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與身心科的真相

中華公民人權協會

公民人權協會(The Citizens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簡稱CCHR)是非政治非宗教非營利性的心理健康監督團體,在全球協助制定超過150條的法律,保護個人免於接受虐待和強制性的治療。 CCHR致力於導正並掃蕩心理治療(精神科/身心科)的領域,讓每一個人在心理健康領域獲得完全的「知情同意權」,充分取得精神科診斷及治療的所有相關訊息,而不是只獲得既得利益者企圖蒙蔽大眾的資訊。 CCHR提供各種影片、部落格、新聞、醫學專業及資訊,用真相來捍衛您在心理健康領域的各項權利。 CCHR成立迄今五十餘年,已在世界各地提供數以千計的真實個案,證明精神科藥物和殘忍精神治療會引發瘋狂和暴力,因此政府紛紛強制要求精神科治療應提供「知情同意書」,以及病人的法定代理權、出庭辯護權、追索權和請求賠償的權利。在某些國家,更明令禁止在兒童身上施加精神外科手術和電擊療法。 CCHR能夠達成這些成就,端賴於您的幫助,讓我們得以繼續站在心靈健康改革的前線,保護人民免於精神科的傷害。因此,您的幫助意義非凡,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 https://www.cchr.org.tw/ 市話:07-7228011 投訴專線:0906-980-995 精神科治療受害者報告:goo.gl/RAuzDr FB:www.facebook.com/cchrtaiwan

