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Business Next

【數位時代Podcast】專講科技創新與轉型成長,將複雜的數位技術翻譯為新商業機會,讓轉型決策、資源配置有最前端的觀點與策略思考! 為你說數位、訪專家、談實戰。有想聽的主題或合作提案,歡迎來信:podcast@bnext.com.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數位關鍵字200.GPT5來了!Sam Altman能決定你的未來嗎?從四本書認識OpenAI背後的男人

    -7 Ч

    數位關鍵字200.GPT5來了!Sam Altman能決定你的未來嗎?從四本書認識OpenAI背後的男人

    從2022年開始,關注AI發展的人一定聽過ChatGPT,也可能對OpenAI不陌生。但在這背後,有一個名字無法被忽略——Sam Altman。在大語言模型推動人工智慧重塑世界的時代,他的意志與判斷正實質影響著我們如何迎接運算主導的未來。數位時代創新長黃亮崢James再次邀請數位時代研究員黃馨弘Aaron,透過四本相關傳記與報導,深入解析這位AI時代舉足輕重的策動者。 聽完這集你可以學到: 1. 非典型科技領袖的養成軌跡:了解Sam Altman從密蘇里州保守環境中的同性戀青少年的成長歷程,他8歲接觸Mac電腦、14歲出櫃經歷,母親的愛讓他建立起「願意不合群但要有自己理由」的判斷習慣,奠定日後挑戰主流AI論述的人格基礎。 2. 創業到創投的完整歷練:Sam 19歲輟學創辦Loopt公司,運用GPS結合社交功能吸引500萬用戶、獲得3000萬美元投資並以4300萬美元售出,進而成為Y Combinator第一屆團隊並最終接任YC執行長。 3. 系統思維的建立與放大:Altman如何在Paul Graham指導下,將Y Combinator從小規模訓練營擴展為全球影響力的創業生態系,透過YC Research孵化包括OpenAI在內的前瞻性專案,展現「在不確定性下持續做選擇」並組建團隊的領導風格。 4. OpenAI的爭議轉型決策:認識Sam Altman如何主導OpenAI從2015年的非營利組織轉為「有限獲利公司」,設計100倍回報上限的創新架構,以及這個「現實主義下的理想主義」選擇如何引發Elon Musk的強烈反對與訴訟。 5. 董事會宮鬥的治理啟示:理解2023年11月17日OpenAI董事會罷免事件的完整始末,分析95%員工聯名威脅辭職、Ilya Sutskever態度反轉的戲劇性發展,以及這場風波暴露的AI治理架構根本性問題。 6. 育兒觀反映的AI價值觀:知道Sam Altman成為父親後的思維轉變,包括半夜用ChatGPT查育兒問題的經驗、「孩子可以用AI但不能把AI當朋友」的教養原則,以及對未來大學教育制度可能被AI家教取代的激進想法。 7. AGI願景的雙面性思考:了解他心中通用人工智慧的定義——不是控制人類的上層系統,而是擴張人類可能性的夥伴,以及他對全民基本收入、經濟制度重新分配的前瞻性思考。 8. GPT-5帶來的責任與恐懼:認識Sam Altman對即將發布的GPT-5如同「沒有大人在房間」的擔憂背後,關於AI治理制度化與權責分配的根本性挑戰。 四本中英文關於Sam Altman的傳記清單: Karen Hao,《Empire of AI: Dreams and Nightmares in Sam Altman's OpenAI》 https://a.co/d/bGViZ8a Keach Hagey,《奧特曼與OpenAI的誕生:一個樂觀主義者如何引領矽谷創新、打造AI帝國?》 https://moo.im/a/5bwKQW 周恒星,《奧特曼傳:OpenAI執行長開啟生成式AI變革時代》 https://moo.im/a/9fioEG 蘇自由,《重啟世界:ChatGPT之父山姆奧特曼傳》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969964 // 來看不一樣的高雄!Meet大南方免費參觀報名 https://pse.is/7yy5bf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ч. 23 мин.
  2. -3 ДН.

    EP248. 神秘AI國防企業Palantir和Anduril為何密集來台?如何主導新戰爭型態和軍工合作? ft. 安卓樂資本合夥人林家振

    戰爭如同電商,近年已發展為O2O和OMO的線上整合線下模式,大軍未至資訊先行,進入作戰現場更是虛實並進,各種即時模擬和反饋讓每個士兵和作戰單位迅速反應,不管在陸海空場域。 Palantir創辦人Alex Karp主張美國要再次強大,必須回到二戰和冷戰由政府主導新技術發展的老路,以此逆轉矽谷自1990年代.Com熱潮後人才流向消費市場的創業模式,以及到華爾街賺快錢的風氣。Karp認為AI是關係國防安全和美國國力的關鍵科技,政府必須拿回主導權,因為中國現在就是這麼幹。 Anduril創辦人Palmer Luckey則認為,傳統美國五大國防企業太過官僚,完全不符合現代資訊戰和網路戰的閃電開發、迭代優化的做法,如不汰換將導致美國失去領先地位。Anduril強項在無人機偵測和防御系統,Luckey先前是VR眼鏡Oculus公司創辦人,後來被臉書收購後離開。 Palantir和Anduril在這一任川普政府受到關注,也展示美國在國防上的戰略布署。兩家公司高管在七月底八月初接連來台演講,傳遞出什麼訊息? 曾先後投資這兩家公司的安卓樂資本合夥人林家振,在本期節目中詳細解說。 🕹️看更多深度報導: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84048/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84094/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2 мин.
  3. 東京在線EP15_ 日本怎麼進行「首次公開發行」? 在日創業者從CTO角度出發,分享產品開發到公司上市的心路歷程

    -5 ДН.

