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SEL曲目】
魚五重奏,D.550,第四樂章
這首樂曲的靈感來自大自然,輕快活潑的旋律,連結河流與鱒魚的故事,讓孩子們聯想到自然界的美好,進一步激發對環境的愛護和尊重。透過音樂欣賞,孩子能學會欣賞自然之美,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並思考,如果希望鱒魚可以自由悠遊,人類當怎麼做才能不損害環境呢?
【音樂家的故事】
1 偶像貝多芬
舒伯特最崇拜貝多芬,但一生都沒有機會跟大師說到話。舒伯特對貝多芬的崇拜從18歲所寫的藝術歌曲就看得出來,他的《致月亮》循著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月光》的第一樂章中鋼琴的右手,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貝多芬的音樂。貝多芬臨終之前見了舒伯特,貝多芬看了舒伯特遞上的樂譜,大嘆沒有早點認識他,因此叫舒伯特把想說的話寫下來(貝多芬已失聰),但舒伯特看到貝多芬憔悴的模樣大受衝擊,竟然哭著離開房間。一週後貝多芬去世,舒伯特為樂聖抬了靈柩,然而,隔一年後自己也離開人間,享年31歲。
2 唱著唱著,就成了歌曲之王
舒伯特短短活了31年,留下將近千首的作品,其中有633首是藝術歌曲,被後世的人稱為「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藝術歌曲和前一代的作品很不一樣,他用音樂呈現語言文字的畫面,聽他的音樂,彷彿你會看到景象就在你眼前;加上細膩的鋼琴伴奏展現意象,歌曲與鋼琴伴奏渾然一體,成為德國藝術歌曲的始祖。
舒伯特寫了一套聯篇歌曲,「冬之旅」,流浪的含意深厚,意指失去人生目標,無處可去的徬徨。雖然這趟冬季旅程最後是絕望的死亡之旅,但死亡代表的不是結束,而是重新開始的意志。
【EMOJI小劇場:只要我喜歡,都要聽我的】
小萱覺得「做自己」最重要,但同學們卻認為她很霸道而紛紛遠離她,小萱覺得很難過。小依和小茉幫助她釐清思考盲點,找到做自己與尊重他人的平衡點。
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14年度廣播節目製播補助
訂閱就送【SEL情緒練習曲】!更多情緒教育、音樂故事與抽獎訊息,都在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gnfm_sel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Semiweekly
- PublishedSeptember 2, 2025 at 1:00 PM UTC
- Length50 min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