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白丁

华创资本
牛白丁

《牛白丁》是由华创资本出品的一档播客节目,在这里,你将听到来自华创资本和我们的朋友们,以投资人和创业者的第一视角,一起交流那些投资、创业、前沿科技、消费、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洞察和趋势,回忆片段与瞬间,剖析认知和思考。 华创资本是一家专注交叉科技前沿生产力的早期投资者,目前管理近100亿人民币资产,自2012年以来相继在软件、硬件、医疗和消费领域布局200余家伙伴企业,从外太空(蓝箭航天)到单细胞科学(新格元),从无人驾驶(文远知行、智加科技和图达通)到下一代计算架构(深鉴科技、PingCAP、 ScaleFlux和壁仞科技),从手术机器人和柔性臂内窥镜(华科精准、Noah Medical)到蛋白质测序(Rapid Novor)等诸多领域,是很多业界翘楚的早期支持者。

  1. 1 DAY AGO

    不给呼兰“留活路”的DeepSeek,如何重塑技术信仰?

    不久前,火星电波创始人、CEO橘子用 DeepSeek写了一段模仿呼兰风格的脱口秀,呼兰本人看过后直呼:“哎呀,不给我们人类留活路啊!”这次 DeepSeek带来的惊喜创作体验,让橘子意识到未来的内容可能不再由创作者来决定形式,而是由消费者来决定。 除了能写段子外,DeepSeek在文学创作、吵架骂人,甚至算命等方面展现出的能力,使其口碑在普通用户之间持续发酵,成为春节期间最为“破圈”的事件。而在此期间,华创派企业硅基流动也承接住了DeepSeek的第一波流量。近期,硅基流动的大模型云服务平台 SiliconCloud首发上线基于华为云昇腾云的满血版 DeepSeek-R1 & V3,率先走通在国产芯片部署 DeepSeek 模型的路径,大幅提升了基于国产芯片的大模型推理速度及实际算力利用率,显著降低模型推理时间与成本,获得持平全球高端 GPU 部署模型的效果。 DeepSeek引发的这一系列连锁反应,让不少AI从业者相信2025年将会是“AGI(通用人工智能)元年”。自称为“降临派”的橘子,在公众号连续发布了多篇对于DeepSeek的观察分析,近日他做客「牛白丁」,和华创资本投资人候晓雯一起探讨了DeepSeek在创投圈、用户中,甚至是海外的火爆现象和原因。在“技术依然是最大变量”的时代,身处其中的创业者要如何应对?又能抓住哪些机遇? DeepSeek开年的这一“国运级”事件,让我们更加相信,开源推理模型的活跃,未来势必会推动 AI Agent 的落地,并催生更多 AI-Native 应用诞生的机会,也欢迎持续关注「牛白丁」AGI系列的相关话题。 🛋️【本期嘉宾】 橘子,火星电波创始人、CEO,「橘子汽水铺」主理人 🎙️【本期主播】 候晓雯,华创资本投资人 ⏳【时间线】 01:20 AI从业者对于 DeepSeek 的使用体验 05:54 DeepSeek 五点就下班,薪资高到字节都挖不到人 13:49 DeepSeek破圈:本质还是技术解锁了更多场景 23:10 呼兰看到DeepSeek写的段子:不给人类留活路了! 28:12 AI带来的改变:内容不再由创作者来决定形式,而是由消费者来决定 34:10 不少AI圈的人信心满满:2025年就是“AGI元年” 40:58 硅基流动第一波承接住了DeepSeek的流量 🪔【温馨提示】 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47 min
  2. JAN 23

    入局、破局——大模型“军备赛”中,生成式AI与云如何互融?

