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造车(中国版)

Miki Hau
闭门造车(中国版)

Miki和各类创作者的深度访谈,了解创作背后的故事。访谈本身围绕着创作的方方面面来展开:为什么去做,怎么开始的,怎么继续下去的,以及为了创作做出的努力、勇气,外加钻研和运气。不要一直做消费者了,去创作自己喜欢的东西吧。

Tập

  1. 播客制作者育承:Premature Optimization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01/03/2021

    播客制作者育承:Premature Optimization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和我一样也是主播的育承有一档叫做《足元注意》的播客(外出取材中)。今天的节目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育承来分享TA的播客制作工具箱——各种找到的和做出来的工具,还有经验教训。后半部分是关于收听100档播客之后总结出的工作流,对节目的喜好,还有看两岸华语播客生态圈的心得。 如果在你的播放器里看不到文字中的超链接,请到闭门造车官网gulugulufm.github.io/podcasts/10阅读完整版。感想、建议和参与,请加入Telegram群“闭门造车茶馆”t.me/gulugulufm,或发邮件到gulugulufm@gmail.com。 --- 出场人物 --- 育承:Email,Instagram,播客《足元注意》 Miki:Mastodon,豆瓣,Telegram --- 时间轴 --- 00:01:00 播客制作者育承 00:01:44 阻断既有拖延症又不想付钱的这个微妙的状态 00:05:17 我至少不要让自己的节目因为怕被断所以就避开讲一些东西 00:10:01 铁了心我就买了 00:17:37 domain name连退都不能退,一旦固定下来就永远都是这样了 00:20:19 iTunes会根据你有没有订阅而显示不一样的内容 00:24:37 这个功能我到学到这个概念的时候才知道怎么用 00:28:22 用几个工具把它组装起来做一个好玩的东西 00:32:53 我要满足自己的需求可是我知道别人也有一样的需求 00:35:27 我就看合用我就用,不合用我再想办法咯 00:39:34 太去在意这件事情的话(追逐数据的高)反而对自己身心不是很好 00:41:25 先求有再求好 00:46:43 听到之后有head exploded那个emoji � 的那种感觉我才会喜欢 01:07:30 本期花絮、请来联系闭门造车的Miki --- 相关链接 --- 育承的播客节目:足元注意 育承的Instagram相册:@yorkxin 和 @ycserif 育承的播客订阅列表:Podcasts@Airtable 育承的的读书清单:Books@Airtable Audiogram产生器:amcyfm-utils 加字幕的小工具:Pao Ma Teng 节目中提到过的播客制作和发布的相关工具(按字母顺序):Amazon AWS, Audacity, Fireside, Blubrry, ffmpeg, Garageband, Hindenburg Journalist Pro, Podcast Measurement Technical Guidelines by IAB, Reaper, Typlog Cal Newport 所著书籍:Digital Minimalism RSS 在各大平台显示内容的规则:How to make your episode notes look beautiful in all the podcast players 其实前段时间我受到育承的这个自动生成播客预告片的工具的感召,花了点时间把闭门造车的预告片生成也自动化了。下一步希望就是生成其他地方po出的文案,然后最好是统统能自动发出去啦~这样就能把全部时间都投入到播客内容本身,多做点人干事了。感谢收听!

    1 giờ 9 phút
  2. 博客作者和内容推荐者Linghao:把感动传递下去(下篇)

    18/01/2021

    博客作者和内容推荐者Linghao:把感动传递下去(下篇)

