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episodes

黑齿电台是《黑齿》杂志衍生出来的一档声音栏目。我们会不定期邀请嘉宾分享他们的思考、观点、经验或者困惑,也会推出广义概念上的声音作品和碎片。不保证客观,不贩卖情怀,不苛求完美,不推销真理,让我们在虚无中相聚。

黑齿电‪台‬ 黑齿电台

    • Arts
    • 5.0 • 1 Rating

黑齿电台是《黑齿》杂志衍生出来的一档声音栏目。我们会不定期邀请嘉宾分享他们的思考、观点、经验或者困惑,也会推出广义概念上的声音作品和碎片。不保证客观,不贩卖情怀,不苛求完美,不推销真理,让我们在虚无中相聚。

    黑齿电台07|常羽辰 × 吴凡:我们追逐的是胡萝卜还是蘑菇呢?

    黑齿电台07|常羽辰 × 吴凡:我们追逐的是胡萝卜还是蘑菇呢?

    “艺术写作者访谈”系列是黑齿电台推出的与艺术行业写作者对话的栏目。我们希望以轻松的方式聊一聊写作者们的近况、困扰、心得和经验。不要奢望在这里寻得秘籍和偏方,你只会听到一个用文字“烹饪”的人在平时是如何劈柴烧火、洗锅做饭的。*由于访谈嘉宾中有一位为英文写作者,本期内容为纯英文访谈,开头会有简短中文介绍。
    本期导览
    0:07 中文引子0:57 主播和嘉宾介绍1:22 每位参与者自由发言5分钟
    18:27 自由对话与命题对话
    19:23 对话应该有主题吗
    19:37 人的工具化(instrumentalize)的讨论
    21:02 纽约的身份认同26:08 关于身体感受到的真实性
    28:10 过去的对话在当下聊天里的影子
    34:52 词语“lacking”的意义
    36:59 我们追逐的是“胡萝卜”还是“蘑菇”呢45:10 时间的非线性和事件的联系 
    48:49 《〈巴别塔之后〉之后》写作背后和吴凡的联系
    50:12 常羽辰对吴凡的文章的理解分享53:38 在“Intrinsic”这个词上的翻译选择
    56:12 对英语作为一种元语言(meta language)的思考
    01:00:23 艺术语言的方言性探索
    01:04:13 吴凡用创意的语言去翻译唐诗的契机01:13:14 诗的空间性01:15:07 语言流利性和人际距离的联系01:18:05 消失的母语和新的语言之间的空白01:19:45 《〈巴别塔之后〉之后》和吴凡论文之间的相似之处01:21:50 关于对现代诗的不同看法讨论01:34:20 什么是翻译呢?
    本期嘉宾
    常羽辰
    她目前生活在纽约。她的工作方式是游离的——如纺织般写作,如翻译般绘画,如梦呓般经商(见:使用价值 www.usevalue.work/use-value),也以待客之道去教书。她进出于不同的材料和领域,她在劳动分工的边缘散步。changyuchen.com
    吴凡
    罗伯特·格鲁克的小说《玛格丽·肯普》中的这句话也许最能描述现在的吴凡:“一位将全部信念灌注于写作的写作者,仿佛完美地讲述出一个故事就等于获得了对自身存在的宽恕。”但是这也不完全属实:吴凡正在从对语言的过度依赖延展至集体性的欢愉(为陌生人举办长期的工作坊)和表演(将体验设置于舞台中发生)。他工作生活于多伦多及其之外。
    本期主持
    顾虔凡,《黑齿》杂志创始编辑之一。
    对话节选
    吴凡:我几乎希望更多艺术家在他们的写作和语言中能更白话,我觉得大家好像都期待着某种“艺术写作”,非常不白话的语言,非常拘束,充斥着所谓的术语和行话。但是羽辰的写作有“自理论”(autotheory)的倾向,把很多情感的内容融入在理论中,让白话发挥作用。但……我猜我对很多艺术家对语言的使用都有些失望吧。
    顾虔凡:我觉得其实不怪艺术家,是我们这些艺术写作者和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我们这些需要去阐释的人。我最近才意识到自己所使用的这些行话就像一种中介,将视觉语言翻译成文字语言。虽然翻译效果并不怎么好。我觉得这像是一套编码系统,我昨天去了好几个画廊,每次还是会看一眼那些相关的小册子和介绍材料。当我在读它们的时候,我好像有点明白这种行话为什么存在:它有它的用途,就是让我马上理解“啊,这个艺术家是这个方向的”。这有点像刚刚吴凡提到的“身份货币”,这种编码系统也可以让更多的观众更容易去理解。
    常羽辰:也许是因为你对这个“方言”有很强的读写力,而这方言确实是需要很多的学习和练习才能掌握的。我觉得问题可能是,这种方言,虽然像所有语言一样,是一个编码系统,但是它有些排外 ,掌握这方言的人很少。在我们的圈子里也许每个人都会,但我楼里的人、

