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界100s

肿瘤界100s S1E66:父子Paget(下)

跟随肿瘤界,听点肿瘤学。大家好,这里是肿瘤界100s,我是主播李静。

我们上期起到了提出“土壤理论”的Paget医生,那么他是不是也是Paget病的发现者呢?

一查,并不是,但两人还真有关系。

发现Paget病的是老Paget,大名James Paget,是咱们前面提到的Stephen Paget的老爹[1],他被誉为英国最伟大的外科医生和病理学之父[2]。

1843年,初出茅庐的Paget医生,遇到了15位年龄在40岁以上的女性,她们的乳头和乳晕部位出现了“皮疹”。[3]在这些女性中,大多数人的红斑皮疹“呈鲜红色“,像非常急性的弥漫性湿疹,皮损呈颗粒状。

老Paget还注意到这些女性的乳头和乳晕上有黄色和粘稠的渗出物,对局部和全身治疗都有抵抗力。此外,他发现每个病例在1到2年内都会出现乳腺肿瘤。

1874年,老Paget 在《圣巴托洛缪医院报告》(St Bartholomew's Hospital Reports)上发表了关于乳腺癌前病变、乳晕疾病的研究成果,他的发现被命名为佩吉特乳腺病(Paget disease of the breast)。

目前已经明确,Paget氏乳腺病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癌,占乳腺原发肿瘤的 1%~3%,绝经后女性多见,发病高峰在绝经后第 6~7 年,多为单侧发病。国外有文献证实 67%~100% 的乳腺 Paget's 患者伴有浸润性癌或导管内癌。该病易与其他皮肤疾病相混淆,常常被误诊误治,严重影响预后。

那么为什么披着炎性皮肤病外衣的Paget病会跟乳腺癌联系上的呢?

其实啊,关于 Paget's 病的发病机制,一直有很大的争议,目前主要有两种主流理论: 乳腺癌细胞的嗜表皮理论和转化理论[4]。

这里嗜表皮的嗜是嗜好的嗜。

嗜表皮理论认为Paget's 细胞来源于乳腺内部的乳腺癌细胞,肿瘤细胞沿乳腺导管"钻到"了乳头处。这一理论解释了有乳腺肿块的症状,也就是先有了乳腺癌,再有Paget病,先有了鸡后有蛋,后者只是前者的乳晕副反应。具体来说,炎症的原因是肿瘤细胞使正常紧密连接的角蛋白细胞分散,从而使得细胞间液渗出至皮肤表面,形成了乳头区分泌物,继而出现乳头、乳晕区脱屑、瘙痒、红肿、溢液等经久不愈的炎性皮损表现。

第二种转化理论相比嗜表皮理论,就是先有蛋再有鸡的看法。

后者认为 Paget病细胞是一种已经转变为恶性的角质形成细胞,或变性的黑色素细胞,是一种独立的原位癌,与乳腺深部肿物无关。这种观点解释了 Paget病不并发乳腺癌以及那些被误诊为恶性黑色素瘤的病例。

这两种说法谁也说服不了谁。虽然治疗上也是遵循相应的原位癌、浸润型乳腺癌的方式,目前NCCN还是把Paget氏乳腺病单拎出来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

本期100s就到这里了,我是李静,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见。

参考资料:

[1]James Paget,是咱们前面提到的Stephen Paget的老爹: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ames_Paget

[2]他被誉为英国最伟大的外科医生和病理学之父: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dermatology/article-abstract/2673816

[3]1843年,初出茅庐的Paget医生,遇到了15位年龄在40岁以上的女性,她们的乳头和乳晕部位出现了“皮疹”。: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dermatology/article-abstract/2673816

[4]乳腺癌细胞的嗜表皮理论和转化理论: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ibYlV5Vjs7iAEhECQAQ9aTiC5BjCgn0RnDy0vR2WRRIX4mCjs3tKYy2HqieNDjJ-my00xN-FSFC&uniplatform=NZK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