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社工不藏私

胖妹 & 李さん

你應該聽這個節目? 來聽我們說吧~ 醫院裡的故事太多,病人的眼淚、家屬的焦慮、醫護的壓力,還有社工的無聲陪伴。我們不想再讓這些溫柔與堅強被忽略。 《醫務社工不藏私》,陪你一起走進那些病房後的故事,我們說的,都是你沒聽過,但值得被聽見的真相。 1. 真實現場,沒有修飾 我們不演講、不講大道理,只說現場真實會遇到的事。我們談病房裡的眼淚、談社工的掙扎,也談那些我們學校沒教,但現場一定會遇到的「道德模糊地帶」。 2. 專業視角,溫暖語氣 你會聽到醫療倫理、心理支持、社會資源、出院安置,也會聽到一個醫社工怎麼在多方壓力下,還能「撐住現場」。我們用專業分析,也用人的溫度陪你一起走。 3. 來賓訪談,多元觀點 節目中我們也會邀請: • 資深醫務社工分享經驗 • 醫師、護理師談合作的甘苦 • 病人與家屬的真實回饋 • 社工新鮮人聊入行的震撼教育 每個角色,都讓你對醫療現場多一分理解。 我們的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9195030101 歡迎大家追蹤按讚唷~~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English Edition - Episode 2: A day in the life of a medical social worker—dun dun!

    2天前

    English Edition - Episode 2: A day in the life of a medical social worker—dun dun!

    So how does a medical social worker actually start the day? What do they see that other types of social workers usually don’t? They didn’t spend seven years in med school, but they do need to translate all that medical jargon into plain language for everyday people. Whoa—being a medical social worker is way more than just putting on a white coat! Let’s talk about it in this episode. Share your thoughts on this episode here: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ihfnnk06ig01xec5jf5a4w/comments Or drop me an email—tell me what color the ocean is today… (just kidding~) msw.nosecrets@gmail.com We’ve also got a Facebook & IG page now, so don’t forget to like and follo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9195030101”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sw.nosecrets/ 這一集是中文版第二集「醫務社工的一天登愣登愣~」的英文版,考量我們的聽眾已經遍及海外,為了讓非中文語系的聽眾能夠了解我們在說什麼?我們特別請John & Jane成為我們的英文擔當!也將第二集的內容重新製作成英文版,上架分享給外國聽友,希望非中文語系的聽友們也會喜歡!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ihfnnk06ig01xec5jf5a4w/comments 我們有粉絲專頁囉~歡迎按讚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919503010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6 分钟
  2. 9月2日

    第十一集 不藏私特輯~從醫師的視角來談談醫務社工

    社工有百百種~ ㄟ~也沒有那麼多,在台灣專科社工師領域裡共分為有:醫務、心理衛生、兒童少年婦女及家庭、老人、身心障礙等五大領域。 我們不藏私想從醫務社工領域的視角來與大家討論各種人生大小事~ 但,也不能老王賣瓜、自賣自誇 這一集呼應聽友熱烈期盼,特別邀請我們乳房外科醫師蘇智銘主任(AKA乳醫),來和我們分享從醫師的視角,想像中的醫務社工是啥樣?眼中看到和實際接觸到的醫務社工是啥款?對醫務社工又有啥樣的期待?   用一個名詞或概念形容一下醫務社工~ 乳醫說:「醫務社工,像醫界的海軍陸戰隊!」上山下海、圍攻搶灘,什麼都會!   冰友啊~你覺得呢? 醫療體系是個講求跨團隊合作的地荒~ 醫務社工在醫療團隊裡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還是你期待醫務社工需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聽完這一集~歡迎大家跟我們一起分享你實際中、想像中、或是期待中,醫務社工可以是________(本題為填空題)😁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ihfnnk06ig01xec5jf5a4w/comments 也可以寫信告訴我,今天海是什麼顏色......(喂~) msw.nosecrets@gmail.com  我們有粉絲專頁囉~歡迎按讚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919503010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7 分钟
  3. 8月31日

