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专业课,告别血糖不稳定

良知健康关爱
糖尿病专业课,告别血糖不稳定

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糖尿病专题课程。 说起糖尿病,很多人都会认为离自己很远。事实却并非如此!数据显示:每10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人;每2个中国成年人当中,就有1个是糖尿病后备军。 而糖尿病在发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得病了的。糖尿病的可怕在于它的各种并发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的并发症高达100多种,其中最常见而且威胁比较大的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疾病,像糖尿病这样,可以引发这么多可怕的并发症。 更重要的是,目前医学水平还无法治愈糖尿病,一旦确诊,终身治疗。因此,糖尿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而科学系统地了解糖尿病,是预防糖尿病的重中之重。 本期节目分为20讲,将从糖尿病的机理、诊断、治疗以及血糖控制五个方面展开,为大家详细介绍糖尿病的专业知识。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欢迎微信搜索“良知关爱”,关注我们。

  1. ٠٨‏/٠٦‏/٢٠٢٠

    【第二十讲】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常常出现贫血?

    关爱于心,携手同行!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由良知关爱与115健康促进中心共同制作的糖尿病专题课程《20节糖尿病专业课,告别血糖不稳定》。 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们讲了糖尿病患者如何通过运动来调节血糖,今天我们来聊聊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常常出现贫血? 贫血,在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常见,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出现贫血。实际上,有很多原因会诱发糖尿病患者出现贫血,下面我就和大家来一一列举一下: 1、饮食不当 一些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控制过程中会陷入误区,过分限制饮食摄入,从而导致一些营养素摄入不足,如果铁摄入不足,就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缺铁性贫血。铁摄入不足是造成老年人贫血原因之一,此外,老年人咀嚼功能以及肠道吸收功能较弱等,容易出现饮食摄入不全面,也是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贫血的重要原因。 2、降糖药物的服用 服用降糖药物,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贫血的重要原因。例如双胍类药物可以影响自身维生素B12和叶酸在肠道的吸收,导致DNA合成障碍,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 3、慢性肾病所致 很多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也会出现病变,由于肾脏是人体中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脏器,肾脏病变导致体内无法生成足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致使红细胞缺少,引发贫血。 不难看出,贫血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而且其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临床医师忽视。 我们都知道,贫血本身就会危害身体健康,引起头昏、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心悸、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如果还合并糖尿病的话,将会加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脏病变、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足等病变的进展,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更大。   因此,糖尿病患者防治贫血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预防贫血呢? 1、不要过度节食或者偏食; 2、确定贫血是否由药物引起,如果确定贫血与服用某种降糖药物有关,应联系医生更换降糖药物; 3、积极治疗除糖尿病外的其他原发疾病如结核、消化道溃疡、感染等,这些疾病也会引发贫血; 4、选择补铁剂。缺铁性贫血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贫血类型,当通过饮食不能调整缺铁症状时,需要选择补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 总之,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对贫血提高警惕,避免身体遭受疾病的进一步侵害。   好了,今天的课程到这里啦!我们的糖尿病专题课程《20节糖尿病专业课,告别血糖不稳定》到这里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后期我们将会陆续推出其他病种,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的节目。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欢迎微信搜索“良知关爱”关注我们。

    ٥ من الدقائق
  2. ٠٥‏/٠٦‏/٢٠٢٠

    【第十九讲】糖尿病患者如何通过运动降血糖?

