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到處說

老楊到處說
老楊到處說

《老楊到處說》是中國資深媒體人,原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楊錦麟和其團隊打造的一檔時事評論類節目。 在這個信息爆炸、信息投餵、信息屏蔽的時代,人們需要真相;在高度不確定的時代,人們需要解讀。 節目的初心是:聚焦分享海內外的熱點話題,解密分析兩岸三地的時事政治,力求做到客觀持平,冷峻抽離,講真話,不講假話。我們不是先知,但願意提供積極、善意、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思考方向,供大家一起討論交流。 正所謂:孔子不說,莊子不說,孫子不讓說,老子無處說,老楊可以說,老楊到處說。

  1. ١٥‏/١٢‏/١٤٤١ هـ

    25. 郭子儀被挖祖墳為何不追究?權力不能保命但智慧可以

    767年,吐蕃入侵唐朝,郭子儀臨危受命,在靈州與敵血戰。可就在此時,後院起火了,祖墳竟然被人挖了。 眾將大罵:「肯定是魚朝恩乾的!」魚朝恩原本是個宦官,侍奉唐肅宗頗為賣力,代宗李豫即位,魚朝恩又因救駕有功,備受代宗寵信。 聽完家人哭訴,郭子儀沒有動怒,突然問:「掘墓賊抓住了嗎?」 家人回答:「沒有!官家說查無頭緒,最後不了了之了。」 郭子儀心裡明鏡似的,沒作任何表態! 沒多久,郭子儀奉旨回京。覲見皇上時,郭子儀只字不提祖墳被挖之事。唐代宗沈不住氣了,對郭子儀說:「你家祖墳被歹人挖掘,我命人務必將人捉拿,可是,查來查去也沒什麼線索,朕心裡很是過意不去。」 郭子儀哭著說:「我帶兵多年,不能禁束手下。兵卒挖人祖墳的事很多。我家祖墳被人所掘,這是因我不忠不孝,遭到上天的譴責,不是有人故意為之。」 《智囊》記載了一句話,【朝廷乃安】。短短四個字,卻有極大的想象空間! 挖墳掘墓,在古代可不是小事。特別是郭子儀這樣的勳貴,祖墳寓意著什麼,不言而喻。但是,郭子儀為什麼低調處理呢?我們不妨分析一下。 魚朝恩雖跋扈,挖人祖墳,堪比殺父之仇,並且跟郭子儀鬥,真得掂量掂量。只有一個解釋,唐代宗默許!代宗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擔心郭子儀擁兵作亂,挖了你的祖墳,也就是斷了你的龍脈! 而郭子儀也很聰明,從得到消息的那一刻,他就猜到其中必有玄機。如果他不依不饒,要求一查到底,很有可能把幕後主使唐代宗牽連進來。那時候,皇上惱羞成怒,郭子儀的腦袋還能保住嗎?   1,我一向不喜歡中國歷史典籍上各種各樣宮廷權力鬥爭的記載,二十四史,#資治通鑒,綱鑒易知錄等等,這樣的記載不絕於史書,但以史鑒今,還是有借鑒意義的; 2,人治社會,法治只是一個工具,而不是治理天下的不二法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很難做到的,學會保護自己,相信是有意義的 ; 3,歷史上有太多功臣,因為功高震主,最後被皇帝所殺。但是郭子儀「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欲而人不罪。」這種做人智慧,實在是高啊。權力不能保命,但是智慧可以。