    继续上篇,下篇的嘉宾依然是博客作者和Content Curator,Linghao。在这篇里,Linghao讲述了一些TA分享内容的原则,对于分享频率的控制,外加怎样积累写作素材。最后是我们两个人的全力安利——分享的门槛真的没有很高。 如果在你的播放器里看不到文字中的超链接,请到闭门造车官网gulugulufm.github.io/podcasts/9阅读完整版。感想、建议和参与,请加入Telegram群“闭门造车茶馆”t.me/gulugulufm,或发邮件到gulugulufm@gmail.com。 --- 出场人物 --- Linghao:主页,Telegram,Twitter,Github Miki:Mastodon,豆瓣,Telegram --- 时间轴 --- 01:19 我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我自己没有看过的东西我不会发 07:47 发内容之前会有一种责任感 13:04 我现在就有至少十个想写的博客的题目在我本地的笔记里面 18:13 我做这件事情很大程度是内在驱动,没有给自己什么外在的目标 23:06 我会在我所有的SNS上面都link我其他的SNS 25:45 要创建一个合理的tag系统这件事情本身非常的难 30:24 我会问两个问题,你最开始关注这个频道是因为什么,你没有取关这个频道是因为什么 32:33 分享内容给别人/创作这件事,我觉得它不应该有太高的门槛 38:18 本期花絮、请来联系闭门造车的Miki --- 相关链接 --- Linghao的Telegram频道:Parallel Experiments 频道名字的neta:Serial Experiments Lain 交差点Jesse的频道:小破不入渠� 写作前把所有素材都准备好的写作方法,作者swyx:Mise en Place Writing 书签管理产品:Pinboard 其实Linghao的Telegram频道我到现在已经订阅一段时间了,也因为这个频道看到了不少有意思的文章和作者,让我大开眼界了。另外一点就是,这期的对话里反复提到一种浪漫主义的想法——把体验、所见,和感动分享给未来某个网络上的陌生人,其实也是我发起闭门造车播客的动机之一,所以也感觉非常有共鸣。听到这里如果心动了的话,不如也去创作自己喜欢的东西吧。感谢收听!

    40 phút
  3. 博客作者和内容推荐者Linghao:把感动传递下去(上篇)

    10/01/2021

    博客作者和内容推荐者Linghao:把感动传递下去(上篇)

    Linghao是博客作者和Content Curator(内容推荐者),全职的职业是软件工程师。Linghao有一个聚集各种精华、信噪比超高的个人博客Synthesist in the Shell,和一个1000+成员的Telegram频道。这次的访谈分为上下两篇。在这里的上篇,Linghao讲述了TA与线上世界分享感动的这种世界观,讨论了什么是好和坏的反馈形式,最后是写博客给他带来的各种机会。 如果在你的播放器里看不到文字中的超链接,请到闭门造车官网gulugulufm.github.io/podcasts/8阅读完整版。感想、建议和参与,请加入Telegram群“闭门造车茶馆”t.me/gulugulufm,或发邮件到gulugulufm@gmail.com。 --- 出场人物 --- Linghao:主页,Telegram,Twitter,Github Miki:Mastodon,豆瓣,Telegram --- 时间轴 --- 00:41 博客作者和Content Curator,Linghao 04:21 自己做的事情很接近于一个Synthesist,把各种收到的信息和资源结合在一起,再产出自己的文章 07:57 解决这个问题的瞬间我非常的感动…我想把这种感动传递下去 12:20 博客是属于你自己的,而平台不是属于你自己的 16:13 真的有必要为了让你的对手多浪费一点时间而故意不告诉TA,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想法 19:46 更好的文章跟有多少人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所以这个metric是没有用的 26:44 帮助到人是我最大的成就感的来源 30:19 我现在在非常严肃地在考虑转型,因为一直以来写博客的套路开始不可行了 35:19 如果真的要想好好写文章,总归得把读者设计到反馈回路里面来 38:29 一个爆款文章给我带来非常多的机会 44:19 下篇预告 --- 相关链接 --- Linghao的博客:Synthesist in the Shell David Perell关于线上写作的文章:The Ultimate Guide to Writing Online 博客名字的neta其一:Ghost in the Shell/攻殻機動隊 博客名字的neta其二:Blindsight 数据科学竞赛平台:Kaggle 数据科学社群:KDnuggets 李如一杂谈:一天世界 上篇就到这边。接下来的下篇,Linghao和我讨论了TA的内容推荐频道Parallel Experiments。你将会听到以下话题——频道的推荐完全不考虑受众却有很多人订阅是为什么?频道里的推荐内容不考虑加上标签吗?跟别人分享内容为什么门槛这么高?那我们下篇见。感谢收听!