    关爱于心,携手同行!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由良知关爱与115健康促进中心共同制作的糖尿病专题课程《20节糖尿病专业课,告别血糖不稳定》。 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们聊了糖尿病患者怎么吃,今天我们来聊聊糖尿病患者如何通过运动来调节血糖。 1、选对运动方式 一些糖尿病患者在选择运动项目上有些盲目,看到别人运动效果不错就跟着加入了,其实适合别人的未必也适合你。例如有关节疾病者不建议选择爬山这类运动,体型较胖的患者不建议选择爬楼梯等对关节负重较大的运动。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结合年龄、身体条件、爱好、环境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2、合适的运动强度 如何判断运动强度是否合适自己呢?“运动心率”是一个重要的标准,糖尿病患者最大的运动心率等于220减去年龄每分钟。比如您的年龄是50岁,那么您的最大运动心率为170/分钟。日常运动时,建议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最佳;超过80%则属于高强度运动,年龄较大的朋友可能会出现胸闷,胸痛、眩晕等感觉,容易诱发其他疾病;低于60%则是低强度运动,达不到运动效果。 此外,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看您身体的感受。当身体发热、出汗,但又没有大汗淋漓;或气喘吁吁,能说话不能唱歌,这就是最适合您的运动强度。如果身体素质特别好,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 3、选对运动时机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空腹运动是不可以的,但是糖尿病患者运动还有“三个立即”不可以原则,大家也要清楚。 (1)餐后立即运动不可以; (2)服药后立即运动不可以; (3)睡醒后立即运动也不可以。 糖尿病患者最佳的运动时机,是从吃第一口饭起的1小时之后,此时运动既可避免低血糖,又能达到最佳的降糖和健身效果。 4、控制运动时长 建议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如果是刚刚开始运动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把握好运动节奏,循序渐进。建议刚开始运动时,即使不感到累也要停下来休息,逐天增加运动量。比如第一天慢跑15分钟,第二天或第三天可以增加到20分钟,一周后增加到2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后,保持每周的累计运动时间达到150分钟以上即可。 5、合适的运动频率 运动间隔过大,之前规律运动的效果会被减弱,建议至少隔天运动1次,运动频率以每周运动5次为最佳。 好啦!关于糖尿病的运动知识我们就讲到这里啦!希望大家能找到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享受快乐生活!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欢迎微信搜索“良知关爱”关注我们。

    ٥ من الدقائق
  3. ٠١‏/٠٦‏/٢٠٢٠

    【第十八讲】糖尿病患者能吃燕麦吗?

    关爱于心,携手同行!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由良知关爱与115健康促进中心共同制作的糖尿病专题课程《20节糖尿病专业课,告别血糖不稳定》。 糖尿病饮食一直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毕竟吃得好,血糖才能控制得好,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们聊了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喝牛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糖尿病患者是否能吃燕麦? 上一讲中我们有说到过,我们评价食物是否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标准之一就是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血糖生成指数小于60就是糖尿病患者适合食用的,燕麦的血糖生成指数为55,因此是适合糖尿病患者的。 此外,燕麦还是糖尿病患者不错的主食选择。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综合分析,我国裸燕麦含粗蛋白质达15.6%,脂肪8.5%,还有淀粉以及磷、铁、钙等元素,与其它8种粮食相比,均名列前茅。 不仅如此,由于燕麦的膳食纤维含量很高,糖尿病患者食用燕麦能有效预防便秘。而且,对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食用燕麦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从而降低脂肪的堆积,起到降脂、预防肥胖的作用。 另外,燕麦中含有丰富的锌,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特别适合出现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 所以,燕麦是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 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的糖尿病患者是不适合食用燕麦的。 1、消化不良的患者 燕麦富含膳食纤维,但纤维较粗糙,不太容易消化,尤其有胃胀气问题的患者,大量食用燕麦可能会造成肠胃不适。 2、缺铁、缺钙的患者 由于燕麦富含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吃太多会影响身体对铁与钙的吸收。长期缺铁,可能导致贫血;缺钙则会诱发骨质疏松,所以缺铁、缺钙的患者要谨慎食用。 3、合并肾脏疾病的患者 燕麦含有蛋白质、钾、磷等成分,有肾脏疾病的患者不宜大量食用,食用前最好先咨询医师、营养师或药师。 总之,还是那句话,燕麦虽好,还是要注意合理食用。 好啦!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会!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欢迎微信搜索“良知关爱”关注我们。

    ٤ من الدقائق
  4. ٢٩‏/٠٥‏/٢٠٢٠

    【第十七讲】糖尿病患者可以喝牛奶吗?