    ١٠ من الدقائق
  2. ١٤‏/١٢‏/١٤٤١ هـ

    24. 後疫情時代對外關係總方針:習近平的「雲外交」

    有人羅列了一張圖表,主題是:從外交總方針的演變看國際環境的演變: 1,從1979年鄧小平開創「韜#光養晦」外交方針延續到2012年計33年 2,從「韜光養晦」演變成「#有所作為」外交方針僅用了兩年(2012-2014) 3,從「有所作為」方針躍升到「#敢於亮劍」外交方針又僅隔三年(2014-2017) 4,2017年開始執行「敢於亮劍」外交總方針,終於使中國走到了世界舞台中央,構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 5,2020年6月15日央視向世界宣佈:中國元首「#雲外交」為世界注入信心,中國成為複雜多變世界的「#穩定器」 雲外交,是因應蔓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採取的不得已的權宜之計,只是暫停鍵之下不得不採取的外交互動措施,仍無法取代面對面的接觸,溝通,互動。那一段的接話人和你積極敷衍,你也未必能掌握,即使真的掌握,也未必能即時採取有效補救。還是實事求是一點點好,過於誇大,會繼續弄暈領導人的。只是歌功頌德,一味拔高,還如何扮演引領的角色呢? 「雲外交」也才付諸實踐幾個月,是否已取得主觀預期的實際效果,仍需要客觀實際的檢驗,現在就把它總結歸納為已經為世界注入信心,成為複雜多變世界的「穩定器」,是不是略顯早了一點;要真正成為複雜多變世界的「穩定器」,當務之急是如何面對和處理好自由落體狀態的中美關係,其他可以姑且不論。 從韜光養晦-有所作為-敢於亮劍-雲外交,過往的四十多年,或過往不到八年時間,就實現了中國外交總方針的飛躍,韜光養晦給中國贏得了三十三年周邊無戰事,以及有利於中國改革開放的國際環境,有所作為和敢於亮劍之後,給中國生存發展的國際環境帶來了什麼,是不是也應該給國人有一個最起碼的交代? 讀到一段微博的文字,這段文字對當年遵義會議的精髓有自己的解讀: 1,實事求是地承認自己的失誤,實事求是地檢討軍事路線的錯誤; 2,及時更換領導班子主要成員;這位朋友認為,離開了這兩點,還叫遵義會議嗎?還能輓救黨輓救紅軍輓救中國革命嗎?

    ١٢ من الدقائق
  3. ١١‏/١٢‏/١٤٤١ هـ

    23. 二十一世紀官場之怪現狀:《平安經》走紅、那些人的馬屁文化

    這幾天, 一本《平安經》和作者賀電成了中國大陸的熱搜爆點。  總結一個字,作(zuō)。多幾個字的話:權令智昏地作(zuō)。不作不死,說的可能就是這種情形。   我們能從《平安經》讀到了什麼?  1,體制內這些年出事的官員,有一現象:學識淺薄,卻擁有很多高等院校的學術頭銜。比如這位賀電,他已經一步到位,拿了兩個博士學位,一個法學,一個書法學,在國家級、省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曾經顯赫一時的重慶公安局局長王立軍,未出事之前在刑事科學方面也造詣頗深,但未曾像賀電這樣的雙博士學位,博士生導師。認真查一查,中國國內的大學怎麼就這麼樂意成為某些權勢人物的背書和墊腳呢,這算不算學術道德淪喪呢?   2,海外的評論認為,神書《平安經》能夠被官方出版並得到官媒和某些「專家學者」的追捧,與作者賀電的廳級官員身份直接相關,一般老百姓根本找不到正規出版的渠道,但執掌當地公安大權的賀電,不僅能出版,而且是公安部隸屬的群眾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甚至還能招來當地官媒熱捧,反映出中國一些地方的政治生態仍不正常,當地仍存在濃厚的「馬屁文化」,權力邊界模糊且得不到有效監督。   3,社會風氣的敗壞到了沒有人知道恥辱的地步。《平安經》的爛,都心中有數。很遺憾,太多「聰明人」深諳官場處事哲學,選擇看破不說破。但可恥的是濫用職務影響、動用權力資源為一本「奇葩著作」張目:吉林省朗誦藝術協會邀請吉林省十餘位知名專家、學者、詩人共同參加了「助力平安中國、平安吉林建設暨《平安經》公益朗誦活動」研討會。吉林省公安系統官方微信也高調贊美《平安經》。   孫立平看得更深,他認為,這是社會流行諂媚文化的一次集體點贊,發生在賀電和《平安經》之上的諸多種種,其實是 一種狡詐式的諂媚,一種行賄式的諂媚,是一種用尊嚴和無恥交換利益的諂媚。  這世道,讓人啼笑皆非。《平安經》走紅是出版界之恥,學界之恥,媒體之恥,權力之恥,時代之恥。 有人說賀電德不配位,智商欠費,但德不配位就他一個嗎? 21世紀官場之怪現狀,莫出其右。賀電,你值了。

    ١٥ من الدقائق
  4. ١٠‏/١٢‏/١٤٤١ هـ

    22.新加坡新老交替、最強內閣陣容;中美紛爭小國如何選邊站? 

