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想來聊教練

第13集:情緒大解密與溝通魔法!

這一集我們邀請了Micahel 許家豪博士來分享,Michale為 Emergenetics® 台灣總代理,現任譽耀科學溝通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專注於將科學化的人才發展工具引進台灣,推動心理安全、世代溝通與團隊效能的提升。

🎧 本集你會聽到的精彩重點…

🌦️ 先別急著擔心如何處理情緒,先來搞懂它到底是什麼東西!
你知道嗎?人的情緒其實就像天氣一樣,有時晴有時雨,看似難以捉摸,但其實是有跡可循的。很多人把負面情緒當壞東西,一味想要壓下來,但其實它只是在提醒你:現實和期待有落差了!而且每個人對「同一種情緒」的感覺都可能完全不同。生氣在你眼裡可能只是悶悶的,但對別人來說可能就是火山爆發。所以,別再被那些冰冷的名詞定義限制了,用「感覺」去體會情緒,才是溝通的開始。

🪞 到底要壓下來還是放出來?讓我們聊聊真正的情緒管理之道!
你是不是也以為情緒管理就是「忍」?但忍久了只是變成一顆計時炸彈。真正有效的做法,是先看見自己正在感覺什麼,搞清楚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才能慢慢引導自己、安撫自己。這集我們會聊聊什麼叫「自我覺察」跟「自我揭露」—勇敢地說出來反而能讓對方更好奇你、理解你,雙方也更容易產生共鳴。還會教你:怎麼在溝通裡先同理自己,放過自己,不要硬扛到最後。你一定會發現:了解自己,才真的能懂別人。

👂 同理心不是說說而已!教你讀懂話裡的弦外之音
情緒一上來,說話的口氣、用詞都會出賣你。這集會提醒你:觀察對方的「慣用字眼」,你就能聽出他內心的落差和期待,提早避開衝突。像是有人對細節特別在意,背後其實藏著一種不安全感。你越能理解他的期待,溝通就越順暢,雙方的火氣自然也降下來了。還會聊聊:當一個人感覺到「被聽懂」的時候,情緒其實也就找到出口了,不管是被你同理,還是他自己想通。

🏫 為什麼老師、爸媽更該學會這些?別再用「生產線」養小孩啦!
這集還特別聊到青少年和教育現場。很多孩子只是思維偏好不一樣,卻被貼上「叛逆」、「懶散」、「不合群」的標籤。當你換個角度去理解孩子背後的思維方式,你會發現很多衝突根本沒必要。教育不該像生產線一樣,把所有孩子都塞進同一個模子裡。理解個體差異,反而能讓親子或師生之間的距離更近,也能營造出更平衡、和諧的互動氛圍。

主持人:胡燕 Ann教練
https://reurl.cc/5DV2bM
 
來賓:許家豪 Michael 博士
https://t-cacc.com
https://www.linkedin.com/in/michael-hsu-96534644/
 
ICF Taiwan
https://icftaiwan.or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