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網路電台

DaaiRadio

手指輕輕一點 全球聽見大愛 慈悲利他的人間美善訊息,啟迪省思的證嚴上人法語,清淨溫暖,就在大愛網路電台。 http://daairadio.tw/

  1. 【真心看世界】真心換覺情0813

    20小时前

    【真心看世界】真心換覺情0813

    一、【20250802人間菩提】智慧如光愛永恆 新加坡慈濟志工返臺尋根,回到花蓮靜思精舍隨常住師父出坡,體會生活禪的修行,並與 上人溫馨座談,分享這段日子的收穫,也將帶著 上人的法與感動回到僑居地持續實踐。 上人感恩志工走入人群關懷苦難,不論對象是貧或富,慈濟人都應用愛啟發善念。個人的力量有限,但透過團隊行動共善,才能真正發揮力量。 人生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所遇見的人事物,皆是啟發智慧的因緣。法不離生活,重點在於如何在日常中觀照、體會、活用,讓愛與光明在人間延續。 二、慈濟的愛一直在~真心換覺情 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以「真心為什麼換絕情」為引子,探討世間「真假」的本質,指出世間無常,真假皆隨人心與因緣而定。透過佛牙舍利、上人迎請舍利的故事,強調以真心恭敬對待法與修行。並提到自己對上人緣分是「生生世世」的福緣,不願輕易斷絕,提醒弟子莫因情緒或衝突而離開慈濟,應珍惜與上人的因緣。 他以佛法因果觀解釋人生來到世間多由「業力牽引」,但也可轉為「願力生」,加入慈濟便是切斷過去業緣、建立新願。以婚姻與生子比喻人生充滿「賭博」與未知,提醒行事需深思。演講中亦引述佛陀教誨:「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鼓勵眾人以當下的行動改變未來。 他指出佛陀在《無量義經》《法華經》中強調「因緣果報」,不僅有因與果,更重要的是「緣」與「願」的力量。上人一生「為佛教、為眾生」的願力始終不改,創立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後期更帶領大眾從心靈環保到深入《法華經》智慧修行。他提醒光有福報不足以解脫,需以智慧引導福報,避免福盡而退轉。 「真心換絕情」在佛陀時代亦曾發生,《法華經》開講前,佛陀觀機,認為部分弟子因緣未熟,恐執著反造業,故一度不願開示究竟法,直到舍利弗、彌勒與文殊勸請才開講。藉自身經驗,比喻人際因緣中,即使曾以真心對待,有時也可能遭遇翻臉或冷漠,因此更應守護自己的慈悲,不讓他人因對立而造業。 最後,他以佛法提醒,世間無常是常態,無論宗教名稱不同,只要行善助人皆應讚嘆。人生的圓滿來自願力與恆心,能長久不改初衷,才是真正的修行。

    1 小时
  2. 【真心看世界】破解保肝迷思0812

    1天前

    【真心看世界】破解保肝迷思0812

    一、【20250人間菩提】菩薩在人間 災難頻仍的人間,是菩薩修行的道場,唯有學習菩薩精神,才能在災難中啟動慈悲心。慈濟志工遍佈各地,面對非親非故的苦難者,總能即時出現,實踐「菩薩在人間」。 不同地區的天災中,慈濟志工現身援助,無私付出讓受災者感受人間有愛,也見證愛的力量能穿越文化、語言與距離。慈濟志工的付出,更啟發本土居民行善,讓善念在苦難中萌芽、生長。 能幫助人是福,更要把握生命的精華時光,踏實精進。心中有法、行中有道,便能守護慧命,傳承法脈,讓「靜思法脈」薪火相傳,代代延續。 二、健康100分~ 彩色人生從「護肝」開始——破解保肝迷思、遠離肝病威脅 花蓮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雷尉毅醫師指出,肝臟是沉默器官,除了解毒,還具合成與代謝功能。肝損傷常見原因包括慢性B、C型肝炎、酒精、藥物過量(如普拿疼)、脂肪肝、自體免疫性肝炎等。許多人為護肝誤信偏方或過量中草藥,反而傷肝;保健食品如維他命B群等,也缺乏確切醫學證據能改善肝發炎。酒精戒除後,先前的慢性傷害仍存在,需持續追蹤檢查。 脂肪肝與代謝症候群、肥胖高度相關,若長期放任,會經歷「慢性發炎→纖維化→肝硬化→肝癌」的進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會導致肝功能數值上升,5至10年內可能惡化。病毒性肝炎中,B、C、D型會變成慢性,增加肝癌風險;C肝現可根除,B肝則能控制,但曾感染者肝細胞DNA已受影響,加上環境與生活習慣,仍可能誘發癌變。A、E型肝炎雖不致慢性化,但急性感染可能引發猛爆性肝炎。 台灣肝病盛行與早期B肝高帶原率有關,現因疫苗與防治政策已下降;未來脂肪肝與酒精問題將成防治重點。肝癌多由慢性肝炎、肝硬化逐步發展,少數因基因直接致癌。早期肝癌多無症狀,需靠篩檢或健檢發現;晚期才會出現黃疸、腹水、疼痛或凝血異常。雷醫師強調,遵醫囑、改善生活飲食習慣、定期檢查,是維持「彩色人生」的關鍵。