    新加坡 7月27日舉行新一任內閣就職儀式,李顯龍繼任總理。   1,這是在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區域經濟出現前所未有嚴峻局勢之下的一次內閣組成;這次內閣組成,呈現多元化特色,20名部長中,有七人是非華族。新加坡總統哈莉瑪和大法官梅達順,也都是少數種族成員。整個內閣的組成以及施政方針的提出,一個是人事安排力求平衡,新老交替特點明顯,著重於團隊的延續性,新晉部長經驗積累,強調的是「新加坡「所能召集最強陣容」,可見一個小國的政治治理,人才梯次仍是重中之重,不可或缺。  2,這是新加坡第四代領導人順利接班的一次鋪墊和準備;李光耀,吳作棟,李顯龍,很多人曾經批評新加坡是家族統治,但可以看出,新加坡憲法沒有規定終身制,李氏家族在新加坡政壇上的影響力,也許在李顯龍退出政治前台之後,不會再有李氏家族後人的接替,一個民主國家也終究不可能產生終身制的領導人。  3,新加坡建國以來所走過的路程,李光耀在世時,他的強人姿態讓世人印象深刻,大國外交中的駕輕就熟,內部經濟的穩步發展,使新加坡成為世界外交政治舞台的不可或缺,扮演一般大國難以扮演的角色,#新加坡模式,也一直成為中國學習參照的現代化國家治理坐標。  4,李顯龍之前曾經發表講話,尤其強調中美兩國紛爭,不要殃及小國,指出認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價值體系,但並不願放棄大國廣袤市場,希望能持續與中國發展健康的經貿關係,實際上是很多中小國家的心聲,如果選邊站,相信目前的國際形勢之下,願意堅定不移地站在中國一邊的國家不會沒有,但肯定不多。  5.在一場可能已經存在和正在發生的戰略對峙和消耗戰中,李顯龍在對外關係問題上所展示和表現出來的焦慮,其實也是當下和未來一段歷史時期,新加坡的態度立場。

    ١٥ من الدقائق
  5. ٠٩‏/١٢‏/١٤٤١ هـ

    21. 9次自殺都死不了,神風敢死隊的種子選手佐佐木

    神風敢死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軍在中途島海戰失敗後,為了對抗美國海軍強大的優勢,輓救其戰敗的局面,利用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要求,對美國海軍艦艇編隊、固定的集群目標實施的自殺式攻擊的特別攻擊隊。「神風敢死隊」這思潮也影響到21世紀極端宗教狂熱,如911等,人肉炸彈等等。 佐佐木在神風特工隊裡屬於「萬朵隊」隊員,在1944年11月12日第一次出任務時,佐佐木的指定目標是菲律賓萊特灣內的一艘盟軍戰艦。佐佐木向戰艦投擲炸彈後,轉頭就溜了,連炸沒炸到都沒看,這並不是因為他自信,而是他怕多耽誤幾秒自己要小命不保。 佐佐木並沒有死,他飛回基地後,造成軒然大波,司令部立刻把他叫來,告知他的「死訊」,並強調天皇對他英勇「玉碎」非常贊賞,要求他下次一定要不負眾望! 領導安排佐佐木再次出擊,但到了集合時間,佐佐木並沒有看到隊友,他一看沒人監督,就自行取消了行動,在外面兜了一圈回來了。 領導見到又一次全身而退的佐佐木,氣的鼻子都歪了,當場給他安排了第三次出擊。但很不巧,美軍正好來轟炸機場,佐佐木無法起飛,再次躲過一劫。 緊接著第四次出擊,因為天氣太過惡劣,實在看不清敵艦位置,佐佐木安全返航。 第五次出擊時,佐佐木再次扔了炸彈就跑,對方還沒發現他,他就已經遛沒影了。 目前已經不清楚,司令部再次聽到佐佐木生還時是什麼狀態,不過確定的是,司令部在之後的4天內,又給他安排了第七、八、九次襲擊任務,但他都安然回來。 司令部大概是對他失去信心了,之後再也沒有讓佐佐木參加自殺式襲擊,佐佐木後來安然活到了2016年,享年92歲。 所以你別以為很多你自己做不到的事,都是不可能的,佐佐木九次出擊,都沒為國捐軀,並且活到92歲才離開人世,這卻是歷史真實的的故事。