    不久前,亚马逊云科技2024 re:Invent 大会推出了一系列技术发布,其中在生成式AI领域,推出了Amazon Nova系列基础模型。不只是亚马逊云科技,苹果、微软、谷歌和 Meta 等科技巨头也都布局了自己的基础大模型,而在国内,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和腾讯都在不断下注。 在大模型这场军备竞赛如此激烈的今天,为何巨头们还是要纷纷下场,继续投入基础大模型?如果自研芯片,如何绕开CUDA做出自己的差异化?而大模型应用的落地绕不开云计算,这会给云服务厂商带来哪些机会和挑战?近日,亚马逊云科技初创生态解决方案架构师经理姚远做客「牛白丁」,和华创资本创始合伙人熊伟铭、津津乐道创始人朱峰一起探讨了以上话题。 此外,经过了“百模大战”后,AI应用加速落地,几位嘉宾一致认为中国的创业者,不能只是盯中国开发者人群,也要看海外市场。除了分享他们各自视角的观察外,具体到出海过程中,如何借助海外公司的资源和渠道、如何搭建国际化团队、克服文化隔阂等方面,嘉宾们也给出了建议。 🛋️【本期嘉宾】 姚远,亚马逊云科技初创生态解决方案架构师经理 熊伟铭,华创资本创始合伙人 🎙️【本期主播】 朱峰,「津津乐道」创始人 ⏳【时间线】 00:06:25 为什么亚马逊云科技等巨头都开始做自己的大模型 00:15:42 做芯片最大的挑战:如何绕开CUDA 00:26:13 中美AI生态的不同 00:32:21 中国创业者出海,要在团队层面考虑国际化 00:37:59 AI对云服务厂商的机会和挑战? 00:43:23 2025年AI会有哪些重大突破 00:50:07 “AI 时代掀桌子”的方式——做硬件 🪔【温馨提示】 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1h 2m
  3. JAN 22

    中国演员惊魂“妙瓦底”,聊聊如何用AI挡掉电诈(feat. 同盾科技)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演员王星在泰国遭遇电诈园区诈骗及人口贩卖的事件,继缅北之后,缅泰边境的“妙瓦底”成为关注焦点。 谈及电信诈骗,人们往往误以为那是专属老年人的陷阱,然而真相并非如此。从宝妈日常、爱车车主到航空旅程,乃至电商消费的点点滴滴,各类日常数据皆已成为不法黑产窥视的目标。一个精心编织、专为你量身定制的电诈骗局,或许已悄无声息地潜伏在你身边。 更令人警惕的是,诈骗手段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话或短信,随着AIGC(智能内容生成)、DFL(深度伪造技术)及远程操控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任何通讯应用都可能摇身一变成为AI欺诈的“利器”。屏幕另一端,那张熟悉的面孔,那声亲切的呼喊,可能都是诈骗分子为“圈钱”精心打造的幻象。 此前,华创派企业同盾科技曾做客我们的播客节目,我们今天特地重新推送这期播客及文字,希望让大家了解AI技术在反欺诈领域的深度应用,以此识别诈骗背后的套路,谨防上当。 🛋️【本期嘉宾】 马骏驱(Jackal Ma) 同盾科技联合创始人、合伙人,工信部、发改委等多个国家部委顾问,曾参与浦发银行、深发展、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平安等众多大型企业的咨询与变革项目。历任IBM、加拿大皇家银行技术规划部主管、香港八达通系统总架构师。曾出任Teledata(新加坡)、博雅思(香港)、Edify/Aspect(美国)、AXA(法国)、ThreatMetrix等企业高管。 汪华峰 同盾科技副总裁 吴海燕 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 🎙️【本期主播】 津津乐道创始人朱峰 科技乱炖主播某高老师 ⏳【时间轴】 拙劣套路筛漏斗,广普口音的东城区警察局 电信诈骗里面的各种“盘”:杀猪盘、杀鸟盘、杀鱼盘 电信诈骗很猖獗,聪明人也会上当 电信诈骗O2O:2020 年电信欺诈和金融诈骗金额比 2019 年上升了几十倍 瑞丽姐告国门疫情告急背后:中缅联手打击电信诈骗 接到96110电话不要挂 魔高,还是道高? 反诈“王家卫”的创业故事 【温馨提示】 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 ​

