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菜根谭》

许由

最安静淳朴的智慧,最安静暖心的声音。

  1. 菜根谭330-340

    05/17/2019

    菜根谭330-340

    330、修行宜绝迹于尘寰, 悟道当涉足于世俗 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悟吾静体;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大意】 当意志还没坚定、没有把握控制时,就应远离物欲环境的诱惑,以便让自己看不见物欲而不会使心迷乱,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清明纯静的本性;等 到意志坚定可以进行自我控制时,就要让自己多跟各种环境接触,使自己看到物质的诱惑也不会使心迷乱,借以培养自己圆熟质朴的灵性。 331、人我一视,动静两忘 喜寂厌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静,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着于静便是动 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视动静两忘的境界? 【大意】 一个喜欢清静讨厌喧嚣的人,往往离群索居来求取安宁;岂不知远离人群只是为了自我,而一心求静的结果是一旦遇到喧嚣就会烦躁不安。可见由 于过分求静,反而成为烦躁的祸源。人我本是一体的,而动静也是互相关联的,假如不能忘怀自我,只知一味过分强调宁静,又如何能达到真正安宁的 静界呢? 332、山居清丽,人都俗气 山居胸次清洒,触物皆有佳思:见孤云野鹤而起超绝之想,遇石涧流泉而动澡雪之思;抚老桧寒梅而劲节挺立,侣沙鸥麋鹿而机心顿忘。若一走入 尘寰,无论物不相关,即此身亦属赘旒矣! 【大意】 隐居在山间胸怀自然开朗洒脱,所接触的事物自然都能引起高雅的思绪:看见无拘无束的孤云野鹤,就会引起超尘脱俗的观念;遇到山谷溪涧的 流泉,就会引起洗洁一切世俗杂念的思想;抚摸耸立在风霜中的老桧和腊梅,心中就会不由得涌起效法它们威武不屈坚毅气节的愿望;终年与温和的沙鸥 和麋鹿在一起,会使一切勾心斗角的邪念全消。假如再度走回烦嚣的都市,即使不跟各种声色环境接触,也会觉得自己就像旗帜的飘带那样毫无用处。 333、人我合一之时,则云留而鸟伴 兴逐时来,芳草中撒履闲行,野鸟忘机时作伴;景与心会,落花下披襟 兀坐,白云无语漫相留。 【大意】 心血来潮时,何妨脱下鞋袜光脚在草地上散步,就连飞翔山野的小鸟也会忘记被人捕捉的危险来和我作伴;当大自然的景色和我的思想融为一体 时,何妨披着衣裳静坐在花下沉思,默默面对天际白云,无言却又有留恋之 感。 334、祸福苦乐,一念之差 人生福境祸凶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 便为苦海;一念清烈焰成池,一念警觉船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 可不慎哉。 【大意】 人生的幸福与苦恼全是由自己的观念所造成,例如释迦牟尼佛说:“名 利的欲望太强烈就等于使自己跳进火坑,贪婪之心太强烈就等于使自己沉入苦海;只要有一丝纯洁观念就会使火坑变成水池,只要有一点警觉精神就能 使苦海变成乐园。”可见意识观念略有不同,人生境界就会全面改变,所以 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必须慎重。 335、若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刀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 一任天机。 【大意】 绳索磨擦木头长久了可锯断木头,水滴落在石头上时间一久可贯通坚石,同理,作学问的人也要努力用功才能有所成就;各方细水汇集在一起自 然能形成一道河流,瓜果成熟之后自然会脱离枝蔓而掉落,同理,修行学道的人也要听任自然才能获得正果。     336、机息心清,月到风来 机息时便有月到风来,不必苦海人世;心远处自无车尘马迹,何须痼疾 丘山。 【大意】 当心中停止一切阴谋诡计之后,就会使你有轻松舒畅之感,因为从此不再为人间的烦恼而痛苦;当思想远远超脱世俗之后,你自然不会听到外面的 车马喧嚣之声,根本不必眷恋山野林泉的隐居生活。 337、落叶蕴育萌芽,生机藏于肃杀 草木才零落,便露萌颖于根底;时序虽凝寒,终回阳气于飞灰。肃杀之 中,生生之意常为之主。即是可以见天地之心。 【大意】 花草树木刚刚凋谢,可是它们下一代的新芽已经从根部长出;一年四季刚演变为寒冬季节,温暖的阳春就行将到来。当万物到了飘零枯萎季节,却 在暗中隐藏着绵延不绝的蓬勃生机。从这种生生不息中可以看出天地的好生 之德。 338、雨后山色鲜,静夜钟声清 雨余观山色,景象便觉新妍;夜静听钟声,音响尤为清越。 【大意】 在雨后观赏山川景色,就会觉得另一番清新气象;当夜阑人静聆听庙院 钟声,就会觉得音质特别清脆悠扬。 339、雪夜读书神清,登山眺望心旷 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读书于雨雪之夜,使人神清;舒啸于丘 阜之巅,使人兴迈。 【大意】 假如你站在高山上放眼远看,就会立刻使你感到心胸开阔;假如你面对水流凝思,就会马上使你意境悠远。假如你在雨雪之夜读书,就会使你感到 心旷神怡;假如你爬上丘陵展胸低啸,就会使你感到意气豪迈。 340、万钟一发,存乎一心 心旷则万钟如瓦罐,心隘则一发似车轮。 【大意】 一个心胸阔达的人,即使是一万钟的优厚奉禄,也可看成像瓦罐那样没价值;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即使是一点金钱,也会看成像车轮那么大。

