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0901人間菩提】淨心養德修福慧 無常苦空惜分秒 盤點生命利人群 懺悔洗心除煩惱 積善養德福慧足 志工們分享,在醫療現場見證人生無常,才更懂得「施比受更有福」的真義;走入人群,習氣也能在陪伴與付出中逐漸轉變。 生命無常,卻能在付出裡找到價值。當心門打開,清淨法水注入人心,彼此同時得「德」與「福」。這不只是助人的功德,更是修行的成長。慧命無關年齡,只要保持清明與智慧,就能把握方向,續行菩薩道,福慧雙修。 二、慈濟的愛一直在~從慈中學子到青年醫療志工 郭聖杰,台南慈濟中學第八屆校友,如今就讀於城市科技大學,他的人生故事交織著宗教因緣、家庭影響與慈濟教育的養分。名字「聖杰」雖常被誤認為是基督徒所取,但其實源自父親信仰道教時向神明請示所得,而生命中許多關鍵片段——出生、父親往生——都發生在基督教醫院,讓他從小體會宗教的多元交融。 進入慈濟中學的過程,也充滿曲折。當年成績並不突出的他,抱著「隨緣」心情參加考試與抽籤,卻意外獲選入學。父親宣布錄取時,全家喜悅不已。進入慈中後,初期他對素食生活、嚴謹規範並不適應,但在師長悉心陪伴下逐漸成長,特別是班導師張宇真老師,鼓勵他「抬頭看光」,讓原本自卑、走路低頭的孩子,學會自信面對自己。這段三年的慈中教育,讓他深受人文精神薰陶,也播下服務與利他的種子。 後來,聖杰依循自身藝術興趣,選讀光華高中美術多媒體設計科,再進入大學。雖然中途曾進入職場,但最終因緣牽引,他在大學階段加入「慈青」。雖然比同齡人稍晚進入團體,但他積極投入,並因過往慈中與慈少社團的背景,很快成為大家信賴的學長。2023年起,他投入慈濟青年醫療志工行列,先在大林慈院服務,再到花蓮慈院支援。在急診病房的見習經驗中,他深刻面對無常,目睹病患急救、家屬徬徨,學習如何以慈悲與智慧陪伴。 聖杰坦言,慈濟的規範曾讓他擔心無法自在表達個性,例如長髮、外型上的選擇。但在師長與師兄姊的理解下,他找到平衡:尊重團體規範,同時保有真誠的自我。對他而言,慈濟不僅是學習的地方,更是陪伴他一路走來、給予支持與力量的家。如今,他以醫療志工身份,將這份愛傳承,陪伴更多病人與家屬走過生命關卡。 這段從慈中學子到青年志工的旅程,展現了慈濟教育對青年的深遠影響,也映照出聖杰在多元宗教背景與人生無常中,逐漸找到自我定位與人生使命。
Информация
- Подкаст
- ЧастотаЕжедневно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17 сентября 2025 г. в 00:00 UTC
- Длительность1 ч.
- ОграниченияБез ненормативной лексик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