    • 1 hr 38 min
    黑齿电台 |《黑齿》一周年编辑茶话会

    黑齿电台 |《黑齿》一周年编辑茶话会

    本期黑齿电台是《黑齿》杂志创刊一周年的特别节目。我们聚集了《黑齿》的整个编辑团队,以提问和回答的方式真诚地聊一聊做《黑齿》这一年以来的各种感想和困惑。同时也借这个机会让读者们认识下编辑团队的每个成员,《黑齿》每篇文章的呈现背后都有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当然,最后还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与读者们更好地交流,让艺术写作成为连接彼此的有效媒介。

    *因电台为远程录制,其中有些音质差异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本期导览
    00:43 《黑齿》一周年概览
    02:04 各位编辑自我介绍


    第一部分:来自读者的问题
    08:21 《黑齿》编辑各自的兴趣点和研究领域是什么?
    13:37 常羽辰《〈巴别塔之后〉之后》背后的编辑故事
    17:22 编辑们印象深刻的一篇文章是什么?
    26:10 《黑齿》的多语种专栏什么时候开放?
    30:06  编辑约稿过程中有什么有趣事件?
    30:32  编辑被约稿过程中的有趣事件?
    32:20  “拖稿挺好的”
    37:15  为什么要做《黑齿》的编辑?
    46:13  对《黑齿》的期待与评价


    第二部分:来自编辑的问题
    48:11  考古!编辑们回忆自己写的第一篇评论文章
    53:10  游戏作为写作的潜力
    57:47  有没有想放弃做编辑的时候?
    59:07  关于职业选择的思考
    59:55  对于艺术写作中“坏话”的讨论
    01:10:  07  疫情期间学到的新菜式
    01:18:  00  一周年快乐!再见!
     
    本期嘉宾
    《黑齿》编辑部全体
    主编:富源,顾虔凡,陈玺安
    英文编辑:傅麦
    实习编辑:陈百超
     
    本期主持
    陈於建(《黑齿》助理编辑)


     
    对话节选


    陈於建:有读者问道,在这么多稿件里,编辑们会有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篇文章吗? 

    富源:······在今天,其实批评家角色有一些变化,或者说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些变化。所以作为公知的这种形象,或者说作为有话语权的“批评家”的这种角色,有的时候其实很难将作品中更有批判性、更有意思、更有潜在讨论的空间提出来。但是艺术家的作品或者写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从观念开始的。比如汉斯·哈克这些人的工作里边,他们的作品就已经可以体现出来,所以我们其实是非常喜欢(艺术家的写作)。好几篇《黑齿》比较受欢迎的的文章,都反倒是艺术家的写作。比如说近期我们刚刚发表的常羽辰的《〈巴别塔之后〉之后》就很受欢迎,也得到了很多反响。这样的作品是很有力的,但也是可遇不可求,所以也花很多时间。虔凡可以谈谈这篇文章。
     
    顾虔凡:富源提到的是常羽辰的半英半中的一篇文章,我和傅麦一起编辑,然后我和 Alvin(李佳桓)一起做了翻译,因为它就是英文和中文都需要翻译。这个文章我好像掐指一算,约稿是整整一年之前。当时羽辰还挺兴奋的,说她正在读这本书,我就顺势说,你可以给我们写书评。但等到最后发表,花了一整年时间。中间她也在思考(应该)如何写,(最后)其实就跟她在文章里提到的一样:你可能读完这本书以后,这些东西都化到你的血肉里面,化到你的所思所想里面了。所以这是一篇不太普通意义上的书评。