    第十集 執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的經驗談 ~ 真心話 說一說

    自從希波克拉底將醫學發展為專業學科後,醫療一直是父權主義色彩 生了什麼病?怎麼治療?要怎麼做?全憑醫師說了算~ 21世紀逐漸重視「以病人為中心」,要從病人的身、心、靈及社會的觀點來評估及照護,為病人的健康福祉創造價值~ 於是「四全」、「五全」的全人照護一直是醫院評鑑的重點… 而今,病人權利的意識覺醒,我們開始要求與追求的是「病人自主」~我的生命,我來作主!   我國現有的醫療法第63、64及81條的告知與同意的相關規定,似乎無法彰顯病人的權利與自主性~ 所以咧~2000年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2019年施行的「病人自主權利法」 逐步鋪陳與實踐病人自主的精神~ 病主法,用了文字明訂了病人的「知情、選擇與決定」等權利,以維護病人自主的精神。   BUT~這到底可以怎麼保障我們在生病、甚至意識不清時,還能維護自己的醫療自主權,不會被隨便插一堆管路、硬是被用機器延長生命呢? ㄟ~我們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在意識清楚、能為自己的生命末期醫療照護做個選擇時,可以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ACP)」的進行,透過與醫療專業團隊共同討論的過程,更了解處在在生命末期,能有甚麼更適合的醫療照護方式來為自己做選擇與決定~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想知道的事? 先在這一集真心話、不是大冒險中,探個大概吧~   l  醫療法第63條 1.       醫療機構實施手術,應向病人或其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說明手術原因、手術成功率或可能發生之併發症及危險,並經其同意,簽具手術同意書及麻醉同意書,始得為之。但情況緊急者,不在此限。 2.       前項同意書之簽具,病人為未成年人或無法親自簽具者,得由其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簽具。 3.       第一項手術同意書及麻醉同意書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l  醫療法第64條 1.       醫療機構實施中央主管機關規定之侵入性檢查或治療,應向病人或其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說明,並經其同意,簽具同意書後,始得為之。但情況緊急者,不在此限。 2.       前項同意書之簽具,病人為未成年人或無法親自簽具者,得由其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簽具。 l  醫療法第81條 醫療機構診治病人時,應向病人或其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告知其病情、治療方針、處置、用藥、預後情形及可能之不良反應。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ihfnnk06ig01xec5jf5a4w/comments 也可以寫信告訴我,今天海是什麼顏色......(喂~) msw.nosecrets@gmail.com  我們有粉絲專頁囉~歡迎按讚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919503010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42 分钟
  4. 8月29日

    第九集 病人自主路上 你我他 ~「安樂死」真的是我想的那樣嗎?

    《歹活 不如好死》 在這醫療技術日益發展的時代裡 追求回歸自然死,成為人們在生命末期裡的渴求   對於生命的質與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定與衡量標準 沒有一定的對與錯 在生命末期~ 有的人 希望跟疾病拚搏到最後 有的人 希望在最後那段時光裡,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與家人相處或是完成自己的願望   不管做了什麼決定或規劃 生命走到最後那一段 希望我們彼此 都是好好的~ 平安順遂的~   且讓胖妹和李さん 與大家討論一下病人自主與安樂死的議題吧~   「安樂死( Voluntary Euthanasia)」,名詞源於希臘文,意味著「好的死亡」或「無痛苦的死亡」,帶有一種有意結束生命以減輕痛苦的措施(WMA)。   Ø 「安樂死」,為減輕病患無法忍受且無法治癒的病痛,而由他人為病患施以足以致命之藥劑,亦即以加工的方式縮短生命。 Ø 「醫助自殺」,由醫師開立處方、準備並提供藥劑,由病人自行服用。 Ø 「拒絕醫療權」,醫師尊重病人意願,不強加人工延長生命的作為,讓生命回歸自然。意即不以醫療加工來延長生命。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ihfnnk06ig01xec5jf5a4w/comments 也可以寫信告訴我,今天海是什麼顏色......(喂~) msw.nosecrets@gmail.com  我們有粉絲專頁囉~歡迎按讚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919503010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9 分钟
  5. 8月3日

