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场作戏

无所事事生活美学
逢场作戏

“逢场作戏”由两位在北京结识又在台北重逢的影视戏剧边缘人文凯蒙和陈好康共同创立。无限期关注戏剧电影产业与青年创作者培育,节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电影、戏剧、展览、八卦,以及无所事事生活美学…… @陈好康:缺席文化首席发言人。本命木星人,影戏主观评论家,随时准备去山里玩泥巴。#姬圈文化十级学者 @文凯蒙:缺席文化影子内阁阁魁。太阳巨蟹月亮双子,微博小说家,IG剧评人。#痛恨蜜桃类产品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无所事事生活美学」(微信号:wsss_fczx) 豆瓣主页:陈好康;Facebook粉专:逢場作戲 节目已在 喜马拉雅 / 小宇宙 / Spotify / Anchor / Apple Podcast 等平台同步上架,请搜索关注 「逢场作戏 」或「逢場作戲」

  1. 01/09/2024

    EP17:她的电影意识史,对话台湾国际女性影展话事人

    久违回归! 今天的节目将带来主播陈好康对台湾国际女性影展(以下简称“女影”)的专访。2023年恰逢女影举办三十周年,在11月末,陈好康在影展办公室与台湾女性影像学会秘书长兼影展总监罗珮嘉、策展人陈慧颖一起就影展的发展历史、三十周年的影展特别策划、近年女性影像创作的各个面向,以及女性工作者在行业中面临的状况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本期信息】 本期嘉宾:罗珮嘉、陈慧颖 本期主播:陈好康 配乐:Audionautix 剪辑:文凯蒙 文案:陈好康 编辑:陈好康 技术协力:KY Cheung、詹欣怡 录制时间:2023.11.29 【时间轴】 01:29 总监罗珮嘉、策展人陈慧颖与女影的结缘 05:02 第30届女影选片人:谢以萱、卓庭伍 PART I 女性影展三十周年 07:32【溯源】从1993年的“女性影像艺术展”到2004年的“台湾女性影像学会” 10:48【出版】三十周年纪念专书《她的电影意识史》:以时间为轴线重探断裂的台湾女性电影史,致敬张亦绚的《性意思史》——处理越说越难、越难越说的被“卡住”的性/别 13:04【策展】“重返新时区”三十周年特别企划:不仅是放映历届精选,重新梳理女影的迈进脚步与台湾社会运动的发展历程,如#废娼、#迫迁、#酷儿平权运动、#MeToo、#新移民等,并呼应当下社会状况 17:19【策展】不仅限于女影片库,从(影展还未诞生的)1980年代绵延至今的女性影像多元光谱,聚焦、扩容、筛选,与遗珠 19:12【联动】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1990年代以降的女性私电影:各自独立的策展工作,女性影像在不同影展/单元被呈现时的纷呈姿态 PART II 第30届女性影展 21:43【策划】挑战观众的影像实践,不再区分的类型,发掘独立实验的有趣面向 25:46 台湾#MeToo运动之后,女性工作者在影视行业的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是否得到了一些改善? 27:01【编织焦点】全球女性主义影像集社的现下共时:回应女影历史与精神 30:18 影展对女性电影集社分布的选择:一半在亚洲,非典型性的欧陆与蓬勃的拉丁美洲 32:50 “编织”的命名:编辑集体的合作,以替换往届的焦点影人单元 33:41【移动身景】凝视、抵抗、创作与歌唱:回到身体中介回应#MeToo运动,女性身体在不同场景的意义,以及与影像介质的关联 36:16【即溶宇宙】没有容身之地的实验片?在常态与非常态单元之中寻找新的创意与书写新的论述 38:50【开/闭幕片】新人新作:每年策展思路的殊异,集体的与个人的 40:44【台湾竞赛】与其他影展竞赛的定位差异?建制、入围、评选 44:20 女影和国际女性影展组织的交流,以及自然媒合的华语电影工作者 PART III 女性工作者在影视行业 50:11 女影台湾竞赛的性别限制?看见女性创作者,行业资源分配的再审视 53:50 台湾的#MeToo运动是否松动了行业内部的权力结构?逐步的微小变化与体制的缓慢进程 55:37 为了平衡性别而设置的女性职位?政治正确的风在影视产业吹得有点慢 【简介】 台湾国际女性影展自1993年举办至今,由台湾女性影像学会办理。为现今台湾历史最悠久的议题性影展,亦是亚洲继印度、东京、香港等地,最早出现的女性影展之一。旨在推广女性创作者/女性视角为主的影像创作,透过电影映演及相关活动建构国际交流平台,并为观众引介具时代意义、性别思潮的优秀影片,拓展性别之于影像的当代意义。 1993年,第一届“女性影像艺术展”(Women Make Waves),于台北霍克艺术会馆举办,为台湾国际女性影展滥觞;2000年,第七届正式移至电影院举办,并更名为“女性影展”(Women Make Waves Film / Video Festival),奠定女性影展的影展定位;2012年再度更名为“台湾国际女性影展”(Women Make Waves Int'l Film Festival, Taiwan)。 1998年,时值“女性影像艺术展”已举办五届,为确立影像艺术展的日后发展,“台北市女性影像学会”于该年9月成立,为一非营利组织,首届理事长为黄玉珊。学会自2001年起办理女性影展巡回放映,此举为台湾首创,与地方影院、社区、校园及艺文场所等共同办理放映,期望使性别影像遍及台湾,藉此消弭影像教育城乡差距,并推广性别平权和影像美学。 2004年“台北市女性影像学会”转型为“社团法人台湾女性影像学会”,由陈明秀担任首届理事长。自此,学会致力于全方位女性影像推广工作,包括书籍刊物出版、影音发行、网络资料库建置等业务,除提供教学资源外,也丰富电影及性别研究资源。近年亦着手办理各类型工作坊,如纪录片培训营、策展人培训班、实验电影工作坊、编剧工作坊等,鼓励女性创作者透过镜头执掌转移,勇敢创作发声。 PS:本次节目与「陀螺电影」联合发布,关于台湾国际女性影展更详细的介绍文章将发布于「陀螺电影」公众号,文章地址日后见评补充