    关爱于心,携手同行!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由良知关爱与115健康促进中心共同制作的糖尿病专题课程《20节糖尿病专业课,告别血糖不稳定》。 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们聊了糖尿病患者吃素的问题,今天我们来讲一讲糖尿病患者可不可以喝牛奶。 我们都知道,牛奶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品,它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钙质,每100毫升牛奶中钙含量就有104毫克,长期坚持喝牛奶有利于骨骼的健康! 但是,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喝牛奶? 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纯牛奶几乎不会引起血糖的波动。我们评价一个食物是否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标准之一就是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乳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很低,而牛奶中含有的就是乳糖,因此纯牛奶几乎不会引起血糖的波动。 喝牛奶不仅不会引起血糖波动,喝牛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好处多多。 但是,糖尿病患者喝牛奶,还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牛奶 糖尿病患者喝牛奶,可以选择纯牛奶或酸奶,但是不要喝添加了其它成分的牛奶,如大果粒酸奶,红枣酸奶等,这些添加了其他成分的奶制品含糖量通常会比较高,容易引起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 此外,大家还要谨记,普通牛奶比高钙牛奶要好,脱脂牛奶比高脂牛奶要好。 若有部分患者出现乳糖不耐受现象,可以用酸奶替代鲜牛奶。 2、注意喝牛奶的时间 糖尿病患者可以在两餐之间喝牛奶,或睡前2小时喝牛奶。 3、喝牛奶的量要适度 牛奶属蛋白质类食物,大量进食可使蛋白质摄入增加,使其所占每日总能量的比例过高,导致血糖升高,同时增加肾脏负担,为将来并发症埋下隐患,建议每次次饮用100-200ml即可。 如果患者还被查出肾脏并发症或肾功能减退,就需要由营养师来制定饮食计划,确定饮奶量。 好啦!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啦!我们下期再会。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欢迎微信搜索“良知关爱”关注我们。

    ٣ من الدقائق
  5. ٢٥‏/٠٥‏/٢٠٢٠

    【第十六讲】糖尿病患者只吃素究竟好不好?

    关爱于心,携手同行!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由良知关爱与115健康促进中心共同制作的糖尿病专题课程《20节糖尿病专业课,告别血糖不稳定》。 在上一期节目我们聊了适合糖尿病患者吃的水果,今天我们来讲讲糖尿病患者到底该不该只吃素。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但在如何控制上,有些人一不小心就会走了“极端”,陷入饮食误区。 就比如说,大家都知道,得了糖尿病就要“少吃碳水、多吃蔬菜,保持清淡健康的饮食状态”,但有些人却把“清淡”误解为“只能吃素”,特别是肥胖型的糖尿病患者,为了减肥,更是滴油不沾。 那么,只吃素对糖尿病到底好不好呢?究竟能不能降糖呢?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如果钙锌铁以及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等营养素摄入量不足的话,不仅会出现营养不良,而且还会出现代谢紊乱。 此外,长期素食还易造成维生素B12缺乏症,导致恶性贫血。 由此可见,在糖尿病饮食中,患者不能长期吃素。如果现在已经在长期吃素的患者,要改变一下自己的饮食结构。 那么,糖尿病患者到底应该怎么吃呢? 四个字:荤素搭配,均衡营养。 其实,真正的清淡饮食,指的是在保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前提下,低盐、低油、低辛辣、低胆固醇、低精制糖。要知道,没有某一种食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所以摄入食物应该保证种类尽可能的丰富,最好包括蔬菜、水果、鱼、肉、蛋、奶等种类中的多种。 因此,最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方式并非“素”到一口肉都不能吃,所谓的“管住嘴”的概念也并不意味着极端的饮食偏向,而是要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适当”吃、“科学”吃。 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稳定健康的身体状态,进一步控糖。 好啦!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会。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欢迎微信搜索“良知关爱”关注我们。

    ٣ من الدقائق
  6. ١٨‏/٠٥‏/٢٠٢٠

    【第十五讲】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水果?

