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語《美好時刻》聖言分享

主言家庭
臺語《美好時刻》聖言分享

《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21 小時前

    02.23(日)愛的本質

    02.23(日)愛的本質 常年期第七主日 路加福音六27-38 撒上二六2,7-9,12-13,22-23;格前十五45-49 聆聽聖言   那時候,耶穌對群衆說:「應愛你們的仇人,善待惱恨你們的人;應祝福詛咒你們的人,為毀謗你們的人祈禱。有人打你的面頰,也把另一面轉給他,有人拿去你的外衣,也不要阻擋他拿你的內衣。凡求你的,就給他;有人拿去你的東西,別再索回。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也要怎樣待人。若你們愛那愛你們的,為你們還算什麼功德?因為連罪人也愛那愛他們的人。你們善待那善待你們的,為你們還算什麼功德?因為連罪人也這樣做。你們若借給那些有希望償還的,為你們還算什麼功德?就是罪人也借給罪人,為能如數收回。但是,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善待他們;借出,不要再有所希望:如此,你們的賞報必定豐厚,且要成為至高者的子女,因為祂對待忘恩的和惡人,是仁慈的。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你們不要判斷,你們也就不受判斷;不要定罪,也就不被定罪;你們要赦免,也就蒙赦免。你們給,也就給你們;並且還要用好的,連按帶搖,以致外溢的升斗,倒在你們的懷裡,因為你們用什麼升斗量,也用什麼升斗量給你們。」 釋經小幫手 人多時活得很痛苦,因為不知道要怎麼愛人,也不知道要怎麼去表達愛。耶穌在今日的福音裡指出有三種不同的愛。第一種是「反應式的愛」:愛那愛你的人,善待那善待你的人,借給那會還你的人。這種愛,誰都可以做,因為是反應式的愛,不需要多想,也不需要多出力。然而,這就是我們痛苦的來源,我們愛別人,希望能得到他的回饋,若沒得到,就會沮喪。這時候,讓我們回想耶穌說的第二種愛: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這種愛比「反應式的愛」進化,因為認清自己希望怎麼被對待,並以這方式對待他人。這種愛會自我反思,也會跳脫反應式的機械行為。然而,這愛還是以自己為出發點,所以還是會出問題。例如:我希望被尊重,所以也會去尊重他人,但若是沒有得到他人的尊重,也可能會陷入怨天尤人的漩渦。主耶穌為我們指出最完美的愛就是「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就是說,以天父為出發點、重點和終點。要這樣愛,我們必須經常透過生活、聖言去發現天父如何愛我,並願意在生活中活出這樣的愛。至於賞報,我們不渴求別的,只期待天父的回報。有了和天父的連接,能從天父那裡滿足我們愛的需求,我們便可以學習放手,不執著於他人一定要怎麼樣愛我們。這樣一來,我們便能活出天父兒女的自由、大大方方、開開心心的去愛,就像天父一樣。 品嚐聖言 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如此,你們的賞報必定豐厚,且要成為至高者的子女。 活出聖言 時時記得你是天主的兒女,你愛,不是因為他人配得上,而是因為這是你的本質。 全心祈禱 阿爸父,感謝祢賜給我這麼美好的身分、本質,讓我能像祢一樣的充滿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8 分鐘
  2. 1 天前