    4 min
  2. 菜根谭322-329

    04/17/2019

    菜根谭322-329

    322、任其自然,万事安乐 幽人清事总在自适,故酒以不劝为欢,棋以不争为胜,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会以不期约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若一牵文泥迹,便 落尘世苦海矣! 【大意】 一个隐居的人,内心清净而俗事又少,一切总是的适应自己的本性。因此喝酒时谁也不劝谁多喝,以能各尽酒量为乐;下棋只是消遣,以不争胜败 为胜;吹笛只是为了陶冶情趣,以不讲求旋律为合适;弹琴只是为了消遣休闲,以无弦之琴为最高雅;和朋友约会是为了联谊,以不受时间限制为真挚; 客人来访要宾主尽欢,以不送往迎来最自然。反之假如有丝毫受到世俗人情礼节的约束,就会落入烦嚣尘世苦海而毫无乐趣了。 323、思及生死,万念灰冷 试思未生之前有何象貌,又思即死之后作何景色?则万念灰冷一性寂 然,自可超物外游象先。 【大意】 请你想想看:你在没出生之前又有什么形体相貌呢?你再想一想,你死了以后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人既然无法测知生前的往事,又无法预卜死后 的未来,而生命又是那么短促,一想到这些就不免万念俱灰。不过生命虽然短促,精神却是永恒的,只要能保持纯真本性,自然能超脱物外,遨游于天 地之间。 324、卓智之人,洞烛机先 遇病而后思强之为宝,处乱而后思平之为福,非蚤智也;幸福而先知其 为祸之本,贪生而先知其为死之困,其卓见乎。 【大意】 一个人只有在生过病之后才能体会出健康的可贵,只有在遭遇变乱之后才会思念太平时的幸福,其实这都不是什么有远见的智慧;能预先知道侥幸 获得的幸福是灾祸的根源,虽然爱惜生命可是却能预先明白有生必有死之理,这样才算是超越凡人的真知卓见。 325、雌雄妍丑,一时假相 优人传粉调朱,效妍丑于毫端,俄而歌残场罢,妍丑何存;奕者争先竞 后,较雌雄于着子,俄而局尽子收,雌雄安在? 【大意】 演艺人员在脸上搽胭脂涂口红,把一切美丑都决定在化妆笔的笔尖上,可是转眼之间歌舞完毕、曲终人散,方才的美丑又都到哪里去了呢?下棋的 人在棋盘上竞争激烈,把一切胜负都决定在棋子上,但是转眼之间棋局完了、子收人散,方才的胜败又都到哪里去了呢? 326、风月木石之真趣,惟静与闲者得之 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枯荣,竹石之消长, 独闲者操其权。 【大意】 清风下的花朵随风摇曳,姿态显得特别洒脱,雪夜中的月光逐云辉映,形影显得特别明朗;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享受这种怡人景色。树木的苍盛 与枯荣,竹子和石头的消失与生长,只有富于闲情逸致的人才能领略此中雅 趣。 327、天全欲淡,虽凡亦仙 田父野叟,语以黄鸡白酒则欣然喜,问以鼎食则不知;语以袍短褐则油然乐,问以衮服则不识。其天全,故其欲淡,此是人生第一个境界。 【大意】 在乡下跟老农夫谈论饮食,每当谈到白斩鸡和老米酒时,他就会显得兴高采烈,如果问他山珍海味等佳肴,他就茫然不知了;每当谈起衣着时,一 提起长袍短袄,他就会不由得流露出欢乐表情,假如问他黄袍紫蟒等官服,他就一点也不懂了。可见老农夫保全了淳朴本性,所以他的欲望才这样淡泊, 这才是人生的第一等境界。 328、本真即佛,何待观心 心无其心,何有于观,释氏曰“观心”者,重增其障;物本一物,何待 于齐,庄生曰“齐物”者,自剖其同。 【大意】 心中假如没有忧虑和杂念,又何必要下内省观察工夫呢?佛教所说的“反 观内省”,实际上却增加了修行的障碍;天地间万物本来都是一体的,又何 必等待人来划一平等呢?庄子所说的“消除物我界限”,就等于是分割了本 来属于一体的物性。     329、勿待兴尽,适可而止 笙歌正浓处,便自拂衣长往,羡达人撒手悬崖;更漏已残时,犹然夜行 不休,笑俗士沉身苦海。 【大意】 当歌舞盛宴达到最高潮时,就自行整理衣衫毫不留恋地离开,那些胸怀旷达的人就能在这种紧要处猛回头,真是令人羡慕;夜阑人静仍然忙着应酬 的人,那些目光无豆者已经坠入无边痛苦中而不自觉,说来真是可笑。

