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有軌

法鼓山

在我們的日常裡,總是會有一些心情會不小心脫軌了,有時候看世界的眼光會稍稍失焦、有時候面對自己的心會微微失衡。 沒關係,放下手邊的事兒,放鬆一下,聽聽【心裡有軌】,跟著我們一起用輕鬆、簡單又實用的方法,把身心安放在通往平安、健康、快樂、幸福的軌道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禪,不纏|EP211】禪宗故事/疎山匡仁.不落聲色

    12 GIỜ TRƯỚC

    【禪,不纏|EP211】禪宗故事/疎山匡仁.不落聲色

    法脈傳承: 菩提達摩─慧可禪師─僧璨禪師─雙峯道信─東山弘忍─六祖惠能—青原行思—石頭希遷—藥山惟儼—雲巖曇晟—洞山良价—疎山匡仁 在上一集的節目中,分享了疎山匡仁禪師,和他的師父洞山良价禪師之間的故事。認識到兩位禪師的機鋒問答。 疎山匡仁禪師在洞山良价禪師圓寂之後,並沒有馬上建立他自己的道場,而是四處行腳,拜訪當代知名的禪師。他曾經到過大溈山,也到長慶大安、明招德謙、夾山善會、巖頭全豁等禪師的道場參學,留下許多著名的公案故事。 這一集,要講的是他到大溈山,遇到溈山靈祐和香嚴智閑兩師徒的故事,當時發生了什麼事…… ※主持人:常正法師、演行法師 ※ 小劇場演員表:黃興育(飾疎山匡仁)、呂宗穎(飾溈山靈祐)、DORE(飾香嚴智閑)、李長壽(飾僧人) ※ 節目內容: ● 疎山匡仁問何謂「不落聲色」?為何溈山靈祐禪師不回答,只是舉起佛塵? ● 香嚴智閑說「言發非聲。色前不物」是什麼意思?和溈山靈祐的回應方式有何不同? ● 溈山靈祐禪師說「此子向去。若有箇住處。近山無柴燒。近水無水喫。」這對於疎山匡仁究竟是讚許?還是貶抑? ● 為何疎山匡仁要香嚴智閑執弟子禮? ● 「肯諾不得全」是什麼意思? ※ 語錄出處:《五燈會元》卷十三 洎洞山順世。弟子禮終。乃到潭州大溈。值溈示眾。曰。行脚高士。直須向聲色裏睡眠。聲色裏坐臥。始得。師出問。如何是不落聲色句。溈竪起拂子。師曰。此是落聲色句。溈放下拂子。歸方丈。師不契。便辭香嚴。嚴曰。何不且住。師曰。某甲與和尚無緣。嚴曰。有何因緣。試舉看。師遂舉前話。嚴曰。某甲有箇語。師曰。道甚麼。嚴曰。言發非聲。色前不物。師曰。元來此中有人。遂囑香嚴曰。向後有住處。某甲却來相見。乃去。溈問嚴曰。問聲色話底矮闍黎在麼。嚴曰。已去也。溈曰。曾舉向子麼。嚴曰。某甲亦曾對他來。溈曰。試舉看。嚴舉前語。溈曰。他道甚麼。嚴曰。深肯某甲。溈失笑曰。我將謂這矮子有長處。元來祇在這裏。此子向去。若有箇住處。近山無柴燒。近水無水喫。 香嚴出世。師不爽前約。遂往訪之。嚴上堂。僧問。不求諸聖.不重己靈時如何。嚴曰。萬機休罷。千聖不𢹂。師在眾作嘔聲。曰。是何言歟。嚴聞便下座。曰。適對此僧語必有不是。致招師叔如是。未審過在甚麼處。師曰。萬機休罷。猶有物在。千聖不攜。亦從人得。如何無過。嚴曰。却請師叔道。師曰。若教某甲道。須還師資禮始得。嚴乃禮拜。躡前問。師曰。何不道肯諾不得全。嚴曰。肯又肯箇甚麼。諾又諾於阿誰。師曰。肯即肯他千聖。諾即諾於己靈。嚴曰。師叔恁麼道。向去倒屙三十年在。 ※《禪,不纏》單元從第68集節目開始播出「禪宗故事系列」,帶大家穿越時空,走入禪宗的歷史,認識歷代的祖師,聽聽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智慧…… 聽《禪,不纏》單元所有節目 https://reurl.cc/Y8LRDX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法鼓山禪修資訊 https://chan.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2 phút
  2. 【禪,不纏|EP210】禪宗故事/疎山匡仁.無功之功