  1. 22/12/2022

    走出情緒壓力的疫情幽谷

    撰文/公民人權協會研究小組 中華公民人權協會於2022年11月13日下午特別邀請公益講師蘇熙文醫師,舉辦醫療人權公益講座「走出情緒壓力的幽谷─精神科醫生不願告訴你的事」。由內科醫師進行疫情後的情緒管理及正確飲食的衛教。 疫情下抗憂鬱劑使用量升高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COVID-19 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慮和憂鬱的盛行率大幅增加了 25%。台灣人抗憂鬱劑的使用人數,也從140萬人擴大到154萬人,增加了10.4%。 疫情改變生活,必須的隔離手段,讓許多人成為暫時的孤島。民眾的壓力不斷累積,其中包括健康的隱憂會擔心自己和家人可能會重症或是死亡;必須隨時注意防疫的高壓生活,要記得戴口罩消毒;長期壓力之下,還不知疫情什麼時候會結束影響民眾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精神科疾病的認定是舉手表決? 問題是,在憂鬱症人口高速成長的背後,蘇醫師指出,精神科診斷的憂鬱症和過動症,宣稱是生理疾病大腦異常,看診時卻沒有檢查大腦,就開立精神科藥物。 精神科使用精神失調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但是很少人知道,這本手冊已經出了五個版本了。第一版只有112種疾病,到第4版已經增加為374種疾病。精神科所謂的失調症,例如過動症、憂鬱症,一個一個被加入手冊,但整本手冊卻沒有定義什麼是「正常」。 蘇熙文醫師在演講中提供民眾一項常識,其實DSM這本手冊裡面的病名,是精神科醫生們投票表決定出的。例如1973年,在同性戀代表列席旁聽之下,美國精神醫學會成員以5584人對3810人,投票通過「停止稱呼同性戀為一種精神疾病」。 蘇醫師觀察,不明原因的憂鬱,有40%來自於身體的因素,60%來自於心理的因素。因此出現的症狀,可能有沮喪、睡不著、胃口不佳、想自殺,然而抗憂鬱劑真的能解決他們的憂鬱嗎?藥物仿單和書籍卻告訴我們,抗憂鬱劑常見的副作用會產生憂鬱、遲發性運動困難、靜坐不能、暴力行為和自殺。 CMAJ《加拿大醫學協會雜誌》在2010年曾刊登一項研究,婦女在懷孕期間服用抗憂鬱症藥物,會增加準媽媽流產的機率達68%。 社會新聞背後的抗憂鬱劑 蘇醫師舉出好幾則社會新聞,自殺時使用抗憂鬱劑,殺人時使用抗憂鬱劑,包括美國發生的校園槍擊案。例如2001年6月,美國懷俄明州的唐納.謝爾 服用抗憂鬱劑後瘋狂掃射,法官調查後判定抗憂鬱劑要為這場殺戮負起80%的責任,並要求藥廠賠償800萬美元。這些血淋淋的社會事件,竟然背後都有抗憂鬱劑的身影。 2006年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進行的研究「紓解憂鬱症的持續治療替代方案」,發現13到17歲的青少年,符合憂鬱症篩檢認定的憂鬱症狀,到6週後只有47%仍然符合憂鬱症表現,6個月後只剩下35%。研究發現,絕大多數的年輕人,即使被篩檢出有憂鬱症狀,在適當的支持與追蹤下,症狀大多會自行消失,不須用藥。 蘇醫師提醒民眾,一般的醫療上,《知情同意權》的標準包含: 一、溝通診斷的本質,二、建議之治療或程序的目的,三、建議之治療的風險和優點,四、還有告訴病患替代的治療方式,唯有如此,病患才能在充分告知和教育之下做決定。所以醫師應該取得詳盡的病歷,然後做完整的身體檢查,排除所有可能造成該類症狀的問題。接著醫師再跟病人解釋,他所推薦的治療方式有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雖然抗憂鬱劑造成這麼多負面影響,但是蘇醫師仍用巨大的字體提醒在場聽眾,不可任意突然停藥,以免發生反彈的戒斷作用。 重新認識憂鬱 在拆解了精神科診斷問題,抗憂鬱劑副作用之後,蘇醫師協助民眾重新認識憂鬱。憂鬱是一種現象、症狀,不是一種疾病。憂鬱背後有多種原因,外在症狀只是結果;精神科倒果為因,將「症狀」變「疾病」。精神科藥物只是治標不治本,找出憂鬱的真正原因,才能真正「治癒」憂鬱。 造成一個人憂鬱症的理由百百種,個人對於生活重大壓力事件的調適困難,如孤獨、失業、貧窮、慢性身體疾病等因素的壓力。而生理導致的憂鬱,蘇醫師在演講中明確的提到: 1. 神經、腦部疾病,如帕金森症、中風、腦瘤、失智症等。 2. 內分泌異常,如甲狀腺機能低下、腎上腺功能過高。 3. 惡性貧血。 4. 各種癌症患者。 5. 其他生理疾病,如心臟病,肺病,糖尿病及慢性病痛。 6.醫療藥物。藥物及其他物質的濫用。 7.營養問題。 8.過敏,慢性食物過敏。 9.其他:環境毒素, 失眠,缺乏運動,光照不足。 民眾並不知道,有些常用藥物,也可能引起憂鬱症,例如抗高血壓藥物、抗癌藥及類固醇等藥物均可能產生憂鬱症。 甚至食物過敏源也可能與憂鬱有關,民眾吃下去的食物,很可能就是過敏問題和憂鬱的來源。 慢性食物過敏,在心理精神方面可能引發的症狀不少,包括憂鬱、疲勞、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過動、運動機能亢進、渴望吃東西或厭食、焦慮、情緒起伏不定、暴躁易怒、行為反覆無常、人格改行變、自閉、頭痛、偏頭痛、痙攣。 營養對情緒的影響 缺乏B群、C以及鋅,也可能造成憂鬱,需要注意補充。除此之外,吃好油有助抵抗憂鬱。 英國心理學期刊2013年發布的研究顯示,281位平均20歲的年輕人,連續21天。蔬果攝取量越高的人,當天心情越好,其他食物都沒有效果。只要是當天服用更多的蔬果,參與者就會發現跟平常日比起來,心情會更正向、更快樂也更有活力。 英國精神病學期刊2009年發表的研究則提到,針對3486位中年公務員的食習慣進行調查,其中女性佔26.2%,平均年齡55.6歲。五年後,接受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最常吃天然食品的人,比起幾乎不吃的人,罹患憂鬱症機率減少26%。愛吃精緻加工食品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比不吃的人高出58%。 多運動,抗憂鬱 抗憂鬱,運動也絶不可少,蘇醫師明確地提醒大家,當運動強度及時間都足夠,才能幫助大腦產生足夠的腦內啡來幫助心情提升,運動時心跳至少要達到最大心跳率(220-年齡)的50%,一次運動至少要三十分鐘效果較好。 從心理方面處理憂鬱的方法,蘇醫師列出: 1. 接觸大自然 2. 聽音樂 3. 不看電視及報紙、八卦雜誌 4. 散步 5. 做一些簡單的工作。 6. 處理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 7. 遠離會壓抑患者的人 8. 宗教或靈修 9. 心靈治療 民眾對這次的公益講座,收穫滿滿。聽眾許小姐回饋,在講座中學習到要吃好油,多運動,重營養。甘小姐也學到,人生的低潮不該依靠精神科藥物。黃先生覺得講座內容非常受用,要回家分享給家人。 ★願意減藥戒藥的醫師&診所(CCHR替代醫療資源):http://www.cchr.org.tw/?page_id=445 精神科治療受害者報告:goo.gl/RAuzDr            精神科治療受害者通報專線:0906-980-995 市話:07-7228011 CCHR網站資訊:www.cchr.org.tw FB:www.facebook.com/cchrtaiwan YouTube:goo.gl/CX9FzB (公民人權協會CCHR是一個有公信力的國際組織,1969年成位,在全球34個國家,有兩百多個分會,關懷心理衛生方面醫療人權、民眾的用藥知情權。)