    第八集 來說一說蘊含修復式正義精神的醫預法

    嘿~上一集還沒說完呢~ 醫療爭議處理,博大精深,沒有個三兩三,別想上梁山!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立法精神裡深深期待由造成醫療傷害的醫方,能先行向病方提出關懷與說明,共同協商造成傷害的損害回復及醫病關係的修補。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耳熟? 與修復式正義是不是有那麼點相似的精神?   修復式正義,聽起來似懂非懂,司法社工或保護性業務社工也許較熟悉,但對我們醫務社工,好像有點小小的給他陌生一下。 修復式正義與醫預法到底有啥關聯? 面對醫療傷害或爭議事件,講求的是坦誠、面對,但表達歉意要有技巧,又害怕變成被抓住認錯的表白~ 如何適當、有技巧的真誠表達,是門藝術啊~ 且讓我們在這一集,娓娓道來…   「Restorative justice」~ 臺灣翻譯有:修復式正義、關係式正義或整合性司法、社區性司法、復歸式司法等(黃蘭媖、許春金,2014;陳祖輝,2014)。相較「應報式正義(retributive justice)」,學者Albert Eglash覺得應提供予相對人直接面對被害人對話的機會,為其自身行為所造成的損害負責,主動參與衝突解決的過程(黃翠雯,2006;李易蓁,楊巧鈴,2012)。   我們有粉絲專頁囉~歡迎按讚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9195030101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ihfnnk06ig01xec5jf5a4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6 分钟
  6. 8月3日

    第七集醫務社工在處理醫療爭議事件中的角色糾葛與恩怨情仇

    「醫療糾紛」、「醫療爭議」 這兩個關鍵詞 總是讓在醫療領域工作中的伙伴們聽到就會畢畢ㄔㄨㄚˋ~ 一畢就是覺得煩惱、擔心、徬徨無助和害怕~ 二畢就是覺得”天啊~為什麼~~~~~”   醫療糾紛或爭議事件,在任何國家的醫療體系總是難以處理的~ 為什麼咧?因為發生了與常理期待不同結果啊~生病的人們總是期待進醫院會變成好的、新的出去~ 但,縱使醫療技術多麼進步,人體是奧妙的,醫療未知風險也有許多是無法預測的~ 發生了非預期中的結果,病人與家屬的情緒顯然爆炸~   這麼棘手、燒腦的事,醫務社工順理成章被想到、被推出去處理了~ 因為社工最會情緒支持、最會同理、最會化險為夷、最會將不好聽的話轉化成動人心弦的詞兒~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2024年元旦正式施行後,醫務社工變成法規定關懷小組成員之一~ 事故發生翌日5日內的關懷、協調溝通與說明,後續調解進行~ 過程中都是高度情緒負荷的挑戰~   醫務社工領醫院的薪水,卻被期待協調醫病關係修復、取得醫病兩相安的結果~我們往往在對案家情緒滿懷和對醫院有著底線要求的角色糾葛中掙扎著~ 這一集,且讓我們有個吐苦水的機會吧~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 為了減少醫療爭議案件興訟率、促進醫病關係和諧、增加醫療執業環境安全,時經多年討論的醫預法2022年5月30三讀通過,同年6月22日總統府公告,2024年元旦正式實施。以「保障病人權益、促進醫病和諧、提升醫療品質」為目標,「即時關懷、調解先行、事故預防」為原則。 期待透過醫預法的落實,解決醫療爭議訴訟所引發的醫病關係對立、高風險科別人才的流失,以及防禦性醫療等問題。 我們有粉絲專頁囉~歡迎按讚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9195030101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ihfnnk06ig01xec5jf5a4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1 分钟

关于

你應該聽這個節目? 來聽我們說吧~ 醫院裡的故事太多,病人的眼淚、家屬的焦慮、醫護的壓力,還有社工的無聲陪伴。我們不想再讓這些溫柔與堅強被忽略。 《醫務社工不藏私》,陪你一起走進那些病房後的故事,我們說的,都是你沒聽過,但值得被聽見的真相。 1. 真實現場,沒有修飾 我們不演講、不講大道理,只說現場真實會遇到的事。我們談病房裡的眼淚、談社工的掙扎,也談那些我們學校沒教,但現場一定會遇到的「道德模糊地帶」。 2. 專業視角,溫暖語氣 你會聽到醫療倫理、心理支持、社會資源、出院安置,也會聽到一個醫社工怎麼在多方壓力下,還能「撐住現場」。我們用專業分析,也用人的溫度陪你一起走。 3. 來賓訪談,多元觀點 節目中我們也會邀請: • 資深醫務社工分享經驗 • 醫師、護理師談合作的甘苦 • 病人與家屬的真實回饋 • 社工新鮮人聊入行的震撼教育 每個角色,都讓你對醫療現場多一分理解。 我們的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9195030101 歡迎大家追蹤按讚唷~~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