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網路電台

【真心看世界】全球慈善行動《2024慈濟年報》 0910

一、【20250906人間菩提】隨機化度結好緣 靜思堂不僅是一座建築,更是人間的道場與精神的堡壘。高雄說法傳法團隊齊心護法,用心接引每位進入靜思堂的訪客,期盼讓大眾感受到慈濟的溫度與靜思的深度,也誠心發願弘揚佛法,將慈濟精神代代傳承下去。 上人鼓勵弟子,聞法若有相應,就要立即發心立願,將法化為行動。發心立願是一股堅定而長遠的力量。行菩薩道不是口說,而是用雙手去牽引眾生前行;一人伸出雙手,就能牽起無數人。這份力量來自於平日真誠待人、踏實行事,建立信心與信任。當人人願意聚集,就能走出一條廣大的菩提大道,展現佛陀入人群的悲願。 佛法如同種子,需要鬆土、播種、踏實、灌溉、除草,才能茁壯結果。菩薩行也是如此,要盡形壽、獻身命,將善的種子深植人心,代代傳承。慈濟的道場正是現代人間的大菩提道,透過「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隨順眾生的根機去說法與度化,讓佛法不斷生機勃勃,廣度人間。 二、慈濟的愛一直在~【慈濟2024年報重點摘要】 慈濟基金會慈善執行長顏博文分享《2024慈濟年報》,說明慈濟在台灣及全球的慈善行動與財務狀況。年報分為五大部分:創辦人證嚴上人的序言、全球慈濟行動力、年度重要事件、財務收支與會計師審核報告。為了環保與資訊公開,年報除紙本外,也提供電子書、網頁版、PDF下載,以及中英文版本,方便大眾閱讀。 2024年,慈濟志工動員人次逾1600萬,服務對象超過2500萬人次。若以基本工資換算,等同超過135億元的社會貢獻,但因志工無償付出,並未反映於財報中。慈濟的財務自2018年起全面透明揭露,公開度在台灣極為少見,並符合聯合國SDGs與ESG國際趨勢。年度慈善收入約95億元,主要來源為捐款及專案勸募,支出則以社會救助為最大宗。整體慈善支出比率,台灣58%、國際42%,反映慈濟長期兼顧在地與全球的援助。 在海外,慈濟於37國推動扶困計畫,並進行災難救援、醫療服務、大米發放、永久屋興建等,受益人數逾500萬。在台灣,則專注於弱勢家庭、居家修繕、環保輔具、新住民支持與教育脫貧,如新芽獎學金、再生電腦計畫等。五大慈善行動力聚焦:①消除貧窮與飢餓、②氣候變遷與人道救援、③高齡關懷與青少年培力、④環境教育與生態保育、⑤合作夥伴與永續發展。 年報亦呈現慈濟多年深耕的國際計畫,如翻轉非洲、佛陀故鄉扶助、土耳其及敘利亞地震救援等,展現「全球慈濟人,慈悲行動力」。慈濟不僅投入物資援助,更帶動人文改變,翻轉受助者的人生。顏執行長強調,年報的呈現,不只是數字與報表,更是全球志工無私付出的見證,也是慈濟「透明、誠信、永續」的最佳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