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心淡游~為你說《莊子》晚安故事

《莊子·齊物論》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


不同時間讀莊子、不同的年紀讀莊子、在不同的人事物時空背景之下讀莊子,似乎都有不同的體悟。

人似乎真的能隨著時間而改變,好多書十幾、二十幾年前讀的時候喜歡得不得了,現在卻不見得還有那初見的歡喜,《莊子》真的是幾十年也不厭倦的少數。

會不會持續說莊子的動力,並不純粹只是想讓更多大人小孩看見《莊子》的迷人之處,還有那一小部份,是為了喜愛莊子的自己,留下足跡。

回到故事主題,上一回莊子說到大道、大辯、大仁、大廉、大勇的處世原則,處世原則乃是對外行走於江湖的方法,那麼內在的狀態是什麼樣的呢?

「天府」、「葆光」分別是什麼狀態呢?

今天的古文小故事,我們繼續來說刀光劍影的春秋戰國寶劍錄!!

不多說,故事開始囉!!

🌕☀️🌳🌳

《莊子·齊物論》
「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
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
故昔者堯問於舜曰:『我欲伐宗、膾、胥敖,南面而不釋然。其故何也?』
舜曰:『夫三子者,猶存乎蓬艾之間。若不釋然,何哉?
昔者十日並出,萬物皆照,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

☀️🌕🌳🌳

每一份支持都將使這個頻道更加穩健、有信心地走向追尋莊子與哲學的路途上,若您喜歡我的文字與故事,歡迎透過下方贊助連結給予我更多力量☺️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566969c8-90dc-4217-9856-547b86fdfb5d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