    其实我最早是希望Alvin直接完成两个语言的翻译,所以就是找译者的时候,我们也花了很长时间。因为羽辰是在两个语言之间游走的,所以可能镜像地找一个译者可以在两个语言之间游走是最理想(的状态)。不过后来我们也讨论了很多,觉得现在这个版本也OK,因为翻译有你身体内部自发的,像微型革命一样的,每一个举动都对你来说是翻译。但是也有作为工种的

    • 1 hr 19 min
    黑齿电台05 | Alan Longino:从系统中冷却,在地铁上写诗

    黑齿电台05 | Alan Longino:从系统中冷却,在地铁上写诗

    “艺术写作者访谈”系列是黑齿电台推出的与艺术行业写作者对话的栏目。我们希望以轻松的方式聊一聊写作者们的近况、困扰、心得和经验。不要奢望在这里寻得秘籍和偏方,你只会听到一个用文字“烹饪”的人在平时是如何劈柴烧火、洗锅做饭的。

    *由于访谈嘉宾为英文写作者,本期内容为纯英文访谈,开头会有简短中文介绍。

    本期导览
    0:11中文引子
    1:36主播和嘉宾介绍
    2:23 《嗜寒图像:冷纪元的艺术》的写作背景
    5:11  Alan的纽约生活
    7:09在繁忙事务中如何保持写作频率
    10:51在地铁上写作是一种“冷却”吗
    12:02过载的信息与它的语言
    15:43在Hunter College的学习对写作风格的影响
    22:43一种仍在探寻的风格:多元引用与超宽视野
    23:51关于文章《绘画是一头鲸鱼》(Painting is a Whale)
    31:33  多样的引用在讨论里的应用
    34:58  如何看待诗歌及其与艺术写作的关系
    42:30 关于黑齿的文章被Poetry Foundation转载
    46:52  日本诗词和绘画的美丽之处
    49:52  对日语感兴趣的原因
    53:06  当下在做的写作项目

    本期嘉宾
    Alan Longino是一位艺术史学者和策展人,致力于研究战后日本观念艺术及全球的当代艺术。他目前在读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的博士课程。2019年,他在波特兰市Yale Union当代艺术中心联合策划了松泽宥(Yutaka Matsuzawa)在美国的首次个展。他的写作曾发表于《艺术论坛》和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学术期刊Haunt Journal of Art等。

    本期主持
    富源,《黑齿》杂志创始编辑之一。顾虔凡,《黑齿》杂志创始编辑之一。

    对话节选
    顾虔凡:我很高兴看到你的文章随着时间推移所发生的改变。在为《黑齿》撰写的文章《嗜寒图像:冷纪元的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看似不协调的元素,比如你既在进行艺术史意义上的视觉分析,同时又在喃喃自语;你叙述了个人遭遇的同时也使用了富有创造性的术语。所以这是你一贯的风格吗?或者说,你认为已经在写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了吗?
     
    Alan:(在写作中)引用一些像喜剧演员Dave Chappelle和艺术家Irena Haiduk这种五花八门的来源,某种意义上确实是我的风格。将看似不相关的多元资料和认知融合在一起,并通过写作的方式梳理成一种对于读者和文章都通顺的逻辑,是我目前的一种书写方式。但我仍在找寻代表自己的声音。
     
    我还有另外一篇文章叫做《绘画是一头鲸鱼》(Painting is a Whale),它和目前在黑齿发表的《嗜冷图像:冷纪元的艺术》可以算作两篇我最满意也最有自信给别人阅读的文章。这两篇非常类似。“鲸鱼”这篇文章主要在写绘画(特别是纸本绘画)在行为上与鲸鱼群体的相似性:它们何交流、捕食、嬉戏以及互动。当在研究鲸鱼的时候,我在想它们是如何具有更高的共情能力。因为它们的大脑中拥有比人类多三倍的纺锤状神经元(spindle neurons,一种专门的脑细胞,参与处理情绪并帮助我们进行社交互动),由此产生了共情的概念。甚至,一些研究鲸鱼的心理学家也不确定它们是如何交流的。有人推断它们是通过心灵感应进行沟通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它们可能会通过高速的音符和声音进行交流,(因为)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相比与空气中快了三到四倍。这样的速度几乎是瞬间的,以至于看起来它们好像在进行心灵感应。
     
