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集我們邀請了Ann 胡燕教練來分享,Ann Hu 教練在訓練發展部門有超過15年以上的經驗, 是少數在人資與業務單位都有其經驗,特別是在業務單位。
1️⃣ 從「情緒隔離」到覺察「還好」背後的真實情感
- 情緒隔離的慣性反應 意識到面對重大事件習慣說「還好」,忽略內心真實情感,以為無情緒起伏。
- 「還好」實為情緒延遲 寵物離世或親友過世,當下說「還好」,事後悲傷延遲出現。
- 情緒轉化為身體反應 延遲情緒未消失,可能轉化為身體反應,揭示「還好」背後隱藏情感。
2️⃣ 成為教練與童年經驗觸發的深入探索
- 教練職涯開啟情緒探索之門 成為教練是探索情緒契機,輔導客戶時反思自身,啟動自我覺察。
- 突發脾氣連結童年渴望 一次大脾氣引發童年回憶,渴望父母關愛,不願被當「小大人」。
- 童年經歷塑造成熟表象 父母期待養成理智成熟表象,「還好」源於早年對被關愛渴望及不平衡。
3️⃣ 覺察情緒帶來的自我接納與生活改變
- 從自我責備到學習放過自己 覺察情緒後學會「放過自己」,不再因不完美而自我責備,允許適當休息。
- 積極休息而非尋找藉口 「放過自己」是積極休息,放下自我逼迫,休息後仍有計畫前進。
- 調整心態看待事物 自我覺察帶來平和心態,情感仍在但不執著,生活因此更舒適。
4️⃣ 實用有效的情緒探索工具與方法
- 結構化寫作反思:感恩日記與「我看見」 建議寫感恩日記,記錄「我看見」的情緒狀態,如「懶惰」實為自我責備。
- 科技輔助探索:運用AI工具與ChatGPT 利用ChatGPT輸入情緒或狀態,AI回覆常提供未察覺的新視角。
- 即時內在覺察:打坐冥想與「虛擬暫停鍵」 打坐冥想助覺察念頭,情緒升起時按「虛擬暫停鍵」反思原因。
5️⃣ 情緒探索的深遠價值與有效溝通策略
- 探索情緒的最終價值:看見真實的自己 探索情緒最終價值是「更看到自己是誰」,理解在乎之事,做出真實選擇。
- 提升溝通中的同理心與冷靜 溝通時保持冷靜,傾聽後同理對方狀態,有助緩解緊張。
- 夫妻溝通中的情緒融化 夫妻溝通中,透過理解並分享感受,使情緒融化,溝通更順暢。
主持人:李宛宜 Wan-I Lee教練
https://www.bedohave.coach/team
來賓:胡燕 Ann教練
https://reurl.cc/5DV2bM
ICF Taiwan
https://icftaiwan.or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Semiweekly
- PublishedSeptember 8, 2025 at 12:02 PM UTC
- Length32 min
- Season4
- Episode20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