    02.22(六)磐石的磐石

    02.22(六)磐石的磐石 聖伯鐸建立宗座 瑪竇福音十六13-19 伯前五1-4 聆聽聖言   耶穌來到了裴理伯的凱撒勒雅境內,就問門徒說:「人們說人子是誰?」 他們說:「有人說是洗者若翰;有人說是厄里亞;也有人說是耶肋米亞,或先知中的一位。」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 西滿伯多祿回答說:「你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 耶穌回答他說:「約納的兒子西滿,你是有福的,因為不是肉和血啟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 我再給你說: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 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 釋經小幫手 今天是聖伯鐸建立宗座慶日,這個慶日尊敬伯鐸—第一位教宗—及之後教宗的宗座權威,以及他們在教會的地位職責。在福音中,耶穌親自給西滿這項權柄:「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想像一個磐石的樣子,想必是堅固、穩定、不動搖、給人安全。如果耶穌要在西滿這個人上建立教會,他肯定是可靠的領導者。然而,當我們在福音中看到西滿的表現,似乎跟耶穌的期許有很大的落差。在耶穌第一次召叫他時,他承認:「主,請你離開我!因為我是個罪人」(路五8)。而之後,他三次連續不認主。這時我們會疑惑:「主,祢應該什麼都知道,為何還會揀選伯多祿呢?」伯多祿當下肯定也愧疚,懷疑耶穌為何選擇軟弱的他。然而,就是因為伯多祿的軟弱不堪,反映出耶穌的憐憫。耶穌看人的眼光超越我們想像。祂憐憫、仁慈、不馬上判斷。祂雖然知道西滿身為人的軟弱,但同時也看到伯多祿身為領導者的潛力。也許,伯多祿之後願意悔改,再次面對復活的耶穌,並在宗徒大事錄中勇敢宣傳福音,最後慷慨給出自己的生命,全是因為祂讓耶穌的憐憫成為他生命穩定的磐石,而不依靠自己的勇猛、能力。今天讓我們把自己、他人的軟弱全然呈現給天主,並問耶穌:「主,祢怎麼看我?我在何處要悔改,並讓祢成為我的磐石呢?」 品嚐聖言 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 活出聖言 在祈禱中,默想耶穌看你的眼光。在生活中,實際在一個小地方做悔改。 全心祈禱 主耶穌,謝謝祢憐憫我,我願意讓祢成為我的磐石,並在生活中活出磐石的意義。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8 分鐘
  3. 2 天前

    02.21(五)救得生命

    02.21(五)救得生命 聖師伯鐸達明義主教 聖劉翰佐(保祿)司鐸殉道 馬爾谷福音八34-九1 創十一1-9 聆聽聖言   那時候,耶穌遂召集群眾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 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和福音的緣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救得性命。 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而賠上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 人還能拿什麼作為自己靈魂的代價? 誰若在這淫亂和罪惡的世代中,以我和我的話為恥,將來人子在他父的光榮中,同諸聖天使降來時,也要以他為恥。」 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人中,就有幾個在未嘗到死味以前,必要看見天主的國帶著威能降來。」 釋經小幫手 你心目中的成功是甚麼?賺很多錢、買更大的房子、換更貴的車、成功的事業、光宗耀祖的孩子、環遊世界?這些能讓你得到心靈的平安嗎?1938 年,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開始了一項長達數十年的研究,想找出什麼讓我們在生活中感到幸福?研究人員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 724 名參與者的各項資料,包括家庭、健康、收入等,並每隔兩年追蹤他們的生活發展。經過 85 年,他們一致的發現是讓人最快樂、最健康、最長壽的原因在於正向的人際關係,而不是職業成就、金錢、運動或健康飲食。這和耶穌今天所教導的:「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而賠上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人還能拿什麼作為自己靈魂的代價?」有什麼關係呢?我想,耶穌知道人活在世俗的社會,難免會追求成功,讓人開始與人比較高下,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處於競爭和彼此防備的狀況,而不是一個慷慨、博愛、共好的精神。換一句話,當我們的努力只是在於「救」自己的性命,讓自己過得更好,不願意吃虧、不願意妥協、想占據最好的一切,即便我們能在社會、職場或各行各業表現卓越,但我們卻會失去那真正能夠讓生命豐富、幸福、快樂的元素——用愛與人建立關係、造福世界。試問,若你今天能不和別人比較,放下以自我為中心盲目追求世俗的價值,而更加願意看到別人的需要而樂於助人,你是否心裡會感到更滿足呢? 品嚐聖言 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 活出聖言 今天你可以怎麼做來克制自己的私欲偏情,為了造福他人或團體? 全心祈禱 主,求祢派遣聖神教我分辨那些行為真正能夠帶給我長遠的幸福的並動手去實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6 分鐘
  4. 3 天前

