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廣臺南分臺AM1314

警廣臺南分臺AM1314

警廣臺南分臺 有豐富多元的節目 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警廣服務中心】詐術千奇百怪 白河警教你冷靜識詐

    -3 H

    【警廣服務中心】詐術千奇百怪 白河警教你冷靜識詐

    ☆訪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白河分局偵查隊 王鐘民副隊長/段雅倩警員 Q1:轄內詐騙發生最多的是哪幾種詐騙手法? A1:假交友詐騙、投資詐騙,及兩種結合,先談心、噓寒問暖後,再進一步介紹投資。 Q2:轄內遭詐騙的年齡層為何? A2:我們轄區內是比較多高年齡層的爺爺奶奶,但近來遭受詐騙的都是年輕人及中壯年,爺爺奶奶現在都會參加公家單位舉辦的樂齡課程,常常會結合詐騙宣導,也都會跟同學討論哪個朋友詐騙,提升自我防詐知能。 Q3:能否分享轄區內印象最深的詐騙案件? A3:有一個阿姨先加入LINE的投資群組,群組就要求他下載投資APP,線上操作投資股票及黃金,資金投入後,帳面獲利很高,就覺得信心大增,再加入另一個投資群組,下載另一個投資APP,等於同時被兩個詐騙集團詐騙,前後面交11次,金額高達2,100萬,前後時間不到3個月。 Q4:有沒有什麼詐騙手法要告訴大家? A4:每一種詐騙手法,不管存在多久了,都還是會有新的被害人,但最近去跟里民聊天,叔叔、阿姨近期都有接到公務機關來電,稱身分遭到盜用,會涉及刑案,然後電話會轉接警察單位,再轉到檢察官,會以「偵查不公開」為由,要求當事人不要告知家人及朋友,之後開始電話的疲勞轟炸及恐嚇,讓當事人一步一步慢慢走入設好的圈套,進而將金錢及帳戶交付,這種詐騙手法電話,我爸爸上個月也有接到,他也是對電話那頭的詐騙集團深信不疑。 Q5:有沒有什麼要跟民眾呼籲? A5:接到不明來電不要恐慌,覺得有疑問就馬上掛掉電話,並向警察機關求證,撥打165或110,對於被詐騙的被害人,不要苛責及謾罵,不要去說會被詐騙都是因為貪心,讓被害人遭受二次傷害,詐騙手法日新月異,每天都在更新,有時候連警察遇到都還會懷疑是不是真的。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8 min
  2. 【健康小百科】國際母乳週推廣母乳哺育與永續支持

