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episodes

在想象中......

胭砚计‪划‬ 胭砚计划

    • Arts

在想象中......

    Vol.007 邱方哲:中世纪爱尔兰修道院怎么开分店?技术宅僧侣们如何宅出新花样?

    Vol.007 邱方哲:中世纪爱尔兰修道院怎么开分店?技术宅僧侣们如何宅出新花样?

    中世纪早期的爱尔兰僧侣大多生活在修道院里,受限于生产力水平、生活模式,他们的生活半径非常小,过着宅居的生活。然而正是这些远离欧亚大陆、居于海岛一隅的僧侣,他们在罗马帝国之外保存了基督教文化,使7-9世纪的爱尔兰被誉为中世纪知识的灯塔;他们制作的手稿规划之精巧、书写绘画之精美,令今人叹服;他们身居陋室,养猫、赏景,精通多种语言。那么,在日常的劳作和抄写之余,这些“技术宅”是怎样通过恶作剧、语言游戏、诗歌和密码自娱自乐的呢?
    在本期节目中,邱方哲老师从中世纪爱尔兰僧侣的宅居生活说起,谈到中世纪爱尔兰的修道院文化是如何从影响语言、文化、历史、政治的发展,到最后走向世界各地“开分店”的。从修道院缮写室里僧侣们独特的抄写文化展开,邱老师还分享了不同的手稿背后颇有“技术宅”感的修士生活和有趣的语言游戏。
    【本期嘉宾】
    邱方哲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早期爱尔兰语系助理教授,牛津大学凯尔特学硕士、科克大学中古爱尔兰语博士,主攻古爱尔兰语、中世纪文学和法律,著译有《雪岭逐鹿:爱尔兰传奇故事》《亲爱的老爱尔兰》《蛾子纷落的时刻:诺拉·尼高纳尔诗选》等。
    【时间轴】
    02:12 为什么说僧侣的生活是宅居呢?
    05:52 圣帕特里克来到爱尔兰后把蛇从爱尔兰都赶走了?
    07:50 爱尔兰语形态的变化与关键的历史背景
    09:36 在充满纷争的中世纪爱尔兰,产生了非常统一、发达的本土法律和文学传统
    15:45 中世纪的修道院是什么样的?
    19:25 耕作,读书,抄写,禁欲,把斋:修道院里的僧侣们在忙些什么?
    22:00 爱尔兰修道院加盟连锁的黄金时代
    31:22 爱尔兰修道院的缮写室和抄写文化
    36:20 炫技,吐槽,创作,写日记:技术宅僧侣们如何打发抄写的无聊时光?
    47:19 爱尔兰人是怎样把拉丁语彻底完坏的
    49:09 一本名为“来自西方的胡说八道”的诗歌集
    51:52 语言游戏的各种玩法
    【相关图书】
    《亲爱的老爱尔兰》《雪岭逐鹿:爱尔兰传奇》邱方哲 著
    【音乐】The Blackbird -The Chieftains
    【出品人】彭毅文
    【节目编辑、后期制作】林静
    图文版阅读,可在微信公众号【胭砚计划 YY PROJECT】历史信息中查阅。了解我们的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微博、豆瓣【胭砚计划】、微信公众号【胭砚计划 YY PROJECT】。