    59 min
  2. 06/29/2022

    EP15:对话剧作家陈建成,用多维的距离感重塑社会大事件的肉身

    【本期内容】 真正的老师来惹!本期节目邀请到三度荣获台湾文学奖的青年剧作家陈建成,与文凯蒙、叶萱一起,向大家分享他的创作经历和经验。 【本期信息】 本期主播:陈建成、文凯蒙、叶萱 配乐:Audionautix 剪辑:文凯蒙 文案:陈好康 编辑:叶萱 录制时间:2022.06.14 【时间轴】 00:58 青年剧作家陈建成及其作品 PART I  置于大事件背景下的剧本创作 03:48 当下台湾剧场原创戏剧的流行 06:35 以时代关怀为契机发起与当代观众的对话 09:22 从社会事件中发掘的观察视角,与独属于剧场的感知表达 10:59 eg.《解》:创作的过程就是重新发现世界的过程 PART II  资讯爆炸时代事件调查深耕的艰难 12:30 人们知道的分享的越多,创作者“挖矿”的表层就越坚硬 14:36 智性层面以外,剧场演出即时性对于感受的开发         eg.《解》:以加害者角度来看待随机杀人事件 19:03 单部剧作对具体事件特殊性的强调才是其价值所在 PART III  剧作形式的多变 23:18 戏剧形式决定了观众如何认识剧本 24:13 eg.《解》:《沃伊采克》(Woyzeck)和《侯贝多・如戈》(Roberto Zucco)中逐渐被社会排除的个体对《解》形式结构的启发 24:53 eg.《解离》:创作起始的直觉性,角色之间镜像化的形式恰似创作者对事件的探索过程 PART IV  剧本中的距离感 28:28 eg.《日常之歌》:在核灾下倖存下来的人是可被同理和想像的 30:30 eg.《在世纪末不可能发生的事》:年轻人对历史的知与无知 32:32 不同地区和世代的人对历史的感知差异,剧作中如何处理不同立场的角色的状态和选择 37:42 eg.《解离》:概念化的剧作结构是对事件素材保持距离感的肉身化 41:05 大陆读者对呈现台湾大事件剧本的阅读体验 【陈建成作品】 2011《新天使》 2013《日常之歌》 2014《解》 2017《在世纪末不可能发生的事》 2019《解离》

    45 min
  3. 05/24/2022

    EP12:嗯…怎么不算“折腾”呢?时代的考卷我们到底要怎么填?