    3 min
  3. 菜根谭315-321

    04/03/2019

    菜根谭315-321

    315、断绝思虑,光风霁月 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三杯后一真自得,唯知素琴横月短笛吟风。 【大意】 虽说住在狭窄简陋的房间之中,可是世间的一切忧愁烦恼全部消除,还奢望什么雕梁画栋、飞檐入云的高楼大厦呢?当然也更不必贪图珍珠穿成的 帘子像雨珠那般玲珑的豪华设备了;一旦三杯老酒下肚之后,就使胸中出现一片属于纯真本性的真情,这时只知道月下弹琴和面对清风吹笛,自然会别 有一番雅趣。 316、机神触事,应物而发 万籁寂寥中,忽闻一鸟弄声,便唤起许多幽趣;万卉摧剥后,忽见一枝擢秀,便触动无限生机,可见性天未常枯槁,机神最宜触发。 【大意】 当大自然的一切声音都归于寂静时,忽然听到一阵悦耳的鸟叫声,就会给你很多深远的雅趣;当深秋季节所有花草都凋谢枯黄之后,忽然看到其中 有一棵挺拔的草屹立无恙,就会引发你无限生机。可见万物的本性并不会完全枯萎,因为它那生命力随时都会乘机发动。 317、操持身心,收放自如 白氏云:“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晁氏云:“不如收身心,凝然归寂定。”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枯寂,唯善操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 如。 【大意】 白居易的诗说:“凡事不如放心大胆去做,至于成功失败一切听凭天意。” 晁朴之的诗却说:“凡事不如小心谨慎去作。以期能达到坚定不移的境界。” 按白居易放任身心的主张去做,容易使人流为狂妄自大,按晁朴之约束身心的主张去做,容易使人流于枯槁死寂。只有善于操纵身心的人,才能掌握一 切事物的重点,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318、自然人心,融和一体 当雪夜月天,心境便尔澄澈;遇春风和气,意界亦自冲融;造化人心混合无间。 【大意】 在雪花飘落的夜晚,皓月当空,天地间一片银色世界,这时人的心情也会随着清朗明澈;在和风徐徐吹拂的春季,万物都呈现一片蓬勃生机,这时 人的情绪自然会得到适当的调剂。可见大自然和人的心灵是浑然一体的。 319、不弄技巧,以拙为进 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拙字有无限意味。如桃源犬吠,桑间鸡鸣,何等淳庞。至于寒潭之月,古木之鸦,工巧中便觉有衰飒气象矣。 【大意】 不论作学问或写文章都要用最笨的方法才有进步,尤其是修养品德,更 必须一本朴实态度才有成就,可见“笨拙”二字含有无穷奥妙。恰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所说的,“阡陌相通,鸡犬相闻。”这该是一种多么淳朴之风。至于在清冷潭中所映出的月影,以及枯槁老树上所落的乌鸦,表面看 来真是诗情画意,然而实际上却显示出虚幻衰败的景象。 320、以我转物,逍遥自在 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僧,顺亦生爱,一毛便生缠缚。 【大意】 能以我为中心来操纵一切事物的人,成功了固然不觉得高兴,失败了也不至于忧愁,因为广阔无边的大地到处都可优游自在;以物为中心而受物欲 奴役的人,遭遇逆境时心中固然产生怨恨,处于顺境时却又产生恋栈之心,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使身心受到困扰。   321、形影皆去,心境皆空 理寂则事寂,遣事执理者,似去影留形;心空则境空,去境存心者。如聚膻却蚋。 【大意】 真理跟事物是血肉相连的,真理静止事物也随着静止,排除事物而执拗于道理的人,就像排除影子而留下形体那样不通;心智和环境也是血肉相连 的,内心空虚环境也跟着空虚,排除环境的干扰而想保留内心宁静的人,就像聚集一大堆膻味东西却想排除蚁蝇一样愚蠢。