    • 57 min
    Vol.006 噢,我爱你妈妈,即使你不生下我 | 和北大女孩们聊聊家庭史写作

    Vol.006 噢,我爱你妈妈,即使你不生下我 | 和北大女孩们聊聊家庭史写作

    每一位妈妈都出生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家庭,有着独特的性格和成长经历,是这一切,构成了她。认识妈妈,或许也是认识我们自己的过程。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噢,孩子们:千禧一代家庭史》这本新书中的几位作者,她们来自北京大学的不同专业,但在书写各自的“家庭史”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写作自己家庭中的女性故事。我们从妈妈们的青春时代展开,聊到了妈妈们婚恋的选择、生育的伤痛、求学与工作的不易,以及女儿们与妈妈特别的母女关系。本期节目是胭砚计划2022年的最后一期节目,感谢这一年与各位听友相遇,谢谢你的时间。
    【本期嘉宾】
    王含颖、丁芷宁、陈一宁、唐潇桐
    【时间轴】
    02:45 妈妈们20多岁时在做些什么?打工、考研、谈恋爱
    04:34 妈妈们都是怎么谈恋爱的?初恋、CRUSH、毕业就分手?
    09:12 顺理成章的婚姻后,家庭分工如何?
    15:17 远嫁、离家出走的妈妈们
    17:40妈妈们的生育经历:战略性地生育与二胎的取舍
    22:15那些妈妈们无言的伤痛
    29:25 妈妈们的求学与工作,女性一定要工作吗?
    38:25 家庭主妇与工作女性
    43:32 那些妈妈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46:15 那些妈妈生命中珍贵的老物件
    49:20 平凡但不普通的女性:从《秋园》到外曾祖母的人生
    【相关图书】
    《噢,孩子们:千禧一代家庭史》王洪喆 主编
    【音乐】O Children - Nick Cave & the Bad Seeds
    【出品人】彭毅文
    【节目编辑、后期制作】林静
    图文版可在微信公众号【胭砚计划】历史信息中查阅。了解我们的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微博【胭砚计划】、微信公众号【胭砚计划YY PROJECT】。

    • 55 min
    Vol.005 李永晶、黄晓峰:孔子见鬼了怎么办?

    Vol.005 李永晶、黄晓峰:孔子见鬼了怎么办?

    我们听闻“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亦知晓“子不语:怪、力、乱、神”。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我们要如何理解孔子的鬼神观,又如何通过它来了解儒学的全貌?正统的思想家们对鬼神的思考与民间对鬼神的认知又有何相似与差异?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永晶,以及澎湃思想中心媒体人黄晓峰,一起聊一聊有关孔子“怪力乱神”观的当代新思考。
    【本期嘉宾】
    李永晶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古典政治哲学、近代国际关系与现代社会理论;著有《大欢喜:论语章句评唱》《东京留学忆记》《马克斯・韦伯与中国社会科学》《正眼看世界:历史、国家与文明新论》《友邦还是敌国:战后中日关系与世界秩序》《分身:新日本论》以及《变异:日本二千年》;另译有《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等。
    黄晓峰
    澎湃新闻思想中心编辑。著有《见鬼: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阅读笔记》《天下无鬼: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里的鬼与精怪世界》。
    【时间轴】
    01:28到底有鬼还是无鬼?
    04:03儒家信鬼:从祭祀说起
    06:27道家、道教、佛家如何看待死亡?
    10:52孔子为什么避而不谈怪力乱神?
    14:23宋儒对鬼的看法:从“二气之良能”到“感格”
    16:50 从“气”谈意识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19:55宋明理学家:一边形而上地讨论鬼神,一边与鬼神平等对话
    29:11 从鬼神观看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
    35:15从东汉到21世纪,为什么现代人和古人都在用“买地券”?
    【相关图书】《大欢喜:论语章句评唱》李永晶著
    【音乐】倩 - 倩女幽魂电影原声带
    【出品人】彭毅文
    【节目编辑、后期制作】林静
    图文版阅读,可在微信公众号【胭砚计划 YY PROJECT】历史信息中查阅。了解我们的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微博【胭砚计划】、微信公众号【胭砚计划 YY PROJECT】。