    无所事事编辑部全阵容回归! 本期我们仨从一部纪录片起始,畅谈时代记忆与当下时局,此中大放厥词,多有冒犯之意,但或许也能博君一笑,大家各取所需。 在疫情时代,我们常见一种“优等生”“抄作业”之类的话术,每天层出不穷的防疫新词汇更使人目不暇接,认真学习可能也无法完全理解每个“XXXX清零”词语分别的意思(恕我愚钝)。 抱着种种疑惑,我们遇到了一部创作于2010年的电影《折腾》,本片全部使用08年的电视新闻和网络素材剪辑而成,以时间顺序讲述关于中国人民十分“折腾”的一年;从年初的广州春运、湖南冰灾,到年中的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再到年末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等,事无巨细,娓娓道来。今时往昔相照,颇有意趣。 最后,引用陈好康的观后既感来结束今天的开篇词: “在2022年看2008年的新闻汇编,原来,当年除了所有人都仍有记忆的大事件以外,还发生了那么些事,那么多的自然灾害和群众事件,连三聚氰胺和金融海啸都是在那年发生的!最近看到网上开始怀念胡温时期,看到还排在常委们之后出现的那位大人也是很恍惚……人们都说那可能已经是最好的时代,原来现在大家口中的“最好的时代”也发生了很多当时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到底什么时候才是最坏的时代呢?我还没有答案。” PS:本片油管可看,该频道内还有导演王我的一系列作品,我们会附上观看链接,有条件的听众朋友可以先观赏完影片再配合本期节目食用,效果加倍。(�) 【本期信息】 本期主播:叶萱、文凯蒙、陈好康 配乐:Audionautix 剪辑:文凯蒙 文案:陈好康 技术协力:张嘉恩 编辑:叶萱 录制时间:2022.05.19 【影片信息】 折腾 导演:王我 年份:2010 国家:中国大陆 片长:115分钟 IMDb:tt13157956 油管直通车: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W902yKd8uA&t=209s

    1h 19m
  4. 05/17/2022

    EP11:疫情时代的集体影像记忆《卡桑德拉大桥》

    消失许久回归,这期节目文凯蒙和一位朋友小洪在北京全面禁止堂食之后的地坛公园,伴随著虫鸣鸟叫录了一期节目(是的陈好康不在)。本次我们主要聚焦在一部因为身处疫情而引起了大家回忆的鼠疫灾难电影《卡桑德拉大桥》。 【本期信息】 本期音频主播:小洪、文凯蒙 配乐:Audionautix 剪辑:文凯蒙 文案:陈好康 编辑:刘叶萱 录制时间:2022.05.08 【时间轴】 02:15 疫情时代的集体影像记忆《卡桑德拉大桥》(1976)         译制背景         剧情简述 24:50 卫生安全/灾难电影还是政治隐喻电影? 27:50 中外评分网站的意见分歧 28:58 阵营内部的危机制动机制:谁来分饰“反派”“英雄”和“大众”? 32:00 卡桑德拉(Cassandra)大桥以女先知为命名的象徵涵义 【影片信息】 卡桑德拉大桥 The Cassandra Crossing 导演: 乔治·P·科斯马图斯 George P. Cosmatos 年份:1976 制片国家:英国 / 意大利 / 西德 片长:129分钟 IMDb:tt0074292 【剧情简介】 恐怖分子闯进了日内瓦的国际卫生组织总部,欲实施恐怖袭击,受到了保安人员的阻击。追捕过程中,警员不小心将实验品鼠疫细菌打碎溅到罪犯身上。一名歹徒当场感染腐烂而死,另一名 窜到一列开往斯特哥尔摩的火车上。病毒感染非常快,整个火车上许多人都给传染上了这种细菌,国际警局为这种鼠疫细菌不传染给其他人,对火车进行控制,不许在任何车站停留,并要将其开到卡桑德拉大桥给毁掉。女作家珍妮弗(索菲娅·罗兰 Sophia Loren 饰)和丈夫张伯伦医生(理查德·哈里斯 Richard Harris 饰)也被卷入。医生通过实验方法使许多人解除细菌,却不被上级相信,只有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解决,列车上的人们与防化部队发生冲突,人们纷纷拿起武器。众人的命运跟随火车一起驶向未知……(来自豆瓣)