    -4 J

    【健康小百科】國際母乳週推廣母乳哺育與永續支持

    ☆訪臺南市政府衛生局 吳佳嫻衛教指導員 國際母乳週(World Breastfeeding Week, WBW)是由世界母乳聯盟(WABA)於1992年發起,並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支持與共同推動。這個全球性行動旨在提升社會各界對母乳哺育的重視,促進政策改變、醫療制度改革與家庭支持,創造一個有利於母乳哺育的社會環境。國際母乳週每年訂於8月1日至8月7日舉行,目前已有超過120個國家響應。 Q1:今年國際母乳週的主題是「優先考量母乳哺育-建立永續支持系統」,這句話代表什麼意義? A:2025年國際母乳週聚焦於將母乳哺育納入社會與健康政策的核心位置,並強調需要建立持久且有效的支持系統,以確保母親在整個哺乳旅程中都能獲得適當的協助與環境。 為什麼要「優先考量母乳哺育」? 支持母乳哺育的環境不僅能為家庭帶來益處,還能大幅減少人工哺育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母乳能降低寶寶感染、過敏及慢性病風險,對媽媽來說則能降低乳癌、卵巢癌與糖尿病機率,還有助於產後恢復。而對整體社會來說,母乳哺育是自然且無需包裝、運送的糧食,有助減少資源浪費與碳足跡。 什麼是「永續支持系統」? 這包括從個人、家庭、社區、職場、醫療體系到政策面的整合支持,例如: 醫療端:母嬰親善醫療院所推動初乳哺餵與母嬰同室。 職場端:提供哺乳時間、哺(集)乳室與彈性工作制度。 社區端:母乳支持團體、母乳諮詢室等專業協助。 政策端:法規保障產假與哺乳權益。 本次主題號召政府、企業、醫療機構與大眾共同投資在支持母乳哺育的環境建設,不只是在母親生產後短短幾週,而是長期持續、全方位的守護與陪伴。 Q2:臺南目前在推動母乳哺育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 A: 我們積極配合國民健康署政策,推動「母嬰親善醫療院所」,這包括提供母乳哺育衛教、諮詢、以及在機構內打造哺乳友善空間。此外,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林森辦公室設有母乳諮詢室,提供免費一對一哺乳諮詢服務,若哺乳媽媽有哺乳相關問題(如寶寶含乳不良等),需要專業人員進行面對面諮詢服務時,可進行預約(預約網址請上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查詢並登記),預約後以LINE訊息溝通釐清哺乳媽媽的問題,當透過通訊軟體無法有效解決時,則由臺灣母乳協會義工安排時間預約面對面哺乳諮詢,請哺乳媽媽帶寶寶前來「母乳哺育諮詢室」一對一解決問題,全程不收費。另外,也辦理很多母嬰照護技能課程和成立母乳支持團體。 Q3: 除了醫療端,社區與家庭的角色也很重要。母乳支持團體有多少影響力? A:許多媽媽在出院返家後,常常面對哺乳困難、母嬰照護、家庭與職場壓力,若再加上缺乏親友支持,極容易中斷母乳哺育。這時,社區內設有母乳支持團體就顯得格外重要,不僅能提供實用知識,更是媽媽情感支持的溫暖依靠。 為強化哺乳支持系統,臺南市積極推動成立25個母乳支持團體,每個團體每月辦理1場次活動,全年預計辦理300場次。課程形式包含實體與線上視訊兩種方式,媽媽們可依自身需求彈性選擇參加,讓哺乳支持不受距離與時間限制。 每場次課程內容豐富,涵蓋哺乳技巧指導、育兒經驗分享、情緒支持與親子共讀推廣,幫助媽媽在哺育的路上獲得知識、力量與陪伴,減輕育兒壓力,提升家庭幸福感。課程資訊可至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官網查詢與下載,誠摯邀請每一位孕婦、產婦及眷屬踴躍參加,一起在愛與支持中持續前行! Q4: 如果要鼓勵新手媽媽,有沒有一句話想送給她們? A: 哺乳與育兒的路上沒有完美,只有陪伴。每位媽媽都值得被傾聽、被支持。記得,重要的是你願意開始,也願意尋求幫助。別忘了,妳並不孤單,醫療團隊、家人、朋友與整個社會都在妳身邊。不只是妳在照顧寶寶,很多人也在照顧妳。放輕鬆、相信自己,妳的愛與努力就是寶寶最好的開始。 Q5: 國民健康署與地方政府還提供哪些資源給家長? A: 資源非常多元,包括: 國民健康署孕產兒關懷LINE@(ID: @mammy870870)國民健康署孕產婦關懷專線 0800-870-870 (國語諧音:抱緊您、抱緊您),諮詢時間:周一至周五08:00~18:00;週六09:00~13:00(國定假日除外)。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母乳哺育諮詢專線(06)6335870,諮詢時間為上班時段(國定假日除外)。國民健康署產婦關懷網站(網址https://mammy.hpa.gov.tw/)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母乳哺育專區為協助民眾因應孕產期或迎接新生兒等生活的變化,提供孕產婦懷孕週期議題、嬰幼兒發展議題、爸爸孕產育兒與伴侶支持議題、孕產資源、母乳哺育資源、哺集乳室地圖等專業知識與資訊,我們鼓勵家長們多加利用這些資源,讓育兒路上不孤單。 Q6:今年國際母乳週臺南有哪些活動? A: 我們將在8月2日於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4樓烏邦圖書店舉辦「2025哺乳媽媽經~愛的饗宴」活動。活動內容包括親子共讀、哺乳姿勢實作、嬰兒安撫、心靈紓壓等,歡迎孕婦與眷屬參加,全程參加者可獲得西點餐盒與莫蘭迪不鏽鋼保溫碗等好禮,期待大家一起來感受這份「愛的禮物」。 備註:因場地關係當天限15組共30名,若8月2日場次額滿,可報名11月1日場次,若民眾想要報名可撥打(06)6357716轉279吳小姐或上網搜尋「2025哺乳媽媽經~愛的饗宴活動」。 結語: 從醫療端的推動、社區團體的支持,到社會大眾的理解與陪伴,每一個人都可以是母乳哺育的助力。投資母乳哺育,就是投資下一代的健康與幸福。讓我們一起為媽媽與寶寶,創造一個更友善、更溫暖的環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9 min
  3. 【監理資訊站】監理防詐與駕照管理制度說明