    1h 22m
  4. JAN 15

    对话 XREAL 徐驰:AI眼镜的核心壁垒在大模型

    不久前,作为全球最大的AR眼镜制造商,XREAL与Google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Android XR生态建设。 XREAL成立于 2017 年,先后进入中、美、日、韩、英、西、德等多个国家和市场,如今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级 AR 眼镜研发、设计和制造公司。 XREAL 在探索消费级 AR 之路上开创了多项行业核心创新,包括全球领先的自研空间感知算法和光学引擎。XREAL 首创将 AR 眼镜与现有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游戏机、个人电脑、智能汽车等)连接的概念,并是首个推出消费者可以日常佩戴的,超轻时尚设计的 AR 眼镜公司。 华创资本曾领投XREAL的A轮融资,并在后续多轮融资中持续加注。 近日,XREAL创始人兼CEO徐驰与「科技公寓」进行了一场直播对话,「牛白丁」已获得音频转载授权。 📖徐驰在直播中的精彩观点: AI眼镜是下一个人机交互的终端,类似于移动互联网的历史级机会。虽然目前行业初期发展缓慢,但从长期看,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赛道。 成功的AI眼镜必须具备多模态、个性化和记忆能力。当前市场火热,但很多玩家只是在追逐流量,缺乏技术积累。 大模型占70%的决定性作用,硬件研发投入占30%,两者需深度融合。 AI眼镜的重点是让用户体验达到“用得住”的水平,而不是单纯依赖时尚或功能堆叠。 短期内AI眼镜的普及速度可能快于AR眼镜,但两者最终会共存,并为用户教育和市场铺路。 产品和体验的优化将决定市场成败,抢跑没有意义,跑对方向才是关键。 最近两年因为没有特别新的热点,大家都在寄希望于AI眼镜的成功。 Meta Rayban本质上是一个时尚单品,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消费电子产品。消费电子产品的逻辑是通过功能提升用户的体验,而时尚单品则更多是迎合当下潮流。📚【延伸阅读】 创·问|XREAL徐驰:在一条地狱难度的赛道创业,我们如何做成全球第一【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1h 4m
  5. 12/27/2024

    不止新知|2024「牛白丁」年终回顾

    今年美国大选前夕,特朗普接受了播客节目《The Joe Rogan Experience》长达三个小时的访谈。这是美国最顶流的播客节目,每期播放量达百万~千万,主持人Joe Rogan 拥有1.8亿粉丝,其中大部分是男性听众。大选前,除了爆火的特朗普访谈外,万斯和马斯克在内的多位共和党重要人物也都上了这档播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部分选民的投票决定。 由于播客在美国大选中展现出的影响力,2024年甚至被称为“播客大选元年”。 此外,在商业领域,马斯克、扎克·伯格、比尔·盖茨、黄仁勋等都频繁上过播客节目,探讨过关于科技、AI、投资、未来等话题。这些内容也是中国的企业管理者们最想通过播客获取的信息。喜马拉雅曾发布《2024年播客行业报告》,其中提到对于商业与财经类的播客节目,高收入人群的收听频次和意愿远高于其他群体,他们对艺术与科技内容也非常感兴趣,这也和“企业管理者也是信息捕猎者”的角色特征相符。 通过广泛、多元、丰富的话题,打破信息的壁垒,传递知识和经验的价值,这正是2024年,「牛白丁」努力做的事情。 过去这一年,我们的11期节目中,既有从新质生产力出发的AIGC、具身智能、新材料等前沿领域,也拓展了投资、卫星、出海、消费等有趣有料的话题,嘉宾中的创业者、投资人、专家学者,都一一提供了他们来自一线的鲜活经验、深刻洞察和理性思考。 此外,我们今年的几期华创派嘉宾,刚好对应了创业的不同阶段:从00后的新锐创业者,到引领行业的企业家,再到卖掉公司步入下一阶段的创始人。如果把创业比作一场马拉松,希望这些正处于不同赛段的创业者,能给听众带去借鉴和启发。 这也是作为一家早期投资机构,我们想借助「牛白丁」这样的播客内容,持续开放,探索更多可能——连接的不只是创业和投资,还有创业路上的感受和体悟。 在做这次盘点时,我们还惊喜发现,2024年最受欢迎的三期节目中,有一期“中东淘金”的节目其实录制于2023年,这种长尾效应正是播客的吸引力所在,它能在注意力稀缺的今天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投资一样展现出长期的价值。 感谢所有听众2024年为「牛白丁」所付出的时间,新的一年,我们继续传递有趣有益的内容。 🪔【温馨提示】 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

