安全出口FM」粒粒安」

    15/11/2024

    【灵魂频道S2 009】好死还是赖活着|对话「安全出口FM」粒粒安」

    节目播出的今天是周五,希望「灵魂频道」的听众朋友们好好享受周末时光,享受独处、享受相聚、享受自然,整理心情和思绪,认真享受生活点滴和当下,也许我们一直像原来一样,能看见星空和夕阳,能听见微风和海浪。 当死亡变成可预见的事情的时候,你会怎么面对它?面对未知的死亡,当下要如何过好生活?本期节目「灵魂频道」与「安全出口FM」串台,我们邀请到主播粒粒安,从最近的热点事件「沙白赴瑞士“安乐死”」展开讨论。节目中,嘉宾和主播们分享了关于安乐死、红斑狼疮、青少年抑郁、大脑情绪激素的冷热知识,同时也由热点事件和社会现状,展开自己的真实经历和观点的讨论。 本期标题花絮:当谈到“好似还是赖活着”的时候,粒粒安说她选择“半死不活”,正如她节目中所讲的:面对生活,永远支持大家有更多的选择。 时间轴: 00:01:30 粒粒安的播客为什么叫「安全出口」? 00:02:40 沙白事件科普:她接受的并非安乐死 00:05:05 各自的视角下,看见不同的沙白事件 00:11:14 沙白到底得了什么病?—— 被看见的红斑狼疮 00:14:33 有限的选择:同一个病,不同的是信息差 00:18:17 安乐死只是很小一部分人的“安全出口” 00:21:25 瑞士安乐死其实是一种“民间组织”产业? 00:22:41 打破人们对“垂死之人”的认知 00:24:04 此后“再无沙白”?三位主播如何看待安乐死 00:29:40 如果个体对生命该拥有自主权,那青少年呢? 00:36:36 给予更多探讨空间,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00:38:18 一个发问:在座各位都在为什么而活? 00:44:08 对于“意义”与“爱”的感受力缺失,可能是一个健康问题 00:45:48 走近粒粒安与她的「安全出口」 00:55:14 攻破信息时代的“致郁”,关掉网络滤镜生活 01:06:26 如果知道自己的生命进入倒计时,你会做些什么? 关注粒粒安Lillian,了解更多「安全出口FM」日常花絮 关于「安全出口FM」 安全出口,这是一档全新的综合类脱口秀播客节目。由六位主播搭建了一栋属于年轻人的乌托邦式大楼。大楼分为五层:5F-环球档案馆、4F-声色电影院、3F-胡聊会议室、2F-松花怪谈坊、1F-老段音乐厅、B1-恐怖鬼怪屋。 收听 安全出口FM  主播: 古师傅 xizhen