    -6 J

    【監理資訊站】監理防詐與駕照管理制度說明

    ☆訪麻豆監理站 陳毅軒股長 一、詐騙無所不在,原先提醒民眾要注意結尾網址是否有gov.tw;但新型態的詐騙結尾網址也有gov.tw,所以要確認https://後首段有gov.tw才是正確的;假的https://後有一堆東西,到最後一段才會出現gov.tw,這個就是假的。如果真的無法確認,建議自行google搜尋監理服務網或撥打就近監理站的電話做查詢,千萬不要依照信件上的步驟處理,才能遠離被詐騙的風險。 二、屆滿75歲者(中華民國31年7月1日(含)以後出生之駕駛人),如果在這時間前出生的,如果沒有違規行為,駕照是永久有效的,但如果有發生違規就會需要每三年換一次。 辦理需要的證件: 身分證、汽機車駕照(沒有沒關係)、近兩年一寸的照片(太年輕的不行)、規費(一張駕照50元)及最重要的體檢表(可去醫院、衛生所及體檢代辦所、監理服務網查詢的到) 體檢需要注意事項: 眼睛視力要符合規定(沒戴眼鏡左右眼要0.5雙眼0.6、有戴眼鏡左右眼要0.6雙眼0.8以上,如果一隻眼睛視力不好沒達標,剩下的那一眼必須達到沒戴眼鏡0.6、有戴眼鏡0.8以上,才能騎機車;想開車必須加測視野範圍檢驗,達120度才能開車),其他欄位都必須是正常,或是醫生要註明(不影響駕車),不然本人還是必須來監理站一趟,讓我們專業人員鑑定是否能駕車。 三、交通部自109年9月7日放寬可控制之癲癇者考領駕駛執照。駕駛人應於駕駛執照有效期限屆滿前後一個月內,檢具最近三個月內由醫療院所之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或曾參加神經相關專業訓練的兒科醫師,出具最近二年內未癲癇發作並加註專科醫師證照號碼之診斷證明書。 如果持照期間癲癇發作故意隱密、或是隱蔽病情違規考照,可能會觸犯刑法(使公務人員登載不實)。駕照會被註銷還會受刑法的處罰。 最後講述(上述這些規定,不是政府要禁止這些族群騎車或開車,而是要讓大家能更安全地行駛道路)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9 min
  4. 【警廣服務中心】暑期保護青少年 嘉市警推3D反毒競技比賽