    关爱于心,携手同行!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由良知关爱与115健康促进中心共同制作的糖尿病专题课程《20节糖尿病专业课,告别血糖不稳定》。 上一期节目我们聊了生酮饮食,今天我们来聊聊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水果。 水果对于糖尿病患者大有好处 国际著名医学杂志《PLOS Medicine》2年前曾发表一项由牛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学者共同完成,涉及我国50万名30—79岁成年人的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在追踪随访了7年后得出结论: 1、在健康人群中,每天吃新鲜水果的人比不吃的人罹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了12%,而且吃的越多,预防糖尿病的效果越好。研究估计,每天坚持摄入100克新鲜水果,5年内10万人中可预防200例糖尿病。 2、在糖尿病人群中,吃新鲜水果也显示出明显的健康益处——每天摄入100克新鲜水果,可使糖尿病患者中的总体死亡率降低17%;大血管并发症(如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降低13%;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的风险降低28%。 也就是说,常吃新鲜水果,不仅能明显降低普通人群罹患糖尿病以及由此导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同样有益。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哪些水果? 很多人在选择水果时,以口感上的“甜或者不甜”为准。但事实上,我们的舌头感觉到甜,主要是因为水果中的果糖和蔗糖等简单糖,而影响我们人体血糖水平的是水果的总热量以及含糖量。因此,不要用舌头去评判水果该不该吃。 那么,糖尿病患者怎么选择水果呢? 可以根据含糖量来! 推荐选用:每100克中含糖量少于10克的水果,例如蓝莓、草莓、橙子、樱桃、柚子、柠檬、李子、杏、枇杷、菠萝等。 草莓、李子、蓝莓、柚子、菠萝这5种水果适合糖尿病人吃,而且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它可以有效调节血压,还有抗氧化的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可以多吃蓝莓。 西红柿、小黄瓜等蔬菜每百克糖含量在5克以下,也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慎重选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为11-20克的水果,例如猕猴桃、火龙果、香蕉、石榴、甜瓜、橘子、梨、荔枝、苹果、芒果等。 不宜选用:每100克中含糖量高于20克的水果,例如哈密瓜、莱阳梨、柿子、水蜜桃、葡萄、冬枣、黄桃等。 除了选择合适的水果外,糖尿病患者吃水果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合理控制水果的摄入量 水果虽好,但不要过量哦!那么糖尿病患者每天吃多少水果才最合适呢? 健康人群,每人每天水果食用推荐量为350克,至于糖尿病患者,建议每日食用含糖量在15%以下的水果100-200克。 温馨提示,这个水果摄入量只是建议,具体吃多少还是要根据血糖水平来定。如果血糖没有达标,最好的选择是吃蔬菜来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而不是水果, 虽然水果的血糖指数不高,但是水果含糖是不争的事实。 2、选择合适的吃水果时间 饭后不要马上吃水果。因为刚刚进了餐,马上再吃水果,可引起血糖水平的进一步升高。吃水果的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上午10点、下午3点)。如每天吃200g中等大小的苹果,建议平均分配到两次加餐当中。这样,就不会因为吃水果而引起血糖大幅度波动了。 总之,糖尿病患者不应该完全戒掉水果,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水果,在正确的时间,摄入合理的量,不仅不会影响您的血糖水平,反而能帮助您更好的控制血糖。 好啦,今天的节目就先到这里啦!下期节目我们来聊聊糖尿病患者到底该不该吃素,欢迎继续收听!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欢迎微信搜索“良知关爱”关注我们。

    ٧ من الدقائق
  7. ١٥‏/٠٥‏/٢٠٢٠

    【第十四讲】生酮饮食可以治疗糖尿病?

    关爱于心,携手同行!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由良知关爱与115健康促进中心共同制作的糖尿病专题课程《20节糖尿病专业课,告别血糖不稳定》。 在上一期节目我们讲了糖尿病患者如何安全地泡脚,今天我们来聊聊被网红吹爆的“生酮”饮食,真的可以治疗糖尿病吗? 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生酮饮食? 简单来说,生酮饮食就是提倡高脂肪、低碳水的饮食,脂肪供能比约占75%。 所以肉啊、油啊什么的可以敞开吃。 但是! 你基本上就要和碳水化合物告别了,米饭、馒头、面条这些你就别想了;蛋糕、巧克力、奶茶、冰淇淋这些甜品饮料也要说拜拜了;甚至一些含糖量高的水果、淀粉含量高的蔬菜你也吃不了。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吃那么多脂肪,反而能减肥? 实际上,生酮饮食是通过模拟人体饥饿状态,迫使人体分解脂肪。 我们都知道,糖、脂肪、蛋白质都可以通过分解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是次序有先后,人体会优先消化糖。 如果糖断货了怎么办呢?人体学会了“过日子”,血糖过高时,就把糖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糖不够了,就会开始分解脂肪,来补充糖分。 所以,生酮饮食就是降低糖分的摄入,迫使人体消耗脂肪来为人体提供能量。 生酮饮食真的可以治疗糖尿病吗? 生酮饮食中的低碳水化合物可以避免血糖明显升高,同时还能减少血糖波动,也有助于降低机体胰岛素水平。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还可通过调节肝糖原的分解速率影响糖的基础代谢,从而降低血糖指标。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也建议将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作为糖尿病治疗的组成部分。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以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尤其对血浆脂类如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显著改善。 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生酮饮食,的确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代谢指标、改善生活质量。 但是,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合生酮饮食,它仅适用于年龄18~65周岁,超重或肥胖( BMI>24kg/m2),体脂率高于同龄正常标准,肝、肾功能正常,无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 即便您符合以上标准,生酮饮食也是存在较大风险的。专家表示,如果生酮饮食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如果把握不好度的话,可能会惹来一身病。因此,国内医生都是不建议糖尿病患者使用这种饮食方法进行治疗的,科学的建议还是要大家营养均衡。 如果您真的想要尝试生酮饮食,一定要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跟风。 好啦,今天的节目就先到这里啦!下期节目我们来聊聊得了糖尿病,能吃什么水果,欢迎继续收听!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防治知识

    ٥ من الدقائق
  8. ١١‏/٠٥‏/٢٠٢٠

    【第十三讲】糖尿病患者泡脚有风险?医生说:掌握这6点,放心泡!