    1 h 11 min
  5. 【灵魂频道S2 008】入殓师的科普:为至亲办葬礼手续流程之外什么更重要|对话王钧

    21/10/2024

    【灵魂频道S2 008】入殓师的科普:为至亲办葬礼手续流程之外什么更重要|对话王钧

    “面对至亲离世,我们该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很多人可能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想到很确定的答案,确实,“直接面对死亡”是一件实在太非常规的事情,借用《西藏生死书》中关于面对现代世界的死亡的两种普遍态度来概括,现代人有两种对死亡的不同态度,一种是把死亡当做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认为死亡没有任何意义,人死后一切都会消失,提到死亡是忌讳的;另一种是把死亡当做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事,因为某种不知名的理由,认为自己的死亡不会有问题,对于死亡无可担忧。到头来都是对死亡“轻视”的态度,我们所谓的“重视”并非必须花重金操办,而是希望引起真诚的思考和交流,以意愿和喜好为出发点。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殡葬行业一线从业者王钧,从专业的角度来进行关于治丧这件事的科普和建议,我们需要办什么手续、治丧环节有哪些流程、选择“一条龙”的建议、骨灰盒怎么选…… 科普讲解之外,王钧也提到了情感的部分,提到治丧第一步,我们往往会想到办手续开证明这些流程,而实则陪伴才是我们最应该为逝者做的事情,给予灵魂安然的离别。在逐渐精神荒漠化的现代社会,对死亡的真诚和信仰,也许会为人们探究生活的究竟和自我灵魂的感知提供一种宁静的过渡。 时间轴: 00:01:05 体制内资深殡葬工作者:参与制定国葬流程和标准的她,服务过哪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人? 00:04:09 处理后事,首先该做什么?———别着急,心跳停止后的人,还有听觉与触觉 00:05:24 不同情形下,谁能判定一个人是否死亡?死亡证明怎么开? 00:12:35 当我面对至亲离世,什么时间点去联系殡仪服务公司?如何判断哪些项目是必要的? 00:16:33 我们总能从市面上筛选出合自己心意的服务,除了殡葬? 00:19:15 殡仪服务究竟会帮我做什么?处理后事时,我自己能做哪些决定? 00:21:45 大家都建议提前准备殡葬用品,但要多提前? 00:23:04 纸扎的千姿百态:有无限的可能性,也有诸多的无奈 00:29:27 拿到骨灰之前,都必须做些什么、遗体安置有哪些选择? 00:34:02 告别仪式一般安排在流程中的哪一步? 00:35:40 “头炉火化”真的更好吗?——揭秘火化过程与骨灰的真实样貌 00:40:05 众多考量因素下,该如何选择骨灰盒?——只要你喜欢,饼干盒也可以 00:44:10 我还没选好墓地、大师算了个良辰吉日……所以骨灰下葬前能寄存多久?都能存在哪里? 00:47:10 聊聊葬俗中的宗教色彩:去哪考究真正的传统? 00:53:06 当所谓的传统习俗与现代观念冲突时,怎么办? 00:55:00 独在异乡离去,该如何处置后事?——遗体与骨灰的运输方法 00:58:50 许多人走过的冤枉路:手续接二连三,留心操作顺序 1:02:30 殡葬服务:为了让每个人有合心意的选择,需要收集海量信息 1:05:20 你有准备遗嘱吗?一纸信笺,可能避免数场混乱,缓解部分丧亲之痛。 1:11:06 后事处理完毕,遗照该怎么存放? 1:13:00 灵位牌——为灵魂构建一个居所 1:16:35 设计家中祭坛有何讲究:生前爱吃牛油果,可以上供吗? 1:19:49 我们值得拥有一场好的告别仪式,为了不留遗憾,甚至可以生前举办 1:22:50 摆脱流程化的尴尬,告别式不等于遗体告别 1:26:05 从业近二十年,什么样的告别令她留下深刻印象? BGM: Fraigile Civility - Gavin Luke

    1 h 29 min
  6. 01/10/2024

    【灵魂频道S2 007】聊聊两大与家人难以启齿的话题——死亡与性教育|对话杨洁和一道

    开篇前,大家有跟父母沟通过身后事想怎么安排吗?可以坦然的和孩子沟通身体的变化吗? 从前说,中国缺乏三种教育:性教育、爱教育、死亡教育——这分别对应着身体完整、灵魂充沛、生命价值。 随着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大众认知的提高,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三者的重要,人们不再耻于谈“爱”。但死亡与性教育,依然隐晦、沉重、难以启齿。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归元缓和”联合发起人杨洁老师、前性教育从业者一道老师,一起聊聊这个在东亚文化中,两个大家不好开口的两个话题。帮助大家自然的和亲人开口沟通,让“禁忌话题”不再“禁忌”。 时间轴: 07:27 为无分老幼的生命挑战建立一个缓和地带:缓和治疗是什么? 17:51 生死问题在靠近,我们比当事人更想回避,怎么办? 28:14 性教育到底在教些什么?真的有必要和孩子讲这些吗? 33:22性教育成为义务教育,家长首先反对:如果我们不主动,就会落到其他隐秘的角落 38:50 几代人缺失的科学教育,让我们回避未知的恐惧 50:26伊隆马斯克的孩子死了———看见非二元性别 54:43 跨性别者的内心在经历什么;国家变性手术制度知多少 59:00 两难处境下的生命权益——缓和治疗工作者如何看待安乐死 1:03:12 不能被治愈的个体,被医疗体系抛弃—— 病痛之苦本可以避免 1:09:15 看见 与理解老年性需求 1:16:14 对于哀伤的接纳:你别哭,要坚强——— 我们不接受弱,也不敢示弱 1:21:04 情感能否自然流动?安宁疗护对象不只临终者,还有对照顾者的情绪支持 1:25:50 众人与孩子沟通死亡的各种技巧,孩子的智慧超乎想象 1:34:35 我们无法成为万能的人:对人对己最好的教育或许没有答案