    29 JUIL.

    【警廣服務中心】暑期保護青少年 嘉市警推3D反毒競技比賽

    ☆訪嘉義市政府警察局少年隊 洪永芳警務員 Q:如何加強保護青少年安全? A:平時嘉義市在市長黃敏惠提出的「教育當先鋒,警政作後盾」犯罪預防理念下,警察積極與教育單位及相關局處跨域合作,持續不斷辦理「走進校園、走入人群」,著重實施反毒、反詐、反霸凌等少年犯罪預防的紮根教育。在暑假期間,學生放假、離開校園師長的保護,嘉義市政府更是不敢懈怠,今年如同往年落實推動「暑期保護青少年-青春專案」,警察局結合教育處、社會處、工務處、建設處、衛生局、消防局及社會各界力量,公私協力、跨域合作,共同為淨化妨害青少年成長環境盡一分心力。在警方作為部分,我們特別針對組織類、毒品類、詐欺類及性暴力類等近期常見少年犯罪類型來做加強查緝,尤其追溯嚴懲利用兒少犯罪之人,一旦緝獲建請從重求刑。另外,我們還有4大宣導重點:(1)防制少年遭受假網路拍賣及購物、假遊戲點數及虛擬寶物、假求職詐騙,並強化法治教育,使少年與法定代理人認識民事侵權行為連帶損害賠償責任,避免不諳法令被吸收成為詐欺集團成員。(2)防制少年接觸新興毒品與(電子)菸害。(3)防制兒少性影像、兒少性剝削相關犯罪與危害。(4)防制青少年涉入實體及網路賭博,避免財務糾紛使其脫離正常生活、衍生進階犯罪並被犯罪組織吸收。 Q:有無何特色作為? A:我們警察局從早期91年的野外求生營開始,至今已延續舉辦23年,在暑期規劃各項多元體能、休閒及知識學習課程活動,防杜少年偏差行為及被害,營造優質少年成長環境,每年都受到雲嘉嘉地區民眾高度期待與熱烈參與。今年特別爭取中央補助經費,與少年輔導委員會合作舉辦多場親職沙龍講座,還有即將在8月15、16日登場的3D反毒競技比賽、舊時警察文化體驗營等活動,前所未有的首創活動精彩可期。活動公開報名訊息持續在本局臉書粉絲專頁及IG發布,邀請大家持續追蹤,把握機會、不要錯過喔! Q:說明近期少年犯罪趨勢? A: (1)近2個月(114年5-6月)來看,嘉義市查獲少年犯罪移送少年法庭審理42件50人,與去年同期32件36人比較,件數增加10件、人數增加14人。經分析,案類以詐欺洗錢居多(19人占38.0%),年齡以17歲最多(21人占42.0%),性別以男性居多(41人占82.0%),教育程度以高中、職占多數(27人占54.0%),犯罪原因以謀財為主(25人占50.0%),發生時間以16至18時居多(13人占26.0%)。 (2)本期查獲少年犯罪人數較去年同期增加14人,增加案類以詐欺增加8人最多,兒少性剝削及竊盜各增加3人並列次之。除對於涉案少年轉介教育、社政及少輔會實施關懷輔導外,暑期與各相關局處針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場所,實施擴大聯合稽查,以及時查察處置。另為兒少加強開辦有益身心之實體競賽或活動,藉以灌輸民刑事法律責任及正向價值觀,避免不諳法令被吸收成為詐欺集團成員。 (3)綜觀全國,近年少年犯罪人數及犯罪率均有增加趨勢,且多與成年共犯有關。尤其隨著時代改變、科技應用的普及,青少年很多行為早已不受校園圍籬實體框架,而且處在核心家庭、雙薪家庭結構,若又缺乏家長關照、陪伴,被害及觸法機率將大幅增加。如今只要連上網路,身心都隨時能被侵害,因此,我們常規勸新世代教養思維要升級,除了在意血濃於水的血緣關係,更要著重能開啟與孩子情感交流的「對話關係」,常與孩子情感溝通交流,才能獲知更多少年所接觸的資訊、價值觀正確與否,即時導引回正軌,而非往偏差,甚至是向幫派組織靠攏。 Q:給予家長的提醒? A:少年成長過程難免遭遇掙扎、誘惑與挑戰,希望關愛孩子們的家屬或大人都能多一份耐心,尊重、正視並傾聽孩子們內心真正的需求(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四大原則-兒童最佳利益、禁止歧視、尊重兒童意見、生存及發展權),來好好陪伴孩子安全成長,直到他發展健全成熟。這陪伴過程也並不孤單,學校及政府部門提供相當多的資源協助輔導少年偏差、曝險及觸法等行為,不用擔心害怕面對問題,適時對外求助,兒少是未來主人翁,更是眾人要共同守護的資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8 min
  5. 【健康小百科】肝炎篩檢與防治