    1 giờ 13 phút
  2. 講題:過動/要動/不藥動    –為孩子留盞回家的明燈吧!主講:張素連 護理師

    14/07/2021

    講題:過動/要動/不藥動 –為孩子留盞回家的明燈吧!主講:張素連 護理師

    講題:過動/要動/不藥動       –為孩子留盞回家的明燈吧!  主講:張素連 護理師   影片這裡看: https://youtu.be/yzlD0oQn2QM 講師介紹: 花蓮縣西富國小護理師,前中華民國學校衛生護理學會理事   大綱: 藥與不藥之間~誰該承擔失去天才與歡樂童年的風險  動與過動之間~誰該提供涵容年少輕狂與合理規訓的空間  效率與效果之間~如何區辨快速用藥與耐心陪伴的情境  合謀與共生之間~為孩子留盞回家的明燈吧! 公民人權協會(CCHR)是非營利、國際性的心理健康促進公益團體,致力恢復心理健康領域的基本人權,消除不當、傷害性的治療或對待,協助立法保護病人與民眾,並提供心理健康的真相資訊,保障民眾心理健康的權益。 〔警告〕:請勿自行停止服用任何精神科藥物, 因為可能造成嚴重的戒斷狀況。 民眾應該尋求有藥物戒斷經驗醫師的建議和協助, 這點非常重要!如果您知道您的孩子、親戚、朋友、同事或鄰居, 吃了精神科的藥品而出現嚴重副作用,或被不當對待, 敬請通報社團法人中華公民人權協會! 聯絡方式: 地址:高雄市苓雅區廣東一街91巷28號 市話:07-7228-011 投訴專線:0980-902123 Email: cchrtwn@cchr.org.tw CCHR網站資訊: 台灣官方網站:www.cchr.org.tw  國際中文網站:www.cchr.tw  替代醫療資源:http://www.cchr.org.tw/?page_id=445 精神科治療受害者報告:goo.gl/RAuzDr  FB:www.facebook.com/cchrtaiwan YouTube:goo.gl/CX9FzB  LINE:@cchr

