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班飞行 Not on Call

018 | 还有明天?还有明天!不让渡我们的权利和表达,不停止我们的呼唤和呐喊,争取明天,相信明天

迟到的妇女节特辑和大家聊一聊电影《还有明天》。

二战时期意大利女性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1946年二战之后,意大利作为战败国是一个百废待兴的状态,但战后的社会风气以及女性的处境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些松动的情况。本部影片讲述的就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主妇迪莉娅的故事,她在负责着一家六口的饮食起居的同时还要打四份工、与此同时还有面对丈夫的家暴以及大女儿婚恋问题的困境。在电影的最后,她勇敢地逃离控制,坚定的投下了选票。今天或许已无法改变,但投下选票后或许就还有明天。

[Timeline]

03:25 主播们对这部电影印象深刻的场景

03:36 迪莉娅努力攒下的钱一开始是为了给女儿买婚纱,随着故事的进展变成了供女儿去读书

05:54 读书改变女性命运?在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女性该闭嘴时还得闭嘴,该不能上桌时还是不能上桌😅

09:57 为阻挠婚事,迪莉娅请美国大兵炸毁了女儿未婚夫家的咖啡馆

11:20 影片开头迪莉娅被丈夫一巴掌打醒,似乎是一个逆来顺受已经麻木的人。为什么她会允许丈夫一直这么对自己呢?

15:00 导演巧妙的把家暴场景歌舞化。拒绝老登电影消费女性苦难,从你我做起。

17:33 迪莉娅去投票但到了才发现没有带证件,回头时女儿把证件递给了她(轰轰:这一幕非常让人感动,因为丈夫找了半天都没看到离他很近的妻子,只有女儿能一眼找到母亲)

20:06 迪莉娅在街头大步流星行走奔跑的场景,让大胆回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和外婆

21:43 对性别刻板印象说不!女性不是柔弱的附属物,像女主角迪莉娅这样坚韧勇敢有力量的女性你身边一定也有。看完电影有让你想到身边的哪些女性?

22:27 妈妈努力的工作,攒钱,支持子女的教育,并且顶着压力在家庭中做了快准狠的关键决策

27:43 事业型女性和她的女儿

31:06 吃了一辈子苦也坚韧了一辈子的外婆的故事

34:09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是迪莉娅在修伞店打零工,无意间发现自己和蠢货新人(男)同工不同酬,就算迪莉娅已经是干了三年的熟练工还要培训蠢货,拿到的钱还是比蠢男少了三分之一。你在以往的职场中有遇到过类似的性别歧视的场景吗。之后再遇到会如何应对呢?

36:10 ‘有个男宝就是好’——招聘中只想招男生,物化女性的领导

38:11 女领导似乎有两个极端?一极格外的好,另一极格外的厌女爱丁宝

42:12 女性高层出成绩后被造黄谣

45:26 轰轰:作为男生对职场里性别不平等现象的观察

48:25 就算女主迪莉娅已经在婚姻生活里饱受摧残,电影中婚姻生活里的每个女人无论阶级如何,在婚姻生活中都处于“被闭嘴”的状态,女主的女儿马塞拉的未婚夫也已经表现出了对马塞拉的不尊重和极强的控制欲,但婚事黄了之后马塞拉还是哭泣不已,是什么推着女儿跳进父权制系统下的婚姻陷阱?

52:38 意识觉醒前的戳戳:一直认为结婚生子是理所当然的人生必选项

54:10 去丹麦留学后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和可能性

55:13 有关恋爱观和婚恋观的教育的缺失

56:52 北欧婚恋观大观察:性别平等,合法同居,非婚生子,男性产假时长

01:01:13 不婚不育就好了吗?结构性歧视依旧存在

01:03:47 关于同工不同酬,之前被fit4life姥爷的观点【女性里也有工资很高的啊,那些名模也是几千万的酬劳,光盯着男的工资高说同工不同酬是给自己找不自在】狠狠无语到😅。在此麻烦有影响力的博主不要在未搞清楚基础概念前带着privilege传播片面的有偏见的观念。

1:06:28 电影结束了,然后呢?还有明天吗?处于另一种结构下的我们如何争取女性权益?

01:07:32 当男性被权利凝视,暴力就有可能被平息

01:08:55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选择去‘投票’,比如最近的一个说法:“电影票也是选票”,当越来越多的人提高了敏感度,去号召去抵制,市场和环境或许会被改变

01:12:06 京东选择杨笠又把她换下的例子:意识到了女性市场的重要性但依旧没有获得女性市场

01:13:12 改变不是一瞬间发生的,一代会比一代强

01:14:04 就算现状还未改变,我们依旧不应该让渡自己表达的权利

01:18:11 选择婚姻的人和选择不婚的人都不要去‘掰正’对方,和谐交友:尊重每一个女性的主体性

01:21:30 女性的’弱‘来源于父权结构下男性叙事设定的评判框架,而非女性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