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min

04 以土紀錄生活樣貌的陶藝創作者__黃虹‪毓‬ 《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

    • Arts

「 看著土的狀態,就像看著自己走過的路程。」

請點擊進入藝術家線上展頁面 :以土紀錄生活樣貌的陶藝創作者 黃虹毓

【創作概念】

陶對我來說最療癒的,其實是燒結成陶瓷前的那些「過程」。以往我通常只能給別人看到結果,但這次展出的作品讓我放肆地、回到最初被療癒的狀態。
我將我所收集的土,分成五個階段:原土、塑形、低溫燒(還可吸水的狀態)、高溫燒(燒結),試圖呈現在這些過程中我感受到的療癒,像是土的生命狀態,也如同我生活的樣貌。
我以「life」作為這次的作品主題,我不想以太嚴肅的方式來敘述,life 指的是生活的過程。土是有記憶的,記錄著我用了多少時間以及力量去捏塑調整,土記錄了我每個時刻的狀態。看著土的狀態,就像看著自己走過的路程。

請點擊下方作品清單欣賞每件作品(部分為無聲影片):

1.四顆原土 (無聲影片)
原土,指的是野土,直接在不同地區的土地上採集而來。左至右分別採集自阿里山茶山村、台東都蘭鎮、台東東河、新北林口。收集後用水融化,再將其過篩處理成可以捏塑的土。在這個狀態下土的變化與其實際被使用的狀態也有關聯。

2.Life (英文單詞,意旨生命)(無聲影片)
指的也是土的生命。
水是做陶時主要的互動以及調整的關鍵。水讓我看到土的生命狀態,在過程中柔軟濕潤的土也是最療癒的時刻。

3.聲音
聲音是空氣與水的互動,表示燒結之前我還可以改變它很多的狀態。

4.陶的三個狀態
我將陶製作過程中最常見的三個狀態,放在水中,由上至下排列,分別是高溫燒結的陶瓷容器、土在常溫下被捏塑完成的容器、低溫燒成還是很透氣的容器。水是製作過程中最常使用的媒介,能最清楚的呈現陶的狀態。

5.平衡
滾動撞擊,代表我過去在做實用陶的過程中,試圖找尋一種實用與創作的平衡。

6.片段
搖晃的聲音可判斷容器裡的水量有多少,越大聲表示水量越少,裡面是陶球,這個靈感來自之前去居酒屋,他們用的酒器會這樣發出聲音,是我使用器皿經驗的小片段,當老闆敘述使用酒器的實用方式時,我感受到他的生活。
陶器最終燒製成型後,如何被使用即是一種回歸到生活的狀態。
用陶杯喝水,以陶碗吃飯,再平凡不過的生活方式,最容易被忘記。在看到其他文化的使用方式,我突然想起被遺忘的生活感。所以敘述了這樣的生活片段。這也是陶在我生活中的不斷循環的生命感。


【藝術家介紹】

黃虹毓・土星工作室
陶藝創作者,現為土星工作室主理人,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2015年至美國Baltimore Clayworks 駐村,2018年至荷蘭Sunday Morning, European Ceramic Work Center,是文化部選送文化人才出國駐村首位至此荷蘭陶藝中心之創作者。回國後投入土星工作室之空間建構、推廣陶藝之創作、藝術家協作計畫等。

點擊前往藝術家個人網站

口述影像專案執行|趙欣怡、複耳工作室、洪秉綺、陳佳蘭
配音師|陳彥鈞
口述影像諮詢顧問|趙欣怡、許家峰、曾允凡

「 看著土的狀態,就像看著自己走過的路程。」

請點擊進入藝術家線上展頁面 :以土紀錄生活樣貌的陶藝創作者 黃虹毓

【創作概念】

陶對我來說最療癒的,其實是燒結成陶瓷前的那些「過程」。以往我通常只能給別人看到結果,但這次展出的作品讓我放肆地、回到最初被療癒的狀態。
我將我所收集的土,分成五個階段:原土、塑形、低溫燒(還可吸水的狀態)、高溫燒(燒結),試圖呈現在這些過程中我感受到的療癒,像是土的生命狀態,也如同我生活的樣貌。
我以「life」作為這次的作品主題,我不想以太嚴肅的方式來敘述,life 指的是生活的過程。土是有記憶的,記錄著我用了多少時間以及力量去捏塑調整,土記錄了我每個時刻的狀態。看著土的狀態,就像看著自己走過的路程。

請點擊下方作品清單欣賞每件作品(部分為無聲影片):

1.四顆原土 (無聲影片)
原土,指的是野土,直接在不同地區的土地上採集而來。左至右分別採集自阿里山茶山村、台東都蘭鎮、台東東河、新北林口。收集後用水融化,再將其過篩處理成可以捏塑的土。在這個狀態下土的變化與其實際被使用的狀態也有關聯。

2.Life (英文單詞,意旨生命)(無聲影片)
指的也是土的生命。
水是做陶時主要的互動以及調整的關鍵。水讓我看到土的生命狀態,在過程中柔軟濕潤的土也是最療癒的時刻。

3.聲音
聲音是空氣與水的互動,表示燒結之前我還可以改變它很多的狀態。

4.陶的三個狀態
我將陶製作過程中最常見的三個狀態,放在水中,由上至下排列,分別是高溫燒結的陶瓷容器、土在常溫下被捏塑完成的容器、低溫燒成還是很透氣的容器。水是製作過程中最常使用的媒介,能最清楚的呈現陶的狀態。

5.平衡
滾動撞擊,代表我過去在做實用陶的過程中,試圖找尋一種實用與創作的平衡。

6.片段
搖晃的聲音可判斷容器裡的水量有多少,越大聲表示水量越少,裡面是陶球,這個靈感來自之前去居酒屋,他們用的酒器會這樣發出聲音,是我使用器皿經驗的小片段,當老闆敘述使用酒器的實用方式時,我感受到他的生活。
陶器最終燒製成型後,如何被使用即是一種回歸到生活的狀態。
用陶杯喝水,以陶碗吃飯,再平凡不過的生活方式,最容易被忘記。在看到其他文化的使用方式,我突然想起被遺忘的生活感。所以敘述了這樣的生活片段。這也是陶在我生活中的不斷循環的生命感。


【藝術家介紹】

黃虹毓・土星工作室
陶藝創作者,現為土星工作室主理人,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2015年至美國Baltimore Clayworks 駐村,2018年至荷蘭Sunday Morning, European Ceramic Work Center,是文化部選送文化人才出國駐村首位至此荷蘭陶藝中心之創作者。回國後投入土星工作室之空間建構、推廣陶藝之創作、藝術家協作計畫等。

點擊前往藝術家個人網站

口述影像專案執行|趙欣怡、複耳工作室、洪秉綺、陳佳蘭
配音師|陳彥鈞
口述影像諮詢顧問|趙欣怡、許家峰、曾允凡

4 min

Top Podcasts In Arts

Fresh Air
NPR
The Moth
The Moth
LeVar Burton Reads
LeVar Burton and Stitcher
Gastropod
Cynthia Graber and Nicola Twilley
99% Invisible
Roman Mars
The Recipe with Kenji and Deb
Deb Perelman & J. Kenji López-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