    3 min
  6. 12/20/2024

    具身智能的现状与未来|新质生产力

    具身智能领域正处在一个存在许多非共识的早期发展阶段。在智能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具身智能正成为一片备受瞩目的蓝海。 作为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核心领域之一,具身智能从机器人交互、感知能力到认知进化,拓展了未来科技的边界,也带来了广阔的创业机遇。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一前沿领域,让更多业内人士通过观点的碰撞来对该领域有更深刻的认知,12月14日,华创资本携手深圳科创学院、Acora、北大创新学社、宾大工学院校友会、36氪创变者俱乐部,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具身智能的现状与未来”的「创·享」线下论坛。 在圆桌讨论“具身智能技术发展&创投经验”这一环节中,来自具身智能行业的投资人、企业代表、学术力量、创业者等,从不同的视角分享了具身智能的趋势、人才、软硬件等话题。 🎙️【本期主持人】 张智超,华创资本投资人 🛋️【本期嘉宾】 殷鹏,香港城市大学助理教授、NASA火星登陆项目高级顾问 廖铉泓,本末科技机器人技术总监 莫磊,智平方战略负责人 ⏳【时间线】 00:52 厘清概念:什么是具身智能? 07:57 从商业角度看具身智能,存在哪些机会和挑战? 18:12 创投圈对于真正意义上具身智能公司的界定 26:51 越是行业变化时,越是孕育机会的时候 30:52 华创在自动驾驶行业早期为何投资文远知行? 40:16 软件方面不同技术路线的选择 50:20 未来当硬件不再是壁垒时,如何构建自己的竞争力? 🪔【温馨提示】 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54 min
  7. 11/28/2024

    MAIA ACTIVE 欧逸柔:卖掉公司后,我的人生并没有因此自由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这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直到今天,欧逸柔所处的状态。 2016年,服装设计师欧逸柔创立了专为亚洲女性设计的运动服饰品牌 MAIA ACTIVE 。2019年时,公司获得华创资本领投的近亿元人民币融资。直到2023年,MAIA ACTIVE的业务被安踏收购,成为截至到目前安踏集团收购的唯一中国品牌。 卸下创始人、董事长、公司一号位角色的欧逸柔,开始去解人生的其他命题。 在早已过了那个烈火烹油的创业时代的今天,这样的故事结局看上去似乎幸运、圆满。但身处其中的人却不免有新的迷茫和困惑。 有的时候,或许财富也不足以给出所有答案,熨平所有伤疤。 欧逸柔总结创业这八年:“做了一个让自己骄傲的品牌,组建了一支很棒的团队,收获了非常多宝贵的经验,也有一个不错的终局。但与此同时,也有遗憾,错过了很多人生不可重复的一些时间,以及迷失了自我。” 这是创业不可避免要承受的代价,身为女性创业者,欧逸柔又主动或被动给自己上了层枷锁。 她出生在中国台湾,接受过大陆、美国的多元教育,能看到母亲那一代就身处的女性困境,也知道自己要打破并非易事。以至于她现在避免给女儿讲“被王子拯救”的童话故事,因为在她的人生信条里,想要的,都要靠自己争取。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机会,也要想尽办法达成。 早在2020年,「创·问」编辑部就与 MAIA ACTIVE 有过一次对话,那时候,创始团队希望能做一个亚洲女性消费者挚爱的品牌,让她们享受"It's good to be me"。后来的发展中,凭借产品力、品牌力和渠道三大差异化优势,MAIA ACTIVE 在激烈的消费品牌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卖给安踏之前,MAIA ACTIVE 已成为体量最大的中国女性运动品牌。 不久前,lululemon 创始人 Chip Wilson 访问中国时去到了 MAIA ACTIVE 的门店,他称赞品牌最大的优势就是更加理解亚洲女性的需求,了解亚洲女性对版型、材质、颜色的喜好,“有潜力和机会成为瑜伽服饰行业的领导者。” 如今,曾经作为华创派的 MAIA ACTIVE 已经开启了另一个篇章,作为一手创立公司的创始人,在拉开时间和身份的维度后,会如何总结成功、反思失误?又有哪些新的人生探索? 这也是华创和欧逸柔开启这场对话的缘由。希望这些剖析和觉察,能给更多创业者带去对照和启发。 🛋️【本期嘉宾】 MAIA ACTIVE 创始人欧逸柔( Lisa ) 🎙️【本期主播】 华创资本投资人魏绪(萧萧) ⏳【时间线】 00:03:33 创立MAIA之前,在美国时尚界的三段经历 00:11:54 创业初期招人,直接给到CEO title 00:22:11 创业过程中的很多决策没有绝对的对错 00:31:26 如何下定决心把公司卖给了安踏 00:37:54 创业最后悔的事情是融钱太多 00:47:38 卖掉公司后,为什么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分给员工 01:01:16 身为女性创业者,无法打破的困境和枷锁 01:01:53 MAIA 为何能成为体量最大的中国女性运动品牌 01:08:16 避免给女儿讲“被王子拯救”的故事 01:30:47 在六张TS中,为何选择了华创 🪔【温馨提示】 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1h 41m
  8. 10/31/2024