    关爱于心,携手同行!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由良知关爱与115健康促进中心共同制作的糖尿病专题课程《20节糖尿病专业课,告别血糖不稳定》。 在上一期节目中和大家聊了喝酒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今天来和大家聊聊糖尿病患者的养生项目——泡脚,作为一项“0成本,高回报”的养生活动,泡脚毫无疑问受到大家追捧。 虽然泡脚好处多,但是糖尿病患者泡脚很有讲究,一旦泡脚不当,容易造成烫伤和感染,继而引发糖尿病足,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截肢!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正确泡脚呢? 1、温度不要太高 保证泡脚的水温在37度左右。糖尿病患者对细菌或者病菌的抵抗力比较差,所以泡脚时,水的温度不应当太高,不然容易会让皮肤受到伤害。糖尿病患者的皮肤一旦受伤,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从而出现糖尿病足。 另外,患者对温度感觉不敏感,家属应该在患者泡脚之前为其试水温;如果没有他人帮忙,患者也可以使用水温计测量温度,以免出现烫伤。 2、把握泡脚时间 一般在15分钟左右即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时间要相应缩短。常常看到有人泡脚,一泡就是一个多小时,中间还不停添加热水。实际上,这种泡脚方式并不会增加疗效,泡脚时间过长,人体出汗过多,反而会造成疲劳甚至会引起虚脱。 3、足部不要有伤口 每次泡脚前后,糖尿病患者都应仔细检查足部,是否有足部肤色变暗、红肿、干裂等情况,假如有的话,最好不要进行泡脚。因为泡脚后,足部极其容易感染。 4、不要用药水泡脚 泡脚时,不要添加任何精油、药水或草药包。在泡脚桶内加入这些东西,会增加皮肤受损的可能性,导致足部细菌感染的风险提高。 5、及时擦干 泡脚后,应该迅速用柔软毛巾擦干足部的水,避免皮肤发生皲裂,引发感染。最好用白色的软干毛巾擦,以便发现是否有血迹或者脓迹,一定要擦干趾缝之间的水迹。 如果在泡完脚后想要修剪指甲,切记不要把脚趾甲修得过短,以免指甲周边的肌肤出现裂口,增加感染的风险。 6、注意饮食 天气寒冷时,切勿大量食用高脂肪食物,避免造成血管硬化,加重病情。 记住以上六点,糖尿病患者也是可以舒舒服服泡脚的哦! 好啦,今天的节目到这就要结束了!下期节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风靡减肥界的“生酮饮食”,真的适合治疗糖尿病吗?敬请期待!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欢迎微信搜索“良知关爱”关注我们。

    ٥ من الدقائق

حول

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糖尿病专题课程。 说起糖尿病,很多人都会认为离自己很远。事实却并非如此!数据显示:每10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人;每2个中国成年人当中,就有1个是糖尿病后备军。 而糖尿病在发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得病了的。糖尿病的可怕在于它的各种并发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的并发症高达100多种,其中最常见而且威胁比较大的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疾病,像糖尿病这样,可以引发这么多可怕的并发症。 更重要的是,目前医学水平还无法治愈糖尿病,一旦确诊,终身治疗。因此,糖尿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而科学系统地了解糖尿病,是预防糖尿病的重中之重。 本期节目分为20讲,将从糖尿病的机理、诊断、治疗以及血糖控制五个方面展开,为大家详细介绍糖尿病的专业知识。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欢迎微信搜索“良知关爱”,关注我们。

للاستماع إلى حلقات ذات محتوى فاضح، قم بتسجيل الدخول.

اطلع على آخر مستجدات هذا البرنامج

قم بتسجيل الدخول أو التسجيل لمتابعة البرامج وحفظ الحلقات والحصول على آخر التحديثات.

تحديد بلد أو منطقة

أفريقيا والشرق الأوسط، والهند

آسيا والمحيط الهادئ

أوروبا

أمريكا اللاتينية والكاريبي

الولايات المتحدة وكند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