    • 40 min
    Vol.004 邱方哲、戴从容、包慧怡:在爱尔兰文化的沼泽中,抓住流动的永恒

    Vol.004 邱方哲、戴从容、包慧怡:在爱尔兰文化的沼泽中,抓住流动的永恒

    在中世纪的爱尔兰,传奇故事是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爱尔兰虽历经千年战乱,但流传至今的中世纪爱尔兰故事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惊叹。由这些故事衍生的文学作品优美、幽默和深刻,能够让我们一窥中古爱尔兰社会的面貌。这些爱尔兰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章,甚至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期节目中,邱方哲老师以《雪岭逐鹿:爱尔兰传奇》为起点,同戴从容老师、包慧怡老师聊了聊各自与爱尔兰文学相遇的故事,谈及了对爱尔兰文化“祛魅”的过程,分享了爱尔兰文学古今传统的互动与其亘古不变的深厚特点。同时,他们还结合自身的翻译实践,分析了以乔伊斯、谢默斯希尼为代表的的当代爱尔兰作家,是如何受到爱尔兰文学传统的影响的。
    【本期嘉宾】
    邱方哲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早期爱尔兰语系助理教授,牛津大学凯尔特学硕士、科克大学中古爱尔兰语博士,主攻古爱尔兰语、中世纪文学和法律,著译有《亲爱的老爱尔兰》《蛾子纷落的时刻:诺拉·尼高纳尔诗选》等。
    戴从容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曙光学者,专著有《当代英语文学的多元视域》《乔伊斯小说的形式实验》《自由之书:〈芬尼根的守灵〉解读》等,译著有约翰·班维尔《蓝色吉他》、詹姆斯·乔伊斯《芬尼根的守灵夜》等。
    包慧怡
    复旦大学英文系副教授,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中世纪文学博士。著有诗集《我坐在火山的最边缘》、评论集《缮写室》、散文集《翡翠岛编年》、专著《塑造神圣:“珍珠”诗人与英国中世纪感官文化》《中古英语抒情诗的艺术》等,并有多部文学译著。
    【时间轴】
    01:29 两部从英译而来的爱尔兰文学作品:《爱尔兰神话传说》和《凯尔特神话》。
    03:15爱尔兰文化复兴背景下的《凯尔特薄暮》
    05:25 “凯尔特文化”为什么不能代表爱尔兰文化?
    07:36 德鲁伊是什么?
    09:25 破除传统的凯尔特印象,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爱尔兰文化
    16:40 从英语文学介入爱尔兰文化
    18:25叶芝:从浪漫主义诗人到参与“凯尔特文艺复兴运动”
    21:30爱尔兰文学传统:美丽的少女背后是老妪
    24:25 书写的技术带来了发达、统一、超越口语的古爱尔兰语
    29:39 作为“俗语文学”的古爱尔兰语、古英语手抄本文化
    36:10古英语诗歌为何仅存三万多行?
    39:53乔伊斯为何从爱尔兰文化“出走”,又在《芬尼根的守灵夜》“回归”?
    48:22从民族史出发融合人类史写作的中世纪爱尔兰故事——《征服书纪》
    50:30 从岛屿出发的当代爱尔兰诗人们,怀揣着对爱尔兰爱恨交加的情感
    57:50在译作《芬尼根的守灵夜》中把握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平衡
    60:30 在变迁的语言中把握流动中的文本
    【相关图书】
    《雪岭逐鹿:爱尔兰传奇》邱方哲著
    【音乐】Womenof Ireland - Joanie Madden
    【出品人】彭毅文
    【节目编辑、后期制作】林静
    图文版阅读,可在微信公众号【胭砚计划】历史信息中查阅。了解我们的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微博【胭砚计划】、微信公众号【胭砚计划 YY PROJECT】。

    • 1 hr 6 min
    Vol.03 叶三x电影聊养院:看剧/看电影是一件费力的事

    Vol.03 叶三x电影聊养院:看剧/看电影是一件费力的事

    借着叶三的新书《回放》上市,叶三做客电影聊养院播客,与两位主播石头姐和小朱朱一起聊了聊关于影像和文化的诸多现象:比如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剧透”,短视频对于年轻一代的影响,逐渐“贞洁”的女性银幕形象,什么才是好的女性作品等等……诸多看似复杂的文化现象,在叶三的书里,被浓缩成了她回看作品时的个人思考,理性中包含着个人化的情感印记。
    【本期嘉宾】
    叶三
    写作者,前媒体工作者。
    石头姐
    影评人,记者,自由撰稿人。
    小朱朱
    影评人,法语译者,耳光观影团发起人。
    【时间轴】
    01:00 如何看待影评类书籍的价值?
    05:02 “剧透”真的存在吗?
    10:50如何看待“5分钟看完一部电影”?为什么我们需要深度的阅读和观看?
    13:05 谁在为你看什么电影做决定?你交出自己的筛选机制了吗?
    17:13从影视剧中的银幕女性形象的变化,看现实与影视间的巨大鸿沟。
    25:10 什么样的创作是好的女性主义表达?
    28:03在创作中突出性别的表达是有必要的吗?
    30:35 创作者无意识的性别表达也可能限制了自身
    34:05有哪些好的女性作品推荐?
    36:30 如何看待女性作为电视剧的消费主体后,对于电视剧行业的影响和变化。
    39:20 从流媒体的电视剧制作变化趋势谈个人的主体意识觉醒
    【相关图书】《回放》叶三著
    【音乐】MyBroken Heart- Joshua Bell / Nigel Hess
    【出品人】彭毅文
    【节目编辑、后期制作】林静
    图文版阅读,可在微信公众号【胭砚计划 YY PROJECT】历史信息中查阅。了解我们的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微博【胭砚计划】、微信公众号【胭砚计划 YY PROJECT】。

