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智一点

Y2智能
基智一点

基智一点是一款讨论心智基本原理的半月更播客。在每一期节目中,两位主播会与来自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或哲学等领域的嘉宾共同探讨一个与智能相关的主题。我们以原始文献为蓝本,聚正反两面,旁征博引地讨论智能的原理。以围炉夜谈的形式,邀三五好友,深入浅出地解剖关于心智的思考。我们邀请您一起,一点一点地了解智能的基本原则。

  1. EP21|小数与大数,一眼辨多少!

    2020/12/19

    EP21|小数与大数,一眼辨多少!

    很多时候,不用数,一眼看过去,我们往往就能知道前面有几个人、几辆车。在数量很小的情况下,譬如只有1到4个人,我们往往一下就能知道精确的人数。而数量在5及以上的时候,我们虽然也能很快得出一个数量,但这个数量往往是一个粗略的估计,并不精确。识别数量的能力不只是成年人才有,不会说话的小婴儿和小动物也能区分数量的不同,这说明我们感知数量的能力并不来自于语言和数数。那么,我们的认知系统是怎样加工数量信息的呢?我们在识别1、2、3这样小的数量和更大的数量时有什么不同?小数量和大数量的识别来自于不同的数量感知系统还是同一个数量感知系统?在这一期节目中,我们和嘉宾Jenny Wang老师一起聊聊人的数量感知和这方面的有趣研究。 【核心文献】 Cheyette, S. J., & Piantadosi, S. T. (2020). A unified account of numerosity perception. Nature Human Behaviour, 4(12), 1265-1272. Feigenson, L., Dehaene, S., & Spelke, E. (2004). Core systems of number.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8(7), 307-314. 【嘉宾】 Jinjing(Jenny) Wang,Rutgers大学New Brunswick校区心理学系助理教授 【支持我们】 欢迎大家在Patreon和爱发电上支持我们的节目。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jzyd                   爱发电: https://afdian.net/@jzyd-cn                【关注我们】 大家可以在mindabit.chat看到我们的最新消息、文献链接和相关资料,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午后的笛卡尔》。我们的节目目前可以在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Spotify, Castbox, Pocket Casts, AnchorFM等平台收听到。相关平台的登录页面也可以在我们的网站首页的链接找到。大家也可以加入我们的电报频道和电报群(在telegram中搜索 @mindabit和@mindabitchat ),获得最新更新消息并和我们交流。

    55 分钟
  2. 2020/12/07

    设计师有问题呀 #001|20分钟听懂《消失的数字2到9》

    欢迎大家收听《基智一点》的子栏目《设计师有问题呀》,这是我们在制作《基智一点》的过程中自然衍生出来的一档节目。在每一期节目录制完成后,我们都会和设计师沟通当期的内容,方便设计师设计当期的封面。在沟通的过程中,设计师常常会有很多关于节目内容的问题,我们也会对这些问题做出通俗简短的回答,让没有认知和心理方面专业知识的设计师更好地理解每一期节目的重点。进行过多期的沟通之后,我们觉得或许这个问答的过程,也可以做成短小的节目,这样,即便是完全不了解我们讨论的文献和没有专业背景的听众也能够了解新一期的节目大致讲了什么,同时也为听正式节目详细讨论的听众提供一个高度概括和总结的框架便于进一步理解。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和设计师H.S.J.同学一起总结和概括了《消失的数字2到9》的内容,希望即便不了解病人研究和视觉感知的朋友们也能明白我们节目的内容。当然,更多专业和细节的讨论都在《基智一点》第20期节目《消失的数字2到9》中了,欢迎大家收听! 【关注我们】 大家可以在y2intelligences.com看到我们的最新消息、文献链接和相关资料,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午后的笛卡尔》。我们的节目目前可以在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Spotify, Castbox, Pocket Casts, AnchorFM等平台收听到。相关平台的登录页面也可以在我们的网站首页的链接找到。大家也可以加入我们的电报频道和电报群(在telegram中搜索 @mindabit和@mindabitchat ),获得最新更新消息并和我们交流。 设计师H.S.J. (Instagram):@hsj.doodle

