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32條款持續重塑全球供應鏈版圖,台灣半導體業者在全球擴廠的同時,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政策壓力與地緣政治挑戰。
設備與晶圓成本提高,供應鏈與關稅策略如何布局?
稅務居民判定、移轉訂價、重複課稅風險,企業該如何整合思考?
1. 232條款的核心精神與最新政策走向
美國持續擴大232條款適用範圍,近期已將鋼鐵、鋁材、汽車零件與銅等產品關稅提高至25%~50%。豁免條件需符合「實質製造或加工」,僅包裝或簡單組裝難以適用。
2. 半導體業赴美設廠常見挑戰
⦁ 稅務居民判定與跨境移轉訂價
⦁ Pillar Two 全球最低稅負制導致潛在重複課稅
⦁ 降通膨法案(IRA)、晶片法案(CHIPS Act)、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等美國補貼/減稅政策雖具吸引力,但若缺乏整合規劃,可能反而增加稅務成本
⦁ 關稅合規+稅務架構,缺一不可!
3. 台灣政府配套措施
《產業創新條例》租稅優惠:不限產業,只要符合條件的公司或有限合夥事業皆可申請。
韌性特別預算:支持產業因應美國關稅與地緣政治衝擊,預計涵蓋技術研發、供應鏈重組與海外設廠支援。
歡迎半導體業界夥伴、財稅法務專業人士收聽,一起掌握政策脈動與實務挑戰!
主持人: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全球稅務服務 曾博昇會計師
與談人: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 李益甄合夥律師、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稅務法律服務 周依潔會計師
歡迎閱讀相關文章:
《川普宣布半導體關稅 PwC Taiwan呼籲相關產業密切注意》https://pwc.to/454Z3OL
《美國宣布對台關稅20% 資誠解析對台灣企業影響》https://pwc.to/476vmOE
#關稅 #美國設廠 #美國製造 #美國投資 #半導體 #稅務合規 #供應鏈 #跨國企業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Monthly
- PublishedSeptember 15, 2025 at 1:00 AM UTC
- Length45 min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