    1 h 41 min
  7. 【灵魂频道S2 005】撕开大东北的刻板印象,聊聊古代东北的灿烂文华|对话凹老师

    10/09/2024

    【灵魂频道S2 005】撕开大东北的刻板印象,聊聊古代东北的灿烂文华|对话凹老师

    如今提起东北,主流印象大多是“喜剧”、“大花布”、“大碴子味儿” 这些元素,似乎鲜有关注东北地区背后的历史及民族文化。本期节目,我们仍然聚焦地域文化,来到古师傅的家乡-广袤的东北大地,也邀请到同样来自东北的凹老师一起站看探讨。作为民族考古文化爱好者,凹老师带我们从东北地区早期的红山文化讲起,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C位文物之一的C型龙,延伸到红山文化中的随葬习俗,原来当时的东北也是华夏大地的“精致担当”,精美的玉器随葬品是当时的丧葬主流。 节目中大家也分享了各自对东北文化的理解和看法,讨论了东北地区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彼时的鲜卑、女真等主流部落的迁徙融合,到这些民族创造并且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古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为如今多元的中华文化提供了大量的瑰宝。同时,也对东北地区的历史交流和融合进行了深入探讨,这片如今也许有些低调的土壤,却孕育出许多曾今入主中原的民族,也是这些行为,不断促进着中华文明的繁盛与融合。文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人们的审美观念亦是如此,大花布和喜剧的背后是千年来东北地区文明的在不同时空交织的多元与包容。 时间轴: 04:43 占据C位的C型龙、为5000年历史撑腰的红山文化,到底是东北文明的一部分吗? 12:07 匈奴左臂在哪?变迁中见“动态的中华文明” 15:10 名声在外的东北文化符号,甚至可能源自上海设计师 17:20 左青龙右白虎其实是天文现象,古人用人骨拼出星宿 21:18 文化血液的交融不是不伦不类,学习的欲望是文明的催化剂 22:34 “抽象”的东北:民族文化杂糅,分不清谁是谁?有必要分吗? 26:21 同一土地上的人文在更迭,不只是“加入或者打一架”那么简单 38:00 奥运的出场服,以及我们如今的审美立足点 49:17 对于“文化认同”的思路打开,在已知的生活中总能发现未知 音乐: Dark Moon  04.旧梦~巩金瓯&颂龙旗

    57 min

À propos

灵魂频道,是归丛品牌制作的一档独立播客栏目,你将听到关于生命议题的崭新表达。 我们寻找灵魂发光的人。 在这里,我们立足当下,探索生命之旅的意义。

Vous aimeriez peut‑être aussi

Pour écouter des épisodes au contenu explicite, connectez‑vous.

Recevez les dernières actualités sur cette émission

Connectez‑vous ou inscrivez‑vous pour suivre des émissions, enregistrer des épisodes et recevoir les dernières actualités.

Choisissez un pays ou une région

Afrique, Moyen‑Orient et Inde

Asie‑Pacifique

Europe

Amérique latine et Caraïbes

États‑Unis et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