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
由撒種到收穫,在春去秋來的交替裡,撒種的人、種子與土壤,各施其職,成就豐收。一連五星期,我們藉著「撒種的比喻」,思想我們怎樣能為主結出天國的豐盛,各位團友,「土壤的成聖之旅」出發啦。 📍第一站:種子篇 讓我們進入禱告時,先停下,安靜下來,慢慢呼吸,放鬆身體,將散亂的感官重新集中在上帝的同在上。 📍尋求禱告 主耶穌,願祢帶領我以愛和好奇心,去凝望祢撒種的樣式,細察我內心土壤的光景。我願意聆聽祢的話語,並歡迎聖靈的引導。 📍經文 那一天,耶穌從屋子裡出來,坐在海邊。有一大羣人聚集在祂周圍,祂只好上了一條船坐下來,羣眾全都站在岸上。祂用比喻向他們講述了許多道理。祂說:「看啊,有個撒種的人出去撒種。他撒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飛鳥來把它們吃掉了。有的落在泥土不多的石地上,因為土淺,很快就破土而出;可是太陽出來,幼苗就被曬乾,又因為沒有根,就枯萎了。還有的落在荊棘裡,荊棘長起來,把它們擠住了。不過,也有的落在沃土裡,結出果實,有一百倍,有六十倍,有三十倍的。有耳朵的,就好好聽吧!」 (馬太福音十三 1-9《新漢語譯本》) 📍思想 「撒種的比喻」除了以土壤比喻人心、種子比喻神的道之外,亦提到一位會向石頭撒種的撒種者。相比起向石頭撒種浪費時間,向心硬勃逆的人說話,感覺可能更加難受。 但是這位撒種的人不一樣,他明知在場四種土壤之中有三種其實都不會結出果子,他仍堅持要說,我們有否看到他有多想將天國的禮物送給在場的人?當日,祂本來已經在海旁坐下,祂都特意起來,登上一條船,划出去海面,再向岸上的人談論天國的奧秘,看不看到主耶穌那份願意、積極和慷慨?祂不願意一人沉淪,乃願意萬民得救、悔改。我們凝望一下這位撒種者吧。 📍反思 主啊,我是怎樣看祢的呢?是那位慷慨、願意、會來尋找我的撒種者,還是很吝嗇又高高在上的呢?是強行把種子壓進去、冷冰的撒種,還是溫柔地將種子播在我的心田上呢? 我們怎樣看撒種的人的心態和為人,會否影響我整個栽種的經驗呢?我會覺得聽神的話好像被逼交帳,還是滿有愛和互動的過程呢? 約翰福音十四章裡面,主耶穌亦曾經談論過聽祂的話這個課題: 「你們若愛我,就會遵守我的命令。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那就是愛我的人;愛我的人必為我父所愛,我也要愛他,並且要親自向他顯現。」 (約翰福音十四 15、21《新漢語譯本》) 主耶穌將愛祂和遵守祂的命令連在一起去看,不是情緒勒索,「啊,你冇做呢啲嘢,你唔愛我」。而是,祂想讓我們看到祂看重關係,和關係中表裡一致的流露。可有想過,聽話不代表一定有關係的?我們可以聽師長、醫生、法官和交通警察說話,但可以與他毫無關係。同樣,我們會否一邊很努力聽神的話、事奉神、栽種天國,但另外一邊卻對這位天國的國王不認識,沒有興趣,甚至無關係呢? 主耶穌是愛,祂不要冷冰、嚴肅般奴役我們,祂希望我們與祂有關係。而當我們和主在一段愛的關係中,我們自然會留意祂的喜好愛惡,自然會想聽祂的話。這個是一份邀請,主邀請我們與祂進入愛和表裡一致的關係。 在遵守主的話的信仰歷程中,主啊,我有沒有也接受祢的邀請,與祢進入愛和表裡一致的關係中?最近有沒有甚麼卡著、阻隔我與祢建立關係,覺得聽祢的話很難,或者好像例行公事般冰冷和枯燥?都可以和主在這裡談談。 主耶穌明白天國的窄路不易走,所以祂身體力行,展示天國的君王如何「愛鄰如己」,如何「彼此洗腳」,如何「是就說是」,如何「愛仇敵」,如何「只求天父的旨意」,如何「為羊捨命」,最終死在十字架上,祂明白我們的苦和掙扎。今日,如果我們同樣在窄路上為主感到張力時,願我們得著主耶穌的陪伴,與同在苦路上的主耶穌在一起,亦與其他受苦者在一起。 土壤的成聖之旅不是天國KPI的回報計劃,不是單打獨鬥的個人表演,而是主愛的邀請和關係的延伸,每一句主的吩咐和我們的回應都可以帶著愛、等待和冀盼。誰知田中的種子,粒粒皆有愛。 當我重新回到經文,我再次打開我的心去聆聽祢的話語,看看有沒有甚麽詞語或字句特別感動我,可以再在那裡和主傾訴: 「你們若愛我,就會遵守我的命令。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那就是愛我的人;愛我的人必為我父所愛,我也要愛他,並且要親自向他顯現。」 (約翰福音十四 15、21《新漢語譯本》) 📍獻呈 主耶穌,世上最有愛的撒種者,我很感謝祢,為我這樣的土壤撒種,將天國的禮物送給我,還給我成長、茁壯的機會。主啊,我很想和祢進入更深的關係中,讓遵守祢的話語成為我和祢滿有愛的互動。無論我現在的狀況是甚麽土壤,面對多少張力,我都會繼續努力去聽祢的話,不會放棄,因為祢沒有放棄我。願我成為一生只為服侍祢、讚美祢而活的好土壤 。禱告奉主名求,阿們。
Information
- Show
- PublishedJune 26, 2024 at 1:43 PM UTC
- Length18 min
- Season4
- Episode5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