    5 THG 8

    【禪,不纏|EP210】禪宗故事/疎山匡仁.無功之功

    法脈傳承: 菩提達摩─慧可禪師─僧璨禪師─雙峯道信─東山弘忍─六祖惠能—青原行思—石頭希遷—藥山惟儼—雲巖曇晟—洞山良价—疎山匡仁 在上一集的節目中,介紹了洞山良价禪師第三位重要的弟子,疎山匡仁禪師的生平故事。疎山匡仁禪師是一位口才了得的禪師,他對禪的看法是:主張「無功之功」,強調在聲色中修行。這件事可以從師徒兩人一見面所發生的事,一探究竟。 這一集,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疎山匡仁禪師所謂的「無功之功」是什麼意思…… ※主持人:常正法師、演行法師 ※ 小劇場演員表:黃興育(飾疎山匡仁)、呂宗穎(飾洞山良价) ※ 節目內容: ● 疎山匡仁請洞山良价開示,為何洞山說「不諾無人肯」? ● 洞山良价禪師說「欲知此事。直須如枯木生花。方與他合。」是什麼意思? ● 洞山良价問「空劫無人家。是甚麼人住處」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無功之功」指的是什麼? ● 第一個故事的最後,為何洞山良价不回答疎山匡仁的問題? ※ 語錄出處:《五燈會元》卷十三 吉州新淦人。投本州元證禪師出家。一日。告其師。往東都。聽習未經歲月。忽曰。尋行數墨。語不如默。捨己求人。假不如真。遂造洞山。值山早參。出問。未有之言。請師示誨。山曰。不諾無人肯。師曰。還可功也無。山曰。你即今還功得麼。師曰。功不得即無諱處。山他日上堂曰。欲知此事。直須如枯木生花。方與他合。師問。一切處不乖時如何。山曰。闍黎。此是功勳邊事。幸有無功之功。子何不問。師曰。無功之功。豈不是那邊人。山曰。大有人笑子恁麼問。師曰。恁麼則迢然去也。山曰。迢然非迢然。非不迢然。師曰。如何是迢然。山曰。喚作那邊人。即不得。師曰。如何是非迢然。山曰。無辨處。山問師。空劫無人家。是甚麼人住處。師曰。不識。山曰。人還有意旨也無。師曰。和尚何不問他。山曰。現問次。師曰。是何意旨。山不對。 ※《禪,不纏》單元從第68集節目開始播出「禪宗故事系列」,帶大家穿越時空,走入禪宗的歷史,認識歷代的祖師,聽聽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智慧…… 聽《禪,不纏》單元所有節目 https://reurl.cc/Y8LRDX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法鼓山禪修資訊 https://chan.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 phút

Xếp Hạng & Nhận Xét

5
/5
5 Xếp hạng

Giới Thiệu

在我們的日常裡,總是會有一些心情會不小心脫軌了,有時候看世界的眼光會稍稍失焦、有時候面對自己的心會微微失衡。 沒關係,放下手邊的事兒,放鬆一下,聽聽【心裡有軌】,跟著我們一起用輕鬆、簡單又實用的方法,把身心安放在通往平安、健康、快樂、幸福的軌道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Có Thể Bạn Cũng Thí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