    東京在線EP15_ 日本怎麼進行「首次公開發行」? 在日創業者從CTO角度出發,分享產品開發到公司上市的心路歷程

    在本集《東京在線》節目中,我們邀請到一位非常有趣的來賓 Su-san,他是一位扎實的技術人,並且已經不僅僅是技術開發者。Su-san 目前同時擔任 Founder 和 CTO 的角色,還經歷了 日本創業 和 首次公開發行(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為 IPO)的過程!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他如何從技術開發者轉型為創業者,並且在日本的創業過程中獲得寶貴的經驗。 Su-san 分享了他在 2007年畢業 後的職業生涯,從 趨勢科技 工作到創辦自己的公司,再到 日本 的資安新創公司。他的第一份工作便開始了與日本市場的接觸,並在日本的第一家公司進行了創業,這也是他職業生涯的開端。 他介紹了在轉換職涯和進入新創領域時的挑戰與學習經歷,並特別討論了 日本創業環境的差異,以及如何在 日本的科技公司 中找到成功的要素。 |本集亮點: ✅ Su-san 如何從技術開發者角色轉變為創業者,同時擔任 Founder 和 CTO? ✅ 為何選擇在日本創業?在日本創業過程中的文化差異與挑戰是什麼? ✅ SummerIdea 與 Maipichi Inc. 這兩家創業公司是如何成立的,並解決哪些市場痛點? ✅ 分享在 Caulis 公司的經歷,以及如何協助公司成功上市,進入東京證交所 ✅ 如果有台灣技術人員希望來日本創業,Su-san 有哪些經驗和建議? 節目資訊與來賓簡介: 主持人:Ko桑(柯誠) FB粉專連結:facebook.com/KoinTokyo Linkedin連結:https://jp.linkedin.com/in/anthony-ko-tw-jp 本集來賓:Su-san — Founder & CTO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shihwensu 了解更多關於日本創業與技術的最新動態 👉🏼 https://pse.is/7rqvqs 📍鏈結東京產業動態,關注Startup Island TAIWAN Tokyo Hub:https://tokyo.startupisland.tw/ 🎬 Production Team: Meet 創業小聚 🎧 Editing and Post-Production: 聲歷其境 All Around You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5 мин.
  4. 數位關鍵字199.Vibe Designing時代來臨!如何用嘴巴做設計成為一人獨角獸?

    1 АВГ.

    數位關鍵字199.Vibe Designing時代來臨!如何用嘴巴做設計成為一人獨角獸?

    AI設計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從Loveable到Bolt,從Figma的AI功能到各種生成工具,都宣稱只要輸入一個Prompt就能自動生成專業級設計作品。這讓許多人開始想像:開餐廳的老闆是否能自己設計官網?小型新創是否不用再花大錢請設計師?設計工作真的會全面被AI取代嗎?數位時代創新長黃亮崢James邀請Observe.AI產品設計與使用者體驗總監、同時也是臺灣人在舊金山設計社群TWUXD共同創辦人王禹誠Albert,深入探討AI設計工具的真相與設計師在AI時代的轉型策略。 聽完這集你可以學到: 1.Vibe Designing的核心概念:了解這種全新設計方式如何讓人透過自然語言與AI協作,完全用Prompt生成UI介面,甚至可以指定Google Material Design等設計系統風格,實現快速原型設計。 2.認識AI設計工具的實際能力邊界:Loveable、Bolt等工具雖能快速生成可用的App原型,但在複雜應用的規模化、穩定性方面仍有限制,適合小型軟體開發和概念驗證,但無法直接應用於高流量的商業環境。 3.從創造者轉為評論者的角色轉換:設計師得從從直接創作設計,轉變為管理AI生成內容的角色,培養「用嘴巴做設計」的能力,知道如何給AI具體的回饋和修改指導,讓作品從80%提升到100%。 4.建立設計品味與評估能力:理解成功使用AI工具的關鍵在於擁有好的品味,能夠識別優秀體驗的標準,並具備描述問題、提供改進建議的能力,這需要大量接觸優質產品來培養判斷力。 5.Junior設計師的生存策略:掌握教育和研究兩大核心能力,學會站在AI肩膀上往上走而非與AI競爭,重點培養深度研究問題、理解用戶痛點的能力,因為解決問題的深度決定了不可替代性。 6.企業AI轉型的實驗策略:了解如何從小型跨領域團隊(設計師+產品經理+工程師)開始實驗,建立新的工作模式後再逐步擴展到整個組織,避免大規模變革的風險。 7.垂直領域深耕的重要性:認識在AI時代,對特定領域的深度理解比執行能力更重要,設計師因具備研究背景和產品實現能力,在創業和產品開發上具有獨特優勢。 8.一人獨角獸的可能性:理解為什麼設計師有機會成為下一代創業者,透過深度的市場研究能力結合AI工具的快速執行能力,在垂直領域創造高價值的產品和服務。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ч. 16 мин.

Оценки и отзывы

4,3
из 5
Оценок: 12

Об этом подкасте

【數位時代Podcast】專講科技創新與轉型成長,將複雜的數位技術翻譯為新商業機會,讓轉型決策、資源配置有最前端的觀點與策略思考! 為你說數位、訪專家、談實戰。有想聽的主題或合作提案,歡迎來信:podcast@bnext.com.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Еще от провайдера «數位時代 +»

Вам может также понравитьс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