    与此同时,鲸鱼是母系群体,它们都生长于母鲸的照顾之下。所有的鲸鱼都是在高度共情的母系环境中成长的。我觉得这种象征意义可以代入到两位艺术家Monique Mouton和Sydney Schrader的两幅画作当中。她们在

    • 1 hr
    黑齿电台04 | 胡昊:希望我的文章能跟别人的作品并肩而行

    黑齿电台04 | 胡昊:希望我的文章能跟别人的作品并肩而行

    “艺术写作者访谈”系列是黑齿电台推出的与艺术行业写作者对话的栏目。我们希望以轻松的方式聊一聊写作者们的近况、困扰、心得和经验。不要奢望在这里寻得秘籍和偏方,你只会听到一个用文字“烹饪”的人在平时是如何劈柴烧火、洗锅做饭的。


    本期导览
    1:16嘉宾介绍
    2:29图书出版工作经历的影响
    3:43策展人、研究员、写作者:成为一个搜索引擎
    7:27展览和文章作为观念呈现形式的不同之处
    14:08展览中图像和文字间的关系
    22:13好的批评就是批评本身
    25:17在实践中如何保持批评意识
    29:19写作过程中是否有明确的读者意识和画像
    35:27写评论文章的具体过程:你知道心脏早搏的感觉么
    42:00对于其他类型的写作:始终留一扇门
    45:34阅读的兴趣方向
    49:40怎么去管理阅读时间
    54:05面对修改意见:只要是真诚的意见,都愿意听到
    58:56保留问题:如何看艺术评论生态中的“坏话”/激烈的情绪或论战

    本期嘉宾
    胡昊(b.1990),写作者、策展人,现为泰康空间研究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获美学硕士学位(2017)和哲学学士学位(2013)。他的文章散见于Artforum中文网、艺术碎片ARTSHARD、典藏、假杂志、保马、海螺社区、文艺批评、单读、新京报·书评周刊、文汇报·文汇学人等媒体杂志。他曾于2016年、2017年入围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入选2017年“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奖助计划:研究工作坊”,并受邀参加2019年“摄影180年在中国”国际摄影研讨会。他曾参与策划群展“打扑克的人”(连州摄影节,2018)、“重组/演绎:激活档案与公共记忆的当代艺术实践”(OCAT北京研究中心,2018)、“边界共振”(北京歌德学院,2018)和“孤军与坦克”(泰康空间,2020)。

    本期主持
    陈於建,《黑齿》杂志的助理编辑。
     

    对话节选
    黑齿:OK,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我在访谈系列中都会问到的问题。你怎么看待在整个评论生态中的一些坏话/尖锐的批评/激烈的论战这些现象?你觉得现在还有这种现象么,或者说你觉得现在需要(这种方式)吗?你自己会有这种情绪或出现这种情况吗?
     
    胡昊:情绪肯定是会有的。愤怒也好,不可思议也好,莫名其妙也好,都会有。目前我们国内的(艺术)写作生态不是特别健全和成熟,没有良性的竞争或者讨论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会出现非常扎眼的写作。(极端激进或者是极端平庸。)那我觉得其实重点并不在于他说的是不是坏话。我自己还挺希望看到坏话的。因为现在大家心照不宣的是当我们看完一个展览,写作者会很寡淡地写文章,虽然看起来内容非常丰富,但其中不太涉及表态。它更多像是新闻式的写作,兼有自己一个小评论,还只是在整个文章的结尾说一点点,以一种特别柔和的方式。比如说“有待进一步的观察”或者是“有待讨论”。那么在这样的时刻,我就会特别期待有比较尖锐的声音出来。这个声音在不在?当然也是在的。比如朋友们私下聊天的时候我们就会说:XX,哟,真不好,挺差的。甚至就说,怎么能做出这么一个展览?跟他以前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些观点或者表态都不在公共空间当中出现。假如所有表态都变成“背地里”,显然对于艺术家和艺术生态都不能说是特别好的导向。那么应该怎么办?归根结底,我还是希望可以看到更多所谓加双引号的坏话,或者是一些批评的声音。
     
