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料無料共下坐尞

黃脩閔, 彭桓恩,Rti

隨著媒體分眾化,資訊爆炸、各自沉浸在同溫層中、真正的溝通愈來愈困難,【有料、無料,共下坐尞】希望透過有料的嚴肅時事、無料的輕鬆話題,談青年觀點、社群經營,也談不同觀點之間的碰撞,結合日常生活、時事趨勢與重要議題,讓聽友輕鬆跨越舒適圈,思考這些議題對生活的影響。 ☆聽友來信☀Facebook▸ 央廣臺灣客語粉絲團☀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ttle_min4meya/☀聽眾信箱▸ 17rti@rti.org.tw☀郵寄地址▸ 台灣104237 台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客語節目☀微信WeChat▸ rti0228856168(北安小姐姐)

  1. HACE 5 DÍAS

    (暴雷版)大聊追劇心得——星空下的黑潮島嶼(下)

    受訪者:賴翰俊/苗栗客家人 💡受訪者與本集主題介紹:       賴翰俊是來自苗栗的客家人,在《星空下的黑潮島嶼》上線後,每週跟播最新的劇情、在戲劇節目結束後還會收看劇組的直播,也因為這部戲開啟對台灣史的更大興趣,進而走訪景美人權園區。《星空下的黑潮島嶼》以綠島(火燒島)1950年代的新生訓導處為背景,綠島在威權統治時期作為關押大量政治犯(政治受難者)、進行思想改造與強制勞動的地方,《星空下的黑潮島嶼》即在描述政治受難者的多元省籍、多元族群及多元身分(各種不同職業),在這片土地上的辛酸血淚。 👂本集節目重點:     ➢對於「不夠客家」的批評:何謂「客家」?用客語呈現客籍受難者經歷的過去、何謂「不夠客家」?對客家劇的期許?     ➢情感互動的描繪:政治受難者彼此之間、受難者與管理者之間、受難者與綠島居民之間、受難者與其家人們之間,有哪些難忘的情感互動?     ➢同理或批判的地方:呈現具有歷史重量跟苦難色彩的歷史劇,如何避免醜化或美化,比例之間應該如何拿捏? 學兜仔客家話 & 延伸思考    「你有看這部戲無?面對無共樣省籍、族群个政治受難者,有哪一儕分你特別有感覺?」

  2. 4 AGO

    (不暴雷版)大聊追劇心得——星空下的黑潮島嶼(上)

    💡本集主題介紹:        客家電視台於今年出品的《星空下的黑潮島嶼》影集,以綠島(火燒島)1950年代的新生訓導處為背景,描述在威權統治時期作為關押大量政治犯(政治受難者)、進行思想改造與強制勞動的綠島,政治受難者在這片土地上的辛酸血淚。本集由兩位主持人,以不暴雷的方式,重新介紹當時的時空背景與歷史脈絡,包括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為何會選擇在綠島成立「新生訓導處」;戲中的哪些情節皆為真實的口述歷史內容;政治受難者在被送到綠島之前、送到綠島之後、離開綠島之後分別過著怎麼樣的生活。 👂本集節目重點:     ➢政治犯、思想犯、良心犯、新生、政治受難者,這些詞彙各自有哪些內涵?新生訓導處的「新生之家」與「革命之門」有什麼意涵?     ➢白色恐怖時期綠島作為怎麼樣的地方:從1951年到1965年設台灣省保安司令部新生訓導處、到1972年至1987年則是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綠洲山莊,關押建築、管理方式有何差異?     ➢這群政治受難者為何會被抓來綠島、來到綠島的路程多艱辛?在被送到綠島之前、在綠島上、跟離開綠島後,這群政治受難者是過著怎麼樣的生活?     ➢戲劇背後的真實故事:關碉堡與受難者間的互助;家屬會面時禁止家屬說「方言」(當時的稱呼為方言:禁止說台灣的本土語言);受難者與綠島居民之關係(教居民種菜、家教、看病甚至戀愛);受難者的多元職業、階級、省籍與族群;管理者跟政治犯的關係?

  3. 14 JUL

    踏入心理學系領域的屏東內埔細妹仔後生人

    受訪者:阿華/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學生 💡受訪者與本集主題介紹:        阿華是來自屏東內埔的客家人,爸爸媽媽也都是來自內埔的客家人,由阿公阿婆帶大的她、可說是從小浸淫在客家話環境。到國小開始到高雄讀書、大學則就讀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碩士就讀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慢慢發現客語作為台灣的少數語言之一,但還是會透過不同的機會持續保持客語認同。本集由她來分享屏東內埔的客庄回憶,以及從她的所學專業出發,心理系所學為何、何謂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兩者的工作內容有何差異、與精神科醫生的差別何在、取得心理師執照的條件為何、對諮商的汙名破除,並提供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實踐的、維護或監測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 👂本集節目重點:     ➢屏東內埔的客庄回憶:菁仔(qiangˊ eˋ)、蝦公粄(haˇ gungˊ banˋ )是什麼意思!     ➢諮商心理師vs.臨床心理師vs.精神科醫生、其訓練過程、專長與執業內容之差異?     ➢對心理諮商的汙名破除,有哪些推進與侷限、應如何健康地看待心理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平常就能實踐的、維護心理健康、監測自己心理健康的方式? 學兜仔客家話 & 延伸思考    「譴心閼肚、心情慍悴个時節,你會做哪兜事情轉換心情?」

  4. 23 JUN

    成為一個有歷史感的人——專訪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生張念存

    受訪者:張念存/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生 💡受訪者與本集主題介紹:        張念存是來自苗栗公館的客家人,畢業於國立台北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現為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生,並在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擔任白色恐怖史料解讀班的助理。本集訪問到他開始對「歷史」特別是「戰後台灣史」感興趣的過程,並提到出生深藍家庭背景下,他怎麼看待「轉型正義」乃至於「不當黨產」的概念,也為大家科普史料彙編具體的工作內容為何、政治檔案與口述訪談等史料間的關係,並針對政治檔案中會看到的、曾參與威權統治時期黨國體制鞏固的參與者/協力者/加害者之人名,應如何評價與注意之處。 👂本集節目重點:     ➢「政治不入校園」這句話在威權統治時期產生的脈絡為何?到現在講出這句話又具有怎麼樣的意涵?     ➢針對曾參與威權統治時期黨國體制鞏固的參與者/協力者/加害者,應如何評價與背後應該注意的複雜性?     ➢史料彙編具體的工作內容為何?其對台灣史研究之貢獻與助益何在?政治檔案與口述訪談等史料間的關係為何? 學兜仔客家話 & 延伸思考    「麼个安到『做一个有歷史感个人?』?無論你係毋係讀歷史系,對台灣歷史有基礎認識个重要性在哪?」

Acerca de

隨著媒體分眾化,資訊爆炸、各自沉浸在同溫層中、真正的溝通愈來愈困難,【有料、無料,共下坐尞】希望透過有料的嚴肅時事、無料的輕鬆話題,談青年觀點、社群經營,也談不同觀點之間的碰撞,結合日常生活、時事趨勢與重要議題,讓聽友輕鬆跨越舒適圈,思考這些議題對生活的影響。 ☆聽友來信☀Facebook▸ 央廣臺灣客語粉絲團☀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ttle_min4meya/☀聽眾信箱▸ 17rti@rti.org.tw☀郵寄地址▸ 台灣104237 台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客語節目☀微信WeChat▸ rti0228856168(北安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