    45 phút
  4. 特别篇:推广闭门造车播客,Miki的尝试和经验

    16/12/2020

    特别篇:推广闭门造车播客,Miki的尝试和经验

    本期带来了特别节目:主播Miki——就是我——在推广闭门造车播客的过程中,踩过的坑、吐过的槽,还有一些小小的胜利。这次的内容本来是Chinese Podcasters Summit线上小聚会中的一个talk,放出来应该会对新播客的主创们有所帮助,同时作为播客创作幕后,也是挺有意思的记录。 --- 出场人物 --- Miki:Mastodon,豆瓣,Telegram --- 时间轴 --- 00:01:44 关于我:一个人包揽策划、录音、主持、剪辑和运营,附赠fun fact 00:02:44 演讲大纲、你是1还是0 (1代表有自己的播客节目,0代表没有,想歪请去面壁) 00:04:14 播放量/Plays并不是真的有多少人听?Estimated audience又是什么鬼?平台收集的数据和我想要的数据不一样 00:13:20 播放量/Plays最好看作一个相对的数值用于前后比较 00:17:34 那又怎么样? 00:18:55 闭门造车播客推广原则:不花钱、用着舒服 (声音逐渐沙哑) 00:20:56 发布在已有的社交网络账号 00:24:07 自建网站是因为喜欢折腾和提供官方look和气场buff 00:29:16 社交网站使用和播客推广效果评测(2020年版) 00:40:34 能找到的公开的播客清单 00:46:12 发到潜在播客听众可能出没的地方 00:52:03 还没有尝试过的办法:串台、抽奖、播放器/平台推荐,以及为什么还没有试过 00:57:41 大概没有什么推广的效果能够打败“持续高频输出一定质量的内容本身”这件事 01:00:34 理想中的播客清单是标出作者制作理念,并且实时排序的 01:02:31 欢迎和闭门造车的Miki交流 --- 相关链接 --- 演讲幻灯片:如何让更多的人听到自己的播客 Chinese Podcasters Summit线上小聚会:Chinese Podcasters Virtual Summit 2020

    1 giờ 3 phút
  5. 编剧/导演Yifei:每一个故事都有自己的命

    19/11/2020

    编剧/导演Yifei:每一个故事都有自己的命

    Yifei是编剧和导演 (writer-director),在纽约进修电影学之后,目前作为独立导演和制片人在北京工作和生活。今天我请Yifei来谈谈TA之前的短篇作品《回声》制作幕后,正在进行中的剧本,自我怀疑与创作欲,和怎么样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做电影。 如果在你的播放器里看不到文字中的超链接,请到闭门造车官网gulugulufm.github.io/podcasts/6阅读完整版。感想、建议和参与,请加入Telegram群“闭门造车茶馆”t.me/gulugulufm,或发邮件到gulugulufm@gmail.com。 --- 出场人物 --- Yifei:豆瓣 Miki:Mastodon,豆瓣,Telegram --- 时间轴 --- 00:01:01 编剧/导演Yifei 00:01:50 好像和自己文化的根好像断了一样的感觉 00:05:22 虽然我很喜欢那边的人和风景文化,我还是不够了解真正的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00:10:53 我那个组里找了差不多七八个朋友来帮忙 00:14:43 如果我现在再去拍的话我可能会预留更多的时间给自己在现场 00:19:08 按照我的剧本剪出来了,但是好像又觉得少了一点什么东西 00:22:05 其实还有一场戏拍了但我没有剪进去 00:26:10 经过后面的这些成长,还是自己也许有一些进步吧,所以才会看出这么多问题 00:29:38 我们也想尝试去写一些更跟观众比较友好的东西 00:32:33 没有东西是给所有人的,找到合适的观众和合适的方式去放映给观众就可以了 00:36:11 我希望我的故事能够打动那些原本属于它的观众 00:39:41 每一次投入到一个东西当中的那一刻本身,是没有自我怀疑的 00:44:07 学到了之后消化到自己的剧本当中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00:47:08 每拍一部电影或者每帮别人拍一部电影,慢慢地找到跟自己想法相似的人 00:50:50 制片和执行导演更偏于执行的工作,不那么伤害创作 00:55:01 是那种真的自己被填满的感觉 00:59:04 一切的创作的来源都是生活和经历 01:01:56 本期花絮、反馈留言(来自gg)、请来联系闭门造车的Miki --- 相关链接 --- Yifei的短篇作品:A Farewell 回声 这期节目让我学到了好多跟电影有关的豆知识。在做这期节目之前,说到电影和导演的话,我的脑子里冒出来的只有电影院大屏幕上看到过的几个著名导演的名字。现在想想的话,用镜头说话的这个行业,当然从来也不缺乏Yifei这样想要创作和表达的年轻人。所以现在是一种“啊原来我看的每个剧背后都有一些活生生的人在为这个作品焦灼过苦恼过”的感觉。所以如果你对节目开头讨论过的Yifei作品《回声》有兴趣的话,请在豆瓣联系TA观看。感谢收听!

