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瘾综合征

第五十四期:闻香识鸟?桔子味,饼干味,牛粪味,你喜欢哪个?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鸟类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进行交流的,在嗅觉社交功能方面就被忽视了。然而,有科学家对小型海鸟凤头海雀的研究,彻底打破了这一偏见!

这种生活在北太平洋、拥有夸张冠羽和荧光鸟喙的海鸟,身上会散发出奇特的柑橘香味,而且这种气味在繁殖季会浓度激增。它们还有独特的“翎颌嗅”行为:求偶时,它们会将喙深埋伴侣后颈——气味最浓郁处,形成一场独特的“闻香识伴侣”仪式。

科学家通过精密的化学分析确定了气味成分,并用巧妙的“T型迷宫”实验证实:凤头海雀不仅喜欢同类自身的气味和人工合成的同款“香水”,还能避开不喜欢的味道(如麝香),首次为鸟类中存在真正的社交气味信号提供了强有力证据。

这并非孤例。戴胜用恶臭粘液防御天敌和护蛋,麝雉因独特的发酵消化系统被称为“会飞的牛”并散发牛粪味,鸮面鹦鹉也有明显独特气味。这些发现揭示了一个被长期忽视的感官世界。

嗅觉通讯在鸟类社会行为(如配偶选择、亲缘识别、巢区标记)中的作用远超想象。加拿大专家伊恩·琼斯感叹:“自然界总是比我们想象的更奇妙。”凤头海雀等“香水鸟”的发现,也正在引领我们重新认识鸟类如何感知和沟通这个世界。

凤头海雀 - 冠羽,荧光喙板和珠光白色虹膜

凤头海雀在闻香

T型迷宫实验

褐头牛鹂

成年麝雉

麝雉幼鸟翅膀上的小爪子

鸮面鹦鹉

参考文献:

Hagelin, J.C. The citrus-like scent of crested auklets: reviewing the evidence for an avian olfactory ornament. J Ornithol 148 (Suppl 2), 195–201 (2007).| DOI:10.1007/s10336-007-0185-6

A tangerine-scented social odour in a monogamous seabird

Julie C. Hagelin, Ian L. Jones and L. E. L. Rasmussen Published:07 July 2003 |DOI:10.1098/rspb.2003.2379

Crested Auklets Current Biology Volume33 Issue 22 Ian L. Jones1 ∙ Bruce E. Lyon| DOI: 10.1016/j.cub.2023.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