    24 JUIL.

    【健康小百科】肝炎篩檢與防治

    ☆訪臺南市政府衛生局 莊筠兒技士 Q1:何謂肝炎? A1:肝炎顧名思義是指肝臟正處於發炎的狀態,造成肝細胞的破壞,有許多原因都會引起肝臟的發炎,像是酒精、藥物、病毒感染,這些外來物質會引起我們體內的保護機制,也就是免疫反應,開始釋放發炎物質,因此導致肝臟被破壞。肝炎又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肝炎要特別注意有可能在短時間轉變成猛爆性肝炎,肝細胞大量壞死,來不及修復,導致肝臟衰竭,致死率極高。 Q2:什麼是慢性肝炎呢? A2:慢性肝炎是指肝臟持續發炎超過6個月以上的時間,肝臟就會開始纖維化,也就是醫生說的肝粗粗的,肝纖維化是可逆的,如果一直放著,大約五分之一的人就會變成肝硬化,而肝硬化每年就有3-5%的機會會產生肝癌。在臺灣,大部分是病毒性肝炎引起慢性肝炎,而且是以B、C型肝炎為主。 Q3:什麼情況會得到B、C型肝炎呢? A3: 一、B、C型肝炎會透過血液來傳染,像是共用針頭、共用牙刷、刮鬍刀、紋眉刺青、或是不安全性行為,這些都是高風險的行為,因為都可能接觸到血液,如果器具、用具消毒不乾淨或非一次性的使用,都很可能造成感染。 二、B型肝炎還有另外一種傳染方式,孕婦生產時,會透過產道傳染給新生兒,所以孕婦在產檢的時候,醫生都會幫孕婦做B型肝炎的檢驗。除了嬰兒出生後都會接種B肝疫苗,如果孕婦為高傳染性B肝帶原(e抗原陽性),其新生兒於出生24小時內儘速注射1劑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減低被B肝傳染的機會。 Q4:肝炎有什麼症狀嗎? A4: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它沒有神經,不會表現出痛覺,大多數的人在初期是沒有症狀的,部分患者會出現一些症狀,像是腸胃不適、食慾不振、疲倦、噁心、嘔吐。等到開始出現尿液呈現茶色、黃疸(皮膚、眼白黃黃的)、右上腹會覺得有悶痛感,已經是比較嚴重的情況了。 Q5:要如何知道自己有B、C型肝炎呢? A5:要透過抽血檢查才能發現,因此國民健康署從109年9月28日開始,擴大B、C型肝炎的檢查資格,年滿 45至79歲民眾及40至79歲原住民,都有終身一次抽血檢查的機會,所以我們只要攜帶健保卡,到成人預防保健醫療院所做查詢,有符合資格者都可以做檢查。 Q6:檢查發現有B、C型肝炎怎麼辦呢? A6: 雖然B型肝炎目前尚無法治癒,如果檢查發現有B肝,配合醫師規律服藥,每半年到醫院抽血加超音波檢查,定期追蹤,除了抑制病毒,也可以減緩肝病的進展。另外,B肝患者若符合給付範圍,藥物也是由健保給付。如果檢查發現有C型肝炎,目前是有藥物可以根除的,而且健保署全面開放C型肝炎口服新藥納入健保給付,只要抽血檢驗出C型肝炎抗體,並進一步驗出體內有C型肝炎病毒,健保可以給付藥物治療的費用約新臺幣20萬元,病患只需要負擔部分負擔及掛號費,因此若發現自己有C肝不用害怕,反而要盡早到醫院就醫。 Q7: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有比較好嗎? A7: 傳統治療藥物治療成功率僅7至8成,且副作用較大(噁心、食慾不振、皮膚乾癢)、治療期間需半年至一年,因此病人容易卻步,也較難配合完成整個療程。 全口服新藥效果當然比以前好,而且還有很多優點 1、口服的服藥方式,比以前需要打針治療,方便許多 2、療程縮短至3個月 3、治療成功率更是高達99% 4、副作用大幅降低,可能有輕微頭痛、疲倦感等副作用。 Q8:平常如何保肝呢? A8: 平常要有健康的生活型態,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搭配均衡的飲食,避免菸酒檳榔等不健康的行為,是護肝的不二法門。藉由運動和飲食來維持正常的體重範圍,也可避免脂肪肝的形成。平時也要避免血液接觸的高風險行為,像是共用牙刷、刮鬍刀、刺青紋眉等,才能避免無形中被傳染肝炎。及早做篩檢也是很重要,若是發現需接受治療,也要遵從醫師的指示,定期回診追蹤,完成療程,99%都能治療成功。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6 min
  6. 【監理資訊站】汽機車燃料使用費開徵 風災戶得展延至年底

