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心理

被人冤枉怎么办?|《替罪羊自救指南》

Hi,欢迎收听简单心理Psycast,阅读更多心理科普文章请关注公众号 简单心理(janelee1231)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讲的是:被冤枉和误会的时候要不要澄清?印象最深的是黄执中说的那种“被冤枉的感受”:就好像胸口想要有吐血的感觉。

我至今记得,小学的时候,有个同学被认为偷了同桌的笔,几个星期后才有人发现是冤枉了人。

但当时,班主任点着这个同学的脑门骂他“小偷”、“贼”。他百口莫辩,一边哭一边浑身发抖。

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说话,十多年后那个同学再跟我说起这件事时,依旧很愤怒,他说:“我这辈子,最讨厌被人冤枉了。”

莫名其妙就背了口黑锅,这位同学就是我们所说的“替罪羊”,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被冤枉和替罪羊,也就是我们说的丢黑锅和背黑锅。

丢黑锅,指的是当产生负面结果时,个体或群体对另一个体或群体做出不公正的指责甚至惩罚,而事情的真相则被忽视或蓄意掩盖。

“丢黑锅”有以下四种形式:

1.个体把锅丢给另一个体

这一形式的丢锅,可能是为了逃避责任,或者是帮助他人逃避责任。

比如大家组队打游戏,A犯了错,为了不被指责,而说是B手滑;或者,A知道是C犯了错,但为了不让C被踢出队,而说是B手滑。

丢锅也可能是为了让自己尽快从事件中抽身。还是组队打游戏的例子,输了一局,不知道谁坑了全团,团长质问A;A为了免于被骂,而说这局输了都要怪B划水。


2.个体把锅丢给某一群体

这一形式的丢锅,是指个体认为问题是某一群体造成的,即使实际上并不是。

日常生活中,许多偏见和歧视都是这样的丢锅:看到车子停歪了,认为一定是女司机;发现东西丢了,就说是外地人拿的等等。

3.群体把锅丢给某一个体

这一形式的丢锅,是指一群人认为问题是某个人造成的,并孤立对方。

例如,在学校里,老师抽屉里被放了青蛙,问是哪个同学做的,没人承认的话就集体罚站罚抄写。

这时,全班同学都指是A做的,无论真相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A就成了集体的“替罪羊”。


4.群体把锅丢给另一群体

这一形式的丢锅,是指一个群体共同经受了某一问题,然后指责是另一个群体造成了这个问题。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很多见,例如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对于犹太人的迫害。

尽管丢锅有很多形式,但我们的关注点主要在个人心理层面。因此,接下来小编会重点讨论个体背锅的心路历程。

无故被人丢了锅,背锅的一方往往会陷入愤怒、悲伤、失望、委屈等负面情绪中,在家庭、社交或亲密关系中感到失控、孤独、被抛弃、被欺负、被背叛等等。

情况严重的话,替罪羊们会在很长时间之内,遭受心理创伤的折磨。

创伤修复专家斯丁博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丢锅的人和替罪羊,是掌控与被掌控、操纵与被操纵的关系。

所以,替罪羊们也具有一系列“好人”特质,比如:

富有同情心
愿意付出甚至自我牺牲
容易原谅他人
拥有较多社会资源
倾向于相信事情的发生不受个人意志左右
不太容易分辨出来自他人的操控或虐待

简而言之就是人傻钱多靠谱善良……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忍心把锅丢给这些好人呢?人们丢锅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呢?

丢锅的本质,很像是自欺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