    3 min
  4. 菜根谭308-314

    03/24/2019

    菜根谭308-314

    308、自然得真机,造作减趣味 意所偶会便成佳境,物出天然才见真机,若加一分调停布置,趣意便减 矣。白氏云:“意随无事适,风逐自然清。”有味哉!其言之也。 【大意】 事情偶然合乎己意就是最佳境界,东西出于天然才能看出造物者的天工;假如加上一份人工的修饰,就大大减低了天然趣味,所以白居易的诗说: “意念听任无为才能使身心舒畅,风要起于自然才能感凉爽。”这两句诗真 是值得玩味的至理名言。 309、彻见自性,不必谈禅 性天澄澈,即饥食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谈禅演偈,总是 播弄精魂。 【大意】 凡是一个本性纯真的人,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全都是为了增进身心健康;凡是一个心地沉迷物欲的人,即使整天讨论佛理,研究倡语,也不过是卖弄 才学而毫无益处。 310、心境恬淡,绝虑忘忧 人心有个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 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 【大意】 人只要在内心维持一种真实的境界,根本不需要美妙音乐来调剂生活,就会自然感到舒适愉快,同时也不需要焚香烹茶,就能使满室飘散着清香之 气。只有使心中有真实感受,而且思想纯洁、意境空灵,就会忘却一切烦恼,超脱形骸困扰之外,才能使自己优哉游哉地生活在乐趣中。 311、真不离幻,雅不离俗 金自矿出,玉从石生,非幻无以求真;道得酒中,仙遇花里,虽雅不能 离俗。 【大意】 黄金是从矿山中挖出来的,美玉是从石头中产生的,可见不经过虚无幻变就不能得到真悟;道理是从杯酒中悟出来的,神仙也许能在声色场中邂逅, 可见即使是高雅之士也摆脱不了世俗情欲。 312、凡俗差别观,道心一体观 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 种种是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 【大意】 天地间的万物,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以及世界上每天所发生的种种事体,如果用世俗眼光去观察,是变幻不定令人头昏目眩的;如果用超 越世俗的眼光去观察,则在本质上却是永恒不变的。可见不论对人对物或对事,只要能本大公无私的平等态度去对待,又何必要有分别和取舍呢? 313、布茅蔬淡,颐养天和 神酣布被窝中,得天地冲和之气;味足藜羹饭后,识人生淡泊之真。 【大意】 能在粗布被窝里睡得很香甜的人,才能得到大自然的谦和之气;吃粗茶淡饭能吃得很香甜的人,才能领悟出恬淡生活中的真正乐趣。 314、万心悟性,俗即是僧 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廛,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卉,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末了僧家是俗家。”信夫。 【大意】 一个人是否能够摆脱烦恼的困扰,完全在于自己意志的掌握,只要你内心清净了,无杂念介入,即使生活在屠宰场或饮食店中也觉得是一片静土。 反之即使你手持一琴一鹤,而且居室内外摆满了名花奇草,假如你内心不能安静,苦恼仍然会困扰你。所以佛家说:“能摆脱尘世的困扰就等于到达真实境界,否则即使身穿袈裟住在僧院里却和俗人没什么区别。”这诚然是一句至理名言。