    1 小时
  3. 【真心看世界】法輪常轉菩薩行0811

    2天前

    【真心看世界】法輪常轉菩薩行0811

    一、【20250810人間菩提】 丹娜絲風災後,慈濟志工持續深入災區關懷,面對鄉親一句句感恩,志工回以無所求的承諾:「慈濟答應的事,一定做到。」這分不為名、利的堅持,正是佛陀在人間示現的精神——行菩薩道,救度眾生。 菩薩道,是生生世世的修行與實踐,從「學」到「覺」,從迷茫中覺悟見道。愛與情,要厚重而不占有,是無所求的付出,才能展現真正的大愛與智慧。 新加坡慈濟志工透過靜思書軒、菜市場、長青館活動等多元方式接引社區民眾,了解慈濟精神,並推行「三好」生活,淨化人心。 上人期勉眾人要把握分秒、時時反省盤點,以佛法為軸心,讓法輪持續轉動,持續提升心靈與行動的力量,共同為社會帶來祥和與希望。 二、 心蓮朵朵開~傳承三代古法煙燻豆包 天食地蔬飄香愛心 「天食地蔬齋堂」由喬媽與先生共同經營,選址在慈濟國中、小旁,源於夫妻希望孩子及同學們能方便取得健康素食,安心返校。夫妻倆原本因媽媽與大姑是慈濟人,孩子入學後又深受人文薰陶,讓他們更堅定推廣素食的心。店內招牌煙燻豆包承襲先生阿嬤自日據時代流傳的古法,以甘蔗煙燻、不加化學添加物,口感溫潤、風味醇厚,傳承三代百年手藝。 疫情衝擊下,喬爸主動製作愛心早餐、午餐,免費提供給有需要的家庭,並貼心在週末準備冷凍餐盒,讓弱勢家庭孩子不挨餓。過程中,一位單親媽媽每天來取餐、一位騎遠路帶著孩子滿頭大汗到店的母親,都讓夫妻倆深受感動,也獲得社群的鼓勵與支持。 喬媽回憶,雖然原本對慈濟不甚熟悉,但接觸後深感慈濟對原住民、弱勢家庭的照顧真誠且無分宗教種族,讓她更加投入社區服務。透過店舖經營與愛心餐,夫妻倆不僅傳遞素食美味,也成為社區愛的連結點。她感恩有機會付出,並希望孩子與顧客都能感受蔬食的溫暖與善意,讓愛在日常中流動。

    1 小时
  4. 【真心看世界】法的原點0806

    8月6日

    【真心看世界】法的原點0806

    一、【20250802人間菩提】智慧如光愛永恆 新加坡慈濟志工返臺尋根,回到花蓮靜思精舍隨常住師父出坡,體會生活禪的修行,並與 上人溫馨座談,分享這段日子的收穫,也將帶著 上人的法與感動回到僑居地持續實踐。 上人感恩志工走入人群關懷苦難,不論對象是貧或富,慈濟人都應用愛啟發善念。個人的力量有限,但透過團隊行動共善,才能真正發揮力量。 人生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所遇見的人事物,皆是啟發智慧的因緣。法不離生活,重點在於如何在日常中觀照、體會、活用,讓愛與光明在人間延續。 二、大愛中醫館~立秋,中醫教你養肺潤燥迎秋天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但在台灣這個時節仍舊悶熱,常出現「秋老虎」現象,導致身體仍受濕熱影響。花蓮慈濟大學中醫學系柯建新醫師提醒大家,儘管進入秋季,身體仍未完全脫離夏季模式,應持續做好退火、消暑與補水工作。他也指出,立秋開始後要注意肺部保養,因秋屬五行中的「金」,對應人體的肺臟。隨著氣候由濕熱逐漸轉為乾燥,過敏性鼻炎、氣喘、咳嗽等肺部問題也容易復發。 柯醫師建議,飲食上可適量攝取具有「潤燥養肺」功效的白色食物,如白木耳、百合、蓮藕、山藥、蓮子等,這些不僅滋潤又不過於燥熱,還能順應秋季收斂的節奏,調理身體。此外,補充水分不能只是猛灌水,而應少量多次,保持口腔濕潤,並以小便清澈為補水指標。若體質虛弱或常有上火症狀者,在選擇進補時應更謹慎,避免「補過頭」反而傷身。 作息方面,中醫提倡順應自然節律,「早睡早起」是秋季養生之本,有助於調整體力與免疫。柯醫師也提醒,若無法配合作息改變,至少確保每天有六小時以上的高品質睡眠。整體而言,立秋雖是節氣轉換點,但因地理與氣候差異,實際感受與養生節奏也會有所延遲,因此「提前預備、穩定調理」才是秋季保健關鍵。

    1 小时

评分及评论

4.4
共 5 分
11 个评分

关于

手指輕輕一點 全球聽見大愛 慈悲利他的人間美善訊息,啟迪省思的證嚴上人法語,清淨溫暖,就在大愛網路電台。 http://daairadio.tw/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