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攻读

059 社会在抑郁,个体在承受,我们为何备受抑郁症的折磨?

这些年来,抑郁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它是关乎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也是一种无法言说却真实存在的痛苦。抑郁症不会在一瞬间击溃你,却会缓慢地将你拉入黑暗深渊。今天的抑郁症不仅仅只是一种疾病,它更像是我们这个时代独特的症候。在这个人人都曾感受抑郁的时代,它已成为我们理解自身的窗口,更是洞察时代特质的钥匙。

抑郁症的本质是什么?为何在当代社会渐成流行病?如何理解世界、体验生活,才能避免被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纠缠?我们对抑郁症存在哪些误解?又该如何描述痛苦、正确认识抑郁症?

本期节目依托阿兰·埃伦贝格《疲于做自己:抑郁症与社会》,重新认识抑郁症。

购买链接:《疲于做自己:抑郁症与社会》

嘉宾:

李新雨

拉康派精神分析(者)家,现居南京个人执业,拜德雅·精神分析先锋译丛主编,万千心理·拉康精神分析临床系列主编,微信公众号“跨拉康圈”主理人,精神分析行知学派(EPS)创始成员,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精神分析思想在国内的传播与发展。译有《导读拉康》《导读弗洛伊德》《拉康精神分析介绍性辞典》《拉康:不顾一切》《拉康精神分析的临床概念化》等;待出版译著有《主体性结构的拉康式诊断》《导读拉康著作集》《穿越疯狂》《失重的人》等。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在永恒之门》(梵高,1890)

时间轴:

00:04:42  抑郁症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00:07:22 国内对于抑郁症的认知过程

00:12:15 拉康的道德怯懦理论对抑郁症的解释

00:14:59 对抑郁症认识的历史

00:17:57 忧郁和抑郁的区别

00:23:42 二十世纪抑郁症开始大规模流行的原因

00:30:13 当代社会的各种变化,对抑郁症流行的影响

00:34:49 为什么我们对心灵看法的改变也造成了抑郁症的流行

00:39:31 普遍的自恋心态与抑郁症的关系

00:44:10 抑郁症的治疗历史

00:53:41 为什么有些人对药物治疗抑郁症有抵触心理

00:59:47 普通人有了抑郁的感受之后应该怎么处理

1938 年使用的一台原始电休克治疗仪,展示于罗马医学博物馆

涉及作品:

阿兰·埃伦贝格《疲于做自己》

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哀悼与忧郁》《自我与本我》

韩炳哲《倦怠社会》

《忧郁症》(阿尔布雷特·丢勒,1514年)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 Lady & Bird—— Suicide Is Painless

中插: Nao'ymt —— Frequency

结尾: 陶喆 —— 黑色柳丁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