    47 phút
  3. 講題:「甩」掉過動症可能嗎?——–平甩氣功,強健身心  主講:張麗雪 執行長

    14/07/2021

    講題:「甩」掉過動症可能嗎?——–平甩氣功,強健身心 主講:張麗雪 執行長

    講題:「甩」掉過動症可能嗎? ——–平甩氣功,強健身心  主講:張麗雪 執行長    講師介紹: 梅門文化基金會執行長,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雙語教育碩士 前國立中央大學「國小英語師資班」講師   大綱: 觀念分享/練氣如何幫助有過動兒的家庭 認識平甩/適合親子一起練習的基礎氣功  平甩練習/實際體驗平甩的效用 影片欣賞/真實案例-一位妥瑞氏兒的成長 問答交流 公民人權協會(CCHR)是非營利、國際性的心理健康促進公益團體,致力恢復心理健康領域的基本人權,消除不當、傷害性的治療或對待,協助立法保護病人與民眾,並提供心理健康的真相資訊,保障民眾心理健康的權益。 〔警告〕:請勿自行停止服用任何精神科藥物, 因為可能造成嚴重的戒斷狀況。 民眾應該尋求有藥物戒斷經驗醫師的建議和協助, 這點非常重要!如果您知道您的孩子、親戚、朋友、同事或鄰居, 吃了精神科的藥品而出現嚴重副作用,或被不當對待, 敬請通報社團法人中華公民人權協會! 聯絡方式: 地址:高雄市苓雅區廣東一街91巷28號 市話:07-7228-011 投訴專線:0980-902123 Email: cchrtwn@cchr.org.tw CCHR網站資訊: 台灣官方網站:www.cchr.org.tw  國際中文網站:www.cchr.tw  替代醫療資源:http://www.cchr.org.tw/?page_id=445 精神科治療受害者報告:goo.gl/RAuzDr  FB:www.facebook.com/cchrtaiwan YouTube:goo.gl/CX9FzB  LINE:@cchr

    37 phút
  4. 講題:藥不藥有關係? 病不病誰決定? —以園藝陪伴孩子創造自我新生命 主講:游夙君 社工師

    14/07/2021

    講題:藥不藥有關係? 病不病誰決定? —以園藝陪伴孩子創造自我新生命 主講:游夙君 社工師

    主講:游夙君 社工師  講題:藥不藥有關係? 病不病誰決定? ———以園藝陪伴孩子創造自我新生命   影片這裡看: https://youtu.be/04xhRLI_xqo 人民民主陣線民主教育參政團,台北市駐區學校社工師   大綱:  為什麼要特別談過動兒  醫用關係的知識與權力  園藝應用在過動學生的實作  陪伴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公民人權協會(CCHR)是非營利、國際性的心理健康促進公益團體,致力恢復心理健康領域的基本人權,消除不當、傷害性的治療或對待,協助立法保護病人與民眾,並提供心理健康的真相資訊,保障民眾心理健康的權益。 〔警告〕:請勿自行停止服用任何精神科藥物, 因為可能造成嚴重的戒斷狀況。 民眾應該尋求有藥物戒斷經驗醫師的建議和協助, 這點非常重要!如果您知道您的孩子、親戚、朋友、同事或鄰居, 吃了精神科的藥品而出現嚴重副作用,或被不當對待, 敬請通報社團法人中華公民人權協會! 聯絡方式: 地址:高雄市苓雅區廣東一街91巷28號 市話:07-7228-011 投訴專線:0980-902123 Email: cchrtwn@cchr.org.tw CCHR網站資訊: 台灣官方網站:www.cchr.org.tw  國際中文網站:www.cchr.tw  替代醫療資源:http://www.cchr.org.tw/?page_id=445 精神科治療受害者報告:goo.gl/RAuzDr  FB:www.facebook.com/cchrtaiwan YouTube:goo.gl/CX9FzB  LINE:@cchr