    21 分钟
  3. 2020/12/03

    EP20|消失的数字2到9

    一串阿拉伯数字,在你的大脑中激发起了一系列的神经活动,可是你看到的只是横七扭八的笔触,明明学过数学知道数字的概念,却认不出它们是什么数字。大多数人很难想象这种体验是什么样,那么不妨跟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期节目的主角,一位无法识别阿拉伯数字2到9的病人。这位病人有着正常的视力和识别能力,也认得出0和1,却偏偏看不到2到9,甚至连这些数字附近的文字和图像也会受到波及。在这一期节目中,我们通过这个特殊的病例,与嘉宾一起讨论视觉、意识和神经活动之间的关系,了解实实在在的视觉信号和神经活动为什么没能成为视觉意识,以及脑损伤的病人在认知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核心文献】 Schubert, T. M., Rothlein, D., Brothers, T., Coderre, E. L., Ledoux, K., Gordon, B., & McCloskey, M. (2020). Lack of awareness despite complex visual processing: 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in a case of selective metamorphopsi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7(27), 16055-16064. Caramazza, A., & McCloskey, M. (1988). The case for single-patient studies.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5(5), 517-527. 【嘉宾】 Donald Li,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认知科学系博士生。 【支持我们】 欢迎大家在Patreon和爱发电上支持我们的节目。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jzyd               爱发电: https://afdian.net/@jzyd-cn            【关注我们】 大家可以在y2intelligences.com看到我们的最新消息、文献链接和相关资料,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午后的笛卡尔》。我们的节目目前可以在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Spotify, Castbox, Pocket Casts, AnchorFM等平台收听到。相关平台的登录页面也可以在我们的网站首页的链接找到。大家也可以加入我们的电报频道和电报群(在telegram中搜索 @mindabit和@mindabitchat ),获得最新更新消息并和我们交流。

    1 小时 9 分钟
  4. 2020/10/28

    EP19|颜色的九十亿个名字

    不用的语言用不同的词汇描述这个世界。说到颜色,中文有黑、白、红、绿、黄、蓝,英文有black, white, red, green, yellow, blue。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对颜色的描述有何异同呢?同样的颜色在不同语言的使用者眼里一样吗?我们的认知和感知觉,会受到语言的影响吗?这一期,我们从不同语言的基本颜色名词开始,讨论不同颜色名词演化的历史和可能的原因,以及语言与颜色感知和认知的关系。 【核心文献】 Kay, P., & Regier, T. (2006). Language, thought and color: recent development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0(2), 51-54. Gibson, E., Futrell, R., Jara-Ettinger, J., Mahowald, K., Bergen, L., Ratnasingam, S., ... & Conway, B. R. (2017). Color naming across languages reflects color us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4(40), 10785-10790.  【参考文献】 Berlin, B., & Kay, P. (1991). Basic color terms: Their universality and evolution.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嘉宾】 D同学,西北大学语言学系博士生 【支持我们】 欢迎大家在Patreon和爱发电上支持我们的节目。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jzyd           爱发电: https://afdian.net/@jzyd-cn        【关注我们】 大家可以在y2intelligences.com看到我们的最新消息、文献链接和相关资料,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午后的笛卡尔》。我们的节目目前可以在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 Castbox, Pocket Casts, AnchorFM等平台收听到。相关平台的登录页面也可以在我们的网站首页的链接找到。大家也可以加入我们的telegram电报频道(@mindabit)和电报群(@mindabitchat),获得最新更新消息并和我们交流。

    1 小时 8 分钟
  5. EP18|量子计算有突破吗?

    2020/10/04

    EP18|量子计算有突破吗?