    3 min
  5. 菜根谭301-307

    03/17/2019

    菜根谭301-307

    简简单单为你读书,我是许由! 301、野趣丰处,诗兴自涌 诗思在灞陵桥上,微吟就,林岫便已浩然;野兴在镜湖曲边,独往时, 山川自相映发。 【大意】 诗的灵感应在寂寞的原野上出现,当文思奔放、诗性大发时,连周围广大的山林也感染上了诗意;大自然的情趣荡漾镜湖之间,当独自漫步在湖边 时,清澈的湖水倒影着层层山峰,那种景色最能令人陶醉。 302、见微知着,守正待时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 念。 【大意】 一支隐伏很久的鸟,一旦飞起来必能飞得很高;一棵开得很早的花木,等到凋谢时也必然凋谢得很快。人只要能明白这种道理,既可以免除怀才不 遇的忧虑,也可以消解急于求取功名利禄的念头。 303、森罗万象,梦幻泡影 树木至归根,而后知华萼枝叶之徒荣;人事至盖棺,而后知子女玉帛之 无益。 【大意】 树木每当到了冬天就落叶归根化为腐土,这时人才明白茂盛的枝叶、鲜艳的花朵只不过是一时的荣华;人一直到了将死的时候,才知道子女钱财的 毫无用处。 304、在世出世,真空不空 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问世尊如何发付?在世出世,徇欲 是苦,绝欲亦是苦,听吾侪善自修持! 【大意】 既然空并不等于虚无一切,真并不在于对具体事物的把握或放弃,请问佛祖,怎样才能达到涅盘(最高)的境界。(佛祖说)人活着是苦,死也是 苦,纵欲是苦,绝欲还是苦,不如像我辈心无外物,自我修炼以求明心净性, 通向涅盘境界。 305、欲望虽有尊卑,贪争并无二致 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人品显渊业,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家国, 乞人号饔飧,分位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大意】 一个重视道义的人,能把千辆兵车的大国拱手让人;一个贪得无厌的人,连一分钱也要争个你死我活,就人的品德来说真是天渊之别。但是一个重视 道义的人喜欢沽名钓誉,和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喜欢金钱,两者在本质上并没什么不同。当皇帝统治的是国家,当乞丐为的是讨一日三餐,就地位而言确 实有天渊之别,但是当皇帝的苦心焦思和当乞丐的沿门乞讨,其痛苦情形又 有什么不同呢? 306、毁誉褒贬,一任世情 饱谙世味,一任覆雨翻云,总慵开眼;会尽人情,随教呼牛唤马,只是 点头。 【大意】 一个饱经风霜尝尽人间酸甜苦辣的人,不管人情冷暖或世态炎凉如何反复变化,都懒得再睁开眼睛去过问其中的是非;一个看透了人情世故的人, 对于世间的一切毁谤赞誉都无动于衷,不论人们对他呼牛唤马一般的吆喝,他都会若无其事地点点头而已。 307、不为念想囚系,凡事皆要随缘 今人专求无念而终不可无,只是前念不滞后念不迎,但将现在的随缘打 发得去,自然渐渐入无。 【大意】 如今的人一心想要做到心中没有杂念,可是却又始终做不到。其实只要使以前的旧念头不存心中,对于未来的事情也不必去忧虑它,而是把握现实, 把目前的事作好,自然就会使杂念慢慢消除。