    43 min
  5. 03/25/2022

    EP10:我们聊了聊川建国时代的奥斯卡

    【本期信息】 本期音频主播:张真虚、文凯蒙、陈好康 配乐:Audionautix 剪辑:文凯蒙 文案:陈好康 技术协力:张嘉恩 编辑:刘叶萱 录制时间:2022.03.22 【时间轴】 04:40 奥斯卡到底是个什么奖? 09:47 奥斯卡评委(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会员)的身份构成,以及近年的会员遴选改制 (更正:目前的学院会员已达近万人,节目录制时的6000人为粗略估计。) 14:51 奥斯卡颁奖结果是否是对美国意识形态和文化主流的反馈?         1. 奥斯卡长期的自我更迭         2. 宏观变化在重要历史节点对电影行业产生的冲击         3. 电影作为文化产业对意识形态宣传的跨步         4. 美国的主流价值到底是什么? 25:25 好莱坞电影工业与保守势力的关系 28:00 最佳影片的角逐说明什么?         Eg. 横扫“前哨战”的《犬之力》和突获制片人工会奖的黑马《健听女孩》         Eg. 外语片《驾驶我的车》深受美国影评人厚爱,会否重演《寄生虫》壮举?         Eg. 历届最佳影片得主,重类型、重议题,还是重情感、重异质? 36:35 种子选手《犬之力》:是打破的阳刚?是禁欲的美利坚?还是国民最喜爱的类型片?         “柏林苍穹下”式的影像美学,神之俯瞰与幽灵逼视的两极转换 49:43 美国人不喜欢看外国电影的原因 (补充:2015年始,学院为了调整会员内部结构开始大型“扩招”,每年邀请八、九百位新成员加入,主要针对非白人、女性、北美以外国家地区,六年间已从5800人暴涨至9900人。但,为了保证服务成员的质量和稳定现有工作量,2021年学院宣布将放缓邀请新成员的步伐。)

    54 min
  6. 02/26/2022

    EP09:缺席文化创始人热议戏剧破圈始末-戏剧人怎样才可以火啊?