    在量子概念大火的今天,我们来科学地聊聊量子计算及量子计算对于人工智能的意义。在谷歌等公司宣布实现了量子霸权的新闻中,你是否也会好奇到底什么是量子计算和量子霸权呢?量子计算机与我们日常用的计算机有什么不同?量子计算能够让人工智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吗? 【核心文献】 Arute, F., Arya, K., Babbush, R., Bacon, D., Bardin, J. C., Barends, R., ... & Burkett, B. (2019). Quantum supremacy using a programmable superconducting processor. Nature, 574(7779), 505-510. Shi, Y., Gokhale, P., Murali, P., Baker, J. M., Duckering, C., Ding, Y., ... & Schuster, D. I. (2020). Resource-Efficient Quantum Computing by Breaking Abstrac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108(8), 1353-1370. 【参考文献】 Yuan, X. (2020). A quantum-computing advantage for chemistry. Science, 369(6507), 1054-1055. 【嘉宾】 石雨浓,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博士兼亚马逊AWS 量子研究科学家 【支持我们】 欢迎大家在Patreon和爱发电上支持我们的节目。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jzyd           爱发电: https://afdian.net/@jzyd-cn        【关注我们】 大家可以在y2intelligences.com看到我们的最新消息、文献链接和相关资料,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午后的笛卡尔》。我们的节目目前可以在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 Castbox, Pocket Casts, AnchorFM等平台收听到。相关平台的登录页面也可以在我们的网站首页的链接找到。

    1 小时 26 分钟
  6. EP17|察颜观色:小朋友的情绪智力

    2020/09/07

    EP17|察颜观色:小朋友的情绪智力

    在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想法十分重要,除了对方说的话和表现出来的行为,我们也经常通过TA的表情和语音语调判断对方的真实想法和意图。小孩子的社会化程度通常比成年人要低,儿童乃至婴幼儿是否也能读懂他人的情绪反应呢?他们可以通过察言观色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呢?研究者又是如何知道小孩子能够利用他人的情绪反应推测他人的内心状态的呢? 这一期我们就来聊聊小孩子如何通过情绪反应了解世界和他人的想法。 【核心文献】Wu, Y., Muentener, P., & Schulz, L. E. (2017). One-to four-year-olds connect diverse positive emotional vocalizations to their probable caus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4(45), 11896-11901. Wu, Y., & Schulz, L. E. (2019). Understanding social display rules: Using one person’s emotional expressions to infer the desires of another. Child Development. 【参考文献】 Wu, Y., & Schulz, L. E. (2018). Inferring beliefs and desires from emotional reactions to anticipated and observed events. Child development, 89(2), 649-662. Wu, Y., Baker, C. L., Tenenbaum, J. B., & Schulz, L. E. (2018). Rational inference of beliefs and desires from emotional expressions. Cognitive science, 42(3), 850-884. 【嘉宾】 吴洋,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研究员 【支持我们】 欢迎大家在Patreon和爱发电上支持我们的节目。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jzyd           爱发电: https://afdian.net/@jzyd-cn      【关注我们】 大家可以在y2intelligences.com看到我们的最新消息、文献链接和相关资料,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午后的笛卡尔》。我们的节目目前可以在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Spotify, Castbox, Pocket Casts, AnchorFM等平台收听到。相关平台的登录页面也可以在我们的网站首页的链接找到。

    1 小时 8 分钟

关于

基智一点是一款讨论心智基本原理的半月更播客。在每一期节目中,两位主播会与来自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或哲学等领域的嘉宾共同探讨一个与智能相关的主题。我们以原始文献为蓝本,聚正反两面,旁征博引地讨论智能的原理。以围炉夜谈的形式,邀三五好友,深入浅出地解剖关于心智的思考。我们邀请您一起,一点一点地了解智能的基本原则。

你可能还喜欢

若要收听包含儿童不宜内容的单集,请登录。

关注此节目的最新内容

登录或注册,以关注节目、存储单集,并获取最新更新。

选择国家或地区

非洲、中东和印度

亚太地区

欧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美国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