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0827人間菩提】因核果海甚微妙 「因核果海」,一粒微小的因子,若有因緣滋養,能繁衍無量善果。慈濟的歷程正是如此:從「五毛錢」起步,一路延展,如今慈濟的慈善援助已遍及全球五大洲,海外志工遍布56個國家地區,印證了「極微小不可輕視」,點滴愛心能匯聚成無量功德。宗教的核心不在名相,而是善與愛,讓慈悲持續在人間流轉。 二、大愛中醫館~白露養生:保暖、防燥與心情調適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天氣轉涼,早晚溫差大,空氣逐漸乾燥,正是養生的重要時機。俗語「白露生,身不露」,提醒我們此時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導致筋骨痠痛或感冒。另一方面,「不露」也意指情緒容易低落,秋冬交替常見心情鬱悶、無精打采,甚至影響心理健康,因此除了身體保養,也要照顧心靈。 慈濟大學後中醫學系助理教授柯建新醫師分享,在中醫觀點,秋屬金,對應肺與大腸。此時最需防燥,因乾燥不僅會導致喉嚨不適、皮膚乾裂,也可能引發便秘、氣喘、乾眼症等症狀。建議多補充水分,避免過度食用辛辣或堅果,以免加重乾燥感。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產品,眼睛乾澀更加明顯,更需注意飲食與水分調節。 飲食方面,可適量攝取白色食材如白木耳、百合、山藥、蓮子、水梨等,有助於潤肺養陰。四神湯也是適合秋季的滋養料理,能兼顧健脾與護肺。柚子則是白露後的時令水果,雖然能通便,但因屬涼性,體質虛寒或腸胃較弱者應謹慎食用,且柚子與部分藥物可能產生交互作用,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特別留意,最好諮詢藥師。 另外,中秋節常見的月餅、甜飲,糖分與熱量高,不宜過量,尤其對於慢性病患者,應該「淺嚐即止」,避免因貪嘴而造成血糖、血脂失控。若想潤喉,可選擇處理過的陳皮入茶,避免未經處理的柑橘皮帶來刺激。 總而言之,白露養生重點在三:第一,注意保暖,避免「秋老虎」與早晚溫差造成的受寒;第二,防燥潤肺,多攝取水分與滋潤食材;第三,調整心情,避免秋季憂鬱。把握飲食、起居與情緒的調養,才能平穩過渡季節變化,迎向健康的秋冬。
Информация
- Подкаст
- ЧастотаЕжедневно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2 сентября 2025 г. в 00:00 UTC
- Длительность1 ч.
- ОграниченияБез ненормативной лексик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