    23 JUIL.

    【監理資訊站】汽機車燃料使用費開徵 風災戶得展延至年底

    ☆訪臺南監理站 李國德股長 Q1、每年7月份是汽機車燃料使用費開徵期,繳納期限、繳納方式是否再次提醒車主朋友? A1: 自用汽機車每年7月份開徵,繳納期限至7月31日,特別提醒車主注意,其徵收費額所屬期間為今年度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網路繳納:監理服務網(https://www.mvdis.gov.tw/)或手機下載「監理服務App」,以信用卡或金融活期帳戶線上繳納;銀行公會「e-Bill全國繳費網」或手機下載e-Bill全國繳費網App,以金融活期帳戶或晶片金融卡線上轉帳繳納。行動支付繳納:透過嗶嗶繳、一卡通MONEY、橘子支付、元大銀行、蝦皮購物、街口支付、永豐銀行、悠遊付、台北富邦銀行及全支付等App繳納。電話語音轉帳:服務專線412-1366,服務代碼均為169# 。臨櫃繳納:持紙本繳納通知書至金融機構、郵局、超商或駐各區監理所、站代收公庫繳納。約定轉帳扣款監理服務網(汽機車>燃料費項下)或於監理服務APP(報名申請項下)線上設定。填妥委託轉帳代繳汽(機)車燃料使用費約定書上傳至各區監理所官網線上申辦專區,或郵寄各區監理所辦理,並於次期起透過約定帳戶自動扣繳。 Q2、如果未收到汽機車燃料使用費繳費單或遺失,應如何繳納? A2: 超商(統一、全家、萊爾富、來來)多媒體機查詢、補單及繳費。監理服務網(https://www.mvdis.gov.tw/)或監理服務App、或行動支付App線上繳納。使用汽燃費電話語音服務系統查詢及繳費。以電話或臨櫃向監理機關補單後,持單至金融機構、郵局或超商繳納。 Q3、有哪些情形,不會收到紙本燃料使用費繳費通知單? A3: 已申請汽燃費電子繳款單,會直接寄至指定之手機號碼或電子信箱。已申請約定轉帳扣款,繳納期限到自動扣款,不會收到紙本燃料使用費繳費通知單電動汽機車免徵收燃料使用費。車牌吊扣期間大於今年度全年度徵收期間。今年度開徵挑檔前已繳完燃料使用費者,例如:新領牌車輛、已過戶車輛、已辦理停駛、繳銷、註銷或報廢車輛。 Q4、如何查詢燃料使用費是否已繳納? A4: 於監理服務網(https://www.mvdis.gov.tw/),點選「汽機車-燃料費-繳費紀錄及列印」,輸入車主身分證號(或統一編號)、生日(法人車不需輸入)、車號、年度,即可線上查詢及列印。利用監理服務APP,使用「汽機車燃料費繳費紀錄」功能查詢。(限車主為自然人)以電話或臨櫃向監理機關查詢。超商多媒體機查詢是否欠費。 Q5、為何有些車主已經繳過汽燃費的車輛,還會收到繳納通知書?? A5:因汽燃費開徵繳納通知書之印製,從系統整批挑檔、廠商印製、郵寄到民眾接收需一段時間,若這段期間已繳費卻仍收到繳納通知書,可電洽公路監理機關確認,或於監理服務網查詢繳費紀錄,並保留繳納收據,請勿再次繳費以免重複。 Q6、為何車輛不見多年,還會收到汽燃費繳納通知書? A6:車輛失竊除向警方報案,取得報案證明外,請檢具相關證件【如係個人車主持國民身分證正本、印章,若屬公司行號車主,應準備公司、行號主管機關核准登記之公文、印章】,洽就近公路監理機關辦理失竊註銷手續,汽機車燃料使用費繳至報車輛失竊前1日止。 Q7: 車輛已老舊不堪多年未使用,是否仍須繳納汽燃費? A7:如果車輛已不使用,須持車牌、行照至監理機關辦理報廢手續,辦理車輛報廢時,須先結清該車以前年度汽燃費欠費,以及當年度至報廢前1日止之汽燃費。 Q8:車輛已經賣給別人,為何還會收到汽燃費繳納通知書? A8:車輛如已移轉出售,記得至監理機關辦理過戶登記,若未辦理者,監理機關針對該車所有行政文書仍以登記車主為通知對象,所以仍應就近至監理機關辦理過戶登記手續,以維權益。 Q9: 汽燃費逾期未繳納會遭罰款嗎? A9: 汽車每一車輛之汽車燃料使用費累計欠繳金額達900元以上未滿6,000元者,會處300元罰鍰至1,800元罰鍰。汽車每一車輛之汽車燃料使用費累計欠繳金額6,000元以上者,會處500元罰鍰至3,000元罰鍰。。機車每一車輛之汽車燃料使用費累計欠繳金額達900元以上未滿1,800元者,處300元罰鍰。機車每一車輛之汽車燃料使用費累計欠繳金額1,800元以上者,處600元罰鍰。 Q10:如受風災影響,可否展延繳納汽燃費? A10:如因風災關係,汽燃費可展延至114年12月31日止。 Q11: 燃料使用費開徵,又有不肖人士趁機詐騙傳聞,車主該注意哪些? A11:切勿點擊來源不明電子郵件、簡訊或連結,可自行搜尋「監理服務網」上網查詢,或下載監理服務APP查詢,也可以電洽公路局用路人服務中心0800-231-035免付費電話,或向各監理所站查證,以免受騙。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8 min
  7. 【警廣服務中心】道交條例修正汽車偽變造及矇領車牌罰鍰大幅提高 新營警籲勿觸法