    02.20(四)耶穌是誰

    02.20(四)耶穌是誰   馬爾谷福音八27-33 創九1-13 聆聽聖言   耶穌和他的門徒起身,往斐理伯的凱撒勒雅附近的村莊去;在路上問自己的門徒說:「人們說我是誰?」 他們回答說:「是洗者若翰;也有些人說是厄里亞;還有些人說是先知中的一位。」 耶穌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伯多祿回答說:「你是默西亞。」 耶穌就嚴禁他們,不要向任何人談及他。 耶穌便開始教訓他們:人子必須受許多苦,被長老、司祭長和經師棄絕,且要被殺害;但三天以後必要復活。 耶穌明明說了這話。伯多祿便拉他到一邊,開始諫責他。 耶穌卻轉過身來,注視著自己的門徒,責斥伯多祿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 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 」 釋經小幫手 福音中,耶穌問門徒:「你們說我是誰?」同樣,今天耶穌也在問我們:「在你心目中,我是誰呢?」是掛在教堂牆壁上與你不太相關的人?是在天上盯著你有沒有做壞事的神?是生活不如意時求一求,順遂時擱在一邊的神?或是會和祂分享生活點滴的好朋友?這個問題很簡單,但值得我們仔細思考,千萬別用官腔的答案或別人的答案套在自己身上。因為,耶穌和我們每一個人的關係是獨特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福音中,伯多祿用自己的話語說出:「你是默西亞」,不是因為其它的人怎麼說,而是因為他和耶穌相處過一段時間,真的相信耶穌就是聖經裡預言的默西亞。然而,接著,我們卻看到伯多祿無法接受耶穌說自己將是一個受苦的默西亞,便把耶穌拉開,諫責了祂。這證明即便伯多祿和耶穌有一定的關係,但他還有很多地方不認識耶穌。耶穌的奧妙永遠超出人的想像或預設。伯多祿放棄了生活中的一切,跟隨了耶穌,當然期待這個默西亞會是成功的、偉大的,也能帶領門徒們以及以色列人成為偉大的,怎能接受耶穌必須受苦,被人棄絕,且被殺害呢?伯多祿想靠自己的力量扭轉事實,但耶穌卻嚴厲責斥他,稱他是撒殫在作怪。當我們緊緊抓住自己對天主的有限理解,一直想讓天主符合我們的期待時,耶穌也要來挑戰我們,因為祂要讓我們意識到,祂才是天主,不會被我們控制。 品嚐聖言 撒殫,退到我後面去!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 活出聖言 思考你在什麼情況下特別會感受到耶穌的臨在,並說出耶穌對你來說是誰? 全心祈禱 耶穌,我認識祢夠不夠?祢到底是誰?祢還會如何為我顯示更多的祢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6 分鐘
  5. 4 天前

    02.19(三)真正看見

    02.19(三)真正看見 聖易貞美(璐琦)貞女殉道 馬爾谷福音八22-26 創八6-13,20-22 聆聽聖言   那時候,耶穌和門徒們來到貝特賽達,有人給耶穌送來一個瞎子,求他撫摸他。 耶穌便拉著瞎子的手,領他到村外,在他的眼上吐了唾沫,然後又給他覆手,問他說:「你看見什麼沒有?」 他舉目一望,說:「我看見人,見他們好像樹木在行走。」 然後,耶穌又按手在他的眼上,他定睛一看,就復了原,竟能清清楚楚看見一切。 耶穌打發他回家去說:「連這村莊你也不要進去。」 釋經小幫手 你怎麼看你周遭的世界呢?有些人用「想」的方法去看;對他而言,身邊的人事物都是他在腦海裡收集的資訊,收集後,便實際地、以邏輯分析的方式來衡量得失、判斷對錯,有用的就留著,沒用的就丟掉。他的世界就是「黑」或「白」,沒有餘地之處。也有人用「感受」來看自己,來看他人。不論事實怎麼樣,重要的是自己的感受;所以即便別人說話並沒有要排擠他,那人若感受到被排擠,他就認定自己是被排擠的;對他而言,一切都是「好」或「壞」、「舒服」或「不舒服」。還有人是用「行動」的來看,重要的不是別人說什麼或想什麼,他只關心他人有沒有在「做」,自己有沒有在「做」;世界就是「有進步」或「沒有進步」。換言之,他停不下來,也不讓別人停下來。以上的「看」的方式都是有侷限的視力,就像今日的瞎子一樣;他首次被主耶穌醫治後,便把人看成是活動的「樹」,而不是人。你可曾把別人物質化,把他們看成可以幫助自己達到某些目的的工具而已?對耶穌來說,這是不夠的!為此,福音中,耶穌更進一步治癒那人,讓他能「清清楚楚看見一切」。耶穌也希望醫治我們的眼,讓我們有信德的眼光,能看到祂所看到的,在自己和別人身上看到「天主的肖像」。今天,你願意讓耶穌醫治你的眼睛,願意學習看到他人的珍貴,而不是只是可以利用、對自己有好處的工具? 品嚐聖言 「你看見什麼沒有?」他舉目一望,說:「我看見人,見他們好像樹木在行走。」 活出聖言 真誠對待每一個人,真正意識到他們是值得認識的、獨特的人,天主的傑作。 全心祈禱 耶穌,若我和他人的關係只是建立在方便和利益上,請祢叫我悔改,真正看見他!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6 分鐘
  6. 5 天前