    3 min
  6. 菜根谭294-300

    03/10/2019

    菜根谭294-300

    简简单单为你读书,我是许由。 294、人生本无常,盛衰何可恃 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之地;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强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大意】 狐狸作窝的破屋残壁,野兔奔跑的废亭荒台,都是当年美人歌舞的胜地;遍地菊花在寒风中抖擞,一片枯草在烟雾中摇曳,都是以前英雄争霸的战场。兴衰成败是如此无常,而富贵强弱又在何方呢?每当想到这些名利地位、是非得失,就会使人产生无限感伤而心灰意懒。 295、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大意】 对于一切光荣和屈辱都无动于衷,永远用安静的心情欣赏庭院中的花开花落;对于官职的升迁和得失都漠不关心,永远冷眼观看天上浮云的随风聚散。 296、苦海茫茫,回头是岸 晴空朗月,何处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清泉绿果,何物不可饮啄?而鸱鸮偏嗜腐鼠。噫!世之不为飞蛾鸱鸮者,几何人哉? 【大意】 晴空万里,皓月当空,哪里不可以自由自在飞翔呢?可是飞蛾偏偏扑向人家灯火自取灭亡;清澈泉水,翠绿瓜果,什么东西不可以饮食果腹呢?可是鸱鸮却偏偏喜欢吃腐烂恶臭不堪的死鼠。唉!人间不作飞蛾鸱鸮傻事的人,在你身边数数究竟有几人呢? 297、求心内之佛,却心外之法 才就筏便思舍筏,方是无事道人;若骑驴又复觅驴,终为不了禅师。 【大意】 刚一踏上竹筏,就能想到过河后竹筏就没有用,这才是懂得工理不为外物所牵累的道人;假如骑着驴还在找另一匹驴,那就变成了典型的既不能悟道、也不能解脱的和尚。 298、以冷情当事,如汤之消雪 权贵龙骧,英雄虎战,以冷眼视之,如蚁聚膻,如蝇竞血;是非蜂起,得失猬兴,以冷情当之,如冶化金,如汤消雪。 【大意】 有权势的达官贵人,像龙飞一般表现气概威武;有力量的英雄好汉,像虎奔一般打斗一决胜负;其实这种种情形如果冷眼旁观,就如同蚂蚁被膻腥味道引诱在一起,也像苍蝇为争食血腥聚集在一起,同样都是看了令人感到万分恶心的局面。是非成败就宛如群蜂飞舞一般纷乱,穷通得失就宛如刺猬竖起的毛刺一样密集,其实这种情景如果用冷静头脑来观察,就如同金属熔液注入了模型自然冷却,又如同雪花碰到热汤自然立刻会融化。 299、彻见真性,自达圣境 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知其可哀,则尘情立破;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 【大意】 一个终日被物欲困扰的人,总觉得自己的生命很悲哀;只有留恋于纯真本性的人,才会发觉生命的真正可爱。明白受物欲困扰的悲哀之后,世俗的情怀就可以立刻消除;明白留恋于真挚本性的欢乐,圣贤的清高境界自然到来。 300、心月开朗,水月无碍 胸中即无半点物欲,已如雪消炉焰冰消日;眼前自有一段空明,时见月在青天影在波。 【大意】 一个人心中假如没有丝毫物质欲望,那就像炉火化雪和阳光融冰一般快速;一个人假如能把眼光看得远一些,面前自然会呈现一片空旷开朗的景象,宛如皓月当空月轮倒影在水中一般宁静。