    1 giờ 4 phút
  6. 独立开发者PixelMage:成就感来源于自己做的APP

    25/10/2020

    独立开发者PixelMage:成就感来源于自己做的APP

    PixelMage是一位软件工程师和新晋的独立开发者,在过去半年里开发了软件Ego Reader,一个高颜值、极简风的RSS阅读器。用户评价是“排版很精美“、“没有广告这是重点,赞”。我今天和PixelMage一起谈谈他制作和发布这个Ego Reader的过程和感受,以及他半年来作为独立开发者来做产品的经验。 如果在你的播放器里看不到文字中的超链接,请到闭门造车官网gulugulufm.github.io/podcasts/5阅读完整版。感想、建议和参与,请加入Telegram群“闭门造车茶馆”t.me/gulugulufm,或发邮件到gulugulufm@gmail.com。 --- 出场人物 --- PixelMage:邮箱,思否,indiehackers.net Miki:豆瓣,Telegram --- 时间轴 --- 00:00:38 独立开发者PixelMage 00:01:23 还要去兼容大家RSS千奇百怪的实现方式 00:04:01 后RSS时代,我做了一番不太一样的事情,就是从设计上做了一个切入点 00:07:46 大家有这方面的需求,只不过之前都没提供,所以不觉得这个需求是存在的 00:10:48 这个月觉得这个功能太重要了,下个月又觉得没那么重要,这种变化一直在发生 00:13:31 我觉得对于开发者来说,订阅制是比较公平的(不是说开发者把产品一做就躺着赚钱了,没有那么好的事) 00:18:00 买断版本如果比一年还便宜,就没有人会买你的年订阅 00:18:00 既然提前预支了,做了额外的付出,那应该得到额外的回报 00:25:25 一个人每天能保持高效率的时间就那么长 00:27:28 直接上来对着一个抄那样就没意思了 00:30:37 这个平台那个平台都没用哈,碰到问题还是得找Stack Overflow 00:33:44 你创作的东西被别人认可是另外的一种回报 00:37:48 如果不能做到有这么大的决心的话,到后面一定会患得患失 00:41:04 本来想今年能够收支平衡 00:44:30 我觉得通勤就是一个很大的对生命的浪费 00:48:44 等到把产品改到你认为合适了、可以接受公共流量的考验了,再去找公共流量进来 00:52:34 一个领域冷不冷门,和普适性高不高,可能是两件事情 00:56:57 来日方长,我总有时间把它打磨得越来越好 01:00:56 本期花絮、闭门造车茶馆、请来联系闭门造车的Miki --- 相关链接 --- Ego Reader:一个高颜值&极简的RSS阅读器 - Ego Reader Ego Reader:在Apple Store和Google Play PixelMage关于独立开发的访谈:独立开发4个月,还只赚个早饭钱,我为什么还在坚持 《遗世独立》播客:网站 Timothy Ferriss所著书籍:The Four Hour Work Week 这期的嘉宾PixelMage给我的感觉是,浑身冒着一种“不要怂,就是干”的气场,不论是爆表的执行力,还是对产品和市场的思考,都让我印象深刻。我们谈了Ego Reader背后的这么多故事,如果你好奇PixelMage把这个app做成什么样的颜值,或者有RSS阅读需求的话,欢迎去苹果app store和google play搜索关键字“Ego Reader”下载这个app试一试。感谢收听!

    1 giờ 3 phút
  7. 环境法研究员Siyi:写自己真正关心的内容

    07/10/2020

    环境法研究员Siyi:写自己真正关心的内容

    虽然是法律界的专业人才,Siyi却没有选择律所这种熟悉的套路,而是专研环境法和环境政策,目前在美国UCLA的Emmett Institute 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nvironment做一位研究员。我今天来了解一下Siyi到底都在做些什么事情,她的工作又为环境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 如果在你的播放器里看不到文字中的超链接,请到闭门造车官网gulugulufm.github.io/podcasts/4阅读完整版。感想、建议和参与,请发邮件到gulugulufm@gmail.com,或者在豆瓣上豆油Miki。 --- 出场人物 --- Siyi:Twitter Miki :豆瓣,Telegram --- 时间轴 --- 00:44 环境法研究员Siyi 01:30 现在手上开着的项目有三个 05:45 法律首先是社会变革的一种推动力 08:25 尽量让我的写作目的清晰地达到,而且提供一个愉悦的阅读体验 12:21 (写作的)个人风格也就是有意思的地方 15:33 情感激昂了以后感觉比较难做反面的分析 19:47 通过已知的文字和表达来模拟内心的精准程度 24:44 开启一个讨论的口子,起到一个信息交流和沟通的作用 28:22 前期工作确实是很大的,我跟中国的美国的欧洲的很多同行都聊 32:10 大家还是蛮有态度地在做这件事,蛮愿意交流,这个氛围是我特别喜欢的 34:08 在意到了一定程度就会严重地开始侵袭生活的其他层面 38:15 真正去做、参与、跟这里面的人接触,是最直接的塑造思考的方式 42:47 闭门造车邮政、闭门造车通常版vs中国版、请来联系闭门造车的Miki --- 相关链接 --- Siyi与合作者共同完成的报告: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协同治理:加州经验的启示 关于EPA对臭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审查的评论信:Comment Letter on EPA Review of the Ozone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那这期也到这边了。之前说过我和Siyi是朋友,这几年看她从毕业前就开始慢慢摸索自己想走的路,以及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各种难题不妥协地走上喜欢的道路,这种魄力让我非常感动。如果你对Siyi的环境法研究,或者职业生涯感兴趣的话,欢迎去Twitter联系她。感谢收听!

