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0905人間菩提】弘揚正法利群生 「佛法在人間,道場在人群」,證嚴上人開示指出,佛教的核心不在於形式,而在於走入人群、回饋社會,以弘法利生、淨化人心為目標。無論貧富皆有苦,唯有以中道自持、心無貪念,才能體會知足與快樂。 慈濟志業的推展,不是個人之力,而是眾人合心、群策群力的成果。人人發心行菩薩道,守戒守分寸,在社區裡宣導善法、帶動鄰里,這才是真正的「入人群度眾生」。以守護健康與守護愛為核心,讓佛法精神落實在人間,讓福德廣播在人群。 二、健康100分~中風治療新科技 花蓮慈濟醫院蔡昇宗醫師分享腦中風的類型、治療與後續照護。腦中風主要分為「梗塞型」與「出血型」。梗塞型因血管阻塞造成,治療重點是及時打通血管。傳統上黃金三小時內施打溶血栓藥物效果最好,如今因影像技術進步,時間可延長至4.5小時,部分患者仍能受益。若阻塞嚴重,則需透過腦部導管進行機械性取栓。出血型則是血管破裂,輕微出血可能像淤青般自行吸收,但嚴重出血需靠神經外科手術處理。特別是腦動脈瘤破裂,症狀為突發且劇烈頭痛,伴隨噁心嘔吐、腦壓升高,死亡率高,需高度警覺。蔡醫師建議40歲以上尤其女性定期做腦部核磁共振檢查,早期發現可用導管等方式處理,避免危險。 中風治療後的癒後情形差異大,輕症患者多能恢復,重度中風則較困難,但若能及早治療並積極復健,仍可獲改善。花蓮慈濟醫院推動中西醫合療,結合中醫藥物與針灸,已獲國際肯定。復健方面,除了傳統物理、職能、語言治療,醫院更導入高階復健技術,包括機器人輔助的「機器腳」與「機器手」,幫助患者恢復走路及精細動作能力。這些穿戴式裝置可增強訓練效果,提升生活品質。目前復健仍仰賴治療師專業評估與調整,但隨著AI技術進步,未來有望自動感應患者狀況,提供更精準的個人化復健。蔡醫師提醒,腦中風是與時間賽跑的疾病,及早發現、正確治療、持續復健,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腦部功能並恢復生活品質。
Información
- Programa
- FrecuenciaCada día
- Publicado16 de septiembre de 2025, 12:00 a.m. UTC
- Duración1 h
- ClasificaciónAp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