    ١٠ من الدقائق
  6. ٠٨‏/١٢‏/١٤٤١ هـ

    20.美國對華政策迎來歷史節點:中美互相關閉一個領事館 、外交關係降級

    這幾天,所有對中美關係出現的重大動態發展變化的報道和評論幾乎跟不上變化的節奏和步伐。 美國政府在7月21日突然要求中國關閉駐休斯敦的總領事館。中國已經宣佈,關閉#成都美國總領事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 本週四又在加州發表了有關美中關係的主題演講,這都具有象徵性意義。 與外交領域的動態變化同步的,是中國周邊美國明顯針對中國的軍事,外交部署。美國與越南的關係,雙#航空母艦戰鬥群 在南海軍事演習,南部戰區在海南島附近海域舉行火炮演習,美國輿論揚言要炸島,都不會是空穴來風。 近來美國的全面攤牌,並不能簡單視為是為了特朗普競選連任而做出的策略部署,這是美國對華政策徹底改變的一個歷史節點,是老大與老二之間的戰略競爭,是兩個核大國之間的碰撞; 我們要把最壞的可能性估計充足,其中包括局部的軍事衝突,發生的最大概率是南海。與此同時外交關係降級可以預期,最壞的局面是斷交,雖還看不到這樣的端倪,但不要低估蓬佩奧講話的政治分量。 雖然中共內部已經定義一尊,黨內組織紀律三申五令不准妄議,但黨內的老同志,以及黨內的核心層,難道對中美關係以及這些年的對外政策,一點不同的聲音都沒有嗎? 這些人說話的分量遠遠比任志強,許章潤要強得多,難道他們都由衷認同最近幾年的所作所為? 這會不會是中國前途命運的拐點呢?

    ١٤ من الدقائق
  7. ٠٧‏/١٢‏/١٤٤١ هـ

    19.攘外必先安內:任志強被開除黨籍、前清華教授許章潤發表公開信天快亮了

    7月23日晚,北京日報推出消息:北京市華遠集團原黨委副書記、董事長任志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經西城區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決定給予任志強開除黨籍處分;按規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等。 這不是任志強的第一次判罪入獄,上一次是1985年曾被以貪污罪入獄,有期徒刑兩年,緩期執行三年,經重申屬於錯判,那時他還是黨的人,但這一次他已經不再是黨的人,而黨已經把他當成對立面了。 在此之前,因嫖娼罪名被行政拘留一星期之後的清華大學教授#許章潤,在7月12日回家之後,收到清華大學7月15日作出的《關於給許章潤開除處分的決定》,7月19日 許章潤7月19日發表致清華校友的公開信,以中英文撰寫,感謝500多名校友在他被開除後為他捐款,籌集10多萬元。 任志強,許章潤共同的「罪名」其實只有一個,在海內外網絡媒體公開發表文章,直言不諱批評和指責習近平,這在「忠誠不絕對,絕對不忠誠」的政治氛圍之下,這是難以被容忍的,對任志強,許章潤的處理,預示著中國大陸內部的政治高壓,尤其是對政治異見人士的強力處置,將成為確保內部政治安全的一項主要手段。 與此同時,對中國內地網絡媒體的管控也獲得進一步的加強。凡是觸及領導權威,危及政治安全,勢必然是重點打擊對象。 許章潤說,清華校園,只有一個#郭於華 親自登門探視慰問,人情薄涼至此,也是當下校園路人側目,噤若寒蟬,避尤不及的一個眾生相刻畫。 任志強落難,昔日他的輔導員,老同學,還會像過往那樣試圖緩頰,周旋,拉兄弟一把嗎?恐怕也難。 與剛性威權體制處理政治異見人士的手段相比,試圖用柔性威權體制的方式來處理政治異見人士,現在處理政治異見人士的手法顯得不再那麼簡單粗暴,相對於處理陳秋實們,顯得也還細膩,這也是一種值得注意的細節。 許章潤說,天快亮了。但看天氣變化,恐怕等到天亮還得熬一段難熬的日子。