    45 phút
  8. Welly开发者汤洋、吕笠:谁有热情谁就有ownership

    10/09/2020

    Welly开发者汤洋、吕笠:谁有热情谁就有ownership

    汤洋和吕笠在大学时代和几个小伙伴做了Welly,一个在MacOS上运行的BBS客户端,用于访问各大BBS论坛。十几年后的现在也一直在维护中,下载量达到了十万附近。今天我和这两位嘉宾在一起谈谈Welly制作缘由、制作趣闻、所有权,外加BBS社群、开源软件社群之轶事一二。 警告:本集含有一定浓度的MacOS和软件开发这两个方面的黑话。虽然不太影响收听效果,但是为了补偿在录音过程中忘记解释的名词,我在show notes里加了相关链接。完整show notes请访问gulugulufm.github.io/podcasts/3. --- 出场人物 --- 吕笠: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li-lu-77110715,Medium https://medium.com/@lilu_98243 汤洋: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tangyang/, 啁啾会馆https://twitter.com/tangyang Miki :豆瓣https://www.douban.com/people/49489567/,Telegram https://t.me/liquid_raspberry --- 相关链接 --- Welly:在[Google Code](https://code.google.com/archive/p/welly/) Welly:在[Mac App Store](https://apps.apple.com/cn/app/id1521402269) Welly:在[Github](https://wellybbs.com/zh-Hans/) Nally:在[Google Code](https://code.google.com/archive/p/nally/) 水木社区:[newsmth.net](https://www.newsmth.net/index.html) 未名空间:[mitbbs.com](https://www.mitbbs.com/) 批踢踢:[ptt.cc](https://www.ptt.cc/) 闭门造车播客的友情链接:[湾上说规划](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B9%BE%E4%B8%8A%E8%AF%B4%E8%A7%84%E5%88%92/id1512902746) --- 时间轴 --- 01:18 开发者吕笠和汤洋 03:11 BBS不光是公告牌,更像是论坛、聊天室、即时通讯、email的合体 06:23 水木清华在05年的时候被fork成了两份 09:42 买了一台MacBook,发现在MacBook上没有相应的BBS灌水软件,就是这么开始的 13:21 给原先的团队想要贡献回去,但被无情地拒绝了 16:45 一个开源软件最开始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因为我们要用,所以我们要做 24:04 Welly这样的软件,开源是最传统、最容易做出成果的方法 27:45 很多开源软件创造的初衷是希望有更多人使用,帮更多人解决问题 32:30 想让Welly在现在最新的系统上能正常运行其实是一件挺费劲的事 38:09 这个软件常用常新,始终跟随在时代的最前沿还是挺有意思的 40:49 Private API; Telnet BBS是没有任何格式信息的,全都要靠我们一些heuristics去猜 46:37 有的只是一腔热血(一个人的大学本科只有4年的时间) 50:21 第一次去参加WWDC这种大会的体验很难去用语言来形容 53:44 像一个澡堂子那样你一言我一语 57:18 微博和Twitter、请来联系闭门造车的Miki 58:12 友情链接:湾上说规划