    硅碳负极产业化的快与慢 | 新质生产力

    近日,由华创资本与常州市电池技术协会、新能源情报局、Volta Foundation联合主办的新材料系列活动之“硅碳负极产业化的快与慢”在线下(常州)、线上同步举行,活动形式为访谈与开放讨论。 硅负极材料的产业化历程已超过十年。从早期的纳米结构硅材料到最新的气相沉积硅碳复合材料,技术路线经历了至少四次重大变革。目前,市场的产业化速度和投融资规模都在迅速扩大,无论是行业领先的负极材料公司,还是新兴初创企业,都在硅基负极材料的未来竞争中争取一席之地,行业已进入白热化的竞争阶段。 🎙️【本期主持人】 孟星华,常州市电池技术协会秘书长 张智超,华创资本投资人 🛋️【本期嘉宾】 肖哲熙,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特聘研究员 韩晶,纽姆特技术主管工程师 程亚军,河海大学新能源学院院长 李兆麟,加道材料科技嘉兴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刘玉青,安徽英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神秘嘉宾,头部负极公司高级材料工程师 神秘嘉宾,知名电池公司部门主管 📰【部分议题】 Group14与Sila做出新型硅碳的创新原点在哪里? 目前国内的产业化是跟随美国还是超越? 多孔碳原料对硅碳负极性能有多大影响? 流化床工艺的放大的难点有哪些? 学术界能否给产业界支持? 目前的产业化速度与预期相比是慢了还是快了?🪔【温馨提示】 阅读每期节目完整文字稿,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华创资本」 【免责声明】 本播客所述投资相关内容皆以交流分享为目的,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市场预测、判断,或投资、咨询、法律等建议。

    1h 24m

About

《牛白丁》是由华创资本出品的一档播客节目,在这里,你将听到来自华创资本和我们的朋友们,以投资人和创业者的第一视角,一起交流那些投资、创业、前沿科技、消费、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洞察和趋势,回忆片段与瞬间,剖析认知和思考。 华创资本是一家专注交叉科技前沿生产力的早期投资者,目前管理近100亿人民币资产,自2012年以来相继在软件、硬件、医疗和消费领域布局200余家伙伴企业,从外太空(蓝箭航天)到单细胞科学(新格元),从无人驾驶(文远知行、智加科技和图达通)到下一代计算架构(深鉴科技、PingCAP、 ScaleFlux和壁仞科技),从手术机器人和柔性臂内窥镜(华科精准、Noah Medical)到蛋白质测序(Rapid Novor)等诸多领域,是很多业界翘楚的早期支持者。

You Might Also Like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