    3 min
  7. 菜根谭287-293

    03/08/2019

    菜根谭287-293

    简简单单为你读书,我是许由! 287、生死成败,一任自然 知成之必败,则求成之心不必太坚;知生之必死,则保生之道不必过劳。 【大意】 人间万物有成功就必然有失败,一个人假如能洞悉此种道理,凡事就不必太积极于成功;天地间的动植物有生就必然有死,一个人假如能明白这种道理,对于自己的养生之道就不必太过于费尽苦心。 288、处世流水落花,身心皆得自在 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大意】 古代有位高僧说:“竹子被风吹动,它的影子虽然在台阶上掠过,可是地上的尘土并不因此而飞动;月亮的倒影虽然穿过池水,可是水面上却没有留下痕迹。”儒家一位学者也说:“不论水流如何急湍,只要我能保持宁静的心情,就根本听不到水流的声音;花瓣虽然纷纷谢落,只要我的心经常保持悠闲,就不会受到落花的干扰。”一个人假如能抱这种处世态度来待人接物,那么不论是身体还是精神该有多么自由自在呢? 289、勘破乾坤妙趣,识见天地文章 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 【大意】 轻风徐徐掠过森林,使苍松发出像海涛般的乐章;飞瀑奔驰而下溅落在岩石上,使岩石发出阵阵冲击声;假如用宁静的心情细听,就能知道大自然所奏乐章的美妙。江边的棵棵芦苇,给人带来一种迷蒙的美感;天空的片片彩云,都倒映在水底中,看起来显得特别绚烂夺目;假如能用清闲的心情来欣赏,就能发现造物者所创造的伟大文章。 290、猛兽易服,人心难制 眼看西晋之荆榛,犹矜白刃;身属北邙之狐兔,尚惜黄金。语云:“猛兽易伏,人心难降;谷壑易填、人心难满”。信哉! 【大意】 两晋时代,眼看就要发生亡国大祸,可是一些高官贵族还在那里炫耀自己的武力;东汉代皇族,死后多半都葬在北邙山,尸体多都成为山中狐鼠的食物,在世时又何必那样爱惜财富呢?俗谚说:“野兽虽然易制伏,可是人心却难已降服;沟壑虽然容易填平,人的欲望却难已满足。”这真是一句经验之谈。 291、心地能平稳安静,触处皆青山绿水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水;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大意】 只要心湖中没有任何风波浪涛,到处所见都是一片青山绿水的美景;只要本性保存一颗善良的爱心,随时都像鱼游水中、鸟飞空中那样自在。 292、生活自适其性,贵人不若平民 峨冠大带之士,一旦睹轻蓑小笠飘飘然逸也,未必不动其咨嗟;长筵广席之豪,一旦遇疏帘净几悠悠焉静也,未必不增其眷恋。人奈何驱以火牛诱以风马,而不思自适其性哉? 【大意】 一个身穿蟒袍玉带的达官贵人,偶尔看到身穿蓑衣斗笠的平民,心中不由得会产生一种轻快之感,这时他难免会发出无官一身轻的感叹;一个终日周旋、交际应酬奢侈饮宴的富豪,一旦碰到逍遥自在、过着朴实生活的人,心中不由得会产生一种恬淡自适的感觉,这时他也难免会有一种留恋不忍离去的情怀。高官厚禄与高贵荣华既然不足贵,世人为什么还要枉费心机、放纵欲望追逐富贵呢?为什么不设法过那种悠然自适而能早日恢复本来天性的生活呢? 293、处世忘世,超物乐天 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识此可以超物景可以乐天机。 【大意】 鱼有水才能优哉游哉地游,但是它们何尝明白自己置身水中呢?鸟借风力才能自由自在翱翔,但是它们却不知道自己置身在风中。人如果能看清此中道理,就可以超然置身于物欲的诱惑之外,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天赋的真正人生乐趣。

    3 min

About

最安静淳朴的智慧,最安静暖心的声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