    ١٣ من الدقائق
  8. ٠٦‏/١٢‏/١٤٤١ هـ

    18.孔子學院為何成了眾矢之的? 中國在對外傳播領域依舊是菜鳥

    這幾天,有一個話題值得注意:在全世界推廣佈局經年的孔子學院總部,確認不再以「國家漢辦」名義對外使,新華社報道,為適應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發展,「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日前正式成立,全面負責運行全球孔子學院品牌;同時,中國教育部設立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開展除孔子學院運營和管理之外的其他國際中文教育項目,並深化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語言教育交流合作。 孔子學院是一個李長春在任期間的政績工程,主觀意願和設想是好的,也曾經帶動一定的文化#軟實力 輸出,但在全球的佈局布點一時間成了世界關注焦點:國家成立副部級的漢辦,從一開始就不是民間公益行為,而是國家行為。 與此同時,在甚囂塵上的「中國威脅論」影響下,加上文化傳播,輸出指導思想的差異,導致各國各地孔子學院成了眾矢之的,在加上有些國家地區的孔子學院管理不善,急於求成導致出現若干問題,成了被媒體持續放大追蹤的焦點。 新加坡聯合早報昨天刊登發展研究院院長孫培松的文章,提出一個問題: 中國應有怎樣的外宣? 孫培松援引這次疫情中國扮演的角色為例。年初以來,中國在基本控制住疫情後,就積極地開始了對外援助,向150多個國家提供醫用物資,向多個國家派出了醫療隊。中國本應獲得更多積極正面的評價,但不恰當的宣傳,尤其是在歐洲疫情最嚴重的時刻,渲染中國對歐援助,宣傳中國政治制度和體制優勢的做法,使外界感到極度的不適。 對外宣傳不僅要考慮告知什麼,還要考慮怎樣告知。要推己及人地照顧到受眾的觀感,宣傳才會有效果。在展示全球影響力方面,中國顯然是一個很不老道的新手。對中國外宣來說,新的挑戰會越來越多,認真審視從刻板老套的語言,到根深蒂固的潛意識中那些不適宜於對外宣傳的固有模式,中國的對外言說能力,才會有實質性的提高。 孫培松說的是這次疫情,中國外宣語言和傳播的習慣性毛病,放置在孔子學院的辦學經驗教訓之上,也是可以借鑒的。 對外傳播一直經常出現吃力不討好的事,一定有他的前因後果。 如果只是改名而已,一切照常照舊,意義不大,孔子學院依舊是負面排列。

    ١٤ من الدقائق

حول

《老楊到處說》是中國資深媒體人,原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楊錦麟和其團隊打造的一檔時事評論類節目。 在這個信息爆炸、信息投餵、信息屏蔽的時代,人們需要真相;在高度不確定的時代,人們需要解讀。 節目的初心是:聚焦分享海內外的熱點話題,解密分析兩岸三地的時事政治,力求做到客觀持平,冷峻抽離,講真話,不講假話。我們不是先知,但願意提供積極、善意、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思考方向,供大家一起討論交流。 正所謂:孔子不說,莊子不說,孫子不讓說,老子無處說,老楊可以說,老楊到處說。

للاستماع إلى حلقات ذات محتوى فاضح، قم بتسجيل الدخول.

اطلع على آخر مستجدات هذا البرنامج

قم بتسجيل الدخول أو التسجيل لمتابعة البرامج وحفظ الحلقات والحصول على آخر التحديثات.

تحديد بلد أو منطقة

أفريقيا والشرق الأوسط، والهند

آسيا والمحيط الهادئ

أوروبا

أمريكا اللاتينية والكاريبي

الولايات المتحدة وكند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