    02.18(二)防備的心

    02.18(二)防備的心 聖劉方濟(格來)司鐸殉道 聖吳學聖(瑪定)等殉道 馬爾谷福音八14-21 創六5-8,七1-5,10 聆聽聖言   那時候,門徒忘了帶餅,在船上除了一個餅外,隨身沒有帶別的食物。 耶穌囑咐他們說:「你們應當謹慎,提防法利塞人的酵母和黑落德的酵母。」 他們彼此議論:他們沒有餅了。 耶穌看出來了,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議論沒有餅了?你們還不明白,還不瞭解嗎?你們的心仍然遲鈍嗎? 你們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見嗎?你們不記得: 當我擘開五個餅給五千人的時候,你們收滿了幾筐碎塊?」他們回答說:「十二筐。」 「還有,七個餅給四千人的時候,你們收滿了幾籃碎塊?」他們回答說:「七籃。」 於是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還不瞭解嗎?」 釋經小幫手 「為什麼你們議論沒有餅了?你們還不明白,還不瞭解嗎?你們的心仍然遲鈍嗎?」耶穌顯然對門徒們有些不耐煩,不是因為他們忘了帶餅,而是因為他們仍看不出祂對他們用心良苦。當耶穌囑咐門徒要提防法利塞人的酵母時,祂的用意是想讓門徒小心看待法利塞人虛僞的教導。然而,門徒們沒有聽懂耶穌,反而以為耶穌在指責他們沒有帶足夠的餅。你可曾也有這樣的經驗:好心引導弟子、兒女、員工,想對他們好,卻被誤會你不滿他們。當你看到他們對你不是信任,而是害怕和防備時,你的心情會如何呢?你可曾想過,為什麼人,包括門徒,在聽到一些建議或指導時,經常第一反應不是接納他人的好意,而是想反駁、辯解、或自責、內疚呢?是否是因為我們太少聽到讚美和關愛的言語,太常聽到糾正、懷疑、指責呢?這是因為我們太不會表達愛和讚美嗎?然而,今天,當門徒誤會耶穌的心意時,耶穌雖然有點受傷、有點不耐煩,但卻引導他們去回憶自己曾經兩次為他們增餅的經驗。耶穌要他們意識到,祂既慷慨又有大能,怎會去計較他們無意忘了帶餅的事件呢?也許門徒沒有聽懂祂話中的愛和關懷,但門徒們卻不能忘記祂以行動為他們做的一切。今天,我們是否也能看到身邊的人多年來用行動為我們付出的愛,即便他們不習慣把愛掛在嘴邊,或我們沒有聽懂他們言語中的愛? 品嚐聖言 你們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見嗎?你們還不瞭解嗎? 活出聖言 用行動和言語留下愛,不要嘮叨或控制,學習讚美、肯定、分享。 全心祈禱 聖神,謝謝祢透過福音讓我看到我們行為可以改善的地方,讓我們活得更自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7 分鐘
  7. 6 天前

    02.17(一)耶穌,天父的徵兆

    02.17(一)耶穌,天父的徵兆 聖母忠僕會七位會組 馬爾谷福音八11-13  創四1-15,25 聆聽聖言   那時候,法利塞人出來,開始和他辯論,向他要求一個來自天上的徵兆,想試探他。 耶穌從心裡嘆息說:「為什麼這一世代要求徵兆?我實在告訴你們,必不給這世代一個徵兆!!」 他就離開他們,再上船往對岸去了。 釋經小幫手 在福音中,法利塞人向耶穌要求徵兆,而耶穌也拒絕了他們。為什麼呢?我們要思考,徵兆的用意是什麼?無非是要指向某個事實。比方說,人若要顯示自己有能力,就會考好成績、說話或做事都讓人看得出他能力很強。這麼一看,成績變成指向能力的徵兆。耶穌來到世界上就是要指出天父是誰,祂本身就是天父的徵兆,所以祂不需要再給法利塞人行另外一個徵兆。然而,耶穌是要指出一位具有權威、全能的天父嗎?還是一個願意包容、寬恕、疼愛我們的父?看看小耶穌怎麼誕生、祂在人世間的父母的社會地位、祂生長的無名的納匝肋村,以及祂最後的死亡…… 我們便能明白天父的思維和我們人類的思維全然不同。我們太愛權勢了,在日常生活中也無意識地渴望做有權威的人:例如,喜歡別人注目、誇獎,喜歡做決定、希望被詢問等,誤認為越厲害,就越像神。耶穌的生命卻讓你我知道,對天父來說,眼見是貧窮、無能的,反而蘊藏著生命無限的可能和價值。福音中的耶穌,沒有以權威和能力定義自己,耶穌自身就是最真實的徵兆,給我們指出天父是誰,叫我們意識到,無論我們感到自己多卑微,多不足,都不用害怕靠近天父。天國終究是屬於這些神貧溫良的人的!今天,讓我們決定靠近耶穌,透過福音更認識祂的作為,好讓我們更認識天父,也能夠因為效法耶穌,真正活出天主兒女的尊嚴和價值。 品嚐聖言 「為什麼這一世代要求徵兆?我實在告訴你們,必不給這世代一個徵兆!」 活出聖言 在信仰上,不要刻意尋求額外的徵兆,但要決心好好的認識福音中的耶穌。 全心祈禱 耶穌,我真的認識祢嗎?請幫我透過福音的每個細節,不斷加深對祢的認識。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6 分鐘
  8. 2月15日