    22 JUIL.

    【警廣服務中心】道交條例修正汽車偽變造及矇領車牌罰鍰大幅提高 新營警籲勿觸法

    ☆訪臺南市政府警察局新營分局交通組 張明華組長 Q1立法院近期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2條及第85條之3修正案?有何修正重點?請組長為聽眾朋友們說明: A1 立法院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2條及第85條之3修正案,汽車偽造、變造及矇領車牌者,罰鍰大幅提高至7萬2000元,並當場移置保管車輛;若使用假車牌致人傷亡,或是10年內第2次違反規定,可沒收車輛。不過,交通部表示,原定15日上路的《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2條修正案將延後實施,新制包含使用假車牌最高可罰7.2萬元,以及當場移置保管車輛等規定,因準備作業尚未完成,將延後實施,時程未定。加重罰則,當場移置保管:提高拼裝車未經核准領用牌照行駛、使用吊銷、註銷的車牌,以及車牌借他車使用或使用他車車牌的罰鍰,可處汽車所有人的罰鍰從現行3600元以上1萬800元以下,提升至3600元以上3萬6000元以下,並當場移置保管車輛。 加重無懸掛有效車牌罰則:未領用牌照行駛、牌照吊扣期間行使、已領牌未懸掛或不依指定位置懸掛車牌、牌照經吊銷仍行駛、報廢登記車輛行駛及號牌遺失不報請補發經舉發後仍不辦理而行駛等行為,將直接對汽車所有人處最高額的罰鍰3萬6000元,並當場移置保管車輛。。偽造、變造車牌加重處罰:針對使用偽造、變造及矇領車牌,將處汽車所有人最高額再加倍的罰鍰,可重罰7萬2000元,並當場移置保管車輛。如果偽造變造他車車牌、違規致人傷亡,或是10年內第2次違反規定,可沒入車輛。併罰非汽車所有人之汽車駕駛人:增訂汽車駕駛人未領用牌照行駛、使用偽造、變造或矇領之牌照、牌照吊扣期間行使、已領牌未懸掛或不依指定位置懸掛車牌、牌照經吊銷仍行駛、報廢登記車輛行駛及號牌遺失不報請補發經舉發後仍不辦理而行駛之汽車,依最高罰3萬6000元。第12條第4項增列2增訂態樣:使用偽造、變造或矇領之牌照、不依指定位置懸掛於道路停車者。 Q2近期乳癌名醫走斑馬線命喪公車輪下,如何落實人本交通,禮讓行人安全? A2 交通部近期修正「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駕駛不停讓行人致輕傷,罰鍰調高至1.8萬元,重傷比照現行致死調至3.6萬元,且另有刑責,114年6月30日上路,但仍然發生這起憾事。未禮讓行人的處罰標準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自2023年3月31日起實施,一般情況下罰鍰為新臺幣1,200元至6,000元,汽車6000元,未禮讓行人也可能導致記點3點,若1年內記滿12點則吊扣駕照2個月,並需接受道路交通安全講習。 若因此致人受傷或死亡,罰鍰將加重,並可能吊銷駕駛執照。 處罰標準與認定:一般未禮讓行人:當車輛行近行人穿越道時,若車輛前端(汽車)或前輪(機車)距離行人行進方向不足1個車道寬(約3公尺)且車輛前懸已進入行人穿越道線,即構成違規。若未停讓帶有白手杖或導盲犬的視障者,罰鍰會再加重。致人死傷的處罰:若未禮讓行人造成人傷亡,最高可達3萬6,000元,並吊銷駕照。機車違規:機車一年內有2次以上未停讓行人者,罰鍰最高可至6,000元。禮讓行人是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觀念,駕駛人行近路口應「慢看停」減速、注意周遭人車、並在行人穿越道前停車,確保行人先行;行人則應遵守「行人停看聽」原則,在安全地點停等,注意來車,並走行人穿越道,不違規穿越馬路。 駕駛人安全守則:慢看停;慢:接近路口時減速慢行。 看:左右擺頭確認有無行人或來車。停:必要時停車,禮讓行人優先通行。接近路口時應放慢速度,隨時注意周遭情況,並在行人穿越道前停車禮讓行人通過。行近行人穿越道:無論有無號誌或行人穿越道,只要有行人穿越,車輛都應暫停禮讓。行人安全守則:停看聽;過馬路前在安全地點停下,注意左右來車,並留意車輛警示音。行人穿越道:務必在劃設的行人穿越道上通行,不可違規穿越馬路。夜間或視線不佳時,應穿著顏色鮮明或反光的衣物,增加駕駛人的辨識度。勿在路段中穿梭:不在車陣中、禁止穿越路段、或護欄、安全島附近任意穿越馬路。本分局執法作為:本分局配合警政署執行「取締路口不停讓行人執法專案勤務」,針對路口不停讓行人、非號誌化路口未依標誌標線號誌停車再開、人行道違規(臨時)停車及取締道路障礙等重點執法項目,加強執法作為,本分局呼籲各位駕駛人於騎車或開車行經路口時,應放慢速度注意路況,轉彎時注意車輛A柱後方的死角,擺頭確認行人穿越道有無人、車通行,發現行人穿越線上有行人準備要通過時,應停止讓行人先行走,依據警政署規定,倘若汽車前懸進入行穿線,未保持3公尺距離(約一個車道寬),警察即可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4條或48條不停讓行人舉發之,亦請行人準備通過路口前,請遵守行人專用號誌或綠燈,等候時應站立於安全地點,通行時請走在行人穿越道上,並注意有無來車,切勿低頭使用手機,以共同營造友善的用路環境。 Q3最後組長有什麼提醒聽眾朋友的。 A3 路權就是用路人有優先通行的權利。它是建立行車秩序、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規則,也是判斷交通事故肇事責任的基礎。路權優先順序: 支線道車應讓幹線道車先行。(閃紅閃黃、停讓標字或標線(地面倒三角標線圖樣))如同為直行車或轉彎車者,左方車應暫停讓右方車先行。(駕駛人行駛方向的左方即為左方車)轉彎車應讓直行車先行。(無論左轉或右轉彎均應禮讓直行車優先通行)對向行駛之左右轉車輛已轉彎須進入同一車道時,右轉車輛應讓左轉車輛先行。如進入二以上之車道者,右轉車輛應進入外側車道,左轉車輛應進入內外側車道。行至無號誌之圓環路口時,應讓已進入圓環車道之車輛先行。(如果圓環外側車道不禮讓內側車道優先通行,那麼行駛內側的人就只能沿著圓環一直繞圈圈了) 閃光號誌的設置地點常為易肇事路口,駕駛人在經過路口時應更為謹慎,且駕駛人行經路口均應速慢行,行車建立路權觀念,培養禮讓精神,減少憾事發生。本分局為防制傷亡交通事故發生,特別針對轄內易肇事路段及時段,編排警力實施綿密稽查,提高見警率,並針對侵略性重大違規加強執法取締,期以嚴正執法作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減少民眾生命財產損失,確保交通安全。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8 min
  8. 【健康小百科】保護靈魂之窗 談兒童視力保健

