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微博里的“谢谢中国”让一些国人感到一种疏离——“为什么不是谢谢祖国”,因此在中文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探讨。而在美国,似乎有些媒体对她的提问也透露着刁难的味道。尽管她表示无意于成为地缘政治人物,但中美混血身份、卓越的运动水平、优异的学业成绩等等,不可避免地使她常常处于公众讨论的漩涡中心。
(虽说要蹭个热点,但等这期内容放出来似乎热点已经凉了......)
本期播客嬛嬛和时今从谷爱凌和身份认同开始聊起,浅薄地讨论了很多问题。
对于具有双重乃至多重文化背景的人,在日常中ta们对于自身的文化认同有着怎样的认知,嬛嬛在上学期做的项目里和ta们进行了一些交流。文化差异导致的“撕裂感”在所难免,而“哪里都不是家”则是关于归属感的问题。
聊到西方社会中的混血、少数族裔,话题很自然地滑到了种族歧视相关问题。嬛嬛和时今在国外都经历过种族歧视,这些不愉快的经历也是嬛嬛在人类学领域格外关注种族问题的原因之一。
不同国籍、种族的人之间的接触,和ta们的“群体身份”会有多大联系,这个问题对于不同的个人来说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嬛嬛提到,她认识的韩国朋友告诉她,出于历史原因,一些韩国人可能不愿意和日本人往来,但她的这位韩国朋友不会对所有日本人抱仇视敌对的态度,而是看具体的个人在一些敏感问题(如慰安妇问题)上的立场,视情况决定是否能与之相处。
身为亚裔女性,面临的往往是多重叠加的问题。波伏娃提出“第二性”的概念,时今认为,亚裔女性是更受压迫的“第三性”。
无论身处哪个国家,无论东方或是西方,性别问题、性别歧视也是相当重要的议题。可能有时候性别歧视不像种族歧视那样明显,却是严重的社会结构性问题。个人在街上遇到种族歧视者的经历是显性的,太多无处不在的性别问题十分隐蔽。譬如,女性的生育能力并非生育义务,女性独自承担的生育成本因难以在经济上直接标价而被忽视,男女薪资酬劳的不平等(包括但不仅限于同工不同酬),高层/领导层男女比例的不平等......
问题很多,又都很大,我们只是结合自身经历做出一些浅薄的初步探讨,一些观点限于目前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都是我们真诚的表达。
《Pouquoi naître escalve!》-Jean-Baptiste Carpeaux-Ny Carlsberg Glyptptek
嘉士伯雕塑馆馆藏
【主播】
嬛嬛 研究人类的德国留学生
时今 德国留学生
【目录】
01:42 话题从谷爱凌切入.
08:31 多重文化背景的人面临的“撕裂”“不被接纳”感.
11:00 不一定出生在哪里,就认为那里的样子是最应当的.
15:49 开始聊种族歧视.
16:34 已经不会说越南语的法国三代移民越南裔女孩.
20:01 “亚洲(中国)人数学都很好”也是一种种族歧视.
24:42 德国、日本、韩国.
29:30 嬛嬛最近的研究——Asian Fetish.
33:30 令我们厌恶的亚洲女性刻板印象——“柔弱”“顺从”.
40:26 以强硬态度回击种族歧视.
47:39 个人体感——国外的欺软怕硬.
(相当多的种族歧视个人经历)
54:29 种族问题和阶级问题.
55:02 “我们不一定要达到100%才是胜利,就算只进步了1%,也是有意义的。”.
57:00 文化差异和身份认同.
59:51 现实经验中个人不可避免地“代表”群体.
1:01:47 约会、AA、“拜金”、社会上的男女经济不平等问题.
1:09:29 语言对思维、认知的影响.
拓展阅读
《身份自由主义的困境》马华灵
“即刻此地,在路上,听见ta人的心跳燃烧。”
苹果播客、QQ音乐、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等平台均可收听我们的同名播客节目,
( •̀ ω •́ )✧建议同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会为大家呈现更多内容!
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jikecidi.cn
文字-时今
插图-时今
摄影-时今
المعلومات
- البرنامج
- معدل البثيتم التحديث أسبوعيًا
- تاريخ النشر٢٦ مايو ٢٠٢٢ في ١١:٠٠ ص UTC
- مدة الحلقة١ س ١٣ د
- التقييمملائ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