    但是我认为这里面也涉及限度的问题。什么限度你可以说坏话?你可以说一个写作者,或者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或者展

    • 1 hr 6 min
    黑齿电台03 | 艺术写作者访谈:杨紫

    黑齿电台03 | 艺术写作者访谈:杨紫

    “艺术写作者访谈”系列是黑齿电台推出的与艺术行业写作者对话的栏目。我们希望以轻松的方式聊一聊写作者们的近况、困扰、心得和经验。不要奢望在这里寻得秘籍和偏方,你只会听到一个用文字“烹饪”的人在平时是如何劈柴洗锅、烧火做饭的。

    内容导航:

    02:14  杨紫聊以往的策展实践方法  
    05:13  杨紫回顾跟艺术有关的写作经历
    12:48  写作是给谁看的
    16:18  现在看来好的(艺术类)文章是否有一个标准
    19:17  如何处理写作跟读者理解之间的偏差和矛盾
    20:13  如何看待很多文章无法激起更多的讨论这种现象
    24:10  艺术工作者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关注时代的变化
    26:42  一些写作习惯(能快速交稿么,会多线作战么···)
    27:30  是否会关注短视频一类的媒介
    30:23 是否认同自己是一个阐释者,以及如何看待曲解与误解
    31:37  如何看待单纯就一个展览的视觉呈现写展评(不提前了解艺术家的历史)
    33:36  如何看待艺术批评中的“坏话”
    36:43  快问快答环节
    37:48  彩蛋!!!



    对谈内容节选:
    黑齿:现在很多的艺术媒体和平台上有很多年轻的作者不断地输出相当数量的文章。但是感觉大部分文章写完了,大家转一转发一发就结束了,很难看到更多的涟漪。我把一部分(过目即忘的)文章称作公关产品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个展览的标配。写完了之后,大家可能对文章本身的关注特别少,尤其是难以引起讨论。即使是像前段时间有些试图激起讨论的文章,到最后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水花。你觉得这个是一个正常现象吗?

    杨紫:我总觉得这个问题现在不像是你问我,像是你问你自己的。

    黑齿:我确实有这个困惑,我就想听一下更有经验的人的看法。
     
    杨紫:我觉得过去就过去了。我特别喜欢玩的游戏是模拟人生,我会长期玩这个游戏。这个游戏最有趣的不是它很刺激,不是它能跟别人打斗,或者是瞬间有什么就惊吓的那种感觉,最重要的是它的这种计算系统。就是你在玩一个人(角色),他可能特别小的时候做了一件事儿,然后可能你自己都没有意识,之后他可能又做了另一件事儿,最后可能会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个人身上会有一种特质,或者成为一个他的“成就”,最终会出现一个特别好的东西。我觉得那些事情(文章所引发的反馈)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其实更难的一点是即使没有什么涟漪,很多人还在做这件事儿,并从中获得了乐趣。
     
    黑齿:我之所以问这个问题,确实是因为有这方面的困惑。大家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成本去写这些内容,目的还是要为了引起更多的讨论。而且这对作者和作品都是一个很好的反馈。
     
    杨紫:这个东西是讲时势的,时间的时,势力的势。如果没有到那个时势的状态的话,你再怎么努力,那个东西也不会变成一个轩然大波的。但是如果你一直不努力的话,到那时你就错过他。它说到底这个时势就是我们整个外部环境,其实如果要分析一下,可能现在就不是一个当代艺术最茂盛的时代,也不是能跟很多人形成一个共鸣的时代。我们处在这个时代里,这个一开始就挺明白的。

    黑齿:你觉得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应该多大程度上去关注时代进程的变化。然后如何把这种关注跟自己的工作关联起来?
     
