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醒”表示“蠢”,若“科学”等于“懒惰”,词汇含义的反差变成一剂温柔的讽刺,含蓄地射向了人性深处的善恶美丑,教人真假难辨。
翻开《马桥词典》,一个遥远却又似近在咫尺的村庄映入眼帘:
这里有掌握着“话份”和“格”的本义和明启——一个是村支书,一个是做馒头的,于世俗的阶级体系而言,二者的地位与话语权乃是天差地别,但是在马桥的独特评价体系中,他们都被视作是“上游之人”;
这里有承载着马桥人信仰的神神鬼鬼——比如,藏有毒药的蛊婆和13岁转世“走鬼亲”的女孩黑丹子的故事,人们将俗世里的恩怨情仇供奉于神佛前,以换取消弭生活之苦的解药;
这里也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执着——比如,不会干重活、用“娘娘腔”唱戏的万玉和崇尚“科学”的、要效仿詹天佑走“之”字路的马鸣,他们的言行举止被判为“异类”或“败类”,却也用一生的坚持来警醒后人“独立思辨”四字之深意。
若语言本是人为建构后的作品,那便没有了客观与公正,而成了上位者手中的利剑——谁拥有了“语言的定义权”,谁便能定义“是非对错”。
一个个方正却又死板的字词背后,是权力制度与民间同构的马桥社会秩序。作者韩少功没有刻意去描绘哪一类群体,而是冷静又客观地向读者讲述一个“马桥人”的世界。仿词典编纂的形式让这本书不拘于传统的小说形式,摆脱了线性时间叙述,情节与人物前后穿梭彼此兼顾,敞开大门欢迎读者从任意章节开始阅读,也像是马桥人在说:“我家大门常打开,欢迎你常来。”
即使文本内容与我们相隔半个世纪,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跃然纸上,仿佛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街坊邻里;有时又像一面面镜子,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你我人性中善恶美丑。这本书不仅仅聚焦于人情世故,还用“广角镜头”扫过了花草树木,记录下了春去秋来、鸟语花香,唤醒了读者内心深处的乡土记忆。
《马桥词典》不是让语言服务于角色形象,而是让语言成为主角,探讨词语的多面性、延展性以及它的关联和谱系:一个个具有生命力的词语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是在何种人际交往中诞生,又如何被马桥人民当作工具构建价值体系。
05:35-14:25 小说的仿词典编纂的形式
14:43- 19:19“词典”外壳下的小说内核
19:19- 31:05 马桥词语的两面性和延展性(“醒”、“觉”、“哩咯啷”)
31:08-33:11 方言书写与小众文化
33:12-38:27马桥人对于“科学”的定义
38:34-43:48马桥人的信仰--迷信、反智、巫师、蛊婆
43:50-51:24“话份”与“格”:马桥人的价值体系
51:32-01:01:44马桥的女性形象
感谢倾听。
主播:小白/卡卡/Ada
Logo by SallyGallagher
文案&剪辑 by 小白
统筹 by 卡卡
BGM:(全部来自剪映素材库)
《歌声和你在一块》—瓦依那
《Maeni ba lah》—瓦依那
《田歌》—瓦依那
《小娟》—谭维维
《王刚》—周云蓬
《不灭》—陈粒
《给给》—马条
《阿果》—谭维维
المعلومات
- البرنامج
- معدل البثمرتان في الأسبوع
- تاريخ النشر١٨ شعبان ١٤٤٥ هـ في ١١:٥٠ ص UTC
- مدة الحلقة١ س ٨ د
- الحلقة٧
- التقييمملائ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