    17 JUIL.

    【健康小百科】保護靈魂之窗 談兒童視力保健

    ☆訪臺南市政府衛生局 黃培綺衛生稽查員 暑假期間學童們沒有規律作息,且多數都從事「用眼性」的休閒活動,一下看手機、打遊戲,天氣熱又減少戶外活動,可能兩個月暑假過後,近視度數就增加300度!根據學童用眼行為調查發現,近距離用眼的「時間」及「距離」是影響學童近視的關鍵,因此每近距離用眼30分鐘後,最後要休息10分鐘,讓眼睛有適當的休息。 Q1:為何會說小朋友遠視是好的呢?遠視儲備量又是甚麼意思呢? A1: 剛出生嬰兒因為眼球較小、眼軸較短,此時雙眼處於遠視狀態,具備生理性遠視,隨年齡發展成正常的前後軸。然而,如果眼睛的前後軸繼續拉長,就可能發展成為近視。因此,我們現在又稱這個「生理性遠視」的度數為「遠視儲備量」,這個生理現象就是我們對抗近視最好的法寶,在遠視度數用完之前,孩童便不會發生近視。這就好比存款,在出生之際大家都有一筆錢,理論上會逐漸花到剛好用完,然而如果花得太快,就有負債──也就是近視的可能性。而透過監測遠視儲備量,我們可以知道孩童是否有近視之虞。 Q2:遠視儲備量要多少才足夠呢? A2: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公告,0至3歲的幼兒應有150到200度遠視度數、4至6歲幼兒則有100到200度遠視度數、國小低年級學生合理的儲備量是100度遠視度數,而國小中高年級(9至12歲)要有50度以上遠視度數。根據這個量表,衛福部建議四歲開始,每年可定期1到2次至眼科進行散瞳驗光檢查,確認孩童的遠視儲備量,並積極進行視力保健,避免進入近視危險期。 Q3:關於視力保健,我們能做些什麼? A3:視力保健中,家長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因近視就是發生在孩童階段的疾病,而此階段的照顧者便是家人。針對生活中可做到的視力保健,國民健康署提出護眼六原則: 每天戶外活動120分鐘以上。2歲以下避免看螢幕,2歲以上每日不要超過1小時。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早睡早起充分休息。均衡飲食,天天五蔬果。每年定期1~2次檢查視力。 Q4:近視有關係嗎?不是戴眼鏡或長大後雷射就可以了嗎? A4:兒童近視配戴一般眼鏡,只是矯正近視的輔具,沒有穩定治療近視度數的效果,如果沒有好好護眼,每年近視度數可能會增加75至100度,甚至到中、高年級就會進入高度近視的階段。高度近視有可能進一步產生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等併發症。因此,小朋友戴了眼鏡後,仍應好好保護眼睛,以避免高度近視的發生。而雷射手術只是將眼球表面角膜削平,無法治癒近視造成眼軸拉長問題,仍然有出現其他合併症的風險。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8 min

À propos

警廣臺南分臺 有豐富多元的節目 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