    杨紫:我会更在乎图像的变化。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弥散性宗教与与中国前卫艺术的起源》这个文章里面一个比较重要的点,就是可能我们现在看到一些非常前卫的,或者在当时看起来非常前卫的一些图

    • 38 min
    黑齿电台02 | 艺术写作者访谈:李佳

    黑齿电台02 | 艺术写作者访谈:李佳

    专辑简介

    “艺术写作者访谈”系列是黑齿电台推出的与艺术行业写作者对话的栏目。我们希望以轻松的方式聊一聊写作者们的近况、困扰、心得和经验。不要奢望在这里寻得秘籍和偏方,你只会听到一个用文字“烹饪”的人在平时是如何劈柴洗锅、烧火做饭的。


    本期导览

    00:55  李佳近况
    02:16  关于写作习惯
    05:23  工作性质转换对写作习惯是否有影响
    06:36  有没有在写作上特别遗憾的事情
    09:31  社交媒体”去文字化“趋势下文字与视频的关系
    22:28  我们以为是共识的事情,还有没有必要再写
    25:32  在写作中是否有明确的读者群体画像
    28:49  实践、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31:05  写展评/个案前有没有必要拜访工作室
    33:34  艺术行业需不需要坏话,需要什么样的坏话


    本期嘉宾

    李佳,生活在北京的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写作者和译者。曾任泰康空间高级策展人(2015-2020),佩斯北京画廊副总监(2012-2015)。她曾策划/联合策划有群展、个展二十余场,包括“饥饿地理”(2019-2020)、“替代空间的替代生命”(2019)、“制性造别”(2018)、“漂流”(2018)、及日光亭系列项目(共计12次个展,2016.3-2018.1)等。她于2017年获第一届Hyunday Blue Prize大奖。李佳是Artforum, LEAP和《燃点》杂志的长期撰稿人,艺术评论亦发表于Artforum Magazine, ArtAsiaPacific, YISHU等国际刊物。

    本期主持

    陈於建,
    《黑齿》杂志的助理编辑。

    对话节选

    黑齿:你在写作过程当中,实践和阅读的经验分别占着怎样的一个位置?

    李佳:我觉得阅读特别重要,但是我可能稍微占了一点经验的便宜。毕竟工作时间比较长,基本上艺术的各个领域其实都做过一圈了,加上以前一些其他行业的工作经历,所以(我)可能占了一点经验的便宜。但是我是吃了阅读少的亏,我真的是一个读书比较少的人,导致真不好意思称自己是写作者。读得少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写的也会少。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事。我认识一些真正的写作者的朋友,他们阅读的强度我是没法比的。我觉得那样才能够称自己是一个写作者,因为写作是一个直接和阅读相关的东西。

    没有阅读是不可能有写作的,因为你打交道的东西就是那点字。阅读也是跟那点字打交道,它是一个非常直接的训练过程。我很崇拜的李翊云也是一个用英语写作的中国女作家,她从早上起来大概会阅读12个小时左右,(我觉得)这个才是一个写作者应该有的一个阅读强度。

    黑齿:当你在写一个艺术家个案或者展评的时候,你会不会去提前准备大量的工作比如去拜访艺术家的工作室?《黑齿》之前发过一篇文章叫做《批评批评》,里面有提到一位艺评家,他说让他跟艺术家打成一片是绝无可能的,因为如果要拜访一个工作室的话,那就要拜访所有的工作室,否则是不公平的。我想知道你对这种行为的看法,还有你在实践当中是怎么去做的。

    李佳:我如果接了一个写作的个案调查,我会很认真的去看他的工作室。但有些东西我觉得我心里有谱的时候,是不会去他的工作室的。话说回来我觉得那位艺评人真的是他的就功力可以了,然后他就可以不用去看工作室。他已经能知道这个东西是怎么回事,或者说他能看出怎么样去建立这个东西和世界的联系了。所以我觉得真的可能是一个洞察力、经验和功力的问题。

    黑齿:你认为艺术写作者需不需要说坏话,艺术行业需要什么样的坏话?

    李佳:···我觉得重要的其实不是坏话不坏话,而是说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批评规则,什么样的

    • 38 min

Customer Reviews

5.0 out of 5
1 Rating

1 Rating

Top Podcasts In Arts

The Moth
The Moth
Fresh Air
NPR
99% Invisible
Roman Mars
Glad We Had This Chat with Caroline Hirons
Wall to Wall Media
The Magnus Archives
Rusty Quill
Snap Judgment Presents: Spooked
Snap Jud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