    【本期内容】 终于,我们在EP09的时候迎来了第一组嘉宾朋友——冯姐和叶萱,表示欢迎和感谢! 其实,本期节目的缘起就是因为冯姐前一天给我和凯蒙发了一个采访大纲,是关于她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她想以“戏剧”作为小众文化的代表来探讨该圈层中的传播机制,以及寻找一些打破小众圈层壁垒的可能。 于是,我们决定在回答冯姐问题的基础上,顺便拉她来展开聊聊,所谓一鱼两吃、一石二鸟、两全其美、锦上添花。 还有一位是我们的小刘姐刘叶萱,除了(因为吐槽我们的公众号排版过于丑陋而佛心地从忠实听众)成为本号编辑以外,她还是一个新兴戏剧人,于是,她也顺理成章地加入本次对谈。 最后的最后! 广而告之:我们几人还同时隶属于一个未挂牌非正式无专利的艺术活动团体——“缺席文化”,希望未来几十年后,可以听到我们成为世界文化公司五百强,或者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感谢您的陪伴,现在入股您就是奇迹创始人! 【本期信息】 本期音频主播:冯姐、刘叶萱、文凯蒙、陈好康 配乐:Audionautix 剪辑:文凯蒙 文案:陈好康 技术协力:张嘉恩、文凯蒙 编辑:刘叶萱 录制时间:2022.02.13 【时间轴】 04:28 以戏剧为田野案例的小众文化圈层传播 08:01 线上综艺和线下戏剧节——作为高媒介占有率的戏剧艺术 线上|综艺节目《戏剧新生活》 10:20 戏剧,从综艺开始破圈 12:21 综艺,戏剧人的实境秀 13:40 受众迥异的观看习惯         戏剧人-直击命门看作品         普通观众-去剧场还一张票钱 18:43 湖南卫视的失败尝试《星剧社》 20:20 出圈的是戏剧还是戏剧人?传播起点的粉丝效应 22:33 小众文化?还是流行文化?如何打破圈层壁垒? 26:58 互联网难民的社群参与:文山锐评遭网暴;凯蒙发文待破圈 34:50 我们的冲浪记忆:从BBS到web2.0、谨言慎行狗头保命、媒介提供的破圈渠道 线下|乌镇戏剧节 42:50 成为节日的戏剧,人们交流的空间 46:04 提供戏剧记忆的剧场,和提供体验记忆的戏剧节 48:55 从个人体验到集体情绪,互动的产生与漫散 52:08 媒介技术的发展对于戏剧的影响?多媒体、慢反应、跨类型 54:23 线上非戏剧但依然需要“感谢”疫情 56:40 关于戏剧的影像作为传播手段和衍生产品 58:35 当粗糙的影像出现在剧场和美术馆,小刘导:咱不要硬赶这个时髦 【私货彩蛋】 去年十月,我们刚开始搞播客,冯姐和刘姐在乌镇比赛,其实本来已经预约好了让剧组来上节目,双方带动互蹭热度。但是吧,现代人的行动力真是磨着磨着就消耗殆尽,这个计划一直没实现,这次也是赶早不如赶巧。 刘姐的这个戏我和凯蒙几乎参与了从无到有的全过程,虽然肉身无法降临吧,但总归淘到了“缺席文化”的第一桶金,这趟旅程也算完满。 前阵子,《电子烟灰》的现场录像被组委会上传到了B站,可以给更多人观看了,分享给诸位,捧个场咯。 第八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 最佳戏剧奖 《电子烟灰》Sparking Online 编剧 / 导演:刘叶萱戏剧构作:文清阁制作人:冯莞茹演员:年靖玉 / 张宇卿舞台监督:孙若楠影像设计:陈天然 / 孙若楠音效设计:董雨桐 / Massica服装设计:刘苏 演出时长:33分钟 首演日期:2021.10.18 演出团体:缺席文化 演出剧院:乌镇蚌湾剧场 豆瓣:https://www.douban.com/location/drama/35634072/ 【剧目介绍】 你为什么会愿意将成百上千的照片和文字毫无保留地交给无法触摸到的云端?为什么会在屏幕后塑造一个看起来并不像你的存在?当你打开微信或任何一款社交APP,坐在对面的人是谁?当你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你又将怎样面对那些依旧鲜活的、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世界的某一处角落里,意外死亡的女孩与她的数字化人格朝夕相处。朋友圈、网页检索记录、iCloud裡的备忘录、网盘裡的视频、微博裡的照片记录著她的生活也构成著另一个“她”,她们之间,熟悉又陌生。 当沉寂已久的屏幕再一次亮起,她和“她”试图通过虚拟社交再次感受生活的真实温度,但身处在这个时代,横亘著的两极好像可以随时转化 ——生与死、真实与虚拟、记录与遗忘、瞬间与永恒…… 【线上观看】 比赛录像 B站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79939339?from=search&seid=13732722912339783167&spm_id_from=333.337.0.0

    1h 3m

About

“逢场作戏”由两位在北京结识又在台北重逢的影视戏剧边缘人文凯蒙和陈好康共同创立。无限期关注戏剧电影产业与青年创作者培育,节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电影、戏剧、展览、八卦,以及无所事事生活美学…… @陈好康:缺席文化首席发言人。本命木星人,影戏主观评论家,随时准备去山里玩泥巴。#姬圈文化十级学者 @文凯蒙:缺席文化影子内阁阁魁。太阳巨蟹月亮双子,微博小说家,IG剧评人。#痛恨蜜桃类产品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无所事事生活美学」(微信号:wsss_fczx) 豆瓣主页:陈好康;Facebook粉专:逢場作戲 节目已在 喜马拉雅 / 小宇宙 / Spotify / Anchor / Apple Podcast 等平台同步上架,请搜索关注 「逢场作戏 」或「逢場作戲」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