    02.16(日)耶穌的教訓

    02.16(日)耶穌的教訓 常年期第六主日 路加福音六17,20-26  耶十七5-8;格前十五12,16-20 聆聽聖言   耶穌同他們下山,站在一塊平地上,有祂的一大群門徒和很多從猶太、耶路撒冷及提洛和漆冬海邊來的群眾, 耶穌舉目望著自己的門徒說: 「你們貧窮的是有福的,因為天主的國是你們的。 你們現今飢餓的是有福的,因為你們將得飽飫。 你們現今哭泣的是有福的,因為你們將要歡笑。 幾時,為了人子的緣故,人惱恨你們,並棄絕你們並且以你們的名字為可惡的,而加以辱罵詛咒,你們才是有福的。 在那一天,你們歡喜踴躍吧! 看,你們的賞報在天上是豐厚的,因為他們的祖先也同樣對待了先知。 但是你們富有的是有禍的,因為你們已經獲得了你們的安慰。 你們現今飽飫的是禍的,因為你們將要飢餓。 你們現今歡笑的是有禍的,因為你們將要哀慟哭泣。 幾時,眾人都誇讚你們,你們是有禍的,因為他們的祖先也同樣對待了假先知。 釋經小幫手 「你們富有的、飽飫的、歡笑的、被誇讚的,你們是有禍的… 」耶穌的教導真的很難懂。更何況我們在福音中看到耶穌明明就是一個喜歡歡宴、甚至因而被人指控是個貪吃嗜酒的人(參瑪十一19),朋友圈包括富有的稅吏和婦女(參路八3,十九1),也經常被誇讚(瑪九33)。若耶穌都懂得享受生活,為何福音卻好像要在提倡貧窮、飢餓、哭泣、被惱恨的生活才是更好、更有福氣的呢?當我們面對福音中耶穌這些令人費解的教導時,重要的是不要急於下結論,要麼認為我們已經完全知道耶穌在說什麼,要麼拒絕接受它,認為它是一種過時的、無關緊要的東西,對我們的基督徒生活來說是可有可無的教導。 相反地,我們被邀請在這些話語前保持謙卑,祈求聖神啟發我們,以便我們能夠正確地理解耶穌的話。今天,讓我們嘗試對照閱讀福音的前半段和後半段。耶穌想告訴我們,實際上,我們生活有時會富有、充實、快樂和受尊重,但有時我們也會有貧窮、飢餓、沮喪、被拒絕或迫害。無論我們的外在條件是好還是壞,如果我們把自己的價值、尊嚴和幸福建立在外在的條件上,便是徒勞的,因為它們是無常的,很快就會改變。但若我們有信德,我們便能因領悟到天主已經為我們許諾了永恆的福樂和賞報而獲得平安。即使我們在生活中經歷苦難和迫害,我們也會有力量在苦難中找到意義,從而過著充滿希望的生活。 品嚐聖言 在那一天,你們歡喜踴躍吧! 看,你們的賞報在天上是豐厚的。 活出聖言 當你因現實生活的得失而感到心裡不平衡時,記得,天主的賞報是給有信德的人。 全心祈禱 耶穌,當祢的教訓深奧難懂時,請讓我在生命中體驗到它們的真理,因而領悟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7 分鐘

簡介

《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若要收聽兒少不宜的單集,請登入帳號。

隨時掌握此節目最新消息

登入或註冊後,即可追蹤節目、儲存單集和掌握最新資訊。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