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0630人間菩提】有志一同 善行教育 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各地慈濟志工馳援受災居民。這分無所求的付出,正是慈濟人共同的信念。 慈濟近六十年來,關懷人間社會,致力淨化人心。就如推廣「靜思語」,一句簡單的話語,往往能悄悄地轉變一個人的心念。在佛法來說,這就叫做因緣。現代的社會,更需要教育,即使面對少子化衝擊,教育的方向更是不能偏移。 志業的實踐靠的是人人誠懇願力的凝聚與互助。慈濟人要守住那一念純良的本質,凝聚志同道合的力量,堅定信念、不問得失,踏實地為人間付出,真正做到回饋人間。 二、 大愛中醫館~「大暑」,你睡得好嗎? 炎炎夏日,濕熱交加讓人易感疲倦、心浮氣躁,甚至出現睡眠不佳與中暑症狀。中醫師柯建新在節目中指出,小暑、大暑期間是全年最熱的時候,氣候特性為「熱」與「濕」,這會使人體出現倦怠、煩躁、食慾不振等症狀。因此,想在夏天睡得好、過得舒適,須注意調節「溫度與濕度」、適當運動與飲食節制。 柯醫師建議,夏季為「養心」之時,可透過短暫午睡來滋養心氣與心陰,尤其對於容易流汗、心悸、氣虛者更需補充水分與電解質。他提醒,光喝水不夠,應適度補充鹽分,或稀釋運動飲料,避免糖分過高。至於冷氣使用,應留意室內外溫差,避免長時間直吹,以防中暑或感冒。 在飲食上,柯醫師指出現在水果甜度偏高,如西瓜、芒果、鳳梨等雖可消暑,但過甜可能引起火氣上升、皮膚過敏、胃腸不適,甚至影響血糖。建議控制份量,每餐飯後最多只吃「自己拳頭大小」的水果。 此外,許多失眠者仰賴安眠藥,但柯醫師提醒應先從調整作息、減少咖啡因與甜食攝取開始。晚餐後避免劇烈運動與刺激性資訊,讓情緒「秋收冬藏」,自然過渡至睡眠模式。他強調,想要改善健康,不能只靠「吃什麼」,更關鍵的是「不吃什麼」與「怎麼生活」。只要用對方法,酷暑之中也能擁有舒適好眠的夏天。
Информация
- Подкаст
- ЧастотаЕжедневно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22 июля 2025 г. в 00:00 UTC
- Длительность1 ч.
- ОграниченияБез ненормативной лексик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