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展競賽改制&環境藝術節
【本集逐字稿】
眼前的年表,介紹北縣文化中心從1990年代開始,如何透過美展制度的改革,強調環境反思的展覽主題,鼓勵藝術家積極回應社會、關心環境,也讓當時的藝術創作有了更寬闊、自由的發展方向。在年表區裡,有一張呈現淡水河、基隆河、大漢溪和新店溪的流域地圖,來自1993年張照堂跟劉振祥策畫的「看見淡水河」展覽專輯,這檔展覽展出跟淡水河相關的攝影作品,並在專輯裡跨頁呈現這張流域地圖,標出攝影作品所拍攝的地名,展現淡水河歷經不同時代的文化樣貌。如今回看,這張流域地圖正是象徵著1990年代以流域所產生的文化地景概念。
再來請看展示櫃裡的北縣美展簡章,分別是1993到1997年的版本,會發現每一年都有一點變化,最重要的轉捩點是1994年,這一年北縣美展以責任藝評的概念,取消媒材分類和多人評審制度,改成一般徵件及特別徵件兩個組別,分別邀請藝評人連德誠跟倪再沁擔任評審,特別徵件組以環境藝術為主題,由倪再沁負責策畫。這項改革在當時引來正反兩極的討論,甚至有年輕藝術家自發舉辦「北縣美展落選展」,號召所有落選者加入這場展出,用行動抗議北縣美展制度改革的正當性跟公平性。
----------
關係場域:90年代新北文化地景
2025.08.16-12.21
|策展人|王品驊
|參展藝術家|王福瑞、吳瑪悧、林其蔚、姚瑞中、高俊宏、黃明川、劉振祥
|口述檔案提供者|陳文茜、簡明輝
|更多介紹|https://ntcart.museum/exhibition/H2507001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Information
- Show
- PublishedJuly 30, 2025 at 2:10 AM UTC
- Length2 min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