    34 phút
  5. 2019年8月兒少疏忽虐待、心理健康與福利公聽會【發問及各專家總結】

    01/07/2021

    2019年8月兒少疏忽虐待、心理健康與福利公聽會【發問及各專家總結】

    獅子會與人權團體籲正視台灣兒少疏忽虐待及心理健康,於8月23日在國立勤益科技大學青永館六樓-采風堂,舉辦「兒少疏忽虐待、心理健康與福利公聽會」。由台灣犯罪被害人人權服務協會副理事長劉承武(檢察官)擔任公聽會主席。   影片這裡看: https://youtu.be/DyW3L-cmB4c 此次公聽會由台中市德馨獅子會主辦,國際獅子會300-C1區及旗下二十幾個分會、兒少福利與人權團體中華公民人權協會、中華民國公道正義協會、臺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臺北市文明人權服務協會、新北市兒童創傷服務協會、明吉維娜人文關懷協會、亞洲藝術學會、擎天-柳岸人文學堂等,合作辦理。.......   更多新聞:  https://www.peopo.org/news/420439  保護孩子的未來,您有權利知道真相! 公民人權協會(CCHR)是非營利、國際性的心理健康促進公益團體,致力恢復心理健康領域的基本人權,消除不當、傷害性的治療或對待,協助立法保護病人與民眾,並提供心理健康的真相資訊,保障民眾心理健康的權益。 〔警告〕:請勿自行停止服用任何精神科藥物, 因為可能造成嚴重的戒斷狀況。 民眾應該尋求有藥物戒斷經驗醫師的建議和協助, 這點非常重要!如果您知道您的孩子、親戚、朋友、同事或鄰居, 吃了精神科的藥品而出現嚴重副作用,或被不當對待, 敬請通報社團法人中華公民人權協會! 聯絡方式: 地址:高雄市苓雅區廣東一街91巷28號 市話:07-7228-011 投訴專線:0980-902123 Email: cchrtwn@cchr.org.tw CCHR網站資訊: 台灣官方網站:www.cchr.org.tw  國際中文網站:www.cchr.tw  替代醫療資源:http://www.cchr.org.tw/?page_id=445 精神科治療受害者報告:goo.gl/RAuzDr  FB:www.facebook.com/cchrtaiwan YouTube:goo.gl/CX9FzB  LINE:@cchr

    20 phút

Giới Thiệu

公民人權協會(The Citizens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簡稱CCHR)是非政治非宗教非營利性的心理健康監督團體,在全球協助制定超過150條的法律,保護個人免於接受虐待和強制性的治療。 CCHR致力於導正並掃蕩心理治療(精神科/身心科)的領域,讓每一個人在心理健康領域獲得完全的「知情同意權」,充分取得精神科診斷及治療的所有相關訊息,而不是只獲得既得利益者企圖蒙蔽大眾的資訊。 CCHR提供各種影片、部落格、新聞、醫學專業及資訊,用真相來捍衛您在心理健康領域的各項權利。 CCHR成立迄今五十餘年,已在世界各地提供數以千計的真實個案,證明精神科藥物和殘忍精神治療會引發瘋狂和暴力,因此政府紛紛強制要求精神科治療應提供「知情同意書」,以及病人的法定代理權、出庭辯護權、追索權和請求賠償的權利。在某些國家,更明令禁止在兒童身上施加精神外科手術和電擊療法。 CCHR能夠達成這些成就,端賴於您的幫助,讓我們得以繼續站在心靈健康改革的前線,保護人民免於精神科的傷害。因此,您的幫助意義非凡,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 https://www.cchr.org.tw/ 市話:07-7228011 投訴專線:0906-980-995 精神科治療受害者報告:goo.gl/RAuzDr FB:www.facebook.com/cchr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