    • 46 min
    Vol.002 沙青青、王广涛:一边顺从“美国爸爸”,一边叛逆生长的日本(下)

    Vol.002 沙青青、王广涛:一边顺从“美国爸爸”,一边叛逆生长的日本(下)

    在战后的日本,存在着许多“台面下的潜规则”。这些潜规则不仅日本国民无从知晓,就连首相都未必完全掌握,它们甚至已经扭曲了整个社会的结构,使日本处于“法治国家崩坏状态”。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同盟的真相》这本新书的译者沙青青,以及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教授王广涛一起从战后美日关系的几个片段切入,认识日本在美日同盟关系中表现出的或顺从或“对抗”的姿态,以及其种种言行背后的决策逻辑和美国所施加的无所不在的影响力。本期节目为第二期节目的下集,感谢你的时间。
    【本期嘉宾】
    沙青青
    供职于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长期关注中日近现代史,研究成果见于《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学术期刊,专著有《暴走军国:近代日本的战争记忆》《昭和风,平成雨:当代日本的过去与现在》,译著有《日本还是第一吗?》《使日十年:1932—1942年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C.格鲁的日记及公私文件摘录》等。
    王广涛
    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比较法学),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CCS)博士后。现任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日本研究集林》编辑部主任,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华日本学会理事,上海市浦江人才(2018),第九届“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论文类二等奖获得者(2020)。研究方向为日本政治与外交、中日关系、东亚国际关系。出版学术专著1部,译著5部,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政治科学》《日本学刊》《中国21》等刊物发表中日文学术论文20余篇。在《新民晚报》《环球时报》等报刊媒体发表学术评论百余篇。
    【时间轴】
    01:45  朝鲜战争对日本的影响可能比1945年日本国宪法的影响更大,
    03:55  美日同盟背后的“密约”方程式
    06:45  田中耕太郎:知识分子的贞操就那么简单
    09:51  美国有保卫日本的义务,为何不这么做?
    12:27  为了美军通行便利,日本放弃领海权
    13:40  美军基地带动所在地经济的发展
    16:14  60年代是日美关系走向平等的时期
    16:50  美国对日本的文化攻势
    19:34  日本军工企业的发展:以三菱重工为例
    21:56  核废水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无视这个问题
    24:50  老百姓受害,政府自欺欺人
    28:07  《新哥斯拉》《猪与军舰》《新·超格斗》中的核隐喻
    31:15  泡沫经济时期日本人的自豪感出口
    32:08  参拜靖国神社:隐蔽的反美
    33:50  经济衰弱时期的日本:嫌中反韩
    36:14  东亚共同体有可能建立吗?
    39:35  同为二战战败国,德国为何没有像日本一样被美国秘密统治?
    【相关图书】
    《同盟的真相:美国如何秘密统治日本》【日】矢部宏治著沙青青译
    【音乐】Sukiyaki - 坂本九
    【出品人】彭毅文
    【节目编辑、后期制作】林静
    图文版阅读,可在微信公众号【胭砚计划】历史信息中查阅。了解我们的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微博、微信公众号【胭砚计划】。

    • 42 min

Top Podcasts In Arts

Fresh Air
NPR
The Moth
The Moth
99% Invisible
Roman Mars
Snap Judgment Presents: Spooked
Snap Judgment
The Magnus Archives
Rusty Quill
The Book Review
The New York Times

You Might Also Like

中间地带
JustPod
东亚观察局
东亚观察局
东腔西调
大观天下志
忽左忽右
JustPod
博物志
小黄鱼播客
商业就是这样
商业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