    1 giờ
  9. 黄信滚:100天像素画挑战

    19/08/2020

    黄信滚:100天像素画挑战

    黄信滚刚刚完成了自己第一个百天挑战,在这100天里集中产出像素画pixel art。从零开始而且每天耕耘的像素画挑战,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和刻意练习的创作过程,到底是什么样的体验呢?我今天就和黄信滚一起来复盘TA画画的100天。 感想、建议和参与,请发邮件到gulugulufm@gmail.com,或者在豆瓣上豆油Miki:https://www.douban.com/people/49489567。 --- 出场人物 --- 黄信滚:豆瓣https://www.douban.com/people/mfcndw/, 啁啾会馆https://twitter.com/MtFront,Telegram https://t.me/mtfront Miki :豆瓣https://www.douban.com/people/49489567/,Telegram https://t.me/liquid_raspberry --- 相关链接 --- 黄信滚完成百日挑战后的总结:像素画的一小步,我人生的一大步 —— 100 days of pixel art https://www.douban.com/note/773573673/ 黄信滚的作品相册:100 days pixel art https://www.douban.com/photos/album/1873806508/ --- 时间轴 --- 00:30 100天像素画挑战的黄信滚 00:59 pixel art的学习门槛非常低 05:58 做game dev应该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不可攀 10:39 如果成功了当然更好,不成功也可以丰富自己的简历 14:13 平时想到要画什么就立刻记下来把它们分类 19:12 开始画了发现这个事情自己真的比较喜欢,画的过程挺soothing的 22:05 给自己的预期是这是一天的快速练习,不是要完成一个完美的作品 25:52 对自己信心挺有提升的:我居然学了30天就能卖出去了 29:56 我从零到一进步了无限大倍,从一到一百也可以继续这样,只是多花点时间而已 32:58 我没有气馁的原因是明确知道付出努力就会有结果 37:43 预期是画游戏画面,所以不需要用传统的技巧要求自己 40:35 100天把进度量化,每天努力就多了一天,比较容易有反馈 44:45 自己像婴儿一样离掌握技巧还很远,所以比较不容易厌烦 45:52 第一期反馈、网站发布、请来联系闭门造车的Miki

    48 phút
  10. b站up主姜笛:用视频承载表达欲望

    27/07/2020

    b站up主姜笛:用视频承载表达欲望

    姜笛是b站视频up主,平时是web全栈工程师。从去年2月到现在的一年半时间里,他一直在做5分钟以内的编程科普视频,目前发布了43个各种各样话题的视频。粉丝评价是“宝藏up”、“有学习到”、“干货很多”。我今天想和姜笛一期谈谈他在视频制作过程中的各种体验、思考和看法。 感想、建议和参与,请发邮件到gulugulufm@gmail.com,或者在豆瓣上豆油Miki。 --- 出场人物 --- 姜笛:YouTube Channel,b站主页,播客《流动人口》Stray Population Miki :豆瓣,Telegram --- 时间轴 --- 00:37 b站up主姜笛 01:03 我等不下去了我必须要做视频 02:22 一种载体来承载表达欲望 03:47 没有任何反馈的创作让人没办法持续下去 04:53 方向没有构思好,先把频道注册了 06:39 应该做一些我自己擅长的东西 08:08 编程很有意思的瞬间通过视频的形式传播 10:17 心态的转变:遵从自己的内心vs迎合更多订阅 13:51 不管了,我要完成,而不是无限期地拖延 16:14 正面的反馈是给自己的鼓励,负面的不再太当一回事了 19:21 我每想到一个点子都会把它写到笔记软件里 21:30 趋于平淡之后才知道我想让视频给我带来什么 24:54 一直在看视频就像新朋友慢慢地变成老朋友一样 26:28 信息密度大一点就不会乏味 29:53 从商业推广中得到最多的是对我视频价值的认可 33:55 跟视频相比,播客里随机产生的灵感没办法复制 36:29 现在大家其实都是流动人口 38:36 请来联系闭门造车的Miki

    40 phút

Giới Thiệu

Miki和各类创作者的深度访谈,了解创作背后的故事。访谈本身围绕着创作的方方面面来展开:为什么去做,怎么开始的,怎么继续下去的,以及为了创作做出的努力、勇气,外加钻研和运气。不要一直做消费者了,去创作自己喜欢的东西吧。

Bạn cần đăng nhập để nghe các tập có chứa nội dung thô tục.

Luôn cập nhật thông tin về chương trình này

Đăng nhập hoặc đăng ký để theo dõi các chương trình, lưu các tập và nhận những thông tin cập nhật mới nhất.

Chọn quốc gia hoặc vùng

Châu Phi, Trung Đông và Ấn Độ

Châu Á Thái Bình Dương

Châu Âu

Châu Mỹ Latinh và Caribê

Hoa Kỳ và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